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3100000051

第51章 邓禹

一、一见钟情英雄相惜

“原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诵诗,受业长安。时光武亦游学京师,禹年虽幼,而见光武知非常人,遂相亲附。数年归家。

及汉兵起,更始立,豪杰多荐举禹,禹不肯从。及闻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于邺。光武见之甚欢,谓曰:“我得专封拜,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也。”光武曰:“即如是,何欲为?”禹曰:“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禹得效其尺寸,垂功名于竹帛耳。”光武笑,因留宿闲语。禹进说曰:“更始虽都关西,今山东未安,赤眉、青犊之属,动以万数,三辅假号,往往群聚。更始既未有所挫,而不自听断,诸将皆庸人屈起,志在财币,争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非有忠良明智,深虑远图,欲尊主安民者也。四方分崩离析,形势可见。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于今之计,莫如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以公而虑天下,不足定也。”光武大悦,因令左右号禹曰邓将军。常宿止于中,与定计议。

及王郎起兵,光武自蓟至信都,使禹发奔命,得数千人,令自将之,别攻拔乐阳。从至广阿,光武舍城楼上,披舆地图,指示禹曰:“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禹曰:“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光武悦。时任使诸将,多访于禹,禹每有所举者,皆当其才,光武以为知人。

“译文”

邓禹字仲华,南阳郡新野县人。

十三岁时,就能朗诵诗篇,在长安从师学习。当时光武也游学京师,邓禹虽年幼,但见到光武后就知道他不是一位普通人,就与他亲近交往。

数年后回家。

等到汉兵起,更始即位,豪杰们多荐举邓禹,邓禹不肯相从。

后来听说光武安定河北,邓禹就驱马北渡黄河,追光武到邺县。

光武见到邓禹很欢喜,对邓禹说:“我有封拜官吏的特权,你远道而来,难道是想做官吗?”邓禹说:“不愿做官。”光武说:“即便这样,想干什么呢?”邓禹说:“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垂功名于史册哩。”光武大笑,就留他睡觉闲聊。

邓禹进言说:“更始虽然定都关西,但现在山东没有安定,赤眉、青犊之流,劫辄以万数,三辅一带,往往群聚假借名号。更始既没有挫败过他们,而他们也不听指挥裁决,各将领都是些庸人崛起,志在发财,争用威力,早晚图快乐罢了,并没有忠良明智,深谋远虑,真想尊重主上安抚百姓的。四方分崩离析,形势清楚可见。明公虽然建立了辅佐王室的功劳,恐怕也难成大业。为今之计,不如延揽四方英雄,务必取悦民心,建立高祖的伟业,拯救百姓万民的生命。以公的德才平定天下,是足可以平定的。”光武帝大悦,因此令左右的人称邓禹为邓将军。

让他住宿在帐中,共同商定策略计划。

等到王郎起兵,光武从蓟到信都,派邓禹征发各郡国的“快速部队”,得数千人,令他亲自率领,另去攻拔乐阳县。又跟光武到广阿,光武住在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天下的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邓禹说:“现在海内混乱,人们思念明君,就像婴儿思慕慈母一样。古代兴大业得天下的,在于德的厚薄,而不是土地的大小。”光武很高兴。

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光武认为邓禹知人。

“点评”

邓禹少时敏慧,十三岁便能诵诗。后来,他到长安去上学。那时候,刘秀也在那里上学,结果,两个人就于长安相遇。没有想到,长安一遇,两个人竟然结下了一世情谊。

在长安的时候,邓禹虽然要比刘秀小,可是,他聪慧过人,从第一眼看到刘秀,就觉得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于是,就一直跟随着他。好几年之后,才回家去了。

公元23年,刘玄称帝,年号更始。乡里豪杰纷纷对邓禹说,你也起事吧,跟着更始干也挺好的。可是,邓禹摇了摇头,不肯从。

后来更始帝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不久命刘秀往定河北镇抚州郡。邓禹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立即跑去和刘秀相见。刘秀也很高兴,两人晚上睡在一起,彻夜长谈。

邓禹对刘秀说,眼下,到处起兵,不过,多数都是平庸之人,不是为了一时之财,就是为了一时之名,我看透了这些人,大都没有出息,成不了什么气候。就连这个更始,庸碌无能,估计也不成大器。目前的这个形势下,您最好是招揽各方贤士豪杰,恢复汉高祖的伟业,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您一定行的。

刘秀听了,非常高兴,觉得他说得非常深刻也很有建设性,就更加敬重他。之后,吩咐左右称呼邓禹为邓将军,每当遇到什么大事、难事,刘秀总是要和邓禹商议,听取他的意见。

不久之后,河北割据势力王郎起兵反叛,邓禹随刘秀被迫逃离,从今北京城西南角跑到了今河北省邢台西南,得军数千人,令邓禹率领,攻拔广阿,广阿在今河北省隆尧东。刘秀指着地图,对邓禹说:“天下郡国如是,今始乃得其一。子前言以吾虑天下不足定,何也?”意思是说天下那么多郡国,现在我们才得到一个小地方,你还说我能成大事,得天下,那是从何说起啊?

邓禹说:“方今海内淆乱,人思明君,犹赤子之慕慈母。古之兴者,在德薄厚,不以大小。”意思是说能成大事的人,不在于得到的地盘有多大,而是在于他的品德有多高多厚。而您德高望重,指定能行的。

刘秀闻后非常高兴,他觉得这个邓禹啊,眼光独特,有前瞻性。这期间,刘秀选任将领,多先征询邓禹意见,而邓禹举荐的人,一个比一个要棒。邓禹的聪明才智,让他看人准、看事准,从而,深得刘秀爱戴。

二、德高而望者众

建武元年(25年)正月,邓禹率军越太行山,出箕关进取河东(山西省南部地区)。河东都尉闭关拒守,经战十日,大破守军,夺获大批军资粮秣。继而又率军围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但数月未能攻下。更始大将军樊参率数万人,渡大阳欲攻邓禹,邓禹派诸将在解南迎战,大破敌军。更始一看,那还了得啊,于是就让王匡﹑成丹﹑刘均等合军十余万,一起来对付邓禹。

开始的时候,邓禹失利,樊崇战死。天黑后双方停战,军师韩歆和诸将见自己的部队气势受挫,都纷纷说,赶紧趁着夜色,撤退吧,不然,可就错失良机了。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啊,咱们现在打不过他,就赶紧撤吧。

可是,邓禹不从。为什么呀?邓禹的眼光是独特的,他客观分析了一通,认为王匡之军虽多,但势不强。第二天利用王匡停止进攻之机,邓禹重新组织了队伍,调整了部署。第三天清晨,王匡尽出其军攻打邓禹,邓禹令军中不得妄动,严阵以待,坚守不出。等到王匡的部队来到营前的时候,猝然击鼓,全师猛扑,来了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结果大破王匡军。王匡军落荒而逃,邓禹率轻骑急追,大获全胜,于是,就平定了河东。

就在这个月,刘秀在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即帝位,派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

那一年,邓禹才刚刚二十四岁。

河东平定了之后,邓禹又率得胜之师于汾阴(今山西省宝鼎)渡河,入夏阳(今陕西省韩城东南)。更始十万兵力对抗邓禹,结果大败。这时候,赤眉军已进入长安。赤眉军军纪不好,烧杀抢掠,就是一帮子土匪,百姓不知所归。但是,老百姓听说邓禹的部队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扰民,不坑民,于是,就纷纷投奔到他这里来。正所谓品德如磁石,品德越高,磁力越大,归附的人越多,敬仰的人也越多,真乃德高而望者众也。

三、有一种态度叫淡定

这时候邓禹手下纷纷劝他入关,直接进攻长安,把长安给搞定。可是,邓禹却很谨慎,他想了想,说不行啊,现在,我们虽然人多将广,可是,说实在的,能打仗的人不多,粮食也紧缺。赤眉军刚进长安,抢了不少东西,军资充沛,加上一个个正在兴奋劲儿上,还不能打啊。现在,我们最好是休兵,养精蓄锐,并且瞅瞅他们的死穴在哪里,这样才有胜算。

邓禹从大局考虑,就没有急于进攻长安。

可是,这时候光武帝因关中未定,而邓禹又久不进兵,遂下诏催促邓禹进兵长安。可是,邓禹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出兵攻打长安。他留将军冯愔、宗歆守枸邑,自己带着主力部队平定北地(今甘肃庆阳和宁夏吴忠一带)。但冯愔、宗歆二人争权相攻,来了一个窝里斗,冯愔把宗歆给杀了,并且开始反击邓禹。邓禹那个气啊,于是,赶紧遣使问计于光武帝。一个月后,冯愔被收拾了。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遣使者更封邓禹为梁侯,食四县。

后来,赤眉内乱,西走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邓禹探得长安空虚,觉得时机成熟了,开始进攻长安,结果自己大败。

建武三年(27年)春,奉刘秀之命进击赤眉的邓禹,因“惭于受任无功”(《资治通鉴》卷四十一),率部至湖县(今陕西潼关东),邀冯异共同迎战赤眉军。冯异认为赤眉军势力很强,打算先放他们过去,然后东西夹击,杀他个片甲不留。本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计谋,也是邓禹找回面子的良机。可是,邓禹手下有一个邓弘,这个人是个急性子,邀功心切,急于迎战。结果,赤眉军假装失败了,军械粮草什么的丢得到处都是,逃跑了。这边一看,胜利了,就赶紧去缴获战利品,纷纷抢着吃车上的豆子,结果发现,那车上哪里有多少豆子啊,上面装的全是泥土,只有表面覆盖了一层豆子。种种迹象表明,中计了!可是明白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人家绿林军杀了个回马枪,杀得邓弘军大败。邓禹、冯异合兵跑来搭救,赤眉军又逃跑了。邓禹复战,结果又是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只带二十四骑逃归宜阳。邓禹因此战失利,引咎交上大司徒﹑梁侯印绶。数月后,拜右将军。

建武十三年(37年),天下平定,光武帝加封功臣,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光武帝因邓禹功高,又封其弟邓宽为明亲侯。

中元元年(56年),邓禹再行司徒事,即行宰相之职,这在东汉功臣中是罕见的破例之举。汉明帝即位后,以邓禹为先帝元勋,拜为太傅,当年病逝,终年五十七岁,谥元侯。

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之所以居中兴功臣之首,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回顾他的一生来看,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实,在邓禹众多的性格元素中,其淡定的态度,还是很值得肯定的。怎么说呢?邓禹功勋卓著时,是淡定的,式微降职后,也是淡定的,重新高就时还是淡定的。邓禹有十三个孩子,他对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是成功的,让他们在功名利禄面前,学会淡定,不谋私利,让其各守一艺,也就是一个人学一样自食其力的本领,也就是今天的职业技能。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也是很值得肯定的。

同类推荐
  • 三国董卓大传

    三国董卓大传

    现代坏学生穿越来到三国,没能重生为心目中的英雄,重生成董卓。但却赫然发现,诸葛亮是奸诈的,张飞是猥琐的,众多的三国美女都还是小萝莉,于是,他骑着名马,带着猛将打造新的天下……
  • 日不落1620

    日不落1620

    一群人来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但是向东,有法兰西堵住了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向西,有不知敌友的印第安部落,还有偶尔出现的后来者,一穷二白的他们,又要如何建设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 异世帝王之召唤猛将

    异世帝王之召唤猛将

    穿越异世,幸运的成为皇帝,可惜,整个国家内忧外患,内有大臣要反他,外有强敌环绕,随时都有可能皇位不保!幸好附带召唤系统,华夏大地上的英雄豪杰等待他的召唤!三国白马银枪赵子龙,水浒豹子头林冲,隋唐门神秦叔宝,汉初名士陈平张良!林崎觉得打下天下也不是那么难!可是这个爆表是怎么回事?大唐太宗李世民,大汉太祖刘邦,乱世之奸雄曹操,宋太祖赵匡胤,草原上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不过这都没什么,我有强兵猛将,便斗一斗你们这些太祖天骄!建了个书友群;471119640,欢迎进来玩
  • 三国之梁山群英传

    三国之梁山群英传

    王好一个现代游戏程序编写员,带着自己刚刚建好的水浒游戏人物模型穿越到三国荆南。初入贵地的王好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可以召唤水浒好汉的系统,从此展开了与天下英雄争霸的路途。
  •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作品简介:小说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用简洁鲜明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形象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反海盗、捉土匪、中科举、反贪官以及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而最后辞官的传奇经历,提出了忠臣与英雄人物在那沧海横流的封建落后势力的强压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需要后来几代人不断努力,国家才有前途的主题思想。作品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有蕴含哲理的清新笔调与刻划人物的心理的叙事艺术,把独特海域风光和诱人气息的海洋文化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作者:蕃炘
热门推荐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夕晨

    夕晨

    ——我和你之间的距离,我要用什么样的速度,才能追上你的步伐?我不知道如今,8年后的我们,现在距离多远?时差12小时。那么,我们的心是否会各走一端?——距离遥远,我们一起追赶。即使时差12小时,只要向着相同方向走去,就可变为6小时,甚至更短。而我,会加快自己的步伐更早遇见你。
  • 补天之传

    补天之传

    黑暗之地,起源之山。黑暗与光明并生。浩劫至,天地崩,大道灭,规则尽,黑暗起,时光倒流,轮回逆转,万物凋零,诸神谢幕,动天乱地。所谓九死必有一生,无数修士纷纷踏天而行,只为争那一线生机……少年辰空,秉天地之意而生,身怀黑暗,手持混沌,自始界出,战神伐仙,登天平乱,逆乱阴阳,化黑暗为炉,以光明为火,熔炼天地,重铸规则,缔造一个补天的传说……
  • 金牌婚宠:高冷boss娇妻在手

    金牌婚宠:高冷boss娇妻在手

    他是‘沸点’的当红DJ,是受万人宠爱的金牌鼓手。他帅气潇洒多才多艺,明明权势在身,金钱如斗,但却深藏不漏。她是Q大高材生,新闻学院提前毕业的大记者,是高学历的高材生,原有大好的前途却选择留下陪在他的身边。当一个帅气有才的‘穷小子’遇上心高气傲的美女高材生,又会有一段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身份,权利,爱情,使命,什么才是他心中的信仰,才是他的最不愿割舍.............
  • 阿拉德风云

    阿拉德风云

    这里没有穿越这里没有携带BUG的主角这里是单纯的阿拉德大陆这是一篇关于平凡的鬼剑的成长文这是一篇关于冒险的热血文不求惊天动地,但求超越自己!再渺小的人物,都可以改变世界!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信中,读者不仅可以看到洛克菲勒优良的品德、卓越的经商才能,还可窥见这位商业巨擘创造财富的谋略与秘密。我们译取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并将书信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展,让读者深刻了解书信里的精华。
  •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元始高上玉检大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

    本书从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乐舞戏剧、古玩收藏,以及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入手,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著作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浓缩,采用设问方式,介绍丰富多彩而又震撼人心的历史,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丰满而深刻的精神内涵。
  • 庶女成凰:二嫁太子妃

    庶女成凰:二嫁太子妃

    前世,她太信赖身边的人,导致母亲与自己惨死!一朝重生,她定要那些人付出代价!继母狠毒?好!那她就比她更毒!高傲庶姐蛇蝎心肠?好!那她就把那美人皮扒下来让那蛇蝎心肠无处躲!前世为情所伤,这一世断情绝爱,只为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只是,身边那个男子,为何总是阴魂不散,走到哪里都有他的身影……
  •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醉之袖舞江湖

    红颜阁,天下第一的武林名门,名下更有百花十二门,江湖人畏而远之。而她,偏偏出自红颜阁,是百花十二门中的绿萼门主。意欢,有着世间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可是遇上了生命的劫,从此飞蛾扑火灰飞烟灭。她与他,有缘,有难。历经重重磨难,等待两人是结合还是分离,命运未知。七窍玲珑心,为世间至宝,她与他,携手共赴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