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600000080

第80章 哭邓小平“体气不能不受影响”

邓小平去世后,赵朴初大哭了一场。

1972年年初,陈毅陈老总去世后,赵朴初哭了,哭得很伤心。1976年年初,周恩来去世时,赵朴初也哭了,那一次是痛哭。哭周恩来时,朴老只有70来岁,如今哭邓小平,朴老已过90岁了,哭得硬是受不了了。90多岁的人哭90多岁的人,这才真晓得什么是凄入肝脾了。

1997年2月25日,《人民政协报》发表了赵朴初《邓小平同志挽诗》:

泪作江河四海倾,神州忍见大星沉!

雄才远识无侍亚,盛德丰功孰比伦?

永忆十年遭丧乱,端凭巨手转乾坤。

哀思共魁遵遗教,待展宏图耀古今。

春天,赵朴初给东吴大学老同学张梦白写信道:“弟近以小平同志之丧,悲痛几不能支持,医嘱强迫休息,曩年哭周总理时,年才七十,今哭小平,年已九十,体气不能不受影响。”

幸好参加邓小平追悼会时,赵朴初感到步履还轻便。

5月15日,赵朴初给孔凡礼回了一封信。上月底,孔凡礼请人送一本自己点校的《郭祥正集》给朴老。郭祥正是安徽籍的北宋诗人。赵朴初写回信道:

承赠《郭祥正集》,拜读尊撰序文、点校凡例及郭集内容,具见博学明辨,光显前贤,嘉惠后学无任钦佩。弟病住医院逾年,渐见康复,但人事纷繁,甚难摆脱,自惭少暇寡闻,虽届耄年,于学问毫无进益,常思觅一机缘,得于诸乡贤请教耳。

信中,赵朴初附寄近日做的几首诗给孔凡礼。

接到赵朴老的信,孔凡礼大喜过望。想到朴老已经90岁高龄,还住在医院,心里感到惶恐不安起来。尤其是朴老说自己“博学明辨”,自己是万万不能接受的。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自己虽在宋诗、宋词、苏轼、陆游、范成大、汪元量的研究上,特别是在苏轼的研究上,多少有一些建树,但并不很深,距离“博学明辨”还遥远得很。朴老说自己是“博学明辨”,是对自己的鼓励。这是出自一位德高望重的家乡长辈、国家领导人之口,在自己70年的生涯中得到这样的关怀,这可是第一次啊!想到此,孔凡礼流下了热泪。

一个苦学的人,一个不谙人情世故的人,在这个世俗层层包围的社会里,名高遭忌,很难被人理解,更难有机缘得到像赵朴初这样令人尊敬的长者的褒扬。别的学者难遇到的,孔凡礼遇到了,他感到在自己半个世纪的苦行中,这是最可值得荣耀的。

隔年春天,孔凡礼给朴老写信说:“《苏轼年谱》出版后,反响很好,我现在正在撰写《苏辙年谱》,希望您给我题签。”3月4日,赵朴初给孔凡礼回了一封信,赞扬他经过20年的努力,写成99万字的《苏轼年谱》,“用力之精勤,为学之不苟”。并且,朴老按孔凡礼的要求,用毛笔工整地写了“苏辙年谱”四个字。信中,朴老写道:

尊嘱书就书签一纸奉上,不知合用否。弟病住医院三年,赖医护得宜,体气恢复良好。如医生许可,拟于今年四五月间出院。容出院后请教。

与瞿秋白是亲戚

1997年6月11日,赵朴初在中国佛学院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由自己刚担任西泠印社社长,谈到印章,谈到了瞿秋白。他说:“瞿秋白的图章刻得也特别好。今天我跟大家说,瞿秋白跟我是亲戚。他年轻时跟一个表兄,也是我的表兄,一起研究佛经,开始看不懂佛书,硬看下去,就看懂了。后来瞿秋白在自传里说:‘无常的社会观,菩萨行的人生观,引导我走上革命的道路。’这是瞿秋白在自传里说的话。”

瞿秋白自传里的话,朴老1986年春也说过,但那次,赵朴初没有说瞿秋白是自己的亲戚。此外,赵朴初两次谈话,都没有说瞿秋白和自己共同的这个表兄是谁。《赵朴初文集》的编辑,也没有作任何注解。

那么,瞿秋白和赵朴初共同的这个表兄是谁呢?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四)中,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这段话,和赵朴初的引文大致一样,略有区别。

在这段话前面,瞿秋白谈到了自己1916年到湖北黄陂的二姑妈家,与表兄周均量在一起,研究了佛学。周均量1893年出生,又叫周君亮。他的父亲周世鼎(字福孙),是瞿秋白的二姑夫。所以,瞿秋白叫他表兄。

瞿秋白谈到表兄周君亮的这段话,是这样说的:“同时却又到黄陂会见表兄周均量,诗词的研究更深入一层;他能辅助我的,不但在此,政治问题也渐渐由他而入我们的谈资。然而他一方面引起我旧时的研究佛学的兴趣,又把那社会问题的政治解决那一点萌芽折了。”

这段话说明,表兄周君亮不仅和年轻的表弟谈了诗词、佛学问题,也谈了政治问题。瞿秋白写“周均量”,不写“周君亮”,估计后来写传记时,记住了表兄名字的读音,而不清楚哪几个字。

除了周君亮,瞿秋白没有提到其他表兄和他一起研究佛学。因此,周均量即周君亮,也就是赵朴初说的瞿秋白的表兄,是可以确定了。

那么,周君亮同时也是赵朴初的表兄吗?

赵朴初的姐夫周君简,字圣华,1905年旧历八月十五日生,1924年与赵朴初的大姐赵鸣初结婚。安庆人喊姐夫,一般喊哥哥,喊姐夫的哥哥,即喊表兄。这个周君亮,会不会是周君简的哥哥呢?或者,他们是堂兄弟呢?

一向文风严谨的赵朴初明确地说,瞿秋白的表兄,就是自己的表兄,这就说明,周君亮和周君简两人,是同胞兄弟。也就是说,不仅周君亮是瞿秋白的表兄,周君简也是瞿秋白的表兄,才符合赵朴初的话“他年轻时跟一个表兄,也是我的表兄,一起研究佛经”。

周君亮是黄陂人,周君简也是黄陂人吗?在赵朴初的其他史料中,连周君简的籍贯还没有着落呢!因为没有直接的依据,瞿秋白和赵朴初的亲戚关系,总觉得没有彻底弄清楚,因此。

14年后,2010年10月25日下午,笔者打通了周君简的小儿子、住在上海的周以丰先生的电话。七八年前,笔者因为写《赵朴初传》,在电话里采访过他,这是笔者和他第二次通话。他71岁了,耳朵不太好,腿刚弄得有点儿不方便。下面是笔者和周恩来先生在电话里的对话。

问:你父亲的老家在哪里?

答:在湖北。

问:在湖北哪里?

答:在黄陂。(笔者心里有底了)

问:你父亲兄弟几个?都叫什么?

答:父亲兄弟四个,老大叫周君亮,老二叫周君适;我的父亲是老三,叫周君简;老四叫周君颖。因为时间久了,想到四叔父时的名字时,他想了很长时间。到此时,问题已经水落石出了。

问:老大周君亮什么时候去世的?

答:不记得了,他后来在香港生活,95岁才去世,活了很大岁数。

问:你父亲和瞿秋白有没有交往?

答:他们都有交往,那当然了。后面一句话,似乎对于笔者的问话,有些莫名其妙。表兄弟之间,怎么不来往呢?

笔者的一切疑问,都解决了。

周以丰先生的话,还说明,当初瞿秋白在黄陂,不仅与周君亮一起研究佛经、诗词,谈政治,和他们在一起的,或许还包括周君简在内的其他表兄。

赵朴初曾写了一首诗《君适寄示〈苍虬阁诗选注〉稿,奉题》,提到了“周君适”的名字,为周以丰的话,作了注解。

为什么请老凤祥选3500尊金佛像

1997年11月上旬,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会前,许嘉璐、楚庄等人去过北京医院,征求赵朴初的意见。赵朴初说:“江山代有才人出,新老交替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老同志应热心扶植和培养中青年干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他坚决支持雷洁琼扶携后人的举措,和她一起主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名誉职务。最后大会选举雷洁琼、谢冰心、赵朴初任名誉主席,许嘉璐任主席。

雷洁琼1997年92岁,1995年6月,雷洁琼90岁时,赵朴初曾吟诗“羡君九十不云老,耳目聪明意兴高”,为她祝寿。

赵朴初尽管住院,但并还比平常上班的人闲。因为每天到医院来访的人,至少五六批。每天送来文件也不少,人多事多,应接不暇。好在身体能够应付,每天能睡眠七八个小时,胃口不错。遗憾的是,由于人事纷繁,心神不定,他去年到西山就下决心整理的诗稿,到现在尚未开始呢!

11月14日,九十高龄的赵朴初于亲临无锡小灵山,视察灵山开光盛典准备情况。

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重建祥符寺并建造大佛像于小灵山后,中佛协等单位发出通告,按灵山大佛原样,缩微创作金佛3500尊,每尊高8.8厘米,净重130克,用99.99%金打造。有小凤祥等三家投标单位送来样品均符合要求,哪个企业中标呢?

研究的会议上,大家犹豫不决,赵朴初说:“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抗战时期,新四军在皖南坚持抗日,由于缺医少药,伤病员得不到及时医治而致残、牺牲。于是,新四军派人潜入上海,设法采购医疗器械和药材。这在当时阴雨如磐的上海,谈何容易?几经周折,军方代表来到南京路上的老凤祥银楼。那时候的老板,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甘冒巨大的风险收下新四军带来的黄金和白银,张罗了大批在当时很紧缺的手术器械和药材,然后把这些东西及时交到新四军代表手中。后来,辗转运送到了浴血奋战的新四军部队……”

赵朴老话音未落,评委们异口同声地说:“功法无量,善哉,善哉,打造小佛像非老凤祥莫属!”赵朴初考虑将这样大的经济项目给谁家时,从佛教报恩出发,想到的是这家单位在战争年代对人民的贡献。

次日,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青铜佛像——灵山大佛开光典礼在无锡符禅寺举行。灵山大佛在祥符寺后山峰上,高88米,加上3层裙楼基座,总高达101.5米。大佛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华东无大佛像的历史。这尊佛像比耸立于纽约赫德森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双的巨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世界第一佛”高17米。

瞻拜大佛时,赵朴初凝视良久,说:“如法如律,庄严圆满。真好。”

萧国兴说:“您当初的要求是大佛立像天衣无缝,无可挑剔。”

朴老说:“立像形神兼备,大慈大悲,太好了!”

赵朴初很在意塑像的造型,造型传神,这对于一般信徒有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通过直观佛的大慈大悲面容和艺术美,可以引起信徒产生欢喜和向上的心理,进而帮助信徒去理解佛慈悲面容后面的行善积德等佛教内容。

在重建的祥符寺方丈室,茗山法师拿出纪念册,请赵朴老留名。赵朴初当即赋诗道:“昔来叹坏空,今来喜成住。欲招唐宋贤……”书到第三句后,他对茗山长老说:“请下一转语。”茗山长老笑不答,他知道朴老一定成竹在胸。果然,赵朴初见茗山客气,便自己续成第四句:“来此吃茶去。”

落笔罢,茗山法师和萧国兴等人齐声叫好!这四句诗,表达了朴老瞻仰佛像后的欢喜心情。“昔来叹坏空”,指上次来,叹息“文革”的破坏。“今来喜成住”,是因为久废的祥符寺已重建;“欲招唐宋贤”,是因为唐宋诗中,就提到小灵山祥符寺。“来此吃茶去”,更令人叫绝。别人高兴,往往举杯畅饮,朴老则喝茶助兴。

千古人物,恒河沙数。赵朴老的浪漫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大家带到了千年前古意境中。

同类推荐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强少

    重生之强少

    上天再给一次机会,回到百年前,重新来过,掌控自己的人生,此一生必定临驾九霄。
  • Royalty Restored

    Royalty Restor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史上第一凶悍中锋

    我是凶兽,凡是挡我者死。且看史上第一的凶悍中锋暴龙,如何在NBA赛场上弑神灭佛。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嫡女不乖之鬼医七小姐

    嫡女不乖之鬼医七小姐

    一朝穿越,竟是在和亲路上,听说对象是个茹毛饮血的怪物,是个女人都不想嫁。什么?本来就很悲惨了,居然还有强盗来打劫?意思是说,有人连怪物都不让她嫁,半路就想毁了她,让她一生都活在耻辱之中?靠!也不看看她现在是谁,堂堂唐门传人,岂能容人这般赶尽杀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本灵兽

    我本灵兽

    八世修行难改一身顽劣,嚣张任性换得被贬下界。化身灵兽无妨桀骜气魄,荡尽邪魔看我重塑仙路。
  • 坑妹子的成神之路

    坑妹子的成神之路

    系统提示:恭喜您通过新手训练营任务。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击杀过新手任务的N个小兵和一个英雄的某妹一手点开了玩家对战。……高昂的女声:“FirstBlood!”更高昂的女声:“网管快来!我机子灰屏了!”……一个偶然的机遇,游戏小白一脚踏上英雄联盟的不归路。废材的艰辛成长之旅。只要有梦想,大神没有不可能。
  • 长亭遗事

    长亭遗事

    佛说,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儒家曰,沉默是金金殿上:“萧誉,你与男子相恋怎配为帝?”身旁林玄微微一笑:“什么,男子?”刑场上,大雨倾盆,“林玄,你可知罪?”林玄抬眼冷笑:“我何罪之有?”“通敌叛国是罪,谋害皇亲是罪,罪罪当诛!”地牢里“想让林玄活命,喝了它。”萧誉看了那张与她一模一样的脸,接过那穿肠毒药,只要是你递给我的,我都不会拒绝。
  • 锦绣医妃之庶女不善

    锦绣医妃之庶女不善

    她是现代唐门医药圣手,穿越架空异世,既是南宫王府的庶出四小姐,人人避讳的天煞孤星。又是一路上救死扶伤口碑极好的医仙之徒,更是王府唯一一个与美貌沾不上边无德无才的女儿。人善被人欺,别以为她沉默久了,就是个好欺负的茬。伪善的姐妹,薄凉的父亲,咄咄逼人的嫡母,这帐得一个个来算。他是人人敬畏的战神王爷,传闻陌王爷貌美骁战,不近女色,却有有断袖之癖。可是,明明是断袖,她怎么就怀孕了呢?“妹妹,对不起,我不是故意要抢你的心上人。”貌若天仙的大姐楚楚可怜,手却炫耀似紧紧挽着男人的手。赵晋看着眼前神色不明的少女面带歉意,“绯月,是我对不起你。可你要是真心对我,就该放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名门晚爱:首席的头号前妻

    名门晚爱:首席的头号前妻

    为了救爷爷,她把自己卖给了他,从此,她的人生由他接手!两个人公开结婚之后,唐晚歌便成为了京城人人羡慕的顾家少夫人!只是人前无数风光的顾太太很清楚,这个男人之所以娶她是另有原因的罢了!后来的后来,她和情敌双双滚下楼梯,各大头条纷纷报道说‘顾少夫人因为嫉妒把情敌推下楼!’据说是顾先生亲自说的!从那以后,唐晚歌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内!三年后,她再次出现,顾先生把她堵在了走廊上,眯眸浅笑:“顾太太,抛夫弃子这种事情你都做得出来,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
  • 白驹过隙成空白

    白驹过隙成空白

    小时候的舒瑾和陈佳,是众人羡慕的青梅竹马,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能够永远在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管是谁都拆不散他们;小时候的林之年和陈佳,是再普通不过的前后桌,初中的三年里,说过的话加起来不超过两巴掌,即便一起交谈,最后也会不欢而散。可是,老天爷似乎总喜欢和我们这些再平凡不过的人开玩笑。曾经的青梅竹马,在飞快如流水般的时光里,在一次次的争执和变故中,再深的感情似乎也逐渐变淡了;而曾经在普通不过的前后桌,在光阴似箭的岁月中,在一次次的共患难下,曾经几乎如陌生人般的两个人,竟然渐渐亲密起来。本以为,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可为什么到最后,所有人都散落天涯?原来一切都是白驹过隙成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