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600000022

第22章 “随缘自得”的智慧

“自得”,是中庸的重要概念,语见《中庸》十四章:“君子无入而不自得。”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意思是:“有教养的人无论在什么处境之下,无论遭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从中获益,有所作为,并找到自己的快乐。”

一般人处富贵自得,处顺境自得,有的甚至洋洋自得。那么,处贫贱、处逆境能够自得吗?《论语》说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此贫困拮据而能不改其乐,一定有他的理由。孔子说:“回之为人也,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原来,颜回“据于德”,“依于仁”,为实践明君子的德性而受苦受穷。他认为这种受苦受穷有意义,有价值,所以才“不改其乐”,这是一种自得之乐。

可见“自得”这种情绪,并不那么简单,它与自知、自信、自我追求联系在一起,它与发现、创新、自我实现、意义感或成就感联系在一起。至于“无入而不自得”,它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人格的境界。所以孔子赞赏颜回说:“贤哉,回也。”“贤”,指君子人格。只有具有君子人格,才能无入而不自得。这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以“得”释“德”。

儒释道都讲“自得”。

(一)佛之自得:“随缘”

“缘起说”是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石。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孤立不变的东西,世界上万事万物(包括人)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成的“果”。例如,世界上为什么有“我”这个人?近而远之,有父母之生养才有“我”,有师友之教助才有“我”,有环境与社会之存活才有“我”……在这许多因素中,有偶然的,有必然的,有自己可以控制的,有个人无法控制的,凑合在一起发生作用,才会有一个如此这般的“我”。任何事物都不会无缘无故产生,都有自己的缘。

“缘起”之“缘”,细分之,有涉及主体性质、成分的各种因,有体现同时或异时关系的各种“缘”。例如,“我”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过去生”佛经概念,是轮回之一环——笔者注)中,有宿世的缘,到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缘分”到了才有“我”。按作用,“缘”可分出“因”与“缘”,一般内在的原因叫做“因”,外在的条件叫做“缘”。例如,种子是树木的“因”,土壤、阳光、空气、水分、肥料等很多因素是树木生长的“缘”。一切都依“因”、“果”之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粗略言之,“因”与“缘”都称“缘”。

随着佛教深入民间,“缘”也成了口头语。久违的朋友邂逅相遇,萍水相逢的男女巧结良缘,凡此等等,人们会这样解释:“缘分呗!”一声缘分,自得之心油然而生。不过,口语中的“缘”多指好的事情,佛教教义的“缘起”则涉及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各种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缘起说”有一定的真理性,它告诉我们,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缘”关系,一切都不存在。比如说,“我”能活在世上,吃饭靠农民,穿衣靠工人,出行靠汽车、火车、飞机以及交通设施,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社会和他人。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人活着不容易,要感谢“因缘”,顺应“因缘”,而且自己的存在要成为社会与他人的“善因善缘”。持“因缘”论,怀“自得”心,生感恩念,就不会怨天尤人,就会随“缘”而乐。

1988年,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到青岛参加佛事活动,偶遇整天下雨,随行的都怨天气不好,赵朴初却笑呵呵地写下《随缘》小诗曰:

难得一日晴,

又遇终朝雨。

晴佳雨亦佳,

好景随缘取。

遇到好天气,这是“缘”;遇到不好的天气,这也是“缘”。随和、大度,正确对待“缘”叫“随缘”。晴天有晴天的好,雨天有雨天的美,无论遇到什么场合都能以平常心情去看待,从中找到美好的东西,这种“随缘自得”的生活态度,容易得到快乐,容易得到知识,可以使人从环境中超越出来。

这里就发生了一个问题,讲“随缘”是不是就可以在坏人坏事面前听之任之,或者攀高结贵,经营自己的关系网呢?在这方面赵朴初讲得明白,他说:

随缘不是攀缘,随缘有顺应成分,但它是“自性”,而攀缘是奴性,是为了非分利益攀缘附会。佛不舍弃众生,故有所不为,故讲随缘。

随缘不是攀缘,说得多好啊!

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佛教教义中吸纳了儒家因素。“随缘”之中更重自性,更重自我开发。禅宗六祖惠能在《坛经·疑问品》中说: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中庸》有“不愿乎外”,惠能有“愿东愿西”愿有怨义,但写作“愿”——笔者注)。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住处,恒安乐。

了自性,识身中净土;平常心,随住处,恒安乐,实质上是儒家的“素位”情怀。

(二)儒之自得:“素位”

儒家讲“命”。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常说他“命好”或者“命不好”。儒家的“命”颇似佛家的“缘”,不过儒家的“命”仅指生命中那些前定的、在冥冥中起作用的、超出自己控制范围之外的、影响人生走向的基本因素,例如你出生于富贵之家还是贫贱之家,你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和什么样的环境之中,人生道路顺与不顺……它的理论中没有无处不在的“因果网”。

《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庸》以“天命谓性”开篇,以“予怀明德”结尾,始终围绕“俟命”、“尽性”、“无忧”展开论述。

《中庸》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君子居心平易,守住本分,等待天命的到来;小人则不尊天命,希图徼幸,冒险行事,去妄求非分的利益。在“天命”面前,中庸主张顺应,主张安分守己。

这种观念是不是太消极了呢?我们历史地、具体地看每个人的命运,命运确实具有嘲弄人的力量。且不说大自然一场突发的灾变(例如地震,海啸,飓风,洪水,疾病)可以立时吞没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制造无数的伤残和苦痛。就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吧,个人在社会中不过是个“小水滴”,只能在社会需要中去寻找自己的一份“自由”,常常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一个“缺陷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只能安分守己,接受命运的安排。某些时候,例如一场大地震把你埋在废墟下,你只能“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寻找生机。

然而,《中庸》在讲“俟命”的同时,主张“尽性”与“无忧”。《中庸》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自身。”

“尽性”,就是佛之“自性”,就是尽己之性,尽人事,尽主观努力,一心一意做好应该做的事,开发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当好的运道来临时,及时抓住机遇,大展宏图;当命途多舛,遭遇不幸时,能正视现实,忍受磨难,积蓄力量,像树木在寒冬中忍受冰雪的摧残,从地底下吸聚力量,做好迎接春天的准备。这样做的结果是“无忧”。孔子说:“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中庸》说:“无忧者其惟文王也与!”不患得,不患失,不怨天,不尤人,不援上,不陵下,无怨无悔,当然无忧。

“俟命”、“尽性”、“无忧”表现为“素位”的情怀:《中庸》十四章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素位”的“素”字,本义指本色(白色)的丝织品,用作动词或形容词,指质朴、忠实,按事物的本然去行动。

素位,首先要求每个人按职业职位本身的要求(岗位责任)去谋事、尽责。

职业职位体现了社会分工,应视之为“天命”的安排。有一本小书,名叫《每人只错一点点》,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巴西远洋公司“环大西洋”号海轮是条性能先进的船,却在一次海难中沉没了,21名船员全部遇难。当救援船只到达出事地点时,有人从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记载着21名船员的留言:每个人都犯了一点错误,每个人都没有很好地负责,最终酿成船毁人亡的悲剧,这就是大家在死亡临近时做出的忏悔,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航天史上,有因为一个螺丝的松动、一块保温板的脱落酿成惨祸的例子。所以“素位”的第一个要求,是安于自己的职分,做好自己的工作。

“素位”,其次要求每个人按自己的处境行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境;同一个人的处境也会发生变化。不管你处于什么环境,不管命运把你抛到什么位置,你都应该安时处顺,按自己的处境去行事。

有富贵的处境,就要做在富贵处境中应该做的事,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中国近代史上的富商陈嘉庚,他的亿万之资几乎全部用于办学,实现了他“教育救国”的理想,而他自己却过着平常人的生活。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一生以“产业报国”为宗旨,创办了世界一流企业。2008年,比尔·盖茨把自己680亿美元的资产全部捐献给慈善事业。他们这样做就是“素富贵行乎富贵”。在他们身上,有的是“了自性,平常心”,实实在在的人道主义,没有丝毫的为富不仁。

不幸而有贫贱的处境,就要做贫贱时所应该做的事。颜回就是这方面的例子。贫贱不移,贫贱时不改变操守,高高兴兴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就是“素贫贱,行乎贫贱。”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人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众志成城,这就是素位情怀。

如果命运把你抛向异国他乡,古人称为“夷狄”,你也应该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据《刘子·随时》篇说:“夏禹到裸国去就毫不犹豫地脱去衣服,并不是忘记礼,而是顺从习俗。墨子是主张节俭反对音乐的人,他去访问荆王却穿着锦衣,吹起笙箫。大禹和墨子这样做,不是违背本性,而是入乡随俗。《刘子·随时》篇说:“如果和世道不相投合,就是有精妙的学问,也会变得一无用处。”入乡随俗,立身行事以顾及多数人为原则,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脱离群众”。

人生患难,这是自然之理。虽然身处逆境,而能随时做自己能做之事,这是“素位”最难得的方面。周文王被关在羑里时,就利用这种闲暇演绎《周易》,好像没有被拘禁一样。孔子被包围在陈国和蔡国间,却弹琴唱歌,好像没有被包围一样。犹太人心理学家弗兰克(Victor Frankl,奥地利人),1942年37岁时被希特勒党卫军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做苦力,随时有可能被处死,他却忘记了自己的生死,以一个职业心理学家的优势洞悉人在面临死亡时的心理现象。从不断死去的同伴身上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一个人失去生活目标会在折磨中很快死去;一个人懂得为什么要活下去,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能忍受;人在面对压倒一切的痛苦中,甚至在死亡的门槛上,也能发现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表现出意志的力量和生命的尊严。他把自己的思想提炼成关键词,偷偷记录在纸片上。纳粹投降后他回到维也纳,很快创立了心理治疗的“意义疗法”,他的心理学报告轰动世界。以上这些人,是“素患难,行乎患难”的典型。

“素患难,行乎患难”需要很高的精神素养。

发动“西安事变”的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人身自由长期被蒋介石剥夺,天天生活在“危险”中,但他依然是百岁寿星。重要的一条是他襟怀坦荡,心底无私,笑对死神,无牵无挂。晚年他信仰佛学,学到了一些化解痛苦的智慧。他曾自夸:“即使明天早上枪毙我,今天晚上我一样睡个好觉。”

在中央电视台采访的2007年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中,有一位专门从事石油催化剂研究的科学家。他的名字我记不起了。上世纪60年代他和铁人王进喜同时得了癌症。40年过去了,居然今天还活着,不仅活着,还创造了骄人的业绩。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奇迹。他笑着说:“我只想催化剂,不想别的。”问他现在怎么样,他说:“前列腺出现了癌症。”他停了一停笑着说:“不过,不要紧,前列腺癌转移得慢,我已经80多岁了。”整个采访过程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他生命的支柱。要确切地分析这种精神的内涵似乎不大容易。是执著的追求?是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宽阔的胸怀?是,但似乎还远远不够。

我看到一个数据,说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是被吓死的。我相信这个数据,因为一个人不能“素患难,行乎患难”,是很难走出患难的。

“管却自己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素位必须守己。只有守得住自己的人才能素位;而守己必须知命。君子“知命”,所以有安静的、积极的“自性”,如此才能素位行事;一般人因为不知命,便生出许多劳忧苦恼。朱熹注《论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说,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行君子之道,则利可趋,而有不必趋之利;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以今日市场经济而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乃为守身原则:当取者,不辞万千;不当取者,分文不受。若行险徼幸,不知天命,不择手段,迷失自己,则必然沦为小人或罪人。守己就是修身。孟子在谈到“俟命”时说:“修身以俟之。”(《孟子·尽心上》)他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就是“大丈夫精神”,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道之自得:“任自然”

道家认为,世界上的事情,由玄妙的“道”支配着。什么是道?说不清,道不明,但老子指出了一个方向:“道法自然”。只有与自然融合,虚心体道,才能悟道。人的生存法则是不兴福,不起祸,自然而然地活着,即庄子所谓“任自然”。在《庄子》杂篇二十三章《庚桑楚》有“任自然”的提法。对“任自然”,《庄子》外篇十五章《刻意》篇中是这样表达的:

圣人生随自然,死随万物;静时和阴气一样地寂寥,动时若阳气一样地运行;不兴福,不起祸;有了感触而后接应,外物逼来而后周旋;摒弃智慧与技巧,以顺从自然之常理。

庄子借用孔子的名义说“命”:“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对于“无可奈何”的事情,例如人的生死存亡,只能视之为命定的必然而“安之若命”,不必为之烦恼。这样,就能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宁静,进入“与物为春”的美妙境界。这是天人合一的高境界。

可见,道家的“道”,其作用相当于儒家的“命”以及佛家的“缘”;而“任自然”则相当于儒家的“素位”以及佛家的“随缘”。

“任自然”就是与物契合,与人亲和。据《老君本传》记载,老子坐着青牛拉的车,叫徐甲为他驾着,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是了不起的人,高兴地反复致意,请他写一篇文章,于是老子写了《道德经》上、下篇,共五千多字。老子去了大秦、安息、月氏、竺乾等国,异域方言甚至动物的语言他都学习。老子入乡随俗,其立身行事以顾及多数人为原则。他的生活方式是顺应,和儒家的“素位”、佛家的“随缘”是一致的。

庄子的妻子死了,他却敲着瓦盆唱着歌,这就是他所说的“生死任自然,无往而不乐”的一种表现。至今中国人把人之老逝称为“白喜事”。庄子《庖丁解牛》中的庖丁,虚心体悟解牛之道,因固然,事少功多,游刃有余,轻快自如地分解全牛。文章写尽解牛高手庖丁之自得。这是“任自然”的作用。

到了宋代,儒释道走向全面融合。新儒学——宋明理学吸纳了道家的“自然观”。例如,二程(程颐、程颢)《遗书》说:“自然的规律是真心普照万物而无心,圣人的常理,是以真情顺应万物而无情。所以君子之学,不如大公而无私,顺应事物的规律。”朱熹在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句时,说:“率,循也;道,犹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这与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任自然”没有区别。

佛家讲“随缘”,儒家讲“素位”,道家讲“任自然”,作为人生智慧,三者是相通的,都可以归之于“无入而不自得”,用通常的说法就是“随缘自得”。一个人能做到“随缘自得”,就懂得了幸福人生的要诀。

(四)人生辩证法

以顺应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命运与无常,以“悦纳自我”的心情对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豁达的情怀对待事业的成败与得失,如此才会有“随缘自得”。这也是人生辩证法。

本世纪初,韩国总统金大中的三个儿子一度成为媒体上的热点。

金大中有三个儿子。由于金大中的原因,他们的青少年时代都非常不顺,有将近30年是随父亲在软禁、流亡和逃生中度过的。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不仅没有被压垮,相反,都通过自己的奋斗,事业有成:大儿子金弘一创办了韩国青年基金会,成为主席;二儿子金弘业参与亚太和平财团的创立,当选为副董事长;三儿子金弘杰考入美国依阿华大学,是研究东方国家政治的社会学博士。

然而,自从金大中当选总统之后,他们全变了,一个个不再谦逊、质朴和隐忍。2001年1月,大儿子因涉嫌与黑社会有牵连被调查;2002年10月,二儿子因贪污被判三年六个月的监禁;2002年11月,小儿子因受贿和逃税被判刑两年。

得了多少“好处”就会引发多少“麻烦”;相反,遭受多少“苦难”也能得到多少“报答”,冥冥中好像有一条平衡律。所谓“否极泰来”、“祸兮福所倚”。

事业成功,人生辉煌,容易骄奢淫逸,不知珍重,有的甚至走向反面,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并不限于金大中的三个儿子。《菜根谭》说:“有一乐的境界,就有一不乐相追随;有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

佛典《灵峰宗伦》认为:“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身体不求无病,无病则骄奢淫逸;做事不求无难,无难则以为世事易成,不知珍重……”

这种观点比较接近道家的“盈消虚长”的观点。懂得这番道理,就知道“素位风光”、“寻常饭菜”之安乐,它不仅可以使人从患难中崛起,而且能以平常心处富贵、处顺境、处荣耀。

这是幸福人生的要点,涉及每一个人。所以,当时网络上以“白痴弟弟和总统爸爸”为题开辟了“我也说两句”的专栏后,网民讨论得非常活跃。

“白痴弟弟”指韩国大富豪李昌纪的弟弟。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中,李昌纪一次向国家捐资4亿美元,成为挽救韩国经济的功臣。李昌纪出身贫寒,9岁失去母亲,11岁失去父亲,身边还有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白痴弟弟。为了养活弟弟和自己,他发誓要闯出一条路来,后来在拆船业领域中站住了脚跟,成为一代富豪。他在患难中崛起,与金大中三个儿子比较类似。不同的是,李昌纪始终“感谢白痴弟弟”,牢记患难对于人生的意义,他的《白痴弟弟的价值》一书,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他成为“素富贵,行乎富贵”的君子。而金大中的儿子因为父亲是总统而忘记了苦难,成为“行险徼幸”的小人。

网络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无非是要人们明了人生的辩证法。

懂得人生辩证法,就有了人生信念,才会懂得谦虚、谨慎、自律,如此才会以顺应和积极的态度对待命运与无常;以“悦纳自我”的心情对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以“素位”的情怀对待事业与人生,也才会有人生的快乐。

(五)患难自有其人生意义

人生患难,包括天灾、人祸和各种个人无法控制的遭遇,我们称之为“命”。命运会把你带到哪里,在人的一生中,很难逆料。但是有一条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们对待患难应有的态度:人生有其意义,患难、逆境、挫折也应该有其意义。

2008年12月20日,在上海书城邂逅的读者见到著名作家王蒙。这位昔日的文化大臣,今日的文坛盟主,衣着平常,精神矍铄。看到他,人们很自然地想到他是五十多年前的那个“大右派”。

1957年,王蒙因《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作品被打成“右派”,发配到新疆。其时,他掉进了人生的最低谷,像其他许许多多“右派”一样,面对自杀和忍受折磨两种选择。王蒙拒绝自杀,选择前行。正是有了这样的境遇和选择,王蒙才有机会接触新疆的风土人情,与底层人民融合在一起,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使他在平反后写出了大量的好作品,因祸得福,成了一代文豪。王蒙的这些事,勉励人们直面生活中的苦难,比较典型的是首任上海京剧院院长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女周采芹。

周采芹很小就去英国留学,40岁经营房地产失败,家产荡空,一文不名,她极端绝望。这时她在电视上看到了同龄人王蒙的故事,受到了激励,决心重新奋起。她进入美国大学学习,同时开始演戏。60岁进入好莱坞;据说,她以70多岁的高龄参加电视剧《红楼梦》的拍摄。

王蒙2008年12月来上海书城,带来了自己的新作《老子的帮助》与读者见面。他侃侃而谈,意气风发,说自己正着手写两部爱情小说。他说自己七十有四,看起来不到七十。而究其心理年龄,说五十也可以。谈到老子的帮助,他说:“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心与定力。”

王蒙幸福吗?苦难对于王蒙有人生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挫折和失败也一样。人生难免有挫折和失败,应把挫折和失败看成一种磨炼,这样,才能活得更坚强。“失败为成功之母”,“患难出英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不起不跌,不成豪杰”……这些格言道出了这一真理。在追求目标时当然应当执著,但当失败已成为事实的时候,也应该从“失”中看到“得”,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教训,不沮丧,不气馁,乐观豁达。爱迪生67岁那年,他经营的工厂被一场大火烧掉而濒临破产。爱迪生对家人说:“人往往因祸得福,旧工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工厂。”爱迪生说他从不害怕和怨恨失败,他又说:“即使我摔倒在地上,我也随手抓回一把泥土。”——这是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在得意之时,醒悟自身不足;在失败降临时,从中发现成功的起点;身处逆境,感受希望的召唤。

“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不受大痛苦,不能产生大能力,无大能力不能有大担当。无论何种困难,坚忍受住,自会有转变。中国文化以“难经风浪”为人生大忌,因为人生的许多事情不经历是不可能通晓的,人的许多品质不经历挫折不可能形成。患难与逆境,佛家称之为“逆增上缘”,从反面鞭策人上进。有一个简单的例子:菜农的豆芽菜比自己在家里发的豆芽粗壮、爽口,为什么?因为菜农在豆芽上压一块木板,让豆芽在阻力之下顽强生长。历经这一过程的豆芽,根根坚挺壮硕,吃起来爽脆可口而无绵软的感觉。这个道理用在人身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逆境和压力之下出人才。孟子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像王蒙、爱迪生那样,虽然身处逆境绝境而能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正是他们成功的秘诀。这里最为重要的是“素患难行,乎患难”的精神,有这种精神,他才能于无可奈何之中安之若命,而尽其在己者;他才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处患难处逆境之中丰富自己。世界的丰富性是依照每个人心灵丰富性的程度而开发的。只有心灵丰富的人才能“无入而不自得”。

现代人喜欢谈论“人生快乐”,其实“无入而不自得”是人生快乐的高境界。快乐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自己的坐标系里都可以找到快乐。在人生道路上,目标有价值,过程也同样有价值。真正的快乐在自己心中。不论什么东西来临,你都去体验它,发现生活的意义并进而享受它。当它走掉了,然后另外的东西来临,你又以一种清新的心去体验它、享受它。白天很美,夜晚也很美;晴天很美,雨天也很美……这不是人生快乐的高境界吗?日本人川端康成说:

我把我的工作当作人生,当作艺术,把流转无常看成人类命运,经常从中获得新鲜的感受,始终生活在谦虚诚实的情爱之中。

有这样的情怀,这不是人生快乐的高境界吗?而且,“无入而不自得”,与一个人的自知、自信、自我追求和心灵的丰富性联系在一起,与发现、创新、自我实现、意义感或成就感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生幸福最稳妥的根基。

同类推荐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曹雪芹访谈录

    曹雪芹访谈录

    电视连续剧《手机》里,费墨有过论断:曹雪芹要是活过来,肯定拿大耳光抽所谓的红学家。台词很有趣,的确是,从某种角度看,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但作者构思得更妙,曹雪芹还魂了,不但抽不了红学家,还得被红学家们集体驱逐。书中有段很经典,“红学大师”对想出全本《红楼梦》的曹雪芹喊道:“在我们百多年的耕耘中,《红楼梦》已经成了文学历史上最有传奇色彩的作品,还有哪部作品能形成一个所谓的学派?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重要吗?一部完整的《红楼梦》会比现在的《红楼梦》伟大吗?残缺状态下是不是更加理想,对你还是对我们?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热门推荐
  • 我是召唤骷髅

    我是召唤骷髅

    现代人林凡来到亡灵国度,却成了贵族女孩斯蒂芬妮的召唤骷髅。天地异象,祸福难料,小小领地竟成众矢之的。逃离家园的斯蒂芬妮被追杀,险象环生,召唤骷髅被迫应战,不得不耍尽各种手段。亡灵国度危机四伏,异世大陆风起云涌。战火起,家园破,生存或毁灭,考验着每一个种族。诱惑、利益、阴谋、欲望、罪恶的种子洒遍每一个角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是螳螂,谁又是黄雀!
  •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

    《我只做王雪红:HTC女掌门的商界传奇》是首部完整记录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HTC总裁王雪红创业历程的简体中文版传记,完整记述了王雪红不平凡的20年创业历程。身为“富二代”,却没有进入家族企业“台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高科技领域独立创业:创建威盛,挑战英特尔;创立HTC,叫板乔布斯;成为全球创业者和“富二代”学习的典范。
  • 黎明光耀

    黎明光耀

    他是高高在上的家主,他是战斗力最强高校的一方霸主,他是街头混混,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吧
  •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千年等待换一世陪伴他替她撑起一片蓝天、为她舍弃生命。千年换得寒阳陌,深情痴情是他的专用。他说:“三生三世我有幸遇见你。”她说:“三生三世我能够喜欢你。”
  • 凤家三傻:凤小姐

    凤家三傻:凤小姐

    她21世纪。夜雨楼的顶尖杀手。莫西集团的董经理。却遭陷害。一朝穿越却到人人欺辱。嘲笑的凤家三小姐身上。“木有灵力。笑话1个月连跳三级。绝对的开挂有木有。”“丑到没人娶。摘下面具倾国倾城吓死你”且看她如何完虐家族,收获美男。风云天下。凤凰涅槃。欲火丛生。对不起。更不下去
  • 寒门宠后

    寒门宠后

    脸皮堪比城墙的贱人居然是传说中英明神武的皇上?第一次侍夜!皇上,葵水都没来,您将近而立,你下得了这个嘴吗?她本是寒门嫡女!走上了选秀之路!却意外碰上皮厚腹黑的皇上!本想只争权力不争心!哪里料得!竟然意外收获后宫宠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从政录

    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烂泥丁香

    烂泥丁香

    五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在郁闷中倾心相恋,在伤害里沉醉不醒,通过样本怀念幽灵,在烂泥里生出丁香,从躁郁中进入轮回。语言通俗,文字流畅,故事生动,适合绝大多数读者阅读。
  • 我的哥们是总裁

    我的哥们是总裁

    我需要的是土壤,无论贫瘠肥沃,能够决定我命运的,只有我至死不渝的心!故事的猪角就是他,董天成,毫无疑问,18岁成立董天集团,涉及的产业众多,他一分两个角色,一个是大学不起眼的普通学生,一个是董天集团的掌门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请我给大家娓娓道来!
  • 逍遥战皇

    逍遥战皇

    拥有神秘的身世,从传说中的村子中走出来的少年,因一场意外来到了青云大陆,更是成为了青云大陆三大帝国之一——燕云帝国的二皇子,从此艳福不断,美女环绕,一步步的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