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400000043

第43章 南京衮衮诸公意见纷争

与“红都”保安中共中央相比,南京的国民党中央获知西安事变消息,要晚得多。

据当时在南京的陈布雷12月12日日记所载:“是日下午1时余方在寓,忽接果夫电话,询余有无西安之消息,余怪而问之,则谓西安至南京电报已不通矣。”

这表明,南京方面,直至12日下午1时,尚不知西安风云突变。陈果夫只因西安至南京电报不通,感到诧异。

下午3时50分,南京方面这才收到国民党驻潼关部队的将领樊松甫发来的电报,告知蒋委员长“失踪”。这下子,南京方面才知西安动向异常。

直至下午5时20分,南京方面收到张、杨通电,大吃一惊,这才知道“介公”被扣,比起中共来,差不多晚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像炸开了锅似的,蒋介石被扣的消息,使南京政府衮衮诸公,先是不知所措,紧接着则意见纷争。

就在保安毛泽东窑洞彻夜通明之时,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常委们也于12日夜11时聚集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对策。会议开至13日凌晨3时结束。接着,又召开中央政治会议,加以讨论。

两个会议作出四项决定:

一、孔祥熙以副院长代理蒋介石之行政院长职;

二、军事委员会执委增至七人,包括何应钦、陈诚、李烈钧、朱培德、唐生智、陈绍宽;

三、军委会工作由副委员长冯玉祥及执委负责;

四、陆军部长何应钦及军委会成员负责指挥部队。

会议还决定,褫夺张学良一切官职并缉拿严办,同时决定由何应钦指挥部队讨伐叛乱。

会上,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占了上风。

陈立夫则另有妙计,他以为妥善解决西安事变,可另辟蹊径:通过潘汉年与中共紧急联络。

于是,他急急忙忙去找张冲的助手杜桐荪,命他火速赶往上海寻找潘汉年。

国民党和中共在幕后建立的秘密联系,在这关键的时刻,发挥了作用。

当杜桐荪好不容易在上海“潘记裁缝店”里找到潘汉年,已是13日深夜。

潘汉年随杜桐荪赶往南京,与陈立夫见面,则已是14日上午了。

暂且按下潘、陈会谈不表,该叙一叙正在上海的宋美龄。

1936年10月22日中午12时,当蒋介石的专机飞往西安时,宋美龄和他同行,同住华清池行辕。此后,当蒋介石在洛阳“避寿”,宋美龄也同往。

五十诞辰那天,蒋介石吹熄蛋糕上五十支蜡烛时,宋美龄也在一侧帮助丈夫吹。

12月4日,当蒋介石在张学良陪同下,由洛阳飞往西安时,宋美龄因病去上海治疗。这样,当华清池弹雨纷飞之际,宋美龄不在场。

宋美龄发表过《西安事变回忆录》,其中写及“初闻”蒋介石被扣的情形:

余初阐余夫蒋委员长为西安叛兵劫持之讯,不啻晴天霹雳,震骇莫名。时适在沪离开会,讨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事,财政部长孔祥熙得息,携此噩耗来余寓,谓“西安发生兵变,委员长消息不明”。余虽饱经忧患,闻孔氏言亦感惶急,时西安有线无线电报交通皆已断绝,越数小时仍不能得正确消息,然谰语浮言,已传播全球。骇人者有之,不明者有之;群众承知之心切,颇有信以为真者,世界报纸竟据之而作大字之标题矣。

当宋美龄从上海赶到南京,已是13日早晨。这时,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及中央政治会议已经结束,那四项决定已经作出。

然而,宋美龄见了那四项决定,大为不满。她这样忆及:

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遽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余殊觉其措置太骤,而军事方面,复于此时以立即动员军队讨伐西安,毫无考量余地……然余个人实未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

这样,南京又出现了以宋美龄为首的主张“不流血的和平”的主和派。主和派包括孔祥熙、宋子文、孙科、王宠惠等。

13日午后,一架由宋美龄所派的专机,从南京机场起飞,朝西北飞去。机上坐着宋美龄指派的特使。

同类推荐
  •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故宫活字典:朱家溍传

    他是一部“历史书”,擅长文物鉴定,被誉为国宝专家; 他主编的《国宝》,成为中国政府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朱家溍传》讲述他出生相国世家,却蜗居陋室,与家人多次捐赠收藏,一次捐赠即过亿元。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中国历代才女见于史籍的记载少的可怜,南朝钟嵘的《诗品》,评价了从汉朝到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其中女诗人只有四人,不到总比数的百分之四,而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三十卷,入选的女作家作品,只有班昭和班婕妤各一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悬殊,在文学辞赋上,女子真的比不上男子吗?当然不是。因为在封建统治的思想下,女子无才便是德。本书辑录从春秋时期到清代较为重要和著名的女文学家、女作家、女书画家等。让读者在品味她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中悠然神往,想象一下才女们“蕙心纨质美韶许,玉貌绛唇淇水花”的风韵,感受那些从发黄的纸堆中走出来的“惊才绝艳”,品读风流文采的红袖馨香。"
  •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故事

    本书介绍孟德尔——生物遗传学的先驱、奥地利生物学家,阐述其作为农民的儿子对科学的执着、及其理论在中国的传播等。
热门推荐
  • 曼珠华

    曼珠华

    一段故事,一段传奇...........................
  • 九死神功

    九死神功

    浪子身世悲苦,幼时常受欺凌。但生性豁达,随遇而安。不屈的性格和永恒的信心,赢得了众多美女关爱,再得到了神功秘籍后不惜以身似功。用极大的毅力克服了来自内心的心魔。就是遭受到身心的屈辱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是不得不看的好书。有些事情就是眼见,也是假的。而有些事情耳听,就一定是真。任岁月流逝几许?壮志豪情永在心.
  • 胡小姐奇遇记

    胡小姐奇遇记

    胡小姐名叫胡凤花,原来是一位性格滥到极点的富二代少爷。不料死后重生竟然成了一位美娇娘,但对胡凤花来说换一个身份换一个身体照样能活的精彩,只是以前的好友,生意伙伴乃至于仇家怎么都开始变得奇奇怪怪起来了?荒诞的都市,荒诞的人们演绎荒诞的故事。
  • 饮食宜忌一本通

    饮食宜忌一本通

    许多人在日常饮食方面,长期存在着某些偏见和误区,更有一些人,由于单纯从个人的口味和爱好出发,缺少必要的指导,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以致在不知不觉中侵害着自身的健康。因此,学习一些饮食知识十分必要。特别是日常饮食中的宜忌,应该成为老百姓人人了解熟悉的常识,这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无疑十分有益。《饮食宜忌一本通(图文百科家藏馆)》借鉴并利用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营养学的理论,从食物的食用、搭配、相克与不宜,食物的加工、储藏、烹调,日常饮食习惯,常见病症的饮食治疗。不阿人群的饮食宜忌,全方位地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达到将日常饮食起居寓于治病之中。起到防治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 魔幻末日

    魔幻末日

    诺从地狱里走出来活着为了复仇,誓要杀尽那些卑贱的人类.可洞里乾坤已过数万年,世界早已不同......
  • 青梅竹马:陪到最后是心安

    青梅竹马:陪到最后是心安

    内容简介:我一定要娶她当我老婆!只因一个人的介入而分手?他(她)生活得怎么样了?不要离开我!我以为我的温暖能给你整个宇宙没想到给你带去痛苦……
  •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穿越以来苏三三得以过上吃饭睡觉打豆豆的小日子,无奈身后跟着一个妖孽儿子,最为无奈的是她连孩子她爹是谁都不清楚。闲来无事遛遛妖孽儿子调戏调戏帅哥,吃干抹尽继续走人。某日妖孽宝宝问:“娘亲,我爹爹来了,说要带我们回家。”苏三三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微微斜着看了一眼,懒散的问:“哪儿呢?”“喏,就在这里。”顺着妖孽儿子的指引,苏三三方才看到前面站着几个一个比一个长得妖孽却冷冰冰着脸的男人。苏三三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淡定,这才一扬手道:“想要我和儿子是吧?是不是得表示一下?”
  • 灵斗天下

    灵斗天下

    天才的世界是不需要解释的!!!牛叉轰轰,一路杀着走!!!
  • 金鳞传

    金鳞传

    一个落魄的留学生无意中拾到了一个金色的鳞片,通过这个奇怪的鳞片,他一步一步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超出常人的能力,同时被卷入了庞大的纷争和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道天书下九重。这两句诗到底暗示着什么?武功和人的能力的极限到底在哪里?曾经那许多传奇人物的失踪到底去了哪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天下棋局,浮华若梦,贪恋红尘,自灭尘世。要你齐赏此幅棋,此生梦。谢谢各位前来观看,有人来看就好,别无他求。
  • 来自巴黎的星海钟塔

    来自巴黎的星海钟塔

    传说,巴黎有一座神奇而又美丽的钟塔。传说,巴黎有一座五千年没响过的钟塔。传说,巴黎有一座只有相爱的恋人,才能使它响起钟声的钟塔。但五千年过去了,无数相爱的恋人来到钟塔前,都无法令它响起。为什么呢?难道是他们不够相爱吗?不,不是的。来,把耳朵凑过来,让我来告诉你---------钟塔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