登陆注册
10403200000007

第7章 水利工程中的智慧

世界上的山水湖泊成就着一方山水,千百年来人们利用它们为其所用。大自然并不是天生就如此得有利于人,今天我们所拥有的水利资源是无数代人用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现代人依然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发展和完善着已有的水利资源设施,并不断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水利杰作。

第一节 传说中走出的大禹

说到中国的水利工程,古今中外最为有名的当属大禹的黄河水治理,那是发生在公元前2235~公元前2213年舜的统治时期,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说到黄河水的治理,还是先让我从河伯的传说故事开始吧。古时,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种地人,成日里不安心耕种,一心只想着成仙。有一日,他听有人说,只要连续喝上100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以成仙。于是冯夷就开始到处寻找水仙花,他主要寻找的地方就在黄河沿岸。当时的黄河河还没有得到大禹的治理,因此它所流经的地方都没有固定的河道,河水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危害两岸的生灵。

冯夷也就在这七股八道,沟沟汊汊的黄河水中,东奔西跑地寻找他想要的水仙花之液。他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无数次地与黄河打着交道。转眼间,日子就要到了第九十九天,只要再找到一棵水仙花的汁液,冯夷就可成仙了。一想到这里,冯夷就很得意,于是他又跨过黄河去找最后一株水仙花。可没有料到,这次正当冯夷趟水过河到达河中间时,突然河水暴涨。他在惊慌之中不慎脚下打了一个滑,跌倒在河水中,被淹死了。

死后的冯夷怀着一肚子的冤屈怨气,去找玉帝告黄河的状,他对黄河恨得咬牙切齿。当玉帝听说了冯夷的故事后,得知黄河没人管教,以至于到处横流撒野,危害两岸的百姓,也十分得恼火。此时,玉帝心想:冯夷也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可以让他成仙了,于是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当黄河水神,去治理它。冯夷一听到可以当神仙,自然是喜出望外,也就满口答应了。

自冯夷当了黄河的水神后,人们就称他为河伯。虽然河伯是黄河的水神,可在此之前他却从来没有做过任何治水的事,一下子担任起治理黄河的大任,让他束手无策并发起愁来。冯夷自知自己的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治理黄河,于是就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想要治理好黄河,首先就要摸清黄河中的水情,并画幅河图。只要有了黄河的水情河图,治理黄河可就省事得多了。于是,河伯就在玉帝的指点下,一心为黄河画幅河图。他到了自己的老家,想寻求乡亲们的帮助。但由于乡亲们都讨厌他成仙前的好逸恶劳,没有一个人搭理他。在走投无路之时,他找到了村里的老汉,讲明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已成了仙,并且治理黄河也是在为百姓们办好事,就答应帮助他。此后的数年间,河伯和后老汉就在黄河上,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一连几年下来后老汉终于累到了,于是他只有回去,而只剩下了河伯一人,继续沿着黄河察看水情。

查水情,画河图,是件很不容易的苦差事,并且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任务。等到河伯把黄河的河图画好后,自己也已年老体弱了。当他看着画好后的河图,也只能叹息自己没有气力,再去照图治理黄河了,一想到这里他就会很伤心。从此以后,河伯就住在黄河底下,安度他的晚年,再也没有露过面。

回到家中的后老汉,在病床上也天天盼着河伯,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一直都放心不下,想去找河伯。后老汉的儿子后羿,不想让生病的父亲太过操劳,就不让他去找河伯。最后,后老汉没有听的儿子劝阻,还是出发了。当后老汉出门之际,正遇上黄河决口,他被冲走并淹死在河中。这件事让后羿非常痛恨河伯,他发誓,迟早都要把河伯射死。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其实,对岸的这位年轻人不是大禹,而是后羿。河伯见他没有回答,又高声叫道:“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这时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间怒冲心头,只见他冷笑一声回答说:“我就是大禹。”话一出口就张弓搭箭,“嗖”地一箭,射中了河伯的左眼。不知缘由的河伯拔出眼中的箭,疼得直流虚汗。心里还骂道:“没想到着大禹是个不讲道理的混账!”并气得要撕那幅水情图。就在这时,猛地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说这话的才是真正的大禹,也正是他挡住了后羿的箭,没有再射到河伯。由于大禹知道河伯的手上有黄河的水情图,他也正在找河伯求得这张图。

当后羿射瞎了河伯的左眼后,也为自己的冒失莽撞而后悔,于是,他与大禹一同趟过河去,并向河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而当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后,也没有怪罪他。此时的大禹就对河伯说:“我正是大禹,特地来向你寻求治理黄河的办法。”河伯回答道:“我也正是此意而在寻找你。我毕生的心血和治河的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将它们全部传授给你。”

大禹看着这张图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的绘图,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都描述得一清二楚。当大禹兴奋地要向河伯道谢时,一抬头,才知河伯早已跃进黄河中没有了身影。大禹在得了这张黄河的水情图后,也是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治理好了黄河。这个关于黄河水情图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相传,今天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南5千米处,黄河岸边的神柏峪,就是当年大禹勘察水情的地方。后人也在此处修建了一座禹王庙,以示对大禹的纪念。在我国,到处都流传着有关大禹治水的奇迹与传闻。尤其是在黄河沿线,到处都有纪念的以大禹命名的地方。例如,安徽怀远县境内的禹王宫,陕西韩城县的禹门,山西河津县城的禹门,山西夏县禹王乡的禹王城,河南开封市郊的禹王台等都是其中的代表。甚至远在西南的四川省南江县,都有为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禹王宫。在这些遍布华夏大地的大禹遗迹中,处处都镌刻着大禹的丰功伟业和人们对他怀念之情的文字。大禹无愧于是我国古代最受人们崇敬的人物之一,大禹为后人造福,被华夏子孙永远地称颂着,与此同时,大禹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堪称是炎黄后裔永远的行为典范。如此被人们崇拜的大禹,至于他是如何治水的,其说法各异,人们更多的是将其神话化。对大禹的崇拜属于是治水崇拜,这也是水文化崇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崇拜水,必须建立在水能为人所用,能造福人类的根本前提之上,因此对大禹的崇拜相比于单纯的水祭祀而言,水文化中人的主体性更为强烈一点。

第二节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传奇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对于世代居于此地的成都人而言,能够拥有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宝地,得要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李冰。他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专家。正是因为在他的治理下,都江堰水利工程才能灌溉成都平原的丰沃良田。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出生在四川境内。有关他的出身背景,如今早已无从可考,人们只能从古籍《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得知,他在公元前256年~251年间的秦昭王时代,被任命为蜀郡守,书中还记载了他“能知天文、地理”,是极具有学识与才能的人。

在战国时期,各地的诸侯国都在为富国强兵而大力发展经济,其中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在此期间,许多国家都修建了一批很有名的工程,同时也涌现出了大批著名的水利专家,李冰就是其中最负盛名的。

李冰一上任蜀郡守后,所做的实事都是与治水有关。他最先治理的就是沫水,也就是今天人们说的青衣江,这条河流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其发源于蒙山。由于在江中,有一个十分巨大的礁离碓,加之江水流速迅疾,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江上舟船的航行。李冰治理此江时,是将礁离碓凿除,让航道畅通无阻,这为沫水上船只的航行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历史上,都江堰曾先后被称为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名称,到了唐朝称之为“楗尾堰”,而到宋代人们才正式称它为“都江堰”,并延续至今。都江堰位于岷江之上。岷江的发源地是岷山,它一路急流而下,到了灌县后就进入了平川地界。在李冰的任职期间所设计与建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他对子孙后代的最伟大贡献。同时,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也是岷江上最重要的水利设施。与沫水治理的相比,它的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比沫水高很多。李冰在治理都江堰之前,听从了大量的民众呼声,并多次亲临实地考察。在进行了反复的勘测之后,李冰就开始实施起了这项规模浩大、造福无数后代子孙的工程。

今天,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设计仍然保留着李冰当年设计的样子。从它的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等几个重要的结构组成。其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当数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这三个设计。并且这三项重要的设计工程,都是由李冰亲自主持修筑的。

都江鱼嘴是因为堰的头部很像是一个鱼头,所以人们称之为“鱼嘴”,它完全是一条人工筑起的大堰。都江鱼嘴的主要作用,是将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坝左西面为外江,这是岷江的主流;二堤右东面为内江,这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由于这一特征,都江鱼嘴又有了“分水鱼嘴”的称号。

当都江鱼嘴筑成以后,岷江的河水得到了分流,让外江中的水量减少,每当洪水泛滥季节,大大地降低了洪灾发生的概率。而被分离出的水量,灌溉了灌县的田地,以此使得灌县免于旱灾,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都江鱼嘴中水的分量,也是有一定比例的,其比例大致为外江占总量的4成,而内江占总量的6成。由于在内江中的含水量较大,因此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在内江中产生涝灾,李冰就在内江中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都江鱼嘴的修筑原理完全相同,都是将水量分流。当时的人们是在特大的竹箱中装满卵石,放置在河水中将它们堆筑成堰的。在修建飞沙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堆积卵石成坝的高度必须到达一个最合适的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漫过堤堰而流入外江。当卵石堆积到位,当内江中的水位过高、水量过大、水速过急时,江水就会把堤堰冲垮,此时内江中的水会直接泄入外江,大大提高了内江中整个灌区的安全性。

都江鱼嘴与飞沙堰在建坝时,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竹笼填石法,这是最简便又是最高效的创新。它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如此众多的优点,让它在建筑学上,得到了“重而不陷,击而不翻,硬而不刚,散而不乱”这十六字的高度评价。至今人们都无法确定,如此高明的设计是否是李冰首创,但就目前为止,人们所知道的,在李冰之前还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创举。

都江堰三项主要的设计工程中的宝瓶口工程,实际上是整个都江堰工程中的第一步。这项工程在开始施工时不顺利,其工程进度很慢。在多方的解决寻访中,最后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这样才让整个工程的进度加快,最终在工垒山中,劈开了一个宽约20米的大口子。由于山中劈开大口的形状很像是瓶口,因此得名为宝瓶口。都江堰的梳理工程将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连成一体,成功地让岷江水在此实现了分流,达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功德无量的大工程。

为了控制和时刻监测内江中的水量,李冰还刻了3个石人,将它们设置在在都江堰工程区域中,也就是“玉女房下白沙邮”中。如果水位浅到石人的脚部,这是说明用于灌溉的水量可能不足,也就预示着会有旱灾的发生;如果水位升到了石人的肩部,这就表示水量已经过多,这是发生洪灾的预示。这种以足、肩作为监测水量不足与过多的方法,是在长期经验的基础上积累下来的,这种方法在古籍上被记载为“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在1974年和1975年,在外江的金刚堤和安澜索桥一带,出土了东汉时期刻凿的两尊李冰的石像。出土的李冰像都高达2.9米,这个高度很可能就是用于水位的标示。因此,石像很可能是仿照李冰模样所制的石人,其目的是为了纪念李冰,又可作水位衡量的标志物。而其中的一尊石像上,题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镇)水万世焉”;另一尊的石像上,所题字已模糊不可辨。

以今天的水利工程技术水平而论,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工程,它的建设、设计与施工仍然非常有效,仍然是十分科学和正确的。更为重要的是,这项工程在2000多年里,成功地控制了内、外江的水量,解决西涝东旱的弊病,把原来的灾害地区变成了拥有“天府之国”美誉的粮仓,并且现在仍然在继续沿用中。

如果要用现代的科技水平来衡量这项工程的话,即便是使用现在的施工手段、设备材料、工程进度,其最终出来的效果与2000年前相比,效果也不会太好。这也再次证明了,2000多年前主持这项工程李冰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仰的。

在《华阳国志·蜀志》和《水经注·江水》等古代的文献典籍中,还记载了李冰治理过管江、汶井江、洛水、绵水的事迹。在众多的文献中,虽有一些穿凿附会的成分,并不完全可信。但是这些记录的出现,也正说明了,李冰在修筑都江堰时所享有了名望,因此后人才会把四川境内众多的水利工程都归到他的名下。这也反映出了李冰在后人心目的地位与盛名。

第三节 神奇的中国运河

在众多的运输中,水道运输是其中最经济省力的,也是古代中国主要的交通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河流主要都是东西走向的,尤其是像黄河、长江这样的大河,都是横贯东西,而没有南北的水道。这样的自然地势,就形成了横向封闭的自然水系,从而严重制约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南北方的交通往来。没有便利的水运,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勤劳而智慧的中华民族是不会向这种自然条件屈服的。于是2400年前,我国就开始了开凿南北走向的运河的工程。

中国的运河建设被看作是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在中国境内的大运河,全长为1782千米。最早的运河是开凿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在公元前486年的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就开凿了从江都(今天的扬州)到末口(今天的淮安)的南北水道邗沟。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有正式记载的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从此以后,一代接一代勤劳的中国人民,就不断地进行运河的开凿和整修工作,让运河渐渐地由短到长的发展着。直到公元1293年的元世祖至元三十年时期,在中国的土地上,终于完成了一条从杭州到北京的纵贯南北的人工大运河。

大运河跨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连接着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等中国五大水系,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当时,它的竣工对巩固国家统一、融合民族文化、促进南北方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更为促进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条大运河积累了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所散发出来的多姿多彩,使其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也成为了后世史学家们去总结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参照对象。

当时在中国开挖运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服务于战争中,为前线军队输送给养;其二是服务于京城,向远在千山之外的京城运送粮食和其他物资。在开挖运河中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在春秋时期开挖运河的都是国富兵强的国家。在中国统一后,也都是在兴盛强大的时期里才开挖运河的。贫弱衰败时期,国家不仅没有开挖运河的壮举,即便是前朝们开挖的一段运河,河道也常常会被填塞掉。由此可见,大运河的建设既与国力盛衰又与政治谋划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如果是在国泰民安的朝代,要修建大运河,所选择的地点也大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这样大运河才能为历代封建王朝统治服务。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凭借着大运河突出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来总揽国家大局、驾驭全国百姓。这又反过来让大运河周围地区,成为战争和战乱的频仍之地。

就自然环境而言,在大运河的开凿与贯通中,由于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地势、地貌,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新的自然环境,并且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有所改善,从而使得运河区域,成为了非常繁荣的新经济带。作为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运河对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开拓运河航道的同时,还有充分考虑消除两岸的水患,引水灌田,农田排灌等问题。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大幅度地扩展了运河区域的水利田面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江南的圩田、北方的淤田等各类水利田,以及沿运河地区的官府屯田、营田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加。此外大运河的贯通,还直接促使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之间的广泛交流。通过大运河,南、北方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大面积的移植与栽培,极大地提高了各地的农业生产力。大运河的航运,还促进了沿途地区的农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运河沿岸出现了一大批人口极为稠密的城市,同时,运河沿岸也是全国农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在航线方面,大运河的贯通开辟了新的交通路线。便利的交通加大了地区之间的交流,促进了运河区域上城市的工商业发展。在运河沿岸,各大城市百业俱兴,商业气息浓郁,各类的官私工商业发展迅速,在这些工商业中包括了造船、瓷器、酿造、纺织、编织、造纸、印刷、金属制造、手工业等各个行业。以运河为主干线的线路,成为了这些工商业的销售渠道。运河在其间所起的作用,就是将各地的巨额商品输送到各级各类城镇市场中,让南北方的物资得到了空前的大交流,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又有系统的商业网络。这个商业网络密切了南、北方和各个区域市场间的联系,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全国市场的形成,繁荣了区域经济。

到了明代的中后期,苏州、杭州已经成为了运河上发达的经济城市。同期,在这些城市中的各个行业里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包买商,这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运河上更多城市的兴起,从北京沿运河南下,一路上是天津、沧州、聊城、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这些城市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发达和繁荣的程度,宛如是镶嵌在运河两岸的一串珍珠。

中国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是一个多元性的文化整体,两大运河的贯通更是文化的催生剂。这是因为,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不仅让沿途各大城市、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交流,同时也让了文化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容易和频繁,从而促进了南北、东西、中外文化的大交流,让各地的多元文化在运河的流畅中相互的接触、融会与整合,最终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因此,运河文化具有无比的包容性、统一性、扩散性与开放性,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作用下,最具中国特色的齐鲁文化与中原、江南地区的文化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交融。在这种交融下,不但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发展,与此同时曾经是历朝历代的古都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了,由此而成为了一个大文化体。因此,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对于促使各个区域文化不断融合为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功不可没!

大运河也哺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与艺术家。正是他们让运河流域再次成为了人才荟萃、文风昌盛的宝地。由于运河连接着中国境外的河流,因此它又成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古时,当外国的使团以及商队要来中国,都是沿着运河航行到中国的各地,并在此进行着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更甚者有些外国人就直接就在中国当地定居下来了。这些外来的人群,将其本国优秀的文化传入到中国,在融入进运河文化的同时,一定意义上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这些外来的使臣,也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带向了世界的各个地方,极大地扩大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第四节 河道上的万里长城

在中国2000多年的运河历史中,京杭大运河是其中的旷世杰作,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同时它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其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1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沿途中经过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个省份,期间贯通的河流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长约为1794千米,从开凿至今已有785年的历史。在这七百多年的时间里,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尤其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到了巨大的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的京杭大运河,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万里长城其名,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把南方的大米、茶叶、丝绸、陶瓷等生活必备品运往到北方去,并以此促进了南北贸易、经济、文化的繁荣。除此以外,它还起到了巩固国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中央统治的政治稳定作用。在京杭运河的发展历史中,它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的漕运要道,在连接着南、北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方面,曾起着重大的作用。随着十九世纪各地的海运兴起和津浦铁路的通车,京杭运河的作用逐渐被替代、减小,又因为黄河的改道,从而造成了山东境内河段的水源不足,导致运河中的河道淤浅,南北断航,有的地方甚至淤成了平地。而在水量较大、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境内的一段,也只能通行一些小型的木帆船。京杭运河的荒废与萧条的现象,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运河上部分的主要河段进行了拓宽加深,裁弯取直,并新建了很多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让河道航运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让季节性的通航里程达到了1100多千米,而在江苏邳县以南的660多千米航道上,重达500吨的船队可以在上面畅通无阻。可以想见,这座古老的京杭运河,还将会作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输水通道。

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证明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在其流进之处,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出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这些名城古镇中积淀出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其中汇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无限丰富的信息。这些历史沉淀,让京杭大运河就如同是长城一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作为现代人应该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它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京杭大运河上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同时也使得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城市现代化的今天,沿河的古镇受到了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运河上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与自然生态环境,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到巨大破坏,让百年来运河流域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复存在。这样的损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挽回的巨大悲剧。因此,近年来如何对运河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工作,已经到了挽救名族文化危亡的紧要关头。

在近年人们所做出的一些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京杭运河与钱塘江沟通后,确实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当就在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着,船舶运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产生出了许多负面影响。首先就是船舶的噪音和废气的排放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市民生活的品质。船舶航行发生的多起撞桥事故,对拱辰桥等重点保护文物也构成了不可避免的威胁。货运船舶的参差不齐的外观形象,也与目前的景观河道很不协调,并且已经发生了多起船舶碰撞、损坏景观设施的事故。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

2006年3月,在全国政协的十届四次会议上,有58位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要求申报它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因为,如果从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上来看京杭大运河,它在中国的地位完全可以与长城媲美。因此,大运河和长城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京杭大运河传统的航运功能逐步衰弱,但其在文化性、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方面所体现出的独特性,将永远地计入中国文化史册中。

第五节 葛洲坝的神奇

“葛洲坝”是一个著名的词汇,早在上个世纪就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关注的焦点。它之所以如此出名,那是因为在葛洲坝修建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因为它是我国在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因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这一伟大的工程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型水利枢纽工程之一。而且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全面反应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它也是我国在水电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具体位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千米处。当长江进入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而江面直径从390米,突然扩宽到大坝址处的2200米。此处,由于泥沙的沉积,就在河面上形成了葛洲坝、西坝两岛。这两处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其中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而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就会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涉及到的范围横跨了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等各处。

“万里长江映彩霞,高山峡谷千秋坝”。当你站在西陵峡口处,眺望葛洲坝这座世界级水利枢纽工程时,只见它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宝石镶嵌在风光秀丽的三峡峡口。在自然风光的映衬下,这座伟大的人工奇观成了三峡上浓墨重彩的一道景色。

长江在三峡段的水流坡度陡,落差大,峡长谷深,这样的地势蕴含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并且还有优良的天然坝址,这也成为了在此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理想地点。早在上个世纪,毛泽东在考察了三峡的地势后,就曾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诗篇,这是一位伟人用他的诗为人们描绘出一副未来三峡的宏伟蓝图。

敬爱的周恩来,也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为建设长江水力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的口号。与此同时他还指出:“若不修建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长江防洪就得不到彻底解决,也更谈不上综合利用的问题。我们修建三峡大坝,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洪水的威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伟理想,使它永远造福于人民。”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长2606米,坝顶高度70米,设计蓄水位为66米,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它主要由3座船闸、2座发电厂房、27孔泄洪闸构成。其次,还有三江6孔冲砂闸和大江9孔冲砂闸、左右岸非溢流坝、防淤堤等建筑物,它们组成了两座发电厂,其总装机容量为217.5万千瓦,年均的发电量高达157亿度。其工程规模的宏大,施工难度的艰辛,技术含量的先进,堪称我国水利水电史上空前的奇迹,也是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型水电站之一。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位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上的一、二号船闸库的人字大门,每扇宽为19.7米,高更是达到34米,每扇门的重量约为600吨,当之无愧的是“天下第一门”。在这扇大门中,可通行大型客货轮和万吨级的大型船队,因此,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之一。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修建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历经近二十年的时间,整个工程在1988年底竣工。竣工后的大坝抬高了长江的水位,这一措施有效地改善了三峡的天然航道,降低了航道上触礁事故的出现。

第六节 三峡工程横空出世

长江三峡是一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大峡谷,全长为193千米。自西向东分别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个大峡谷构成,其三峡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三峡的形成是由于地壳的不断上升而出现的,其地势险峻,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其群山的山峰一般都高出江面1000~1500米,在三峡上最窄的河道还不足百米。

三峡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人杰地灵,孕育出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这里的青山碧水中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们的足迹,他们为三峡的壮丽与秀美,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句;这里的大峡深谷曾是三国时代的古战场,这里是无数的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无数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与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着,声播四海。

虽然长江三峡拥有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历史,但让它成为世界焦点的真正原因不是曾经的辉煌,而是今日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迄今为止,世界第一大水电工程——三峡大坝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施工,历经了17个春秋后,竣工完成。如此庞大的三峡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期。第一个阶段是1992年~1997年,这5年间的主要工程除了完成准备性的工程外,还要进行一期的围堰填筑,导流明渠的开挖,为将来的施工做好准备。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2003年,这6年间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安装右岸大坝上的电站设施,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工作。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2009年,这6年间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右岸大坝上的电站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的安装工作。

兴建三峡大坝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时,就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的提议。从此,三峡工程就正式地走向了实施的阶段。经过17年的艰辛努力,建成后的三峡工程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与此同时,它也是治理和开发长江河道的关键性骨干工程。竣工后的三峡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库的均宽度为1千米,正常的蓄水位175米,总库容达到393亿立方米,水库总面积为1084平方千米。

兴建三峡工程的最首要的目标是为了防洪。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泛滥的洪水,成为了长江中、下游河段防洪体系的关键性骨干工程。长江上的气候是非常典型的东南季风气候,它的降雨分布得非常不均匀。从宜宾到武汉的长江段有很多的地上河。在过去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不到十年在此就会发生一次洪灾,其中发生在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灾,相信仍然让人们记忆犹新。三峡工程的建立对长江的河水起到了巨大的调节功能。三峡工程能很好地控制住了长江上游的水量,在有效的提高长江下游的防洪标准的同时,还能很好地延缓了河流中的淤积,增加了长江的储水量。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区,但他们的地面普遍都低于洪水6~17米间,在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成前,他们全靠总长为33000多千米的堤防保护着,但洪灾出现的频度仍然保持着10年一次的记录。在三峡大坝建成后,即便是遇上百年一见的大洪水,它也能将配合洪区分洪,以此避免了发生毁坝的危险。三峡工程的建成将直接性地保护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体系中300万亩耕地和15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可以称得上是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的安全守护神。在中国治河的历史上,洪水不治就无法使国泰民安。对于三峡工程所起到的诸多作用中,或许其他工程可以替代,但唯独防洪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

第七节 南水北调的伟业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众多的人口仍然让我国成为了严重缺水的国家,尤其是在北方的部分城市,缺水的现象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水利专家们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在经过几十年研究后,终于在2002年年底,在中央各级的大力支持下,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了。它的建成是为了大大缓解我国北方缺水的问题,提高南方水资源的利用率。

早在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就提出的“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这也是南水北调工程最初的想法。到了1972年,我国在汉江兴建的丹江口水库,其目就是为了给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上个世纪的90年代,江泽民再次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并把它正式提到了国家议事日程上。在经过了科技工作者的大量勘测后,在50多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最终决定分别从长江下、中和上游的河段中开发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水掉入北方地区。

东线工程是从位于江苏省长江下游的扬州江中抽引长江水,再利用京杭大运河和其他一些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在北上的途中,会将其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各湖中的湖水,引进其中。北上的水源会在流出东平湖后分成两路输入北方。一路是向北,在经过了隧洞后穿越黄河,流经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其水量输出的主干线长到1156千米。另一路是向东,最终输水到烟台、威海等地,其输水线路的总长度为701千米。

中线的工程是从长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这是水库是长江中游北岸的汉江支流加坝扩容后形成的。引出的水量在跨越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后,会到达到北京与天津这两个重要城市。其输水的总干线全长为1267千米。

西线工程中的水量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的上游的水库中引流的水。水流在经过了专程为其开凿的,穿过长江和黄河的输水隧洞后,调长江的水留入黄河的上游,以此来补充了黄河水源的不足。西线解决的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与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这三条线路,将在50年间陆续完工,其总投资将达4860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他的重要程度。

整个工程分为三个阶段,从2002年开始施工到 2010年的8年时间里,为南水北调工程的近期阶段,其总调水的规模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中期阶段是从2011年到2030年,其调水的规模将达到168亿立方米,到时的累计出水量将达到368亿立方米左右。远期阶段是从2030年至2050年为止,这一阶段的总调水规模预定将增加80亿立方米,到整个工程的竣工时,累计的调水量会达到448亿立方米。整个工程自开工以来,建设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近期中的很多项目也都顺利地完工并进入了开始发挥的效益阶段。其中,京石段工程的成功通水,将大大缓解北京的供水压力。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一项最大规模的调水工程。它是我国继三峡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重大的国土建设项目,甚至可以说南水北调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持续经济发展,有着超过了三峡工程的意义。这是一项极其浩大的工程,它的建设对我国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强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提高社会的公益责任等各个方面,都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它全面竣工,将直接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造福于后世子孙。

同类推荐
  • 征服太空之路(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征服太空之路(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征服太空之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深远的太空之旅吧。《征服太空之路》对从人类最初的飞翔之梦到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趋势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 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典藏版)》(作者王辉)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服务--新理念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本书对世界核能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描述了核能发展既漫长又曲折的道路,展示了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充足能源、环保能源的广阔前景。
  •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一千个问题(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许多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未知的。本书内容丰富广博,涉及一个学生应知必知的每个知识学科,脉络非常清晰,是以小学生的理解程度为标准编写而成的,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
  • 巨兽异兽之谜

    巨兽异兽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热门推荐
  • 王牌司机

    王牌司机

    方锐彻底无语了,出个车居然遇到打劫的!要不是他兵王退役,车技一流,这千金大小姐早把他拖累死了。这不,蹭吃蹭喝不说,居然让他做贴身保姆!苍天啊,等到工钱到手,他方锐绝饶不了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妞!
  • 天王是怎样炼成的

    天王是怎样炼成的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忽然接到天庭让他任职四大天王之一广闻天王的通知,阴差阳错他真的飞升天界,成为了四天王之一,但是天庭正值新旧势力交替,其他神国入侵之际,看这一届修仙小白,如何战诸佛、荡群魔、斗天使、灭妖鬼、打神族、平奥丁,玩转整个天界。我是天王,我怕谁?
  • 末世之我是逗比女神

    末世之我是逗比女神

    短发+平扎+逗比+158cm=叶辞平头+肌肉+187cm+20cm=男主--------------------------------装逼版本:地球在一夜之间变得充满了血腥,一种病毒正在悄悄的渗入人类的身体,不少人类变成了没有人性的丧尸。当然,上天是公平的,也创就了变异者和异能者……
  • 鬼问

    鬼问

    主角李晨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一次意外事件,使他得到一本奇书《民间奇术秘本》从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使他陷入一个个灵异事件当中不能自拔。而且他还被巫咒所咀,五年之内必有血光之灾,他能够去除巫咒改变自已的命运吗?且看主角如何用土的掉渣的古术来应对各种科学所不能解释灵异事件。本书为《夜半鬼叫门》的第二部,但两者之间却没有一点关系,主要是想写出一本比前者更加完美的灵异小说,使自已没有遗憾。
  • 唐僧秘史

    唐僧秘史

    李世民?大唐天子?连年征战沙场,杀兄逼父,不过换来一朝太平!俺唐僧呢?武艺无半点、智慧无一分,只消徒弟三个,荡平世间不平事!——碰善欺善,遇凶杀凶,逢恶斗恶!兵不血刃,传下千古佳话!这是什么?这就是命!武则天?大唐女皇?空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女皇!以为自是天定吗?只因你运气好!情人号称齐天大圣孙悟空!
  • 宿命横着写

    宿命横着写

    一个是冷漠的面瘫学霸,另一个是四肢发达的热情校草。那年夏天,两少年因意外而相遇。孤单的他遇见了热情的他,宿命被改写。那是他们第一次遇见,命运这东西,给你开启了一个模式之后,就无法自动关闭了。不断的成长,相互陪伴,曾经以为可以一直守着的那份笑容,又因意外被打断。多年之后的再次相逢,是命中注定还是预谋已久的复仇?忍痛靠近,却是满身伤痕……想要找回曾经的感情,那么近却又那么远,不断发生的插曲是否可以改变主旋律?
  • 凤亦悠

    凤亦悠

    一场大火毁去她似玉容颜,天可怜见,她以重生之躯一步步登上人生至巅。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人,既活一世,何不出尽法宝,笑傲红尘。
  • 暴医来袭

    暴医来袭

    玩游戏的妹子最伤不起的事情有二:一是号被洗劫了,二是游戏里的老公跟人跑了。面对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品学兼优的软妹子暴走了,从纯治愈系奶妈化身为暴力女神,在游戏里卷土重来,各种猥琐暴力不解释,只为让小三和渣男不得宁日。哪知道软妹子变坏之后桃花朵朵开,身后不知不觉多了美男大神一只、两只、三四只。
  • 完美宠妻

    完美宠妻

    【全文免费.........】七年前,她正气凛然的指证他是杀人凶手,七年后,他玩弄耻笑于她将她禁锢在身。他恨到差点将她折磨致死,却孤独的只剩她一人在自己身边。她恨他的狠毒,却可怜他一人。“你为什么偏偏就邪住了她?一个刘晴不够你玩的吗?”“住口。”高天浩看着眼前大言不惭的人:“别再阻拦我对她做什么!只要她听话我从来没有想过去伤害她。”丁柯可笑的看着他,“高天浩你迟早会害死她的,你用着你的贪婪死死的困住她,她是个人不是宠物。”高天浩没有听他的吼叫,快步的走进病房双手抱着她出了病房。站在门口的丁柯再次警告的说道:“我以一个医生的身份告诉你,你现在带走她是在害她。”
  •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小鹿班比》是一部经典的杰作。这是一只鹿的成长故事,从它刚出世不久一起讲到它成年。作者察尔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真实的森林世界,动物的生活习性也描述得相当准确,就像一部很有诗意的森林动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