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600000066

第66章 “我回去了”

1991年11月5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举行《全宋诗》首发式,《全宋诗》编委孔凡礼应邀参加了会议。

刚一落座,孔凡礼就意外地发现,前排贵宾席上有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眼睛一亮,那不是自己敬爱的朴老吗?他立刻奔了过去,和朴老热情地打招呼。几乎同时,赵朴初也认出了正向自己走来的孔凡礼,立刻站起来和他握手。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只有太湖人才能懂的话:“我回去了。”

去年,赵朴初在离开太湖64年后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回到太湖。孔凡礼心想,64年才回故乡的朴老,是多么看重乡情啊!在这么多人面前,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回去了”,急切地把回家乡的喜悦和自己分享!

会议间隙,赵朴初和孔凡礼说:“在北京工作的家乡同志不少,找个地方见见面,聚会一次,怎么样?”

孔凡礼听了,十分感动,朴老这么忙,位居高层,还关心在北京工作的家乡人。他立即说:“好啊!回头我和他们说说。”

不久,在朴老的关心下,安徽同乡会的活动开展起来了。朴老的父亲在安徽大学堂读书时,就参加了同乡会的活动;赵朴初自己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时,就与苏雪林等人恢复了安徽同乡会,自己还任副会长呢!

11月5日,恰好是赵朴初85岁生日。自人民大会堂开会回来,朴老请人将别人送来的庆寿蛋糕,送给客人陈兵尝尝。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刚将四川联合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陈兵借调来,帮助编审佛教院校教材。

陈兵第一次见朴老,是1984年春节期间在明真法师家中。那天赵朴初给明真法师拜年,明真见是朴老,刚要从座椅上起来,朴老赶忙拉住老法师的手,扶他坐下,說:“您是我们的僧宝啊,不要起來,安坐不动,如须弥山!”朴老平易近人、安和机敏,给陈兵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次见朴老送来寿糕,陈兵十分感激,来到南小栓胡同,登门拜谢老人。

一见面,赵朴初就说:“您发表在《法音》上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过了,很好!古人讲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您有其一了,不简单!”

“我要向您老学习!”陈兵说。

谈话中,赵朴初建议陈兵研究一下黑格尔哲学辩证法与佛法的关系问题。

陈兵想,朴老的用意,是意在调和佛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他思考的是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这样重大的问题。

11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启功教授赠款仪式暨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会成立大会。赵朴初因身体不好,不能参加了。

启功对赵朴初有很深的佛学造诣十分敬佩,记得“文化大革命”后的一天,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拿叶誉虎一部分捐给国家的书画到赵朴初家中,并约启功一起鉴定。这一批书画,是叶誉虎亲自收藏的明清人的精品,其中一卷是憨山大师小行书长卷,中间有几处提到“达大师”,抬头提行写。启功想,这样尊敬的写法,如是称达观大师,他们相距不远,又不见得是传法的师弟关系,因无把握,没有张口说话,却抬头一望赵朴初,意思是听赵朴老的高见。

赵朴初见启功朝自己望,知道他要听自己的意见,说:“是达摩。”

启功真惊讶了!一般内藏书中,对于佛祖称呼也并不如此尊敬地抬头提行去写,不用说对达摩了。由此可见憨山在宗门中对祖师的尊敬,真是造次必于是的。启功更惊讶的是,这一大包书画,朴翁并未见过,憨山的诗文集中也没见过这样写法,朴翁竟在随手披阅中,便知道憨山对祖师的敬意,这便不是偶然的事了。

朴翁乍见即知憨山心印,可证绝非掠影谈禅所能比拟的。

同类推荐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宁心:禅宗公案的沉思顿悟

    如今有些禅和子看公案、论公案,都在弄玄虚,琢磨着什么话用什么话来对,有的当成打哑谜,有的当成文人对诗句,有的当成时下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还有的干脆当成威虎山的黑话了,以为是些全无道理的乱侃一通,岂不知人家看似没有理路的话背后都有清晰的理路,只是迷人看不清罢了。   一切经典,一切公案,都是为了表法,学人一定要透过这些语言场景去体悟祖师想要表达的那个法,而不是在语言相、文字相和各种名相上去费脑筋、抠字眼,去考证什么真伪、早晚。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热门推荐
  • 西边雨

    西边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山唱山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懵懵懂懂的婚姻,到底改变了什么?随手涂鸦,不知所云……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 扭曲地狱

    扭曲地狱

    “谁愿意和我一起写一个传说?!”——历轩在人间拥有多重人格的历轩因为实验失败而堕入地狱,踩着累累白骨,舔舐着刀刃上的鲜血,或许这才是混乱人格中清醒的自己。杀!杀!!杀!!!杀出一个完整的自己以及一段关于地狱的传奇秘辛!
  • 巫弑天下

    巫弑天下

    天心最仁,是时人中有巫人出,悟天道,通天理。有无穷力,是为巫者!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女杀手,意外重生,化身为巫。白衣胜雪,绝代风华,灼花了多少人的眼!又有多少人的心为她沦陷。巫现九州,暗星当出!乾坤动,则天翻地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千术千局

    千术千局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专业老千10年的赌博经历,他大学之中接触赌场,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一赌就是10年,10年中赌遍大江南北,从学校,到赌档,到私人赌局,到赌场,到高级会所,大多都满载而归。十赌九骗,尽人皆知,可“赢”的欲望又让任何一个人深陷赌局,无法自拔。在这里,他给你讲述曾亲历的赌场上的那些事,揭秘赌徒的千术、赌局的陷阱、赌博江湖的血雨腥风……并劝诫好赌之人:赌博是一条不归路,在这里没有人能赢到最后。
  • 归莲梦

    归莲梦

    《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颗粒无收,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一天,一位僧人经过泰安州,见白双山女儿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遂起恻隐之心,将其带到泰山,交给一位叫真如法师的僧人收养,真如法师为其取名莲岸,莲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师的教导下修行学佛。六年之后,莲岸十八岁时,她告别真如法师,下山访道,自创门户。在路上,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大仙送给她一卷天书,叫《白莲经》。莲岸如获至宝,刻苦揣摩,从而学会了神通法术。后来,官逼民反……
  • 弹指繁华

    弹指繁华

    他,自诩天下第一,但却败给了她;她,为了他,甘愿堕落;他,为了友情甘愿从世间消失,永不超生。他们跨越神与魔界限,只为守护她一日绽放……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绝世箫妃(全本)

    绝世箫妃(全本)

    多年的大火另有阴谋,多年前的相遇造就的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何日才能水落石出,何时两人才能相识,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关吟箫,自小家门惨灾不幸,一场无名之火毁了她温馨的家园,孤身一人只得寄居京都为官的舅舅府上,还不得以真名示人,抚箫成曲,优美动听……自小相伴的表姐入宫封为云妃,宫内后位久悬未定,云妃施计将她招入皇宫,皇宫内险恶重重,而她却有幸得到太后的宠爱,这又是为何?难不成因为随身所带的碧箫佩?本无意于她的皇帝中秋节后却在天香亭对她说:“朕纳你为妃可好?这空置已久的中宫之位,依你的才貌,朕看你倒是比她们适合。”无意于后宫之争的她又该作何选择?不久太后病中将她指婚于痛失挚爱的宁王,宁王鹣鲽情深对于太后的指婚十分不满,新婚之夜却歇在小妾房中,婚后故意冷落无视她的存在,而她却该如何?在别苑消暑归来途中,被歹人袭击,为救已有身孕的小妾茗香,吟箫孤身涉险,半途被人劫持,所幸被白衣人所救,而这白衣人对她态度暧昧不清,这又该作何解释?宁王无意发现已故的王妃并非多年前所遇而一见钟情的女孩,而嫁入府中的新王妃吟箫才是他牵挂多年的女子,此时的吟箫已与她闹翻离府而去,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又该如何了结?小叶的新文:正剧+新文风+腹黑男女主《鸾劫:梅花妆》http://novel.hongxiu.com/a/135851/
  • In The Bishop's Carriage

    In The Bishop's Carri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