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92900000007

第7章 F

诽谤

造谣污蔑,恶意中伤谓之“诽谤”。说起它的由来,还十分有趣呢。

天安门前的那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已经成为我们中华的标志。然而,你可知道,华表的远祖叫“诽谤木”吗?

“诽谤”这个词在古代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即现代的提意见,特别是针对在高位的人提意见。古代的统治者在交通要道的桥头、十字路口,设置木柱,以横木交柱头,让过往行人在横木板上刻写意见。这就是“诽谤”,或叫“谤木”。

据《南淮子主术训》说:“尧宣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这说明诽谤木在尧舜时代就已经有了。然而,历代的统治者给人民的民主,毕竟是有限度的。人们的言论难免使统治者视为洪水猛兽。因此,到了秦代,便实行“诽谤者族”,诽谤木也就取消了。

西汉初年,曾一度恢复,但谤木的作用主要还是作为、路标,并且逐渐发展为装饰性的建筑,也不再“谤木”,而叫做“表木”、“桓表”、“和表”或“华表”了。

但“诽谤”一词到了唐代以后,变为贬义词,指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甚至造谣诬蔑。

看来,只有明白“诽谤”一词古今的变化,在读古书时才能正确理解它的含义。

封建

青年男女对某些老年人思想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或嗤或嗔地谓之“封建”。

“封建”,原本不是俗语,而是古代的两个单音词。

“封”,是封国土,“建”,是建诸侯。在我国秦朝以前,皇帝把一块块地方分给亲戚、大臣,变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成为诸侯。诸侯的权力很大,表面上属皇帝领导,其实皇帝管不了他们。因此国家不得统一,这叫分封制。秦始皇废除了这种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把全国分成许多郡县,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可以随时撤换。后来各个朝代都沿用了这个办法,但是在唐朝的时候,还有人想恢复分封制。

柳宗元写的《封建论》,正是通过论述郡县制的优越性,用以反对藩镇割据的。由此可见,古代人所云之“封建”,其含义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诸如“封建社会”,“封建脑袋”是大不一样的。那么有的读者或许又生疑窦,会问古代的两个单音词“封”,“建”,怎么变成了今天的一句口头俗语的呢?

原来,古代很多单音词常连用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成了双音词,词义也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比如妻子、方圆、城市、首领等词,在古代都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妻子是老婆和儿女,古人说方圆不是方形圆形,是地方范围,首领是指人的头和头颈,不是领导人。古人说“入城市”也不是说到城里去,“城”相当于今天的城镇街市,“市”在古代则为做买卖的地方,故“入城市”系指到城里去做生意。

俗语“封建”与上述双音词异曲同工,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母官

古代老百姓对州官县令常谀称为“父母官”,并逐渐形成了一句口头俗语。

“父母官”这种叫法,据甘辞梅》编写者考证,约始于宋朝初年。

北宋有位文学家名叫王禹僻,是山东人,常直书史事,所作诗文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揭霉,这位担任过右拾遗官职的文人,写过一首《赠浚仪朱学士》诗,其中有“西垣久望神仙侣,北部休垮父母官”之句。他在另一首题名为《谪居感事》的五言诗中,也写道:“长洲巨海湄,万家呼父母。”并自注:“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

这可能便是“父母官”较早的文字记载。

旧社会的所谓“父母官”,反映了县太爷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君不见,封建社会知县衙内,公堂正中不是高悬“爱民如子”的匾额吗?然而,在那个年代,这不过是一块有名无实的招牌而巳。作为“父母,”的官,更多的是对“子女”吆五喝六、颐指气使,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因此,“民间多呼县令为父母官”,《辞海》说是“谀称”,这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十分辛辣的讥讽。

从提法上来说,“父母官”也具有强烈的封建色彩,说穿了,依旧是建立在“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封建纲常基础之上的,相互之间是不平等的。我们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不论职务多高,都不该自命为人民的“父母官”,而只能是人民的“公仆”。

饭平喉嗓子

古时候,湖北有一户姓赵的富贵人家,主人赵员外只因晚年得子,喜欢得不得了。夫妻俩将儿子看得万分贵重,生怕冻坏了热坏了,又怕饱死了,总是想方设法护育这个宝贝。

这夫妇怕儿子长不成器,每天净喂些大滋大补的汤水给儿子吃,终日形影不离。这伢子长到八九岁,还像个四五岁的娃娃,别人看见都替这伢子着急。

十岁那年,赵员外替儿子办十岁洒,家中客人川流不息,夫妻俩忙于应酬,到开宴时竟不见了儿子。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夫妻俩急得直抹眼泪。

一个丫头总算在厨屋里找到了,原来这个饿极了的寿郎,趁父母不在身边,溜到厨房里来抓饭吃了。厨房师傅也没奈何他。

赵员外连忙赶到厨房里去。他看见儿子正一支手抓饭,另一支手在摸嘴巴,伸颈仰脖子地吞哩!

“宝贝呀!”赵员外心痛起来。

儿子见父亲来了,吓得直哆嗦,慌忙把饭扔掉,两支手直往衣衫上揩,一时讲不出话来,光瞪眼。

“你说话呀!”赵员外扯着儿子喊。

“老爷!”厨房师傅说话了,“常言道,‘天天吃巴巴,风吹喳架架’①,公子太饿了,他如今已经是饭平了喉嗓子,说不得话哩!”

赵员外真是哭笑不得。

据说“饭平喉嗓子”一语就由此而来。这是说饥饿的人吃东西好似狼吞虎咽,同时说明大米饭也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

①“天天吃巴巴,风吹喳架架”,湖北俗语,比喻天天吃油腥物的人,不发体,瘦弱得只剩下一把筋骨。

翻脸不认人

俗语“翻脸”又称“翻脸不认人”,它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一段心记述。

弥子瑕是卫灵公宠爱的男妾。一天,他的母亲病了,便偷乘卫灵公的车子赶回家去。按照卫国的法律,偷乘国君的车子要处以刖刑,把脚砍掉,可卫灵公却夸赞弥子瑕孝顺。

又有一次,弥子瑕与卫灵公同游于果园,弥子瑕摘了一颗桃子,吃后觉得很甜,便把吃剩的一半送给卫灵公吃。灵公又很高兴地说:弥子瑕多么爱我呀,连一只甜桃子都舍不得吃完,把另一半献给了我。

可是等到弥子瑕年长色衰,卫灵公不再宠爱他了,他又得罪了卫灵公,卫灵公便很恼怒地说:弥子瑕本来就不是个东西,他胆敢偷乘了我的车子,还把吃剩一半的桃子给我吃。于是严刑惩处了弥子瑕。

风马牛不相及

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俗语谓之“风马牛不相及”。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他的一首题为《天气作雪戏作》的诗中,就有这么两句:“八十又过二,与人风马牛。”八十老翁,同人家还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这句俗语的来由,历代众说纷纭,说来十分有趣。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

一说风、马、牛是三种东西,根本联系不起来,即“不搭界。”

二说“风”是动物发情之谓,马发情不会找牛,牛发情也不会去找马,所以“不相及”也。

尤为可笑的是,有人望文生义,说风是刮风的风,牛是笨蛋,喜欢逆着风跑,马是马屁精,都顺着风跑,他们永远到不了一起去,所以“不相及”。听了真让人笑落牙齿。

其实,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四年》:

齐国的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发兵攻打当时南方的楚国。楚王派使者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风”,是指兽类雌雄相诱,马和牛不同类,不能产生爱恋的情感。楚王使者意在指责齐桓公,你们齐国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相距老远,互不相干,你凭什么来侵犯我们呢?

“风”在古代还有民歌,教化、感化、诗人等意义,还可以表示“疯”、“讽”、作风、风度、风俗、风尚、走失,又是中医所指病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一。

可见,古今词义的变异是比较复杂的,只要从词义范围、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去研究掌握古代词义的异同,入门也是不难的。

同类推荐
  • 歧路灯称谓研究

    歧路灯称谓研究

    本书共三部分,对《歧路灯》中的称谓进行了归纳与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将称谓分为八类,即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拟亲属称谓、敬谦称谓、排行称谓、身份称谓、职业称谓、俚俗称谓。
  • 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读本

    本书分别对当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作了较为系统、深刻的阐述,介绍了公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知识。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滋生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农村,没有父母在身边悉心照料,没有好的教育学前教育,这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群体,因此,农村中小学工作者的责任更加沉重,农村的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更加艰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

    新班主任带班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由江锋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执行要到位 落实抓实效

    执行要到位 落实抓实效

    本书通过丰富、经典、精彩的案例,讲述了一种有效的执行和落实模式,给员工提供了一条通往实效的道路:首先从理念上认识执行到位、落实出实效,树立以到位和实效为标准的行动意识,然后从不折不扣地承担责任开始,通过有效沟通、完美复命、跟踪流程确保在执行过程中有效执行和落实。
  • 傲娇影帝宠婚呆萌女作家
  • 驯魂门

    驯魂门

    “愔愔,愔愔……”宠溺的声音,若隐若现的传入她的耳,挥之不散,弃之不离……“是谁啊?”雨打青瓷的声音,幽幽的响起,她睡眼惺忪,不满的撅着唇……“愔愔,此生,定不弃不离!”他狂傲的语气,让她的俏脸上绽开一抹笑意……好不容易找到你,怎么能落入别人的手中呢?此生,你只会是我的……
  • 土匪在异世

    土匪在异世

    马大壮是一名出生在民国年间的孤儿,在这个混乱的年代里,作为弃婴的他有幸得到神棍师傅的垂青,从一个只懂的拉屎撒尿的小屁孩,被师傅抚养成了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十八年之后,师傅死了,马大壮迫于生活的无奈,入了绺子当起了土匪,但不幸的是在一次保安团的剿匪行动中,马大壮成功的被一颗香瓜雷,炸死了。从此穿越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至此一个混迹在异界的大土匪头子在这里诞生了。
  • Setting

    Setting

    我闭上眼不想再看下去。人总是到了失去的时候才想起当初的温暖。我放弃揭发何幕的身份,他去照顾Cathy其实是最让我放心的吧。可是,不要得意,总有一天,我还会把失去的全都拿回来。
  • 开拓未来

    开拓未来

    人类难道真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从一个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猿,再由猿进化成人的吗?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还是女娲抟土造人?人类的文明是否来自天外?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难道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吗?宇宙当中,人类是否孤独?…无边界量子宇宙学成功的把造物主这一角色从宇宙创生的场景中祛除,但这种新学说却又将人类推上万物之灵的宝座。人类,到底是宇宙生命中渺小的一份子,还是某种神秘存在的可怜的实验品。
  • 月花殇亦梦幻

    月花殇亦梦幻

    本文有多个故事组成,第一篇水墨如画。水月夏,仙岛岛主的独女,性格善良纯真,可父亲偏偏要她出岛历练,把她送到泰山北斗的朗月修仙问道,管他有什么阴谋呢,只要能出岛怎么样都行啦。可为何她一路却是凶险万分,到底是谁在背地里搞鬼?凶残的人鱼,一路陪伴的鸑鷟,路遇同门她将在朗月山有怎样的奇遇?既然出生在了上古神族之中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凡......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 三国论

    三国论

    东汉末年,这是谁的乱世,谁是谁的英雄,我不知道,你呢?当岁月只剩下寥寥几笔,当年的风花雪月,你知道吗……(重走英雄路重论三国)
  • 穿越到怪盗基德

    穿越到怪盗基德

    讲诉了我们美丽的女主角与侦探和怪盗基德的对抗!同时,也是怪盗界三名怪盗——月魅、玄蝶、幻蝶与怪盗基德和一名侦探的斗争!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