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3100000022

第22章 画蛇哪能添足?——《老子》第二

“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对于“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中国人都是耳熟能详的。据说,以前有两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人画得比较快,先于另一人画好了蛇。这个人见对手还在画,心想:“反正我已经先画完了,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给这蛇画上几只脚!”于是,没几下,一只长着脚的怪蛇就出现了。可是,他的对手却说他比赛输了,因为蛇根本就没有脚。无可奈何之下,这个“画蛇添足”者只好认输。

这个寓言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形象生动地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却往往弄巧成拙的人。在我们身边,“画蛇添足”的人屡见不鲜。他们往往自作聪明,却常把事情做过头。实际上,如果用上文讲到的观点,他们也是一些爱走极端的人。上文已经说到,做人做事是不能走极端的。一个人无论做人做事,都需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生活环境的内在要求,不能逾越这些要求,不然就容易做人失败、做事不成。具体到处世的方法上,在老子看来,那就是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为”。

“无为”是什么意思?首先,它并不是指一点不做事情,或者根本不与人交往。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在走极端。真正的“无为”,它指的是在不违背规律的情况下的为。这样看来,“无为”是既反对一点也不作为,也反对过多的作为的。在老子眼中,无论是一点不作为,还是过多作为,都是违背处世规律的表现。一点不作为,就像那些懒惰的人一样,迟早会坐吃山空,沦落街头;而做得太多,又像那些“画蛇添足”者一样,反而把到手的胜利给整没了。既然如此,一种正确的处世态度就应该是“无为”。

“无为”虽然指的是在不违背规律的情况下的为,但是世界上的规律多了去了,不违背哪些规律的为才算是“无为”?在这个问题上,老子同样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他仍然是以举例子的方式,隐微地向我们展示处世真谛。与教导人们不要走极端时不同的是,这次老子的所有例子都是关于圣人如何处世的。因此,我们要学习“无为”的精神,就要向这些圣人学习。

在《老子》里面,圣人们都是怎样在处世?老子首先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见《老子》第七章)老子的意思是:在做人做事时,圣人并不争先,不置身是非之中,似乎跟自己没有关系的样子。但是,他们这样做反而会为他们赢得好处。接着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衿,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见《老子》第二十二章)这句话表达了跟上一句话一样的处世原理:圣人们正是由于不固守己见,因此能够心智清明;圣人们正是由于不自以为是,因此他的观点才被别人认可;圣人们正是由于不征伐,因此才有所功绩。正是由于圣人不与天下的人争斗,所以天下之人才没有哪个人能够胜得过他。从这些文字里,我们见到的圣人都是一副“无为”的形象,“无为而无不为”就是他们的处世哲学。

可是,这些例子都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圣人如何在处世,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达到圣人处世的境界。无疑,跟着圣人学是一个好办法。可是,其他的事情呢?我们又应该怎样才算是“无为”?

老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人应该过一种“朴”的生活;只要一个人活得“朴”,那他就能“无为”地处世了。“朴”并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朴素”的意思,它指的是“未经雕琢”,也就是质朴。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最质朴的莫过于天地万物未创之前那个神秘的“道”。在有了天地万物之后,每个事物包括人都从道那里“分享”了一些质朴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德”。“德”指的就是人作为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德行。但是,这些德行跟儒家所谓的道德又不同,它指的是那些质朴的品格。如此说来,一个人如果想要“无为”地处世,其实也不复杂,只需要一个人能够内心质朴地做人就行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是反对儒家的善恶观念的。老子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在看问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见《老子》第二章)老子的意思是:如果所有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了,那就没有什么美了;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了,那就不善了。在老子眼中,那些看似道德观念很强的人,却正好失去了心中那种质朴的品格。他们虽然出发点很好,一心想着改善社会的道德状况。然而,正是由于人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恶,心灵不再质朴,这时人性又怎样能够得到改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无为”。

“无为”在道家学派那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它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老子》一书,甚至可以说是通篇都在讲解这个词语。在老子看来,一个人只有“无为”,方能真正地有所作为。用他形容圣人处世的话说就是:“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见《老子》第四十五章)

同类推荐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海德格尔的智慧:海德格尔存在哲学解读

    人被称作能思考的存在者,确实如此。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就包含在思中。作为理性的动物,人必须是能思的——假如他真想思的话。可是,情况也许会是这样:他想思,却不能思。更有甚者,当他想思时,由于所欲太多,反而所思甚少。人是在具有去思的可能性的意义上是能思的,但光有这种可能性还不能保证我们能思……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家小日子

    穿越之农家小日子

    当你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周围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不知道该是如何反应,多了一对淳朴的老爸老妈,还有一双在家懂事,照顾弟妹得体的哥哥和家家,另外还有一包子妹妹,且看女主如何在古代农家逍遥快活。
  • 教师系统

    教师系统

    新人制作。不会写,勿喷。。。爱看的支持一下。
  • 玉洞萧

    玉洞萧

    在咸阳街头遇见的那个女孩,注定是我唯一的正妃,总有一天我会亲自把这支洞箫送给她。
  •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

    当诗人遇到爱情,世界上就有了最美的语言,那就是情诗!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精选中国古代的爱情诗篇,用诗一般的语言,从相遇、相思、相守、离别、离弃、祭奠六个方面对这些情诗进行了解读。作者在品读、解析的过程中挖掘出了诗词背后诗人们的爱情故事,呈现出了诗词的写作背景。《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半笺风流半笺痴——情暖三生的古典最美情诗》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妖蛇小新娘

    妖蛇小新娘

    她只是出门散个步,居然也会遭遇危险,但还好,她邂逅了一个极品美男。美男虽然救了她,但他却乘火打劫,不止要求她嫁给他,还要求……拜托,她虽然只是一个小蛇妖,但她不是白素贞,而他呢,也不是许仙,她才不要来那种老套的以身相许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我跟三国抢天下

    我跟三国抢天下

    朦胧的誓言: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彼此陪伴,穿越了三国,征战是唯一的火焰,我们一起点燃,我们长发披肩,冷冷的旷野荒芜人烟,有兄弟,还有烈酒,就能取暖,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两个懵懂的少年穿上了铠甲,挺起了双肩,盼望三国梦想能实现,多少当年的三国英雄。二十年后早已不见,而我们但还为此一战,因为三国还在继续,就算已雄踞西凉,彼此却坚信总有一天会像神话一样活到2016,就在这二十年前,这世界悄悄的改变,穿越了三国,苍老的容颜,命运就此断念。
  • 邪帝的三世妖妃

    邪帝的三世妖妃

    此生,她是相府二小姐,骨子叛逆火爆,却装的贤淑冷静。“皇上,臣妾还真不知您有这嗜好。”“面对爱妃,朕确实挺变态的。”宠她时上天,恨她时下地狱,不堪折磨她逃离皇宫,欲嫁他人,他却至死不休。“我的女人,怎能二嫁,若真想再成亲,我不介意再娶你一次。”他的爱将她逼死,临死之际想起前世种种。前世,她垂死之时,笑道:“紫微帝君,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奈何桥旁,她一口饮下孟婆汤,只求忘今生种种,不再爱他。今生临死:“皇上,若有来世,我们不要再见。”一年后,她以崭新的身份重生归来,有了前世记忆的她,是为了结,还是续缘?
  • 夜的二分之一

    夜的二分之一

    我没有过翻墙逃出学校去上网的举动,没有过上女寝找女同学去做客的冲动,没有过被别人爱上后泪流满面的感动......《夜的二分之一》是一场腥风血雨的青春盛宴,我们的叛逆我们的轻狂我们的放纵全部集于一书。时不时的会说我们的青春我们做主,但犹豫不决的判断和多路口的选择已经失去了好多,请带着有遗憾的心看完吧,因为我是怀着遗憾的心写的,这将是一本看得见的回忆,将是一段重赴青春的旅程,将是一段陪你疯的刺激人生。高中,让怪物的我代你演绎。
  • 我是黄泉引路人

    我是黄泉引路人

    人死后本该魂归黄泉,但有些鬼魂却因为某些原因滞留阳间,扰乱了阳间秩序,我的职责便是让那些滞留阳间的鬼魂踏上黄泉之路,手段因鬼而异,或许温柔或许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