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00100000015

第15章 除夕

在外地经商或干事的游子最迟于除夕这天赶回家过年。借出或借来之物,务必于这天物归原主,所以兰州人有“三十晚上,笤帚枯爪子(老笤帚把把)都要回家”的说法。除夕午后,家家户户都把院落和大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打上井水,泼洒压尘,谓之“洒银水”,满缸满瓮早已挑满饮用水,称为“装财水”,寄寓人们致富的梦想。接着贴春联。门钱子、春联一贴,债主不再来讨账,只好在年后再讨。大门联一般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横披为:“万象更新”。门面则贴持兵器骑马的门神秦琼、敬德,认为能祛邪;门头顶则贴一绺门钱子,上面刻有方胜、葫芦等吉祥图案,其下有流苏,五颜六色、随风飘浮,增添节日喜庆气氛。还贴二门联、屋门联,多为“抬头见喜”、“日进斗金”等斗方和福字。因为门是家的出入口,人来人往,是一个家庭的门面,要庄重大方,因此福字必须贴得端端正正,将福字含有的“迎福”、“纳福”之意,庄重地表达出来。近年来,都以倒贴为时尚,福字倒贴,谐音“福到了”,这是悖于中国文化意蕴的。老兰州人一向讲究正贴福字,决不许倒贴,福字倒过来,则是“祸”字,其意不祥。

兰州人讲究春节期间祭祀天地人及各种神祗,其意在于祈福、消灾、报恩。这一点在除夕表现得尤为突出。除夕黄昏,全家更换新衣,在爆竹轰鸣声中从大门外焚香磕头,将先人请进来,请出神主(祖宗牌位),供奉香烛果品,焚香叩首,缅怀列祖,激励儿孙。近年来,则将已故长辈遗照代替神主,供几碟果品,燃三炷香。由于兰州是明初的移民区,当时自江南等省的移民占兰州人口的十之七八,所以除夕,妇女在大门内跪哭,遥祭娘家亲属,“天涯望哭,遂以成俗云”(1)这种风俗一直传承下来,至今兰州农村仍有妇女除夕哭于大门内的习俗,当然已不存在“天涯望哭”的意涵,而是倾泻一年中的艰辛和不顺心。

然后全家老少共进年夜饭,觥筹交错,向长辈敬酒,其乐融融。年菜除凉盘、馏热的“碗儿菜”外,必定装一只什锦火锅,其中有豆腐、白菜、洋芋块、丸子、肉片、油炸湟鱼块、粉条,火锅沸腾,热气氤氲,预示来年日子红火。还有一道袁家湾百合炒肉片,寄寓来年百事合顺的愿望。最后每人吃一碗臊子面,也称长寿面,企盼家人长命百岁。宴后,娃娃们向长辈叩头,长辈则赠压岁钱。娃娃们放炮点花,大人则打牌、或围炉品茗话旧,共叙天伦之乐。

同类推荐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热门推荐
  • 永恒六道

    永恒六道

    修炼一途,本就是追求生命的极限,夺造化,窃阴阳,逆天而行……大千世界,六大极限之道,皆是逆天改命,生死、杀伐、轮回、毁灭、法则、灵魂,成,则永生;败,则湮灭……一人,一灵,一兽,一同踏上征程,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道,或杀伐,或生死,或轮回,或毁灭……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迹高校的日子

    混迹高校的日子

    大三男生郭大风,人如其名,行如风,成日不学无术,吊儿郎当,调戏美女,明明是“女也不爽”,在他这里却成了“她不爽”。不会吧,这样的人,也会有梦想?真让人难以置信,还要刮目相看?似乎命中注定,他想学有所成,就得戴上紧箍咒,还得有七十二般变化,才能修成正果……
  • 魂遗深宫

    魂遗深宫

    一入宫门深似海,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无奈谁能知道女儿家莫落的心思,谁解相思?听到的,看到的,或许都不是真的?深宫后院之中,莫不成真的没有人心可言?谁愿葬身在这深墙之中?谁愿被人践踏在脚下?女人间,在这深墙之中唯一能生存,只有盼望君王的宠爱……君王?谁爱?^^^^^^^^^^^^^^^^^^^^^^^^^^^^^^^^^^^热忱欢迎大家加入书群讨论~70690914敲门砖为:美人计或是我滴名字~
  • 现世江湖之儿女情仇

    现世江湖之儿女情仇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自从古时开始便有习武这一说。在以前,更是有各大门派纷争,江湖乱世等。而在高科技时代的现在,我们几乎没看到有人施展“武功”了。难道这些东西真的消失了吗?前辈流传下来的那些武功秘籍到底去了哪里?难道现在没有了“武林门派”这一说吗?如果有,他们去哪了呢?古时的少林寺,峨眉山,在现代也是存在的,那他们真的是“武林门派”吗?还是只是普通的寺庙?这个故事讲的就是现代人中的“江湖人士”,那在这枪械的时代,武功究竟还管不管用呢?故事还得从几个还在上学少年开始说起……
  • 花样年华之聚散离歌

    花样年华之聚散离歌

    聚也依依,散也依依,即使我曾经那么深爱过你,即使我将要用这一片来遗忘你,但那些埋在我们心里的不为人知,却都会成为过去。忽然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句话“青春里兵荒马乱,我们拼命离散。”呵呵,青春里的爱情,不过梦一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丑女无敌

    丑女无敌

    从女孩的性格、气质、品位、社交、心理、才智、处世、财商、爱情、婚姻、职场等角度,全方位地讲述现代女孩获取成功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生活方式,修炼出一个美丽的自己!也希望它能给读者带来一丝美丽的灵感,一份成功的自信,一把安身的钥匙,一道立命的光环!
  • 暗影修罗

    暗影修罗

    魔族血脉与人类诞生的混血者:修。与母亲逃离魔族来到人类的国都生存。但成年后,血统的觉醒仍旧无法摆脱命运的残酷……而此时,恰逢万年一次的灾难降临,大陆格局开始动乱,种族之间的平衡也将被打破……魔龙出世,天使降临,传说现于世人眼前;远古战场,深渊裂缝,缓缓开启。机遇与挑战一同降临……血之始祖该隐,苏醒后以意识游历人间,遇上死后不散的修的残魂,百无聊赖的他,了解事情经过后,赋予修力量,让他去征战,去变强,去复仇.而该隐则在幕后操纵着一切,像是欣赏一场人生中的木偶戏。但是获得新力量的修,却不甘沦为木偶,不断地变强。而该隐却不知因为这一次的闹剧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更不知道,一直以为不死的自己真的会死……
  • 温泉

    温泉

    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好摆着,不要轻易试图解答它。因为综观古今中外,诗的原料和配方、用途和销路实在太多了,任何答案再怎样差不离,都无不利少而弊多,无不推重了一部分诗而抹煞了更多的另一部分诗。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不以任何创作经验为依据的陈腐见解且不说了;一些饱学之士曾经对中外古诗人的佳作进行过深广的研究,并据此下过各种定义,这些定义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读懂过去读不懂的作品。但是,你总不能说,古人已经把诗写绝了,作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诗已经到此为止了。而且,老实说,诗归根到底哪里只是为了让人懂得就够了?看来,那些比较科学的定义也未必多么有助于诗的进一步开拓。
  • 神魔者

    神魔者

    修肉身之力,破天地之束缚,铸不朽身,不灭躯,封印世间一切,瞳术通天彻地。帝者:能提擎天地,可气卷星河。圣者:挥手间法则天地,莫敢不从!百年未现的神魔者,是如传说那般逆天吗?(人物等级人者、灵者、王者、皇者、宗者、尊者、圣者、帝者、神者与魔者,每级分1-9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