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6200000023

第23章 曹操

曹操(155—229),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有《魏武帝集》,已佚。后人辑为《曹操集》,现有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行世。

让县自明本志令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白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膝》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

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鉴赏”

这篇文章是曹操后期优秀散文代表作,是“自明本志”的一篇文告。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十二月。当时北方广大地区新定,加之赤壁败后未久,人心并不稳定。内外政敌因此乘机说他将“谋为篡逆”。为安定人心,反击政敌,故写此文。

全文分四段。第一段是写他初入仕途时的志望有限。起初想做好郡守,以建立名誉;由于世乱,想隐居读书射猎,以待天下清;被征为典军校尉后,愿为国家建立功业,得封侯,为征西将军。

第二段是写他在董卓之乱后兴举义兵,消灭袁术、袁绍、刘表,平定北方的经过,说明这完全是“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现在“身为宰相,意望已过矣”。

第三段列举齐桓、晋文、文王、乐毅、蒙恬等历史人物为例,还以周公自况,说明自己功业虽大,却无代汉自立之心。

第四段申明不能放弃兵权是为了自卫和卫国,而以退让封县和食户来“分损谤议”。

曹操这篇令文以“勤勤恳恳叙心腹”的语气,叙述他在不同形势下产生的不同的愿望,写得直率、质朴、娓娓动听。“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这些话写得极有气势,很具个人特色,既是真心实话,又在踌躇满志中流露出几分霸气。古人评曹操诗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下)。“沈雄俊爽,时露霸气”(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以此评曹公散文亦无不当。文中一再表明他自己无不逊之志,强调“此言皆肝鬲之要”,亦可相信是真心实话。明代钟惺曾较公允地评论过:“老瞒(曹操小名阿瞒)生汉末,无坐而臣人之理,然其发念起手,亦自以仁人忠臣自负,不肯便认作奸雄。如……‘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亦是真心实话,不得概以‘奸’之一字抹煞之”(《古诗归》卷七)。至于曹操建安二十二年(218)封魏王后曾说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丕在操死后十个月,果真来做周武王的工作——改朝换代,废汉自立,那是后话,毕竟曹操至死也未称帝。

(陈祯祥)

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着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岗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着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穗帐,朝晡上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佼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着藏中。吾余表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鉴赏”

这篇令文是曹操临终前的遗嘱。它散见于多种典籍,中华书局编辑《曹操集》时把它们编辑起来,可能已经不完全了,但仍可见曹操的思想和性格。

曹操是在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病死的。他在遗嘱中简要叙述了自己的病情,然后从两方面安排了身后事。

关于病情,他说,半夜里,他觉得有点不舒服,到天明吃粥出了汗,服了当归汤。

接着就对身后事作具体安排。

首先,他总结了一生治军的经验。他说他在军队中坚持执行法律刑罚是正确的,至于他的一些小的发怒,大的过失,则不应当效法。这是要求在他死后必须仍然坚持以法治军。

接着,曹操对自己的丧事作了具体安排。曹操是反对厚葬的,他说:“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遵古,这里指的是遵循丧葬的古礼,如举丧、服孝和用金玉珠宝陪葬等。因为天下还未安定,还未统一,所以葬礼不得遵古。那么,他让人们怎样料理他的丧事呢?

关于葬服,他说:“我有头痛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我死之后,穿的礼服要和活着时穿的一样,别忘了。”“勿遗”是特别嘱咐别忘了像我生前一样,给我戴上头巾。

关于哭吊,他说:“文武百官应当来殿中哭吊的,只要哭十五声,安葬完毕,便脱去丧服;那些驻防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各部门的官吏们要各自坚守他们的职责。”“临”在这里是哭吊的意思。

关于入殓,他说:“入殓时穿当时所穿的衣服,埋在邺城西面的山岗上,跟西门豹的祠堂靠近,不要用金玉珠宝陪葬。”

关于婢妾的安置和祭奠,他说:“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勤苦,把他们安置在铜雀台,好好地对待他们。在铜雀台正堂上安放一张六尺长的床,挂上灵幔,早晚供上干肉、干饭之类,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就向着灵帐歌舞。你们要常常登上铜雀台,看望我的西陵墓田。”

关于余香和诸夫人,他说:“我遗下的熏香可分给诸位夫人,不要用香来祭祀。各房的人没事做,可以学着编织丝带子和做鞋子卖。”

关于遗物的处理,他说:“我一生历次做官所得的绶带,都要放置在库里。我遗留下的衣物、皮衣,可另放在一个库里,不行的话,你们兄弟可以分掉。”“皆着藏中”,着,安置的意思,藏,意思是存放东西的地方。

曹操建安十三年始任丞相,十八年封为魏公,二十一年又封为魏王,他对自己后事的安排,实在是非常简约的。倘若和古礼对照来看,也是非常特别的。就拿哭吊来说吧,古礼规定,男的来吊丧,哭时要踊,女的来要辟,辟是拍胸的意思,踊是跳三跳。男踊女辟表示“哀痛之至极也”。死者如果是士,吊丧的规格是三日三踊,就是每日一踊,连续三日;大夫四日五踊;诸侯六日七踊;王则八日九踊。曹操位尊为王,却令文武百官只在举丧时哭十五声就行了。

曹操的遗嘱为什么这样写呢?“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这是主要原因,所以特别明确规定,在举丧期间“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革除陋习,移风易俗,这是曹操入仕途伊始就大力提倡、坚决执行的,他在自己的丧葬上也身体力行,不搞厚葬,节俭治丧。另外,从这篇令文中也能看出曹操性格豪爽,文章写得通脱,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写得很随便,以至什么“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一类的话,也写了进去。

(陈祯祥)

同类推荐
  • 大家评大家

    大家评大家

    新文化运动以后,现代文学领域涌现了一大批散文名家——鲁迅、周作人、林语堂、老舍、丰子恺、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沈从文、郭沫若、茅盾、曹聚仁、钱玄同、郑振铎、施蛰存、聂绀弩、邵洵美、林徽因、俞平伯……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一座座高峰令后人仰止。本套丛书汇集了这些名家的散文经典,从他们优美而富于深意的文字中,我们将体会大家的情怀,品读他们生活的那个民国时代。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热门推荐
  • 空间之异世轮回

    空间之异世轮回

    雨琦跟儿子在旅行中,路上遇到山体滑坡导致汽车翻越山下失去了儿子,在偶然得到的空间里知道了儿子的魂魄会轮回到另一个异世。看她如何与灵宠穿梭在现代和异世之间帮助儿子平安的在异世里轮回,同时也收获两份不同的挚爱---亲情和感情。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灵魂之所地球最后一百人的希望

    灵魂之所地球最后一百人的希望

    原本作为一个坚定不移的足控张浩瀚活的虽然颓废,倒也是挺滋润的原本平凡,有点小聪明,小胆怯的少年哪知自己被选为地球最优秀的100位年轻人又怎能料到他能够拯救整个地球拜托,他只想做个低调的足控变态好不好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暗夜裁决

    暗夜裁决

    简介:*************既然我不能拯救人类世界,也不能让异族诚服,那么与其让纷飞的战火毁去整个世界,还不如让我来主宰一切。我躲在黑暗中,用我的身体和鲜血在保护家园,直到有一天我无法在坚持。没有赞美,没有讴歌,甚至没有纪念碑,伴随我的只有长刀和满腔热血。借来黑暗的力量,让墨色的火焰燃烧吧!我,就是裁决战士。**************书友群:32708580---木头的群42311563---暗夜裁决书友1群15114352---暗夜裁决书友2群44041695---由书友svh提供*******************木头推荐:《沉浮之主》-----舍利大大新作。《无限探险》-----战隼大大新作。《盛唐遗梦》-----黄的大大新作。
  • 无尽侠客行

    无尽侠客行

    有中国神话,有希腊神话,有北欧神话……有文明的地方就有神话。不约而同传说有无所不能的神人。然而神人终究被赶出了世界,赶出了我们的现实,即便上帝也不再显现一个奇迹。网络,就是新的神话之地。这里讲的,是NPC的神话!PS:这本书归类在网游,但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网游。
  • 男人吃什么才健康

    男人吃什么才健康

    吃是人的本能,但吃什么,怎么吃,这里面却大有讲究。“吃是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人的健康不能只停留在“不得病”的低水平上,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会“吃”。要会“吃”,就不能由着性子来,以至于想吃就吃,这是万万不可的。  总之,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现在是应该解决怎样“吃好”的时候了。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根据现代男性的身体和生存状况,编辑了本书。主要是通过饮食营养达到保健、养生、壮阳、滋补、调理、食疗的功效,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指导现代男性健康饮食的良好读物。
  • 李想的北宋

    李想的北宋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种种李想曾经奢望而不得的东西一一被他揽进怀中。这是最糟糕的时代,在不知何时会降临的灾难面前,李想拥有的所有一切都可能是镜花水月,转瞬即逝。在李想相信了这次穿越于他而言是一次美丽的旅途之后,他却蓦然惊觉,辉煌的时代,已到了穷途末路。距离灭亡,还有十年。李想,你该怎么做?
  • 亡清兴汉传
  • 前妻太抢手

    前妻太抢手

    谁能想到,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服装设计师云琪雪,竟然为了一个不爱她的男人毁了自己?她为他未婚生子,忍辱负重,坐牢三年,出狱沦为他家保姆,终究连他一个正眼都无法得到。为了哀悼逝去的初恋感情,他给了她一个女人所能受尽的所有凌辱,终于把她心底最后一丝希望碾成渣滓!“今天我走,永永远远不会再出现。名声我不要了,梦想我不要了,孩子我不要了,你,我也不要了。”她孑然一人,沉默离开,终结一段孽缘,只愿余生安稳静好。他却动用一切力量,拦截了她全世界的去路:“我的爱,你不要也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