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4900000027

第27章 天桥名把式

北京老天桥曾是武林名把式聚集之地,武林名人“中幡”宝三、“神弹子”张玉山、“跤王”沈三、“大刀”张宝忠……一个个武林高手,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先师吴斌楼在20岁上认识了宝三。二人相识于偶然,但惺惺相惜,终成好友。

宝三初在天桥设跤场,特意请吴斌楼帮场,就是在正式开场前,练练武术,“粘”住观众。先师本不愿去,他怕“给祖师爷拆白现眼”。但又碍于情面,故答应为宝三帮三个月的场。每天在宝三中幡、摔跤之前,加演醉八仙、九节鞭、走线锤等拳械表演,也算有了卖艺的经历。

故此,我也常听先师讲些天桥的旧事。现将笔者从先师及各路人士那里听来的有关天桥把式的事,归纳一下,以飨读者。

(一)从老天桥说起

讲江湖就不能不提到老北京的天桥,讲武林还是不能不提到老北京的天桥,讲卖艺更是不能不提到老北京天桥。

老天桥是个五方杂处之地,江湖汇集之所。且不说各种江湖行当均在此揽活谋生,就是练武的“卦子行”,不论黑道白道,好歹贤愚,都会出现在这里。

早年间的天桥是一片水乡,景色宜人。京城文人、富户、官员常来此处游玩、散心、赏景。当时水面有一座石拱桥,南北走向,是皇帝去天坛祭天的必经之路。人们便称之为“天桥”。据说是清道光年以后,这里才成了小商小贩买卖旧物、杂货的露天市场,最早就是摆地摊的,后来发展到有支桌子的,搭布棚的,圈布围子的。不像农村集市定期赶集,而是每日开市,因此聚集了众多南来北往讨生活的人,于是为游商小贩、购物贫民、无聊逛客提供服务的行业渐渐多起来,茶馆、饭铺、大车店陆续开张。自然也便吸引了各类艺人到这里卖艺为生。天桥,作为民间大众的购物场所、娱乐场所便逐渐形成了。风、马、雁、雀、金、皮、彩、卦、评、团、调、柳这些江湖行当也开始聚集于此。

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天桥那座桥被拆掉了高拱桥身,改成低矮的平板桥。到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由于水泽早已淤塞,为了展宽道路,便把平板桥也拆了,彻底夷为平地。天桥市场的规模此后也便确定了下来。珠市口以南,永定门以北,天坛以西,先农坛以东这一大片地方都属于天桥市场了。虽是各业杂处的露天市场,并不杂乱。各行各业,分门归类,纵横有致,颇显格局。平民百姓、劳苦大众多来光顾,文人雅士、富贾巨商也会来此闲逛,其繁华热闹程度京城居首。当时有诗赞曰:

酒旗戏鼓天桥市,

多少游人不忆家。

(二)天桥曾是卖艺行的聚集地

自打天桥市场形成,这里便有卖艺人的场子。有唱曲儿的、唱戏的、说评书的、唱大鼓书的、说相声的、耍木偶的、耍狗熊的、耍猴的、变戏法的、练杂技的、拉洋片的,不一而足。

“卦子行”卖艺属于杂艺,总是含着杂技的成分,增强娱乐性。试想,真把武术项目原封不动地搬到场子里,能有多少观众?转八卦、盘太极、站桩功、打砂袋,会吸引多少看客?

当时天桥的杂艺表演,有车技、顶技、口技、飞叉、飞钹、飞刀、飞杠、开砖、劈石、举刀、拉弓、拉皮条、打弹弓、鞭技、柔术、吞铁球、吞宝剑、咬铁条、捋铁条、钢筋绕脖,钢枪刺喉、油锤贯顶、腹上开石、钢刀劈胸、摔跤、耍中幡,等等几十种。

卖艺的没有舞台,条件好的用布围子遮挡,布围子里摆上一些条凳。条件差的,就是打个地摊,强些的用几张条凳围个圈子,差些的就把家伙什放在场子中央,靠观众围个圈子,形成个表演场地。

(三)把式匠在这里显身手

“卦子行”的卖艺项目,是靠显露武功招徕观众。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是表演独门绝技的。像飞镖、飞刀、甩头一子、弹弓、举刀、拉弓、鞭技等都属于这一类。

有名的神弹子张玉山。以打弹子闻名,原在清营当过差,后入江湖,会武艺,懂拳脚,是个“尖卦子”。

他的表演很独特,在场子里竖一根竹竿,上边挂着个小铜锣。他可以横打、竖打、正打、反打、立打、蹲打、卧打、仰打、弹不虚发,弹弹中锣。他还能在壶嘴上放弹丸,弹丸上放铜钱,打飞钱下的弹丸而钱仍在壶嘴上。张玉山的儿子张宝忠以举刀拉弓见长。两把大铁刀,一把重160斤,一把重180斤,随着活泛的脚步,大刀随身上下舞动。

有个孟际永“孟傻子”,说是镖师出身,擅长“甩头一子”。他卖艺,总是先说镖师得会“迎门三不过和甩头一子”(就是发三支金镖,再打绳镖的功夫),再用大白在地上画个大人头,在鼻、耳、眼、口几处分别放上一枚大铜钱,用“甩头一子”指哪打哪儿。

还有个“山东徐”,名徐源伦,精螳螂拳、梅花拳、猴拳。是个“尖卦子”。1947年在东北参加打擂获第一名。在四平、长春、沈阳开过拳馆。1948年到北京,在天桥卖艺。除了表演拳术和软硬兵器外,还表演硬气功。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地质文工团。1979年他在广西南宁首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露面,表演了猴拳猴棍获得银牌。此时他已是高龄老人。

以上这些都是有功夫的卖艺人。

一类是练硬气功的,像常傻子、傻王、智真和尚、朱家三兄弟经常演出的腹上开石、钢枪刺喉、钢刀劈胸等项目,现在也常看到。如今少见的是“油锤贯顶”和“双风贯耳”。

“油锤贯顶”是头顶五六块红砖,一人抡八磅铁锤由上砸下,砖碎而头不伤。“双风贯耳”则是表演者侧卧,一侧太阳穴枕在一红砖上,朝上的太阳穴也放着一红砖。一人用大锤猛砸上面的红砖,砖碎而人不伤。“油锤贯顶”和“双风贯耳”早已绝迹。新中国成立后的硬气功表演,以“头撞石碑”最惊险,就是用头撞一块类似花岗岩的条石。

硬气功项目还有脚踏炭火、肚皮切菜、吞宝剑、吞铁球等。

朱国良、朱国全、朱国勋三兄弟表演的是武术加硬气功。朱国全,人称“把式匠”。他有个绝技,能运气让气顺着经络走。他运气到手臂,气在手腕处鼓起个核桃大小的气包,随着气血的运行,那气包顺着小臂、肘弯、大臂、直到胸脯。然后他就表演钢刀劈胸。他用一把能削木头的锋利钢刀贴在胸脯上,由他弟弟朱国勋用三节棍猛砸刀背,拿开刀后,胸脯上只有一道白痕。

还有一类是摔跤,早在清朝,善扑营的扑户就常为皇帝筵宴藩部时表演摔跤助兴。清末民初,民不聊生,失去“皇粮的”皇家扑户便也到天桥撂地卖艺去了。摔跤场也叫掼跤场,常是一伙人,互相结对摔跤。往往是师父带着一帮徒弟摆场。

当时有名的跤场是沈三的跤场。沈三本名沈友三。当时他家住广安门内牛街老君地,父亲是个跤手。他自幼随父练摔跤,后又多得名人指教,技艺日长,此后便在天桥靠摔跤卖艺为生。他曾于1933年在北京举行的民国全运会选拔赛上获摔跤冠军,而后赴南京参加民国第五届全运会,在不分体重等级的摔跤比赛中力挫群雄,获得第一名,为此,人称“神跤”。

1934年10月,有俄国大力士在北平第一舞台表演力士斗牛、力士分牛、木板拍钉等功夫。此人口出狂言,声称功夫无双,并发表愿与中国国术家比武的声明。沈三闻知,愤愤不平,遂在记者陪同下前往西河沿金台旅馆他的住处签订比武合同。两天后二人比武,沈三获胜。第二天,《北平时报》登载了沈三痛摔俄国大力士的新闻,轰动全城。市民自发组织赠送他“民族英雄”锦旗一面,上款为“赠友三勇士和外籍力士来华角逐获胜纪念”,下款为“北平民众”。

跤场名人还有一位,就是宝三,姓宝名森,字善林,艺名宝三,绰号宝傻子。

他身材魁梧,膂力过人。初学中幡。耍中幡是北京地区的绝技,跤行耍中幡还起个幌子的作用,以招徕观众。宝三后拜摔跤家小辫王为师学摔跤术,二三十年代即名满北平。

宝三与少林拳名家金恩忠友善,金恩忠是《中华刺枪术》、《实用大刀术》、《国术名人录》等书的作者。金恩忠不忍宝三长期在天桥卖艺,曾于20年代末期推荐他到辽宁边防军任摔跤教官。“九一八”事变后,宝三返回北京,仍在天桥撂地摔跤。1933年,他参加在青岛举办的民国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获国术摔跤第一。1935年,他又代表北平市参加在上海举行的民国六届运动会。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社会地位提高,宝三受到政府关怀,他也焕发了青春,直至60年代初,他尚以古稀高龄活跃于摔跤场,不时率弟子表演中幡及摔跤。

在天桥把式场闻名的有几十人,能说出来的有:

“神弹弓”张玉山,表演弹弓绝技。

“大刀”张宝忠,表演举刀拉弓和摔跤。

“孟傻子”孟际永,表演飞镖和甩头一子。

“花枪刘”,带两个女儿表演柔术和拳械套路。

“田瘸子”,练杠子、二指禅。

“常傻子”,表演硬气功,掌劈卵石,指戳青砖,拳砸青石。

“傻王”,表演碎石,背磨盘等硬功。

智真和尚,和尚装扮,表演硬气功。

朱国良、朱国全、朱国勋,表演硬气功和武术。

“山东徐”徐源伦,表演七节鞭和其他拳械。

于正明,表演爬竿,如“扯风拉旗”、“倒立”、“站竿”等。

“小钢炮”高福州,表演肚皮切菜、脊背切豆腐等功夫。

“沈三”,摔跤、硬功。

“宝三”,摔跤、中幡

熊德山,摔跤、举刀拉弓。

“张狗子”张文山,摔跤。

“朱六”朱龙泉,小孩跤。

“飞叉赵”,表演飞叉。

(四)天桥武林高手以“三儿”、“傻子”称呼者居多

在武术界、摔跤界,这些属于“卦子行”的人中,称“三”的多,叫“傻子”的多。

光在摔跤界,知名的就有“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铁三”厉铁存、“钱三”钱良、“肉包”王三。在武术界,则有“醉鬼张三”、“燕子李三”、“神棍周三”、“鹞子高三”、“鸭巴掌魏三”……都是赫赫有名。

艺名、绰号中带个“三”字,在江湖卦子行是被武林称道、认可的象征。至于其人是不是真“行三”,不得而知。

我想,可能与“三”是个奥妙无穷、涵盖颇丰的数字有关。在中华文化中,“三”既能反映物质的本质(如万物可分为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固态;颜色可分为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又能反映社会习俗(如行礼要三叩首或三鞠躬;默哀要三分钟;发令要呼“一、二、三”;比赛要争前三名),还能反映人们常态下的思维方式(如处理事物“事不过三”,于是“茅庐”要“三顾”,“祝家庄”要“三打”),再引申到对事物的认识方面(则“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而武术界从“天人合一”的认识论出发,则强调“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低平,人有三尊君亲师”的互相对应。

正由于“三”的涵盖如此丰富,“三”成了吉利、崇高的字,于是才会把有着超人武功绝技的高手也冠以“三”字的现象,或以艺名的形式,或以绰号的形式。是不是如此?姑妄谈之而已。

至于称“傻子”,则含着江湖人士对被称之人的喜爱,同时,突出被称人外形和性格的特点。

像练硬气功的“常傻子”,有口吃的毛病,表情也有些木讷,似乎不机灵。

孟际永“孟傻子”,说话不着边际,引人发笑,似乎冒“傻气”。

耍狗熊的“程傻子”,外形傻大黑粗,带着傻劲笨劲。

宝三“宝傻子”,因他天性淳厚,待人实诚,侍母至孝,无不良习气和嗜好。这“傻子”二字则含着褒奖之意。

天桥是江湖人士聚集之地,是民间大众光顾之地,是穷苦人讨生活、寻欢乐之地,所以对武林人士起外号,自然没有书卷气。“三儿”和“傻子”则是上等称呼之一。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

    《相声三字经》是一本介绍相声历史和演变的书籍,它用一种说唱文学的语言与形式去演绎另一种说唱文学的历史。相声艺术博大精深,以“三字经”的形式讲述相声的发展史更是别树一帜。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相声的表演技巧、语言习惯,还有相声界的大师、前辈等名人,还请来徐德亮为“三字经”的内容作注释,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便于阅读。
  • 世俗的法规

    世俗的法规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各地民间的各种禁忌风俗,包括漫话禁忌、身体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婚丧禁忌、语言禁忌、礼俗禁忌、自然禁忌、动植物禁忌、鬼魂禁忌十章内容。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热门推荐
  • 红馆

    红馆

    重生八十年代,引领香港娱乐潮流;他成为无线TVB金牌司仪,更被称为‘扮嘢第一人’;他受到《明报》邀请,开始影评专栏。逐渐成为影评界的掌舵人;他更是受金像奖、柏林影展等邀请,成为评审员;成为‘金牌经纪人’的他更是打造出了一个个耀眼的巨星,‘红馆’旗下星光四射;破天荒的承办迈克尔杰克逊亚洲演唱会,让其登入中国。【进入红馆,带你领略娱乐圈辉煌、荣耀背后的沉浮!】ps:本书纯属虚构,切勿与现实挂钩!
  •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世长安:纤弱女子江湖情

    一场大火,将叶家小姐叶倾晨的记忆全部抹去。家族落败后,她只想在这个世上求得一方立锥之地,奈何命运的齿轮将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只有六岁的叶倾晨被“江湖骗子”樊鹤翁收留,从此跟着这个骗子师父游戏江湖。幼年时皇帝亲定的姻缘,命叶倾晨嫁给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千羽家族。从此,叶倾晨成为了千羽氏掌门人千羽寒的未婚妻,她和千羽寒的相遇是命中注定。两人在一番波折中相知、相恋。然而,叶倾晨没想到,在平静无波之下,却步步暗藏算计与杀机。 太子妃、皇后,乃至最后的女皇,满眼的繁华又如何能人叶倾晨的眼?她不过是想守着自己的爱人,一直到白头,一世长安。 看一个小小弱女子,在血雨膛风的江湖中,如何走上权力和爱情的巅峰!
  • 柠檬般的爱恋

    柠檬般的爱恋

    在一个冬天,有个小姑娘在路边哭泣,被孤儿院的院长,就带回了孤儿院,,,,,告诉你们故事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
  • 内身观章句经

    内身观章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要给男神生猴子

    我要给男神生猴子

    第一次见面时他说“我要给你生猴子”他回“小孩子,不要瞎闹腾”第二次见面后他说“我要给你生猴子”他回“不闹,回家去”第三次见面他说“最后一次了跟你说了我要给你生猴子”他回“给我一点时间”最终他却错过了,到后来,在家门口遇到他,他说“亲爱的,你还要不要给我生猴子?”
  • 银质

    银质

    平凡的学校,平凡的日常,平凡的男主角遇上满身伤痕的少女,一切都变了。我想讲述的,是一个有关爱与恨,忠贞与背叛,稚嫩与成熟,牺牲与成长的故事。会有热情的吻,伤心的泪,甚至是绝望,恐惧。我本来想,刻画一个比较完美的主角形象,那是我十年前的想法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愈发清晰起来,把他放到各种各样的故事中,完成人格的雕塑,灵魂的塑造。总的来说,会是一篇奇幻的故事,主角们有着各种奇妙的力量,也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和悲痛的过往,有些甚至是不愿回忆的伤痛,但是这也正是力量的来源,正如前面所说,是爱与恨。
  • 妖孽王妃不好惹

    妖孽王妃不好惹

    【已完结:搞笑+小白】她是个歪理一堆、嘴巴毒辣、见钱眼开,凭借自己长了一张娃娃脸和那萝莉个儿,到处惹事生非的无良少女。敢开青楼、敢让公主当花魁、让王爷当小倌、把太子送当铺当了……有什么是她NB的穿越女——司空萱儿不敢的???(看本文女主怎样在古代上演一场爆笑的爱情故事)
  • 风尘之警

    风尘之警

    生活还像往常一样在继续,生化危机就在人们沉醉在太平盛世的时候爆发,五个各自拥有非凡背景的好朋友在这种灾难下该如何应对,等待他们的又是何种挑战?
  • 将明

    将明

    李闲因命相被皇家追杀数十年,隐身农家劈材喂马读兵书。不甘平庸的他,誓要推翻隋朝。纵横沙场,挥斥方遒,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前世在课堂里学习唐朝盛世,现在自己书写李家历史,帝国旗号上终究还是冠以他姓。
  • 第三灵

    第三灵

    第一世,他是杀手之王,死于暗杀米国总统的行动中。因一颗三生珠。转世第二世,他是无双世界中战族的最强天才,战天。可是他做了天地间最为人神共愤的事,导致战族覆灭,自己也被杀死于天地崖上,第三世开启。第三世,最后一世。他走上了。第二世无意中发现的修炼道路。一道几乎必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