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50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毛信德

经典作家重评、名著重读、文学史重构是当前文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经典作家重评、名著重读又是文学史重构不可缺少的基石。而这种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文学史研究又都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只有在不断扩展空间的积极探讨中才能不断推进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本书尝试以关注人类生存前景为出发点的生态批评为研究方法,重审经典文学作品,使文学研究走向了广阔的生态学视野,突破了以往历史范式或文本内部范式的研究,为文学研究者、爱好者、高校文学专业尤其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欣赏视角。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是西方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的浪漫主义诗歌研究有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 radition(Bate,Jonathan:1991),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Coupe,Laurence:2000),A Pre f ace to Wordsworth(Purkis,John:2005)等;国内王佐良先生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流变》,北京大学教授丁宏为《理念与悲曲》,刘意青教授《华兹华斯诗学》以及邹纯芝老师的《想象力世界》等都从不同方面关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但针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思想体系进行系统考察研究,目前尚未见到,浙江财经学院鲁春芳老师的这部专著便弥补了学界关注的这一缺失。鲁春芳老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与不足的基础上,首先观察了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到英国浪漫主义的自然关怀,进而阐述了自然关怀在西方诗学思想各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然后集中关注英国浪漫主义诗学思想的自然关注,肯定了英国浪漫主义诗学中自然形象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础上,作者以现代环境自然观为理论指导,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产生的深层原因、浪漫主义诗歌的本质内涵以及其对后来英美文学史上思想大家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客观、全面、系统的研究和重新认识,颇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认为法国大革命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浪漫主义诗歌,与带来严重生态危机和人性危机的英国工业社会相比它只是欧洲工业社会发展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面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混乱状态,目睹工业革命和科技理性的汹涌浪潮,英国浪漫主义者敏锐地意识到世界精神的根基性缺失和意义本源的匮乏,因而必须要为人类生存寻找新的意义和价值基础。神性自然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征,强调自然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倡导和谐自然、生态整体以及人对自然的责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浪漫主义诗人热爱自然的深层动机在于热爱人类自身,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浪漫主义诗歌与体现当代生态伦理价值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走向了融合。浪漫主义诗人强调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简单层面上的浪漫情怀,更不是狭隘的个人主义情感,而是与普遍情感相一致的情感,是一种对自然与纯真无限崇敬、对自由与和谐强烈向往的革命情怀。他们期望通过自然的诗歌主题和自然的诗歌语言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美与和谐,唤起人们内心对这种美与和谐的共鸣,警醒他们沉睡的、被压抑的审美意识和普遍情感,挖掘出埋藏在功利与污浊背后的人类美好天性。因此,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里蕴涵着诗人们对人的处境及命运与前途的理性思考,这种思考是一种深层伦理标准的思考。我们在对于外国文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历史表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认真学习这部分作品应该是所有外国文学工作者的必要课程。

以生态视角重新阐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思想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同属于大地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人通过重新认识自然、回归人性的本真,由此把文学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注扩展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关注,可以说为现代文明重压下的人性危机提供了良好的道德标准。本书认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虽然并不曾提出过生态伦理的系统思想,但他们的确较早地意识到了自然的价值,提出了自然在时空上的漫长性与广博性,显示出超越时代的伟大生态智慧。本书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参考价值。作者对本课题领域和中外文献资料、国内外研究动态的把握全面而深入。全书内容充实,材料详实,有新的视角和见地。

美国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对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春芳老师是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数年前从中原来到浙江财经学院任教,热心学术研究,积极参加学会活动,虚心向老师和同仁请教,去年获得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对她印象颇深。虽然她不曾拥有博士、硕士学位,但是她拥有孜孜不倦、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能够多年坚持研读资料、不断学习。这本即将出版的研究成果正是她多年来坚持不懈学习和钻研的结果,也算是对她几年汗水和心血的回报吧。作为她的长辈学者,我由衷地为她高兴,并希望她能够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博采众长,在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上有更多、更新的成果。

是为序。

2009年6月2日于杭州朝晖六区

同类推荐
  •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华盖集:鲁迅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风是年少的故乡

    风是年少的故乡

    本书精选了作者创作的数十篇作品,包括散文、小说、诗歌,书评、影评等作品。全书分为四辑,包括:我们的青春似水流年,散落在记忆里的时光碎片,早晨掠过的翅膀,解构阅读。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心如流水

    心如流水

    贫困地区更期待着由它自孕言和培荞的优秀人才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里,用他们的才智,让这一方负重的贫瘠之地尽曱地摆脱“贫困循环”的窘境。在贫困地区自身利用政策吸引和激励机制之外,这一份期待的实现,来自干贫闲地区真正高素质人才队伍群体的培芥和形成。我们拭目以待。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
热门推荐
  • 揽天

    揽天

    数百年的梦境却是真实存在,身怀无数功法又不敢轻易显露,游历在外本想低调行事,可奈何天不如人意……
  • 超级老大

    超级老大

    一个没有身份、不知道自己过去,但是却身怀绝技的S城棒棒和朴实的农村兄妹三人安静的度过五年时光,随着外界的干预以及内心那不安的好动因素,钱三通最终走上了热血而又刺激的地下世界道路,随着和国内黑道、官场腐败人物、分裂分子的一场场较量,从一个小小的市民转变成一个具有正义感、令人闻风丧胆,让底层百姓敬重的黑道老大,他的身世之谜最终渐渐揭晓,答案却是因为心爱之人的出卖,离开了自己本应该有的生活和最珍爱的工作。
  • 重生再世之霸气小王妃

    重生再世之霸气小王妃

    大乱的世界上,身为天下第一军团领导人的我--被自己的手雷炸死,实属失尽颜面,正当要去见天父的时候,我穿越了,天哪!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名叫婼冉的身世凄惨的13岁小女孩身上!好在上天肯怜悯我,我将会代替这个女孩好好地活下去,伤害过‘我’的人,一个也不会放过!!
  • 那双眸子

    那双眸子

    在那个夜晚传来了一阵哭声“哇哇哇”正在砍柴的李大叔循声而去,在他的眼前出现了······
  • 革除遗事

    革除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嘿,你逃不掉的

    嘿,你逃不掉的

    拥有w城里著名家族企业的一对夫妇,他们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童小天,一个叫夏小米。童小天性格开朗,如男孩子一般磊磊落落,可她的妹妹夏小米却永远是她的软肋,从小到大一直卑微的跟在那个漂亮又多才多艺的妹妹身后,直到两人进入同一所大学碰见了周夜生,那个会改变她们一生的男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隐婚总裁买一送一

    隐婚总裁买一送一

    一场意外的“附加游戏”,缠绵之后,她不想理他,他对她却念念不忘。他开始有意无意出现在她的跟前,她却努力避开,但避无所避。他霸道而专情,总能在她需要或者不需要的时候出现,而她开始享受她那野蛮而温暖的爱。然而,就在她感觉幸福的钟声响起时,正是她面临狂蜂浪蝶开始展开猛烈攻击的时候,诬陷陷害、绑架威胁、威逼利诱,她都不在乎,只是他是否会一直坚持……
  • 山有木兮我悦君

    山有木兮我悦君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身为一个小说家最美的事情就是作品一朝翻身,被改拍成电视剧。冉沂也不例外。她的古代小说《山有木兮》意外被挑中要改拍成电视剧,她已是喜悦不已,而当又被询问能否接下协助改编的工作时,她更是乐不可支连连答应,但她更加没想到的是,被找来拍她这篇故事的男主角,竟然还是自己一直喜欢的男演员路陵,冉沂简直此生无憾。在《山有木兮》的一年多拍摄日子里,冉沂阴错阳差的见识到了娱乐圈以及路陵的不同面貌,而在她不知不觉入迷,越陷越深之时,午夜梦回她总想这样问路陵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可知?”冉沂想告诉路陵,这辈子总有个人让你一见到他心就忍不住软了,而他就是她的那个人。
  • 心底桃花眉间痕

    心底桃花眉间痕

    有些今天来不及真正的开始,就被写成了故事。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