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79000000018

第18章 构建视觉文化体系

时间:2003-4-18

地点:四川病院美术学系主任办公室

形式:电子邮件

郑川:张教授,在上一期本报刊发的你的《美术学在中国》一文中,你对国内高等美术院校“美术学”设置提出了质疑,而在更多场合的论述中,“构建视觉文化体系”似乎成了你提的最多的一个词语,这是否意味着我院美术学系在系科名称,学科发展方向会有比较大的调整和变化?

张强:

我想任何的怀疑只有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上才有意义。其次,怀疑来自于某些理念在现实的无法对接性。美术学这个概念就是如此而已。

首先,从学科的行政管理的概念给定上,美术学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如“美术”这个概念下面是“国、油、版、雕”,这是它的合理之处,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设计”、“影像”、“建筑”,就有些不自然了。因为我们可以把“国、油、版、雕”当作是审美经验的技术传达方式。这里的区别是传达方式的不同。但是,如果我们“设计”、“影像”、“建筑”,也是审美经验的传达方式的区别,显然就有些荒谬了。因为设计的功能更多地以其先锋的文化感觉与大众趣味的结合混生,从而进入并改变生活的理念与方式;而影像作为“大众娱乐”产业的同时,还有其独立的媒介传达功能,在后者往往会承载前卫的探索者的理想与梦魇。而建筑从历史形态上就是独立于美术的,它是以空间的域度为功能切割的,其审美的经验的传达附属于其独立空间意识的营造。

在如此的前提之下,作为学科的研究,美术学的对象也就自然变得广阔起来,显然,在西方的ARTS,就是一个艺术——视觉艺术的概念。艺术史的研究可以囊括建筑等方面。但是,近年来,相关的困惑也伴生着西方的艺术史界,有关的影像、图片、卡通、插图、连环画等形式,正在日益成为影响当代人文化生活的主角,而若再以“审美经验”作为研究的课题对象,显然是不妥的。于是,有的艺术史家提出“艺术史终结了吗”的疑问。

实际上,由于研究对象的转换,相关的审美经验为对象,正在向“文化经验”、“文化智慧”、“文化方式”进行着替换性转变。

基于如此的局势,尽快完成由“美术学”向“视觉文化”的转型,也就占尽学科发展的先机。

而“构建视觉文化体系”,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它可以真实地实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课题”的选择上,落实在系科发展战略的谋划之上……

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系科名称的改变,将“美术学系”改为“视觉文化系”,也只有从根本的理念到概念的转变,才谈得上新战略的制订。反之,则不过只是一个新的工作计划的叠加而已。

郑川:在你的论述中,“美术学”是一个基于行政管理而给定的概念,无法承载当下多媒体空前发展下的视觉文化,在其发展的意义扩展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否就这个话题,做更进一步的阐述?

张强:

由以上我们的分析可以看出,美术学的产生、以及国家教育部在90年代上半叶所进行的学科规范中,将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美术学作为二级学科,在以下的学科方向中囊括了雕塑(空间艺术)、绘画(平面艺术)、美术学(史论、美术教育),作为三级学科的三大类别。无疑,这是立足于以感官为基础的艺术分类学原理的评测结果。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这样一个趋势:这种分类本身是严重滞后于当代艺术发展的与艺术学研究,尤其是滞后于面向21世纪的艺术学发展的基本起点的。因为当代艺术的发展,西方世界从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全面完成艺术的现代化转型问题。美术学院大致开始分为“自由艺术系”与“视觉传达系”,前者培育学生独立于实用功效之外的创造力,它直接逾越了立体空间、平面空间、行为、装置、影像的界限,在独立的观念之下,自由地挪用各种媒体手段;后者则是直接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设计艺术。更多的设计艺术独立成院。

而在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氛围中,所培植的孤立于艺术发展之外的“美术史系”,此时也感受到与当代文化感觉格格不入的尴尬:如果脱离于艺术发展轨迹的美术史研究,仅仅只是社会与文化生活的载体,而无法体会到美术自身的特定感觉,这种精致的学问与美术鲜活的视觉冲击力又有多少关系呢?或者说如何在美术发展的动势中“与时俱进”,也就成了美术史家们所反思的问题。

由于当代艺术的取材面向了各种原本传统意义上的“低俗”,因此,艺术史的主角也将是“低俗”的。实际上这个转型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际,美术史的研究在深入到社会文化层面的时候,已经在消解着传统意义上以教养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主流形态。因为沃林格在《抽象与移情》中,明确地将一般美术史所鄙视的对象,如埃及艺术、早期基督教艺术、东方艺术,当作是艺术史的高级形态进行收容的。

当然,这些工作一般还是面对历史形态的观念设置。面对当代形态的艺术史应该是怎样的,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

郑川:基于你对“美术学”这一概念的理解,今天,在“美术学”范围内来进行富于个性的发展、发挥,会是一个问题吗?如果是,那么“视觉文化体系”这一概念又何以成为我们未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逻辑生发点?

张强:

就我们已经所论,“美术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作为学科整合意义下的产物,我们之所以对于它的局限性进行反思,就在于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上半叶的产物,不仅如此,当时那些规划艺术学科的学者们知识老化,视野偏狭也是不容逾越的事实。因此,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再以一个古典主义文化时期所寄生的一个概念,来囊括当代纷纭多变的艺术动势,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问题的另外一面,在于学科整合的要求所致。我们无法想象在今天“艺术设计系”还叫做“工艺美术系”,将是一个什么局面。同样,在今天的已经开设了“视觉文化管理与策划”专业,并且还将要不断开拓新专业的这样一个学科,仍旧叫做“美术学系”,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同时,就语言学原理而言,概念、命名与含义之间,存在着一个系列的指涉关系,对于一个事物的命名包含了命名冲动、命名行为、命名效置;而概念则关涉到对事物的判断力、普遍律和穿越力;含义则是事物对于概念内容的填充度、效力度和层次度。因此,在“美术学”的概念内,所填充的内容与指涉的范围,肯定是线段性逻辑的。实际上,概念本身替换的行为,应该看作是根植于理念系统的转换。也就是说,将“视觉文化”替换于“美术学”,则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的替代,而是在办学理念上的层面提升,同时,它预示着新的发展战略培植成为可能。

“视觉文化体系”是试图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办学理念的全面变革。事实上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已有的研究成果,更多地是立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从元理论进行研究系统的重新设置的。而且对于当代艺术所进行的干预性策划,也早已经敏感于“媒体的变革”。

因此,在“视觉文化体系”之上的学科拓展,可能会触及到“现代书法学”、“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在对当代艺术发展趋向“业余化”——以完善的理念系统和操作软件的娴熟把握,作为创作与应用的前提。同时,在文化学视野中,将对于历史的研究,达到充分的展开。

郑川:你所一心构建的“视觉文化系”,未来它的成熟面貌会是怎样?

张强:

实际上,有关“视觉文化系”的基本设想和发展战略,我在前不久学院召开的各学科战略研讨会上,已经有过比较充分的介绍。在此我可以粗略地将我们的发展脉线阐述一下:

1.从名称上,“视觉文化”包含的是有关与视觉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以感官功能为感受特征而锁定的研究对象,是基于相对科学的分类原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在。

2.“视觉文化”概念之下的美术史论研究,无疑将进入更为开放的境地。立足于人类的文化视野所进行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改变艺术学的结构理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我们系所增设“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明确的面向层次有城市空间、动态与静态传媒、时尚与流行,从概念策划到概念管理上进入到当代视觉文化的腹地。

4.视觉文化研究机构的建立,将成为对于“视觉文化”基础理论学术把握的基地。同时,对于各种原理的全面研究和体系构架。

5.学术研讨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的建立。定期召开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进行海内外的学术交流,出版《视觉文化研究》丛刊,出版《黄桷坪:视觉文化讲坛》,办好《视觉文化学报》,出版“视觉文化学”系列专著和教材。

6.以“视觉文化空间”为平台,进行全方位的发展。以元理论研究、理念策划、市场实践、独立制作、多媒体创作为关系逻辑,进行立体展开。

7.开设新的专业,办学空间辐射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观念与媒体结合的新艺术/技术形态……

郑川:从前段时间你的论述,包括岛子先生以前的文章中,都提到美术学系的中心工作,即“视觉人文”的构建,而今天向“视觉文化”一字之差的转换,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在里面?

张强:

我自己逐渐地发现概念对于心理定位的重要性,同时,明确的概念对于理念的转述的意义重大。

“人文”这个概念是以人为本的文化积累。我意识到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之类的概念,实际上更多地包含在社会层面与历史层面。于是,社会必然与道德有关,而历史必然与积淀的心理有关。

如果说我们设定在一个社会与历史的层面上,就必然会使得我们“视觉”对象研究,变得温情而充满沉重的历史含义,或者说它如果是面向历史形态与社会学层面的,那么还不如就叫美术学。

因为以感官差异为艺术特征的表述本身,就已经将艺术设置在一个相关的平面上,或者说是设定在一个零度空间之中。而“文化”更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它包括了在其中填充新的含义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我们把文化定义为是在“具有可传播性的集体意识”层面上,因此,它本能地包含了对于艺术史研究的文化视野,同时,也是面向当代文化进行智慧方式探询的肯定。因此,开放性便是它当然的前提,而开放度也将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所在。

于是,“视觉文化”这个概念,目前也就成为我们系科学术定位的一个最优化的概念。

郑川:作为未来的“视觉文化系”,在致力于我院学术传统的梳理、学术资源的整合、学院的改革发展方面,你抱有怎样的期望呢?

张强:

作为未来的“视觉文化系”,只有与学院整体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才能够进入到良性的渠道之中,因此,其相关的发展脉线如是:

1.以学院要上博士点为提高办学层次的标志性要求,我系将加强“视觉文化”的基础性理论的研究,从而为提升我院的学术层次提供最切实的保障。更为具体地讲就是在2006年之前,拿出若干部高层次的研究著作。

2.随着学院办学空间的拓展,希望能够成为首批进入大学城的单位,在一个更为综合性的人文环境之中,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3.整合学院的研究资源与对象资源,发挥我系在当代艺术研究方面的优势,以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创作为研究对象,编著《当代艺术史情境中的艺术家》系列丛书。

4.拓阔学科空间,扩充办学规模,将新上两个本科专业:“现代书法学”、“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

5.规范硕士研究生教学,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强化导师的成果意识,定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使得“研究生出成果”的提法不仅仅流于口号。

附: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专业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是立足于审美经验形态研究,同时,从时间的意义上,是在博物馆层面上,以过去时的历史化状态为对象。而美术学系现代转型的一个最明确的标志,就是将在“审美经验形态”的基础上,扩充到“视觉文化与智慧形态”上,以当代性的现在时与未来时为对象,同时,从当代智慧层面上解读历史形态。

有鉴于此,美术学系要实施自己的战略发展规划,就必定要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进行学科设置与空间发展,因此,拟新增设“视觉观念与媒体传达”专业。

一、本专业创办的背景:

当代艺术的发展,愈加趋向于独立的观念培养与媒体的操作。而艺术家独立观念的设置,又将来自于对于艺术史论的全面而系统的知识背景建立。因此,美术学系在此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对于视觉媒体的掌握,不仅使得独立观念得到实施,同时,也可以对于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相应的实践机会。

二、本专业的特色:

它主要通过对于视觉艺术历史、视觉文化理论的掌握,对于当代国际艺术思潮发展动势与国内艺术动态的把握,对于视觉多层次传达媒体的娴熟运用,来实践对于目标的承诺。

三、培养目标:

艺术批评家、观念艺术家、多层次视觉媒体工作人员。

四、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将与美术史论、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一、二年级开设的基础课程相同,从二、三年级将相继开设出专业课。

1.影像概论

2.摄影理论及表现方法

3.摄像理论与表现方法

4.非线形编辑

5.网站的建立与传播

6.网页设计

7.观念作品的创造基础

8.装置、行为作品的历史、特征与代表人物

9.视觉媒体操作实践

10.观念艺术创作实践

以视觉切入文化以文化改变生活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还在偶像剧的泡沫里幻想着灰姑娘的异彩人生吗?你可知道,社会不会等着你成长;陈腐的观念还在蒙蔽你的眼睛吗?你可知道,狭窄的思路会影响你的出路。新思路让女人在社交、职场、婚姻、家庭等各种圈子都能游刃有余,因为思路明晰,便知道属于自己的精彩出路在哪里。你的思路是否该更新了呢?
  •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尊敬师长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

    拥有好口才,就增加了成功的砝码。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你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办事技巧,教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头。“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专业知识,85%取决于口才艺术。”会说话、会办事、会做人,别人就容易接纳你、尊重你、帮助你、满足你,你的愿望就会达到。本书以生动真实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向你展示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办事技巧,教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头。它能给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你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叩开你智慧的心扉,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
  •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必读系列: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编入了中外百余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成功箴言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树立目标,扬帆启航,更加勇敢、坚定、豁达地面对人生。
热门推荐
  • 天使的恋爱法则

    天使的恋爱法则

    本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天使,但为毛要自己去寻找圣物?!就凭自己是圣灵之力最强的人……不……是天使……行,去了,但为什么还会这么麻烦,还要投胎!不管了,人间我来啦!
  • 伪鬼情

    伪鬼情

    他是修罗般的人物,他摄人魂魄,而他却救死扶伤。不可能有交集的两个人相遇了。孰是孰非,爱或者放弃。。。
  •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大洞经吉祥神咒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是本书

    青春是本书

    本文将从2001年北京某大学开始讲起,他们是一群有着激情,梦想,和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但是他(她)们之间的爱情和友情,是那么让人感到惋惜和感动,青春是他(她)们的标签。就跟随作者,一起回忆和诉说那青春的点点滴滴。
  • 桑之叶沃

    桑之叶沃

    五百年前她本是无忧无虑的小公主,有一天从天而降一个少年,回眸,是少年仙人般的容颜,她迷醉。五百年后他本是习惯了把思念当情绪的魔尊,有一天平地冒出一个少女,转眼,是记忆中那张熟悉的脸,他感谢。
  • 必用的古文名句

    必用的古文名句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宠妻无度之千金太腹黑

    父母被谋害葬身火海,至交好友夺权,亲人背叛,这一切对夜若霏来说是个噩梦.,在一贯对她宠爱有加的丈夫手上死去那一刻,她才知道一切不过是为了夜氏,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必让他们一个个生不如死!再次睁眼,她重回十五岁父母陷入火海那一天。既然老天给她新生,她定要重新来过,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然而她没想到,重生的那一霎那,她得到了一种特殊的能力——兽语!同时拥有操纵水的能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收养了一只小白猫。却不想此猫非彼猫,竟然是号令百兽的山中之王——白虎!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一个霸道!狂妄!冷峻!桀骜不驯的他!看她如何利用异能与智慧,不断成长,展开璀璨徇丽又精彩的人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超强废物

    超强废物

    几年之后易天只想对这帮蝼蚁说:“我是废物,可你们连废物都不如!
  • 重生恋上你的毒

    重生恋上你的毒

    她有一个伟大的爱好!那就是毒!他也有一个不错的爱好,杀人!她表面上嘻嘻哈哈,是个十足的小白,内里却是聪明的无与伦比!可是,再聪明也还是在重生的第一天起便掉入了为她设好的陷阱。疑云重重,危机重重,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却是被她一笑而过。这种心态是被谁培养出来的?他又有什么目的,血色祭坛中,必死无疑的情况下,她又该怎样逃离呢?
  • 转世冥王

    转世冥王

    冥王转世?哎呦我的妈呀,太逗了。对不起,我只能告诉你,这是真的,纳尼?!我堂堂冥王居然要经历生老病死,七情六欲,姐姐诶,杀了我吧。“慕羽洁,你是白痴吗?你!居然!给我!放跑了一只僵尸!你知不知道我捉住他花了多久,你居然告诉我她跑了!你冥王怎么当得你告诉我,你是吃干饭的吗,啊!“我亲爱的姑奶奶,你小声点,被听到了还得了?!”“你!马上!给我!捉回来!”唯唯诺诺的答应了,结果,这僵尸还真聪明,哎呦我的妈的,我可惨了。跟僵尸谈恋爱?冥王,你真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