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9300000032

第32章 仡佬山乡暖流涌

秋天硕果金黄,秋天格外温馨。

2001年9月2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红花岗剧院前已是人头攒动。红花岗区区府办、民政局、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一片忙碌,正在做出发前的最后协调安排。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四大班子的领导早静候在那里。

七点整,对口帮扶道真的扶贫车队启程出发。驻区部队增援的八辆军用大卡车,满载着红花岗区53万人民的深情厚意和美好祝愿缓缓驶离城区,奔向五百里外的贫困山乡。

车轮滚滚,风尘仆仆,道路向着偏远的山区延伸。坐在前面带队的车上,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再勇神思飞驰,一路思量着对口帮扶的良策。扶贫济困的重任在肩,怎样帮助贫困的棕坪乡改变落后面貌,怎样帮助山区人民发展经济文化,怎样促进两地交流携手共进谋人民富裕,心仪已久的这些问题一直是他和其他同行的领导干部牵挂的事。此次道真之行仅仅是扶贫攻坚的开端。

山川相拥,风光掠影。军用卡车两侧寄语深远的“实践三个代表,实现共同富裕”“红花岗区人民与道真人民心连心”“艰苦奋斗,携手前进”等一幅幅红字标语画出的红色弧线让路旁的绿树翘首,山花含笑。一路上,扶贫车队急急地艰辛跋涉。经绥阳,过正安,一座山又一座山,一道弯又一道弯,时间分秒过去了,绵延不绝的道路向前,向前。

山回路转,历经七个多小时的奔波,下午三点半,车队抵达道真县城。仡佬山乡的人民敲锣打鼓,早迎候在那里,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车队缓缓地停了下来,停在了仡佬山乡32万人民的心中。当李再勇书记与道真自治县委书记雷甘霖双手相握,当红花岗区与道真自治县四大班子领导双手相握,两地人民的心与心,情与情就紧紧相系于那千呼万唤的瞬间。

刹那间,仡佬山乡沸腾了。

鼓乐喧天,彩旗飞扬,街道两旁的孩子们挥舞着七彩的鲜花欢呼,千百双眼释放出的热情光芒顿时把绚丽的秋天汇融成友谊的海洋。在道真自治县委大门口,两地友好区县对口帮扶的签约捐赠仪式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雷甘霖书记真挚的致辞之后,红花岗区领导李再勇、赵汝荣、关云丽代表红花岗区分别向道真自治县领导代表雷甘霖、黄传生、韩惠忠捐赠了标有“100万元基础建设资金”、“5.4万元失学儿童助学金”、“30吨大米及5809套衣物”的牌子。区长张明辉代表红花岗区与道真自治县常务副县长刘江年签订了“红花岗区道真自治县友好县区对口帮扶议定书”。

鼓乐。号鸣。掌声。目光。心心交融,情情相依。带着关怀与期望,李再勇书记情真意切的现场讲话博得阵阵掌声。那掌声浓缩了道真各族人民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激发起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雄心壮志。此情此景,让人感到这不单单是帮扶与合作,而是相互鼓励的誓师动员盛会。正如道真回赠的“携手谋发展,帮扶显真情”锦旗,也如雷甘霖书记在致辞中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季节立下的誓言,必将在下一个收获的季节实现,在秋天里的合作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时间悄悄的流逝,捐赠签约仪式临近尾声,天空下起了毛毛秋雨。嗬,好一场喜雨呀。

扶贫帮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不是形式意义上的恩赐。李再勇书记说,“两个大局”的思想切合到红花岗区与道真自治县这个点上,实施对口帮扶,是市委交给红花岗区扶贫攻坚的任务。红花岗区今天的发展与各兄弟县市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红花岗区有责任有义务帮助道真自治县发展经济文化,帮助棕坪乡群众与全市人民一起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早在几个月前,红花岗区就派员到棕坪乡考察调研。距道真自治县城近100里路程的棕坪乡,是1992年撤并建时新建的乡,人口1.2万多人,少数民族占64%。长期以来,由于地势偏僻,交通闭塞,资源贫瘠,生态恶化,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滞后,迄今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人均占有粮食290公斤,全乡只有一条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简易公路。全乡现有各类残疾人248人,极贫户534户2200多人,尚有38户人家住着岩洞、窝棚。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水源奇缺、石漠化的地理使一些地方甚至不具备人基本的生存条件。当地政府的扶贫攻坚尽管不懈地努力,但贫穷的阴影总像盖在棕坪人头顶上的乌云。

为拨开这片乌云,红花岗区发动全区广大干群积极参与,共筹集人畜饮水、公路建设资金100万元、135名失学儿童助学金5.4万元、大米3万公斤以及衣物5809套捐赠给棕坪乡。红花岗区还计划用五年时间从人才培训、科技扶持、结对帮扶、经济合作等方面加以帮扶。据了解,今年,红花岗区将选派10名后备干部到棕坪乡挂职锻炼,棕坪乡选派10名干部到红花岗区相关镇街锻炼1年,红花岗区为其负责费用。同时,为棕坪乡培训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及良种推广、农副产品品种改良、产业结构调整及种植养殖业等科技示范户30户。此外,红花岗区长征镇与棕坪乡结成友好乡镇,长征镇、南关镇和老城街道办事处、中华路街道办事处对口帮扶棕坪乡,有关村居与棕坪乡所辖村结对帮扶。

按照帮扶议定书的承诺,捐赠的资金、物资全部用于帮扶棕坪乡。100万元资金用在改造从槐溪到棕坪的11公里道路和石桥1000多户人家的人畜饮水。按每人每学年400元,5.4万元用于资助135名失学儿童复学。30吨大米、5809套衣服用于534户特困户目前的生活困难。

区长张明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红花岗区将加强与道真尤其是棕坪乡的经济合作,双方本着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地间的相互合作,实施开发式扶贫,共同发展。

棕坪乡党委书记吴忠志动情地告诉记者,红花岗区的“输血”给贫困的棕坪人民带来了福音,增强了他们团结奋斗、奋力拼搏的勇气和信心,他们将紧紧抓住这次帮扶机会,自力更生多“造血”,在今年12月底前务必改造好公路,使之成为通往山外世界的致富路。

是的,五指合成拳头,合力扶贫攻坚的信念将在这里生根开花。秋日里的仡佬山乡,处处感受到山外的“红花岗”三个字带来的爽朗温暖之风。

9月22日清晨,扶贫车队继续向着近百里路的棕坪高寒山区进发。山高路窄,坡陡谷深,装载大米和衣物的军用卡车甲虫般爬行于山间的盘山公路。透过车窗,令人感觉不出秋天丰收的喜悦场景,实乃“高处不胜寒”呀。11点钟,车队终于到达了棕坪乡政府所在地的观娅口。山风吹拂,天空亮晴开来。两天的千辛万苦,棕坪之行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呵。

棕坪小街上,早已热闹起来,听说红花岗的扶贫车队要来,村民们从四面八方爬山过坎来欢迎救济他们的亲人。村民张老汉激动地说,棕坪这山旮旯从来没来过这么多客人。一个叫徐华的年轻人说,红花岗区的扶贫帮助使他非常感动,要改变生活面貌除了依靠关心支持外,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棕坪学校初二(3)班的王欢同学,是135名受助学生之一,父亲离开人世,母亲远走他乡,她的学费全靠贷款,每周5元的住校生活费靠70多岁的爷爷奶奶喂猪卖鸡分分厘厘艰难地攒积,生活的窘迫使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面临辍学,渴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在她的眼泪花中打转,她说,她非常想读书。棕坪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动情地说,红花岗区人民的捐助给山里的孩子带来了阳光雨露,功在千秋的义举唤醒了山里人重视教育的春天。

这天恰恰是赶场天,在雷甘霖书记的陪同下,李再勇书记来到仡佬族人民中间问寒嘘暖,访贫问苦。在小街上,卖灰豆腐的摊点引起了他的注意,随即建议随行的工作人员日后联系帮助拿到红花岗区去卖。在乡场下街卸衣物的场口,李再勇与一群村民促膝谈心,讲道理,作启发。谆谆教诲之语入耳入脑,令在场的人感叹不已。当李再勇把一件件捐赠的衣物分发给围拢的群众时,拥挤的人群连声感谢。随后,李再勇书记提着一包衣物来到宋家院村朱腊妮家,只见屋里漆黑一团,低矮破旧的屋顶上露出点点光亮。李再勇详细询问了她家的生活、孩子上学情况。当听说家中很困难时,李再勇书记掏出了200元递给了朱腊妮,临别一再叮嘱她要勤劳致富,抚养孩子好好读书。真情处处暖人心,区长张明辉来到孤老严代有家,问这问那,关爱之情溢于言表。南关、长征、老城、中华路的有关负责人纷纷深入村民家中广泛谈心交流。老城街道办事处的张文礼书记看了棕坪人的贫穷落后现状感慨系之,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义不容辞。

下午一点,心连心的座谈在棕坪乡政府门前的露天坝举行。两地的干部围坐成一个圆圈,从今天的贫困现状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帮扶的计划到措施的落实,双方作了深入的交流和安排,心心一致为着棕坪的发展畅所欲言勾画蓝图。自发而来的群众围了一层又一层,一双双眼睛交织着期盼与兴奋。座谈中,李再勇深入浅出的道理,诙谐朴实的话语,在人群中久久回荡,逗得围观的人乐不可支。他还向全场的人点将认亲。末了,他一再鼓励大家要统一思想修好路,建好集镇带动周围,挖掘山里的土特产卖到山外去。人群中有人窃窃私语:红花岗这些城市人关心帮扶他们真是实实在在的。一个老农说,红花岗区的人不嫌棕坪人穷,他会永远记住“红花岗”这个名字的。

座谈会结束,区长张明辉提高嗓门鼓励:

“大家修路有没有信心?”

“有!”全场欢声雷动。

猎猎山风起伏,扶贫车队告别了棕坪山乡。回首高高的观桠口,村民们站在风中伫望目送。秋呀,好个绚丽的秋天呀。

(原载2001年9月26日《遵义日报》第三版)

同类推荐
  • 绝色王妃不倾城

    绝色王妃不倾城

    古画、血玉镯、姻缘果,冥冥之中的天意,前世今生未了的情缘……
  • 五虎将

    五虎将

    《五虎将》是民间流传的《万花楼》、《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三个本子的合集。狄青五虎将的故事,和历史上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等故事一样,在我国民间深受喜爱,广传不衰。
  • 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

    《北方的河》通篇就是一首抒情诗,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雄浑、壮阔、绚丽的“北方的河”。
  • 杀手与几何学

    杀手与几何学

    他是江湖排名第一的杀手,但他非常孤独,因为江湖上的人只会用剑,不懂数学。杀手热爱数学,所以当并结识了对数学颇有天分的豆腐西施崔莹莹,便决定带着她一同仗剑江湖。杀手的目标是得到皇宫中的夜明珠,原来他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只要得到夜明珠,他就能回到现在的世界。莹莹已经爱上了杀手,但她还是决定陪他盗夜明珠,送他离开。许多年以后,穿越回来的杀手已经成为数学老师,没有人知道,他的妻子曾是一名豆腐西施,也没人知道他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几何剑法创始人。
  • 后院

    后院

    海阳市常委大院的门口有武警站岗,看似戒备森严的表面下却暗潮涌动,发生了一系列的“奇怪事”。市委书记赵宽的小舅子只是一名小记者,为何对副市长孙国强的绯闻紧追不舍?政协主席周文魁的儿子怎么会被市委书记的独生子抓到了警局里?市长钱向阳的妻子又如何让常委大院的武警官兵下了岗?当真相被一层层揭开,幕后的黑手终于现出了庐山真面目,常委大院的改革之路又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别让青春上了你

    别让青春上了你

    讲述一群正青春的年轻人暧昧不清的情感生活现实与梦想的纠葛前途与沉沦
  • 剃头匠

    剃头匠

    头发乃人体八大组织之一,蕴含人的精气及阴气,常有人因为头发倒大霉甚至丧命而不自,后人为避被利用头发下降头等灾难,潜心研寻抵御之法,终悟出一套理发驱邪的法术,经世代相传,流传至今,这类特殊理发师均有个普通而又古老的称呼,名曰——剃头匠。
  • 傲娇妹子惹不起

    傲娇妹子惹不起

    开学第一天,遇到一个野蛮霸道的女同学,她嫌弃我穿着太土,说我是乡巴佬,还让我看到她就躲着远远的;我以为只是巧合,没曾想她却一次接一次的找我麻烦......
  •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姓氏大典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有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 有卓越贡献的伟大民族,是由五十六个人数不等的民族所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又是由几千个姓氏细胞所组成。关于民族问题的研究,著述很多;关于姓氏的探讨介绍,却不多见。国人历来重视姓氏。和人初次相见,总是先问“尊姓”;有事同人接触,总是称呼“某同志”、“某先生”。这个“某”,就是对方的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做人的尊严。
  • 网游之神遗足迹

    网游之神遗足迹

    虽然我是名黑客,但我不是一般的黑客,费劲千辛万苦出了那个地方准备过上逍遥的日子时,全国第一大游戏公司,天游,创造出了第一部虚拟游戏世界《神遗足迹》,让我再次踏上战争的道路,也就是这道路让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美好日子。
  • 云光集

    云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猎巅峰

    武猎巅峰

    太古生武,道衍无数,可自那少年走出大山,只剩得寥寥几字——猎杀与被猎杀!(这是一个山村少年和他的女妖精一步一步猎杀武道宗门的故事。很简单,但很感人!)PS(始终坚信这是一本好书……………………………………………………)
  • RUN

    RUN

    青春是一把刀,刀锋偏冷的是岁月的流逝,而背面满满的是脚印,一步是成长的欣喜,一步是跌倒的疼痛,即使跌倒,即使痛了,也要奔跑....
  • 西汉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西汉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邓通甘愿为文帝吸痔;江充差点害武帝绝后;飞燕合德用春药累死了成帝;美男董贤与哀帝不分你我、同床同寝……辉煌的西汉、万人之上的皇上,也有那么些为祸不浅的小人、流传千年的破事儿。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天灾陌路

    天灾陌路

    神秘身世的少年,碍于命途,从妖才沦为废物!深山一遇,一朝崛起,寻父救母一途,引出大势。屠魔戮仙,揭开上古谜团,在世界的一角,吹响逆世伐天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