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86900000035

第35章 回族风昧溢清香

回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千百年来,不但创造了本民族的饮食文化,而且为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饮食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回族人民根据自己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宗教观念,因地制宜,在与其他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的过程中,吸收融合了汉族等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国外伊斯兰教饮食文化的长处和经验,不断充实着自己的饮食内容,提高烹饪技艺水平,创造出许多具有中国回族特色的风味食品。在色、香、味、形争奇斗艳的中国食苑中,回族风味食品始终以它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醇厚的乡土气息,植根于全国各地,构成了独具特色而又融于民族性、宗教性、多样性、一体性、历史性的中国回族饮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悠久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对世界饮食文化宝库的特别贡献。

回族风味食品在我国盛行的历史相当久远。早在公元7世纪,中亚、西亚和北非的穆斯林到中国的内地一一中原各地定居,日常饮食大致都是中外结合,并不断交融创造。到13世纪,中国的穆斯林逐渐增多,饮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回族风味饮食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菜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元、明两代的回族饮食在中国菜谱中占有相当分量。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无名氏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和黄正一的《事物绀珠》中都记载了不少古代回族很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如秃秃麻食,在元、明时期颇为流行。诸如此类的回族风味食品都是中国回族饮食文化蓬勃发展的光辉结晶。

回族在我国分布甚广,历史上由于受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生活处境十分窘困,为了谋求生存,便经营一些小型的买卖生意,从中获取微薄利润,借以养家煳口。明宣宗朱赡基曾夸赞“回届善营利”。从历史上看,回民除了经营珠宝、首饰、药品外,主要的经营方向是牛羊屠宰和风味小吃食品。他们常常在人口比较集中的繁华地区贩卖牛羊,并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或开小吃饭馆。所开设的饮食店和制作的各色美味食品又都冠以“清真”和阿拉伯文字样,作为招牌。不但回族人民能够大胆食用,而且其他民族皆可食用,既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也拓宽了经销之路。民谚云:“回回腰里两把刀,一把卖牛肉,一把卖切糕。”生动地表现了回族群众饮食经营的特点和范围,形象地道出了回族人民对饮食行业的精湛技艺。

回族风味食品由于受伊斯兰教饮食禁令的制约和影响,在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中均呈现出多样一体性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元、明时期,大量制作精美、风味独具的回回饮食就已纷沓面市,诸如卷煎饼、秃秃麻食、河西肺、哈里撒、即你匹牙、左刺赤、八耳塔、羊羹汤、设克儿匹刺、酸汤等。随着历史向前发展,聪明的回族人民在继承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大量美味食品的基础上,逐步进行了更新换代。取料简单,制作方便,味美实惠。像“卷煎饼”,而今在宁夏回族群众中被称为“摊馍馍”,古代是作为一种季节性的食品来充实生活,多在打春时食用,故唤为春饼、春卷、咬春。该食品大约产生于晋代,唐、宋时期比较流行。元代韩奕在《易牙遗忘》中称,春饼用“羊肉、羊脂、葱白、笋干、豆腐皮、鸡蛋、肉丝、春韭、豆芽、豆沙等原料配制”。摊馍馍通常用鸡蛋、葱花、葫芦花等做馅摊制。再如秃秃麻食这种食品,据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记载,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山西人称之为“猫耳朵”,宁夏人叫“批面子”,陕西汉中人Ⅱ“烩麻食”,还有的地方叫“琵琵”、“鱼儿穿沙”等名称的。虽经历史演变,但发展至今还是一脉相承的。今天之名,是因用一粒小面剂置于手掌心中按搓出卷曲的小薄片,其形状颇似猫的耳朵,因而得名。在山西和杭州,以这种小吃著称于世。源于清真的回回食品,如今被大家广泛食用,既是回族风味食品,也是当地引用此食品民族的风味食品。同样,“卷煎饼”之类食品,原为汉族食品,尔后却引为回族的传统食品。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相互贯通的,各个民族之间是相互交融的。

回族风味食品的特色在肉食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这就是以牛羊肉为主,驼、鸡、鸭、鱼为副。加之伊斯兰教对教徒饮食的限制,回族风味饮食一直自成体系。正是因为这样,故回族饮食文化中对牛羊肉的烹饪技艺十分闻名。比如北京东来顺的“涮羊肉”,烤肉宛的“烤牛羊肉”,西安天赐楼的“牛羊肉泡馍”,宁夏迎宾楼的“手抓羊肉”、“清蒸羊羔肉”,西安老童家的“腊牛羊肉”,甘肃临夏的“桶子肉”,云南的“牛干巴”,青海大通的“熬肉”等。风靡一代的清真全羊席,就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此菜又称作“全羊大菜”,以羊肉烹制多种菜肴,但菜名不用羊字,而用象征性的别名代之。有固定的菜单、席面程序安排和菜点顺序,每席上都有四千碟、四鲜碟压桌。又如驰名西北的清真十大碗,是以牛羊肉、家禽、蛋类、水产、海味等原料烹制。人席之菜,咸甜分明,油而不腻,瘦而不柴,明油亮芡,色泽鲜艳,味美适口。烹调方法集回族日常饮食生活中的炖、烧:爆、扒、炸、熘、烤、蒸为一炉。回族群众兼收并蓄,既扬穆斯林传统烹饪之优,又采各民族烹调技术之长,日益提高和改进烹饪技艺。早期回族饮食的烹饪方法比较简单,以烤、煎、煮、炸为主,诸如烤全羊、手抓羊肉等,较多地保留了游牧民族的风味饮食特点。后来,随着城市回族人口不断增多,饮食水准要求多样化,注重刀工、火候,爆、炒、熘、烩、烧、炖、蒸、煮、涮等烹调方法普遍采用。像大葱爆羊肉,制作迅速,并无腥膻之味气,调料不多却清香四溢,可谓“香飞散而远偏,引人垂涎于下风”。食之上口,嚼之有味,酸咸适度,老少皆宜。这一切都说明勤劳的回族人民始终在毫不松懈地创造和完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风味食品。精烹细调,进食终日而无重样,全系牛羊肉而味道迥异。伴随着时代的前进,穆斯林原来不大喜欢的海味河鲜也列进了清真菜单。然而,各地回族的清真菜肴又各有各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同是清真一道菜,但风味各异。久负盛名的有宁夏的糖醋黄河鲤鱼、清蒸鸽子鱼,南京的板鸭,兰州的砂锅鸡、金钱发菜,西安的辣子鸡,昆明的清蒸汽锅鸡,北京的烤鸭。凡此诸类,都是中华民族烹饪技术百花苑中一丛绚丽多彩的鲜花。

目前,许多地区利用当地回族风味食品经济实惠、别具一格的特点,广开民族风味饮食行业的生财之道。它不仅在满足亿万人民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方面做出了可喜的贡献,而且还为人们把更多的时间变成宝贵的财富,适应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提供了方便。俗话说,“油香软,馓子脆,要尝小吃找回回”。这话一点不假,回族风味食品讲究“洁、爽、精、美”,口味偏咸、偏酸、偏辣,带有浓厚朴实的地方民间特色,取材于本地,服务于天下客。1723年6月,清世宗胤祯御驾河南武陟视察水灾时,知县用油茶泡馍宴待世宗,世宗膳后大悦,“怀庆油茶润如酥,山珍海味难比美”。至今河南回民中还流传有“武陟油茶不用夸,黄河两岸第一家”之誉。饮食油茶,既解渴又解饿,随吃随煮,方便易做。西北地区一些回族群众还用江米、黏黄米、黏谷米磨粉,蒸、炸成黏糕、油糕、糖糕,或宴客食用,或设市出售。再如宁夏回民著名的小吃烩羊杂碎,中原人称“羊杂恪”、“羊杂补”。明代史书《都杂咏》中有“13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的诗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记述他在云南沙甸回族诗人马云客家吃羊杂碎的情形:“肴多烹牛羊杂割脯而出,甚精洁。”杂碎油汤辣水,香味四溢,若泡以茴香饼同食,更加情趣无穷。难怪旅游宁夏的宾客们称赞说“同心的杂碎银川的糕,吴忠的糊饽最耐饱”。糊饽出锅,红黄绿白,五颜六色,相互交错,装盘上桌,热气腾腾,堪称宁夏回族风味食品之一绝。更有胜者乃是西安回民的羊肉泡馍,早在清代就已名扬天下。陕西古籍《砚斋外集》中咏道:“羊肉煮馍关中剑,岂是大苏说羹汤。烹肉巨釜水置满,佐料重加温溢香。单走隽美暖齿颊,口汤肥浓更堪尝。干搂(炒)最是能入味,不糊不焦充饥肠。”诗人将羊肉泡馍的产地、制法、味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羊肉泡馍素来以肉烂汤浓,香醇不膻,馍筋面润,绵韧耐嚼而吸引中外游客。传说当年慈禧太后虽身在逃亡之中,也不忘专程品尝一番羊肉泡馍的情趣。在热闹非凡的老北京城,回族风味食品更是名目众多纷繁,名扬海外。清代书籍《都门竹枝词》中极为形象地写道:“凉果炸糕甜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如今北京回民的风味食品,真是举不胜举,叫食者目不暇接,品尝无数,犹觉难得其真味。

回族的干面食品除油香、馓子外,还有馅儿饼、糖麻丫子、羊盘缠、茴香饼、摊馍馍、保子、麻花、花花、羊琪玛、莜面柔柔、糖酥饼、鞋底糕、馄馍、肉夹馍等,几乎都是回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偶然创造。像油香和馓子这类民间传统的圣洁食品,还带着一种融波斯、阿拉伯和汉族饮食文化为一体的民族色彩。油香原为波斯部分地区的待客食品,相传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一位名叫阿尤布的老汉家食用油香后,大加赞美,尔后便广为流传,大约在元代才传人中国。每逢节庆或婚丧嫁娶,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都以油香赠亲待友,借以表示尊祖继俗。馓子源于汉族,汉代以糯米煮制,名日“寒具”。后因地区、制法的不同而又称为“膏环”、“环饼”、“捻头”等。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日:“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回族人民把馓子食品看作是欢度节日不可缺少的传统食品,馓子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友谊、幸福的象征。饮茶也源自于汉族,而喝盖碗茶却又是回族人民的一种特殊嗜好。汉族同胞亲切地称赞道:“青茶绿茶龙井茶,比不上回回的盖碗茶。”在中国各民族和睦友爱的大家庭中,像回族与汉族或汉族与回族之间的这些耐人寻味的饮食习俗的融合性和差别性,既相互促进,相互效仿,又创新发展,成为联结这些民族的强有力的纽带之一,具有极强的凝聚作用。

回族风味食品在其漫长的民族历史岁月中,协同其他民族的主副食品,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发挥着独特的轻骑作用。它那古朴无华的素质,恰似回族人民那刚毅的性格;它那古色古香的格调,更体现了回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灿烂风采;它那馥郁的香土韵味,透发着古老回回民族特有的淳厚生机;它那灿若繁星的食品种类,无不闪烁着回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它那一盘盘、一个个、一块块的形状,精美超群的色香味形,反映出回族人民高超的烹调技艺。它所具有的食用方便、经济实惠、营养丰富、搭配合理、雅俗共赏等优点,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既是食物,又是一件件工艺品,一首首诗,耐人寻味,引人人胜。干稀皆有,荤素全备,甜咸得当,凉热耐用,栉比鳞次,丰富多彩,成为市井居民家津津乐道的“碰头食”。从烹饪角度看,它们是回族食品的精华,色香味形俱佳,以少胜多;从文化角度看,令食者寓情于吃,使人们的饮食生活洋溢着健康的乐趣。继承和发展回族风味食品,对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推动祖国饮食文化更加丰姿绰约和促进对外饮食文化交流,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同类推荐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爱在纸上,静水流深

    渐渐地,我的眼前徐徐展开一个素淡的世界:清可见游鱼的小河水、河岸那只方头渡舶、碧色排挞的竹篁、桃杏花里的沽酒小层、温煦日光下的紫花布,这一切,在启承转合、清丽单纯的文宇里,如一首潺湲的诗,不动声色地,在午夜里,绾结成一个静水流深的梦境。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通过序曲至尾声,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热门推荐
  • 天才捉鬼师:情定吸血鬼

    天才捉鬼师:情定吸血鬼

    她们家是捉鬼的世家,到她这一代更是命脉单薄,父母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匆忙的把她定为继承人就撒手不管了。父母为了自己的私人二人世界,哪里管她的死活,遇到一对不靠谱的父母也就算了,留学英国竟然还被一吸血鬼给看上了。您说看上就看上了呗,可是她这是什么倒霉的命运,竟然遇到这么大的一个大Boss,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谁让人家是吸血鬼的贵族。最让她吐血的是,他竟然还是刚刚从休眠中醒来,她这是什么悲催的命运啊,还有,大哥您说您需要休息,拉上我谁棺材板是几个意思?不过,就算是不满也得乖乖的服从,谁让她那么没有骨气,斗不过他呢。
  • 平乱策

    平乱策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每一个站在高处的人身后都铺满了累累白骨。是任人宰割还是奋起抗争?不想永远被别人欺压,就必须有一种誓死如归的精神。要想成就一番霸业,不能单凭一时的血气之勇,还需要超人的智慧。
  • 明珠缘

    明珠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的零刻度

    我们的零刻度

    穿上校服,走进学校正直九月清风飘过,不禁想起三年前我们亦是如此那些匆匆陪我走过三年的人,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你们,现在都还好吗?只怪当年年少无知,才伤害了彼此就连离开时,都没来得及说一句——后会有期
  • 器境

    器境

    在另一个世界,存在众多以武器之名命名的国家,谓之:“器仙界”。器仙界自诞生以来,究竟有多少个国家,无从得知。只知在诸多国家中,以剑之国、刀之国、枪之国、箭之国的国土面积相对较大,实力相对雄厚,并称为:“器仙界四大强国”。仙,圣,侠,魔的传说由此开始。珍惜此刻,值得拥有!
  • 吃俺一棒

    吃俺一棒

    大纲理不清,就不写简介了,省得以后把自己束缚住了,本来一新手,何苦恨天低
  • 台湾资料清仁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仁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界第一龙套

    仙界第一龙套

    前世,他是一个死跑龙套的,导演说他八辈子都当不了主角。这辈子,他扮演一个傻子的角色。谁说傻子不能修仙?演技在手,天下我有!谁小看傻子,谁就倒霉,傻子永远笑到最后!仙界第一龙套,混到最后,终于成了主角!当他站在仙界之巅的时候,泪流满面。仙界,为何没有奥斯卡?建立了一个书友群,凡是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可以加一下,247112597
  • 春汐漫漫独欢歌

    春汐漫漫独欢歌

    苏泯死死地抱住血肉模糊的女子,心里忍不住颤抖,失声痛哭道:“谢独欢……你别睡……给朕醒过来……”“你的命不是很硬吗?所以,你不会死的……”“你的命不是归我了吗?我命令你,不准死……”“谢独欢,你居然敢不听我的话……我错了好不好?你睁眼看我一眼好不好?”怀中人依旧闭着双眼,安静冷清。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告诉他,她真的累了……没有醒过来的趋势,还是说……她真的不要他了?可是,他想听到她,羞红了脸,在梅花树下,再一次羞涩地对他说:“苏泯,你是我的爱人,我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
  •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太上洞玄灵宝四方大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