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400000069

第69章 毛泽东以“齿病”婉拒蒋介石之邀

南京陷落之后,一时间,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成了中国的政治中心。

蒋介石长驻武汉。毛泽东派出王明、周恩来、博古、邓颖超组成中共代表团,于1937年12月18日前往武汉。

面对向着武汉推进的日军,国共两党在武汉又开始新的会谈,这一回,国共会谈的主题,已不是要不要合作,而是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合作,周恩来以为,国共合作的组织形式,无非以下三种:

A。恢复十三年前(即1924年国民党“一全”大会时)的形式,使国民党改为民族革命联盟,允许其他党也加入;

B。建立共同委员会,在中央、各级共同讨论;

C。现在这种形武,遇事协商。

周恩来认为,第三种只是临时办法。

蒋介石呢?他以为眼下只能用这临时办法。

国共谈判,依然进展维艰。不久,蒋介石提出了新的方案,即第四种方案:国共“溶成一体”。

周恩来当即表示反对,说道:“党不能取消,国共两党都不可能取消,只能从联合中找出路。”

周恩来明白,国民党大,共产党小,一旦“溶成一体”,结果必是国民党“溶”掉了共产党!

蒋介石的意思,很快就通过他所控制的报纸透露出来。1938年初,武汉的一些报纸开始鼓吹“三个一”,即“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指“三民主义”,“一个政党”指国民党,“一个领袖”指蒋介石。

这“三个一”的另一含义是“一个信仰、一个政府、一个领袖”,意思差不多。

武汉的《扫荡报》还说出了蒋介石的“溶共”之意:“统一的团结方式,是用以大并小的方法,融化小的单位,合而为一。”

这就是说,国民党要“溶”掉、“并”掉中共!

毛泽东愤愤然,他理所当然反对“三个一”。

2月12日,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第1卷第10期,还有许多报纸发表了万言长文《毛泽东先生与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其光先生的谈话》,在武汉引起了颇大的震动!

这篇长文,是2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新中华报》记者其光的采访时所作的谈话。毛泽东猛烈地抨击了“三个一”,称之为“一党专政”。

蒋介石也很仔细地看了此文。

其实,那记者“其光”纯系子虚乌有,毛泽东也无此谈话!

此事内幕,如今才算“曝光”——那是中共代表团团长王明为之捉刀!

当时,王明以及周恩来、博古共同署名于2月11日致电毛泽东:

关于一个党一个主义问题,已成街谈巷议之资料,对于这一切问题,我们已到了不能不答复之地步。我们决定,对于党和主义问题,用泽东同志名义发表一篇2月2日与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其光的谈话,此稿由绍禹起草,经过长江局(引者注:当时驻武汉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对内称中共长江局)全体同志校阅和修正,现用油印发各报馆及通讯社,明日《新华日报》一次登完,此稿所以用毛泽东名义发表者,一方面使威信更大,另一方面避免此地负责同志立即与国民党起正面冲突,不过因时间仓促及文长约万字,不及事先征求泽东及书记处审阅,请原谅。

原来,王明来了个“先斩后奏”,以毛泽东名义发表批驳蒋介石的谈话!虽然蒋介石那“三个一”对于中共来说,不能不批,但王明这种做法却惹怒了毛泽东!毛泽东后来说,事情并非紧急到来不及经他过目的地步。

其实,说穿了,王明并不把毛泽东放在眼里。王明在共产国际当了多年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向来以毛泽东的上级自居。何况王明原是博古的后台,与毛泽东矛盾甚深。此事又使王明与毛泽东的关系进一步紧张。

当然,对于蒋介石的“三个一”,毛泽东是不能容忍的。

毛泽东曾这样批评蒋介石道:“一党主义都是没有根据的,都是做不到、行不通的,违背一致团结抗日建国的大目标,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蒋介石对于来自中共的抨击,曾向周恩来解释道:《扫荡报》的言论并不代表国民党,也不代表他自己。

陈立夫也告诉周恩来:蒋总裁已批评了《扫荡报》,并要各报以后不再刊登这类文章。

其实,《扫荡报》所说,倒是蒋介石心中的话!

1938年3月,国民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即“临全大会”,那基调便是“三个一”。

为了加强领袖的权威,“临全大会”根据蒋介石的意思,第一次提出了实行总裁制。大会修改了党章,规定“确立领袖制度”,增设了第五章“总裁”,赋予了总裁以“总揽一切事务”的权力。蒋介石被选为首任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从此,蒋介石除了“蒋委员长”、“蒋总司令”、“蒋大元帅”之类荣称外,又多了“蒋总裁”这一尊称。

总裁成了独裁的同义语。蒋总裁成了一个领袖的同义语。蒋介石强调了战时需要加强领袖的权力,实行了“总而裁之”、“独而裁之”。

“临全大会”又决定设立国民参政会,由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以代表国民共同参政,算是在蒋介石“总而裁之”之下的一点民主。

国民参政员共二百名,其中国民党员八十八名。中共是作为“文化团体”参加的。

毛泽东笑了,他称中共乃“武化团体”,并非“文化团体”!

不过,既然分配了七个名额给中共,毛泽东也就指定了七位中共党员作为参政员。

毛泽东所指派的七人是毛泽东、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邓颖超。照理周恩来应在其中,可能考虑到女性参议员非邓颖超莫属,而夫妇同为参议员又太显眼,所以没有列入周恩来。

1938年7月6日,国民参政会一届一次会议在汉口上海大戏院召开。

毛泽东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他,究竟会不会从延安来汉口出席会议?毛泽东如果来汉口,则意味着国共两党将举行最高级会谈。

张学良事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毕竟太深了!一年前,当蒋介石密邀毛泽东赴南京时,叶剑英马上从西安发电报给毛泽东:“毛不必去。”这样,那一回蒋介石和毛泽东没有晤面。

这一回,毛泽东也不去。不去,自然要找个借口。毛泽东的借口颇为有趣,他在致参政会的电报中称“因齿病及琐务羁身”!

毛泽东在说罢不去的原因之后,言归正传:

寇深祸亟,神州有陆沉之忧;民众发舒,大有转旋之望。转旋之术多端,窃谓以三言为最切:一日坚持抗战,二日坚持统一战线,三日坚持持久战。诚能循是猛进,勿馁勿辍,则胜利属我,决然无疑。

会议选举汪精卫为议长。这时的汪精卫集国民党副总裁和国民参政会议长于一身,其地位仅次子蒋介石。

在中共党内,张国焘此时已被开除,王明成了毛泽东的政敌。王明自恃出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多年,与共产国际关系很深,常以毛泽东的“上级”自居。他在武汉除了以毛泽东名义发表那次批驳蒋介石“三个一”的谈话外,还多次以中共中央名义,也以毛泽东名义发表声明、谈话,却不事先报告毛泽东,如1937年12月25日王明在武汉发表的《中共中央对时局宣言》,而最“著名”的要算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时,王明起草了《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在报送毛泽东的同时,已送交国民党了!

毛泽东在延安主持起草的文件到达武汉时,王明居然复电中共中央书记处:

你们所写的东西既不能也来不及送国民党,望你们在任何地方不能发表你们所写的第二个建议书,否则对党内党外都会发生重大的不良政治影响…

王明目中无毛泽东,竟然达到这等地步!

中共内部王明和毛泽东的关系日益紧张,如同国民党内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关系日益紧张。毛泽东致信蒋介石盛赞其抗日精神日本首相近卫手下有一个智囊团,即昭和研究会中国问题研究所。1938年6月,这个研究所向首相提交了一份绝密的报告,叫《关于处理中国事变的根本办法》。报告一开头,便这么写道:残败的国民政府现在还在叫喊坚决抗日,毫无投降之意……对国民政府,必须以击溃为根本方针,明确除此以外别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表明,蒋介石自“七七事变”以来,实行抗日,就连日本也以为对其除了“击溃”,别无选择。

这份报告也强调了必须“摧毁”国共合作;首先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占领了汉口,才能切断国共统治区的联系,并可能促使两党产生分裂。

这表明,连日本也意识到国共合作的威力。

日军为了“击溃”蒋介石政府,为了“摧毁”国共合作,把攻击的目标指向武汉。

6月12日,日军在安徽当时的省会安庆登陆,揭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蒋介石坐镇武汉指挥,调集了十四个集团军和一个江防军,迎战日军。日军则调集了十二个师团,前后投入了四十万兵力。比起上海、南京来,武汉有大别山脉、幕阜山脉以及鄱阳湖作为屏障,再说国民党军队也有了跟日军作战的经验,日军想速战速决就不那么容易了。战斗打得十分艰难。日军从三面包围武汉,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奋力抵抗,大小战斗不下数百次之多。

宋美龄则在武汉成立了“新运妇女指导委员会”,组织妇女参加抗战,她自任指导长。她还用一口流利的英语,通过美国广播网,呼吁世界各国支援中国抗日。

对于蒋介石的英勇抗战,毛泽东表示敬佩。1938年10月1日,周恩来自延安来到武汉。4日,周恩来会晤蒋介石,当面向蒋介石递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信。毛泽东此信,极为热情地赞扬了蒋介石。在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位政治对手之间,如此洋溢友情的信,颇为罕见。这是一封难得的信,如今原件保存于台湾,现全文照录于下,以飨读者:介石先生惠鉴:

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十五个月之抗战,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虽顽寇尚未戢其凶锋,然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此次,敝党中央六次全会,一致认为抗战形势有渐次进入一新阶段之趋势。此阶段之特点,将是一方面更加困难,然又一方面必更加进步,而其任务在于团结全民,巩固与扩大抗日阵线,坚持持久战争,动员新生力量,克服困难,准备反攻。在此过程中,敌人必利用欧洲事变与吾国弱点,策动各种不利于全国统一团结之破坏阴谋。因此,同人认为此时期中之统一团结,比任何时期为重要。唯有各党各派及全国人民克尽最善之努力,在先生统一领导之下,严防与击破敌人之破坏阴谋,清洗国人之悲观情绪,提高民族觉悟及胜利信心,并施行新阶段中必要的战时政策,方能达到停止敌人之进攻,准备我之反攻之目的。因武汉紧张,故欲恩来同志不待会议完毕,即行返汉,晋谒先生,商承一切,未尽之意,概托恩来面陈。此时此际,国共两党,休戚与共,亦即长期战争与长期团结之重要关节。泽东坚决相信,国共两党终必能干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驱逐顽寇,而使自己雄立于东亚。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专此布臆。敬祝健康!

并致

民族革命之礼

毛泽东谨启

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

毛泽东此信,表明国共合作正处于最佳状态。

不仅毛泽东在致蒋介石的亲笔信中赞扬了蒋介石,而且在共产国际的会议上,中共中央代表团也赞扬了蒋介石。也就在1938年9月,中共中央代表团在共产国际发表声明:“蒋介石,政府,及国民党,没有投降,他们出来保护自己的国家以反对日本侵略者,而中国人民则起来进行伟大人民所值得有的英勇斗争。”“在蒋介石统率之下,中国全部国家政权,与一切军队之统一,亦正在完成中。”“我们的党,并不把自己对于国民党及国民政府首领蒋介石的合作,看成短期的事情,而是准备在战争之后,还继续与他们共同工作,以建设伟大的、自由的、民主的中国。”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则表示,“完全同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

这就是说,毛泽东所实行的国共合作路线,得到了作为中共上级的共产国际的批准。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

    《屠基达自传》汇集了大量由屠基达本人亲自撰写的珍贵文稿,其中包括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资料、回忆、纪念文字等,内容丰富、精彩,情感真挚动人。从叙述的内容中,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屠基达,认识中国的一位歼击机设计师,还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曲折、不断前进的发展历程。 这对我们今天从事和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吕梁山的儿子》这本记述马佩勋同志传奇人生的书问世了,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热门推荐
  • 仙匠在异界

    仙匠在异界

    仙器,神器,只要有材料,主角一切都可以打造出来,自己本身带着一万把极品神器,一次意外里,掉进异界里面去,于是,他开始在异界里做起神器批发生意,用神器去讨好公主,圣女……
  • 多伦多,限速60公里

    多伦多,限速60公里

    这是一部目前为止最全面、真实,最大胆、生动描述中国移民在加拿大生活的作品。充满数字时代气息。羽菲,留完学后、独自走遍世界,探索自由和艺术的内涵;若茗,在傲人的金融工作背后,却自甘坠入风尘;凌宇,国内的IT人才在北美却在靠抓蚯蚓这样的体力活求生,婚姻的变更也败在了白人手中;诚钢,在黑道白道上遍寻商机...并苦苦等待在风尘中跌撞的若茗,给她一个温暖的家...小说不求深刻优美,力求简洁生动轻松,故事丰富好看。人生贵在经历,起起落落后、平实才是真。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本书根据孩子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将孩子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软弱型等类别,书中的理论与案例都紧紧围绕着性格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一剖析。
  • 混之从零开始

    混之从零开始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江湖大风暴,老社会、新生代粉墨登场,是新生代崛起,还是老社会雄霸江湖?旧日法则遭到从所未有挑战,都市野狼横行,今日新规则又由谁来定?一个学生因遭遇勒索开始了他的混混生涯,一切从零开始,只为财富、权势,一代枭雄的精彩人生!
  • 千年恋之若水

    千年恋之若水

    “做人太苦,即使不能再转世为人,我也要带着他的记忆守护着他。”“我冯云佳对天起誓:诅咒你们生生世世不能在一起!”一千年了,缘起缘灭,这一世你们该有个结果,只是在上一世你们都欠了别人,须了了因果,历经大劫大难,你们方得圆满,且去吧!“我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只希望今生来世与你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我不相信命运,自从遇到你后,我相你就是我的命运。”“夕儿,你相信我,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一定会克服,我们会幸福的在一起。”“我不在乎你的家人有多反对,我也不在乎有多少人打仗,我只在乎你,我要你好好的。你在哪里,我便去哪里,你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如果必须有一个人经受磨难,我情愿这个人是我。”如果有一天,我放下了所有,只为追寻你的脚步,请你,一定要珍惜我!“夕儿,你好好照顾自己,我会努力的,我欠你的,我欠你一生一世。”==========================================================================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若世间有真正的爱情,那便是你我之间,今生来世,即使经历再大的劫难,我绝不负你。谨以此文献给所有还相信爱情的人。
  • 且战风凌

    且战风凌

    50年前,妖域大肆侵略扩张,魔,鬼,中原三域人民拼死抵抗,五十年后,风云再起,四个少年莫名的命运交会,四种不同的带兵风格;天下群雄!唯我之下!
  • 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的想法是走向成功的试金石,有想法才能够成大业,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明确方案和计划,并且法运用得当,是行动的前提,成大事的基础。只有行动才能将心动的想法转变为现实,从而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
  • 殇空王灵

    殇空王灵

    殇,死亡的意思。她是统治黑暗的王者,也是死亡也舍她而去的可怜人。
  • 如歌年华

    如歌年华

    青春,是一个美好而又沉重的字眼,美好在于你想起时会有一个面孔盘旋,沉重是因为,那时的你,没有想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