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7500000010

第10章 重视课堂语言

课堂语言,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关键的主要元素,所以,对于课堂语言要格外规范和关注。语言是教师进行教书育人的基本工具。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课堂教学语言是语言的一个分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学生能否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跟教师能否掌握并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师备课最终都要落实并反映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外,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便是使用教学语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语言不同,其效果就相差20倍。”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声声入耳、句句感人、取喻贴切、出言有章。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用自己的“内部语言”迅速且准确地转换成学生容易接受的“外部语言”,就会“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和教学目的。

课堂上,教师应该准确地表达所讲内容,严密地论证论点,用逻辑的力量去吸引学生,去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地“征服”学生。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条理清楚、推理严密、不凌乱。不然就会使所讲内容犹如一堆沙子,没有一点粘性,前后内容连贯不起来。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要抓纲张目,准确地把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出来,使整个一堂课的内容好像一串有大有小的葡萄一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内容有清晰的印象和完整的记忆。我们知道汉字是熔音、形、义、物、情、理于一炉的多元体。语音不准,表达就会差之千里,就不能畅达规范地和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不能正确地向学生传达课文作品的知识、思想和情感。汉语中多音现象、混音现象又繁多,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潜心推敲,仔细稽查,并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重要区别,以求准确通畅地表情达意。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声美也很重要。它包括语音美、语调美、节奏美。其中基础的基础是语音美,发音纯正,吐字清晰,字正腔圆,语流顺畅。语调美是要按课文的不同内容,不同的情感态度,通过声音上的高低、升降、曲直、强弱的变化,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形成语调美。节奏美就是把语言中蕴含的节奏表现出来,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静或动,或缓或疾,给学生以真切的感受,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准确性,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和最起码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果教师自己的表达不准确,则必然不能表达出蕴含于课文中的情感,有时甚至会引起歧义,造成学生理解的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要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让学生豁然开朗,恰如拨开迷雾见日月。而要做到这点,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辟的见解,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用你的精辟与深入轻轻捅破学生理解和感悟中的隔膜,使学生进入一片洞明之境,去享受明媚的阳光。不能含糊其词,对传授的知识也不能信口开河,今天说一样,明天说一样,让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在解释“牺牲”这个词古今义不同时,有时学生就把今义解释成“死”,教师就应向学生强调“牺牲”的今义是指“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而不能讲成“为革命事业而战死”,那样讲词义不准确。进而引导学生准确用词,让学生了解“死”的几个同义词:年少病死为“夭亡”,因公而死为“殉职”,有声望的人死为“逝世”。即使学术上有争论的,也应该给学生讲明白,使学生心中泾渭分明。

课堂语言的简洁有实效性:所谓简洁,就是简单明了,教学语言“少而精”。教师对难点内容要一语道破,使学生能迅速捕捉知识的主干部分,而如果教师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过于冗长复沓,海阔天空,一个劲地讲,就必然影响课堂效率。每节课都是有严格的教学任务的,并且它又有很强的时间性,决不能任凭三寸不烂之舌随意驰骋,而且那类王婆卖瓜、哗众取宠的语言更是令人倒胃口。因此说,课堂语言的实效性就是要达到给学生感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艺术效果。教师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第一,要求语言的规范化。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的效果,而且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语言的规范化既包括语音的规范化,又包括语法的规范化,即教师要讲普通话,不讲方言,更不讲白字,又要做到语言要符合语法规范,不要讲病句。第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这便是常说的“因材施教”,教师只有区分教育对象,把握学生特点,以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为起点,才能使课堂教学的语言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第三,以口语化语言为主。口语化语言是相对于书面语言而言的,它不仅有声有义,还有语音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及丰富多变的特点。这样的语言生动活泼、绘声绘色富有极强的表现力,能有效地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四,多采用修辞方式。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必须考虑词语怎样运用最恰当,句子怎样组织才好些,使自己的语言能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修辞方式有比喻、排比、对比、反复等十多种,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第五,常运用幽默性和哲理性语言。幽默性语言有趣而意味深长,既会引人发笑,又富有哲理。教师若能在讲课中穿插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能增强讲课本身的魅力,又能营造轻松的气氛,使学生在笑中受到教育。哲理性语言,言简意赅,能准确深刻地表达思维观点,又能给人以凝练、深远和理性,更能以理服人,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催人奋起。

教师要运用好课堂文字语言,就要掌握板书,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微观教案,是教学中的“眼睛”。好的板书,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思路,凝聚着教材的精华,具有内容美;好的板书,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或以图为主,或图文并茂,具有形式美;好的板书,文字结构宽博,笔力遒劲,板画直观形象,画龙点睛,具有艺术美。

课堂教学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还有势态语言。势态语言又叫“人体语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因为教师在讲课中,虽然“讲”是主要的,但是如果毫无表情,直挺挺地站在讲台上,像小学生背书一样,就不成为讲课了。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情达意,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这是有声语言、文字语言难以表示或表达的。

课堂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首先,应该选择确切、精辟、通俗、常用的字、词、句,应极力避免使用令人费解的、罕见的方言词和文言词等。这样,才能达到课堂语言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的。其次,课堂语言还应讲究语法规则,且言简意赅。竭力使字、词、句等各级语言单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不说半截句,不含糊其词,也不拖泥带水。不然,就会主次不分明,就有点“荒草多了,苗就看不清”的味道。再次,教师在课堂中举例、取喻都应是学生易于接受且是喜闻乐见的东西。否则,就达不到通过举例、取喻来进一步说明问题的目的。当然,举什么例子,取什么比喻,都应在课前深思熟虑一番,绝不可临场靠灵感信手拈来,这样往往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于漪老师说过,“激情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该充满激情。充沛的情感,能打动学生的心,并把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学内容上去,“亲其师而信其道”,“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真情的自然流露,它和其他交际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要使教师的课堂语言真正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情感的处理上至少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真诚。课堂教学语言并不是刻意地故作多情。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热爱语文教学,热爱所教的课文,才能使课堂语言具有真诚的情感,这是形成课堂语言情感的基矗除此之外,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深钻细研教材,批文入情,“未成曲调先有情”;讲课时,倾注满腔热情,完全进入角色,使教师、文本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第二要恰当。教师课堂语言的情感基调要与课文情感内容相一致,这就要准确地把握一个“度”。情感基调不可过高,过高就会“矫情”;也不可过低,过低就无法奠定课文的情感基调。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这样的课文,教师的情感基调定位是“悲伤”,但应该“悲而适度”。如果悲伤过度竟然失声痛哭,就会给人以做作之感,反而影响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反之如果语言比较淡漠,缺失“悲伤”的基调,也无法打动学生。

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大脑产生兴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积极活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耐人寻味的语言循循善诱,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线索,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探讨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因而我们在语文课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上提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心理,尤其是学生,他们总是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总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够被教师肯定和赞赏。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语文教师需要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满足学生渴望得到赞赏的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的叶澜教授说过,“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将文中语言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要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陈先云老师曾提到三年级学生两个重要的能力:(1)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再造想象能力,是考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不难看出,上面提到的课堂用语都符合两位专家提出的这些理念。从理念中来的课堂用语无疑是最有效的。其实我们在平常的课堂中话语也都有意无意地和专家的理念不谋而合,看下面两个例子。

[案例1]

《狮子和鹿》一课,在一段令人紧张、令人发怵的音乐中,教师范读课文:“鹿猛一回头,哎呀不好啦,有头狮子正悄悄地……”朗读完毕,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发出一片唏嘘,教师让他们说说刚才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个个心有余悸,有的说仿佛觉得一头狮子正向自己扑来;有的拍拍胸口说好险啊!有的说太紧张了!孩子们个个进入了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中了。

师:好险啊,刚才我们一起到丛林深处去走了一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凶猛的狮子好像要把鹿吃掉了一样。

师:这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生:我听的时候瑟瑟发抖。

生:非常恐怖。

生:让人感到心惊胆颤。

生:我听的时候心惊肉跳。

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画面,体会心情,这一环节的目的就达到了。为下面理解鹿角带来的麻烦和长腿的有利作了很好的铺垫。正是鹿角的麻烦使得小鹿差点丧命,也正是小鹿有利的长腿使得小鹿狮口逃生,使学生轻松地明白了寓意。

[案例2]

阮琦老师执教的《矛与盾的集合》,老师让学生读读发明家和朋友比赛的那段语言文字,再让学生去想象这是怎样的画面,通过想象来理解“如雨点般”“左抵右挡”。另外,教师说:“发明家有时候还会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画画呢”。然后教师一边口述发明家的思考过程,一遍按照文字描述画下了坦克,这就是很典型的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孩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然后让学生边说边画,学生也照着老师的样子自言自语并画成了坦克,习得了语言、内化了语言。这些都是有效的课堂语言带来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做好以下两点:①丰富激励性语言系统。激励性语言不能过于简单、空泛,讲来讲去就是“好”“你真棒”之类的话语,这样不断重复,学生会感到乏味,也就失去了激励性语言的作用。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更需要针对教学实际,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表现,灵活变换方式,突出激励性语言的形象性和变化性。如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一名学生朗读:“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教师给予的评价是:“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感到主人公那伤心的泪流到了我们心里1这是多么贴切而生动的激励!我们可以想象,那名学生听到教师的这句话,心里该是多么惬意!这样的激励性语言,比“真好”“真棒”之类的话语更能震撼人心;②体现激励性语言的点拨性与引领性。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语言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渴望赞赏的心理,它的最终目的是激励学生更有效更深入地学习语文。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悄无声息地把点拨和引领渗透到对学生的激励中。

课堂上常有学生误解教材内容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这样评价:“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这个连老师也没想到,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可以得到更独特的发现。”这样在激励的同时,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有这样一句名言:“倘使一个人不懂得什么叫幽默,那他就不会有大的出息,纵然具备天然的禀赋,也算不上真正的聪明。”语文教学离不开幽默艺术的点缀。有了幽默,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情趣,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被点燃。反之,没有幽默感的老师,是一尊雕像;没有幽默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具有幽默性呢?语文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让部分老师感到很头痛,因为照本宣科,学生是耐着性子在听,老师是耐着性子在讲,那结果就不用说了。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例如在讲“如何写议论文”时,对学生说,议论文其实并不神秘,我的五岁的儿子也会写。有一次,儿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1(论点)“妈妈喜欢我,不骂我,买许多零食给我吃,还带我到公园去玩。”(四个论据)“所以我喜欢妈妈。”(结论与开头呼应)这个例子一举,整个教室充满一片笑声,在笑声中,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因此运用幽默教学艺术进行引导启发,就能使学生按照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加深理解。

课堂教学中,借助态势语中的服饰、眼神、动作等因素来表现幽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谐师生关系,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我们在努力培养学生乐观、开朗性格的同时,搜集一些格言、妙语、风趣的小故事等幽默材料,配以教师的态势语,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妙”。其实冯巩、潘长江等之所以倍受世人喜欢,很多就是他们的眼神、动作、表情等的风趣幽默的效果。在教学中,老师偶尔使用时下流行的歌词对教学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次语文课,已上课十分钟,一名学生才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老师以严肃的神情对那位迟到的学生说:“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此话一出,立即引来全班同学的大笑,那位迟到的学生也有点不好意思,站在门口抓耳挠腮,等待老师的“命令”。这时老师又一改严肃,面带微笑又有点无奈地对全班同学说:“唉,我总是‘心太软’,这次原谅他了,希望不要再有下一次了,如有下次,一定让他变成‘小白杨’,给我们站岗放哨。”这位老师巧妙地把歌词引用到教学中来,寓庄于谐,批评了学生但又不是说教,起到对学生善意批评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修辞技巧是幽默艺术的主要表达方式。它与一般意义上的修辞不尽相同。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通过运用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由语言的协调构成喜剧性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因意外而产生联想,忍俊不禁。比如,我教《唐雎不辱使命》,文中秦王和唐雎因“易地”而进行较量,我说:“秦王就像一只饿狼,唐雎是一位手提肥肉、身披荆棘的勇士。当垂涎三尺的饿狼扑向肥肉时,勇士把肥肉一拉,饿狼扑空了,再扑,再拉,再扑,再拉。饿狼眼睁睁看着嘴边的肥肉溜走了。”满堂哄笑,学生乐了。像这样生动形象而贴切的比喻,一下子使学生明白了秦王的贪婪和唐睢的机智勇敢。

假如老师总是追求完美而看不得学生犯错,如果学生犯错,他就板起面孔,摆出了老师应有的“威严”,去苦口婆心地教育批评,其结果一定会收效甚微。我们在教育批评时可以幽默一点,运用自己新奇、巧妙、风趣的语言“粘妆学生的心,让学生在笑声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在班上,我发现了一个学生写作文通篇没有几个标点符号,当面指正后,仍不见效。在一次语文课上捧起这位学生的作文读了起来,一口气读了一百多字,脸都涨红了,不少学生说停一下,可我摇摇头,气喘嘘嘘地说:“我不能停,要忠于作者的意愿呀1一语惊醒梦中人。现在这个学生的标点毛病已经改掉了。这正如德国著名演讲家海因茨·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容易为人接受。”幽默的语言适当地运用于教学当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探索更是无止境的。语文教师的语言就是语文教师的魅力之源。

(金明春)

同类推荐
  • [苏]教学论理论发展与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选读

    [苏]教学论理论发展与斯卡特金《中学教学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主要内容包括:蒙尘的亲情、变调的《摇篮曲》、背负不起的父志、发生在校园的另类盗窃、“网”里花落知多少、歧路玫瑰静悄悄地开性,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等。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规则是圆的

    规则是圆的

    是一部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与收藏的寓言精选集,图文并茂,滴水藏海,融哲理、文学、艺术于一炉。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深刻的审美教育作用,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真知灼见与文学才华。
  • 奈何时光总凉薄

    奈何时光总凉薄

    我的丈夫出轨闺蜜一年。为了维护他在人前好丈夫的形象,一直坚决不肯离婚。晚上我却还要看着他们的厮磨。狼狈的逃离了他。为了能离婚,我勾上了殷离。他说:“我帮你离婚,你帮我挡婚。”本以为是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谁知我是逃出了狼窝,进了虎穴。
  • 萌仙娇

    萌仙娇

    萌妹纸玩转修仙之路,与师兄下凡历练,不料遭来桃花劫。一个是与她有两世情缘的上仙,可以两世最后都是血泪,一个是风流潇洒的帝王陛下,竟是隐士之族,还有非常非常温柔的温柔师兄,额...你这么温柔幼娆知道么?“小小桃花劫,怎奈何得了我!”墙角那位撞头的家伙,这是不是你说的?!
  • 传奇之破晓

    传奇之破晓

    这是一个剑气纵横,强者辈出的时代,日照剑阁,西林霸刀,东海气宗,武林三大传奇,江山暗流纷涌.....
  • 花样坑爹修仙路

    花样坑爹修仙路

    茫茫修仙界中,一个不是人类的‘东西‘出现了。好吧,她只是一堆无辜的游戏数据。她只想人如其名安静做个白莲花,可强制接受任务是什么鬼??别人修仙她升级,好不容易找个靠山师祖却要飞升??不行不行,想走没那么容易,等她满级再说!
  • 我的传奇人生

    我的传奇人生

    山村里的平凡少年赵易得在山里挖草药的时候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一口,当时满不在乎的他,却想不到他的人生从此不再平凡,虫子让他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变的聪明,记忆力强悍,身体强壮,力大无穷,反应敏捷。当一个超级小强从山里走出来,走进这花花世界,走进这到处都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到处都是红男绿女,到处都充满繁华的都市,他又将怎样遨游在这个他认为平凡的人生之中。敌人有、热血冲动会有、柔情似水也会有、悲伤会有但不会持续太长,毕竟是传奇一生。
  • 兵王校园携美行

    兵王校园携美行

    超级兵王罗如龙在执行任务时身中剧毒,不得不提前退役,在大学里找了一份保安工作,从此,校园里风起云涌,百花争奇斗妍,杀手、佣兵、武者、元士各显神通,看谁棋高一着,唯我超级兵王。
  • 凤舞九天:帝君爆宠妻

    凤舞九天:帝君爆宠妻

    万万年前,神魔妖三界的那场大战,打破了六界本应有的平衡。她,本是众星锁钥的明珠,作为神族唯一拥有正统血脉的继承者凤舞菱,被她的父皇母后用尽最后一丝神力送往异界,封印了自身,等待着她的回归。他,则属于六界的异类,作为掌控六界平衡的天规之主皇甫流殇,自天地形成之初就一直独处于浩淼的苍穹,孤独的守望着这片天地。冥冥之中她与他的相遇是必然,万年以前的他可以为了她站在天规的对立面,挥手横扫千军,而如今只是一句:“只要你不愿,这天规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且看回归后的她是如何的风华绝代,俯视苍穹。
  • 《十三花美男:爱上写手丫头》

    《十三花美男:爱上写手丫头》

    李馨宁真是够倒霉的,“我不喜欢Collboy。”在娱乐节目中一语惊人。在一旁的collboy众人顿时感觉自己的魅力是不是下降了。所以他们做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让这个声称不喜欢他们的李馨宁搬去和他们一起住,直到她喜欢他们为止。李馨宁在初中以后就有一种对生人的恐惧症,看见生人就想逃跑,还尼玛晕血。李馨宁,你还可以在倒霉一点吗????某天回家,看见路边有一个受伤昏倒的美男,就好心把他救了回去,谁知他就是当年那件事的制造者。
  •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谎言与真相∶人类文明惊天骗局与悬疑全破译

    追述过去一两百年来的各种骗局,从军事、政治、科学、文学到灵异,无奇不有。骗局的英文为hoax,来自过去魔术师的咒文hocus pocus。有的骗局是犯罪行为,有的只是玩笑,有的可能是二者的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