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61600000010

第10章 成本和费用分析

当巴菲特浏览了一家企业的总收入之后,他就会花大量时间研究各种成本费用。因为巴菲特知道,发财致富的秘诀之一,就是减少开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成本和费用的区别。简单地说,成本是直接的,费用是间接的。成本可以量化,可以归结到具体的产品或经营活动上,而费用一般不能量化,不能直接归集到具体的产品上,必须按一定方法分配。成本与企业特定资产或劳务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收益性支出形成费用,资本性支出先计入资产类科目,然后,再分期按所得到的效益,转入重要的费用科目。

下面就赶快进入正题。

营业成本:快速看穿企业是否

虚报利润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应当与所销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进行配比。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

营业成本,简单说就是企业的营业费用,包括新产品的研发费用、把产品推向市场的销售费用、相关管理费用、折旧费、分期摊销费、重置成本、减值损失、以及其他诸如非经营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等的费用。营业成本是公司的刚性支出。

上述提到的所有这些费用科目加起来构成总营业成本,如果用企业的毛利润减去总营业成本,我们就能得到公司的营业利润或亏损。这些科目都会影响公司的长期经营业绩。

巴菲特常用营业成本来判断企业实际收益。这是最简单快捷的识别企业实际利润的方式。

销售费用:巴菲特希望越少越好

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展览费、租赁费(不含融资租赁费)和销售服务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以及其他经费等。

销售费用,也被称为收入成本。销售费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购买其销售产品的进货成本;另外一种是企业制造其产品所支付的材料费用和劳动力费用。如果一个企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商品,那么,我们通常用“收入成本”这个词来代替“销售费用”。其实,收入成本和销售费用二者在本质上并没有根本差别,只是收入成本在理解上比销售费用可能稍微晦涩一点。我们应该准确调查出这个公司在计算销售费用或者说收入成本时所包含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到管理层是如何进行企业管理的。

产品成本=年初存货成本+当年存货在本年增加的成本-剩余存货到年底的现值

“例3-4”如果该玩具企业年初有100万美元的存货,并且在此后一年中总共购买了20万美元的存货,到当年的年末,若剩余存货价值为70万美元,那么该公司在本期的产品成本就是50万美元。

尽管产品销售费用本身对我们评价其股票价值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也不能告诉我们该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的竞争力优势,但是,销售费用却可以告诉我们该企业的毛利润大小。正如上一章中我们所介绍的,毛利润指标相当关键,因为由毛利润指标可以计算出毛利率,而毛利率指标能够帮助投资者判断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竞争优势。

管理费用:关注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一般管理费用成本,包括管理人员薪金、广告费用、差旅费、诉讼费、佣金和应付薪酬等。

一般来说,管理费用只是间接创造价值,管理费用比例过高往往说明的是企业管理效率较低。在我国许多企业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管理人员过多。所谓的大企业病,病根就在管理费用过高。

按照惯例,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保持在59%

穆迪公司的此项比例每年约为25%

宝洁公司在这方面的花费则一直保持在61%左右

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此类花费可能将达到数十亿,它们对公司的固定成本有着重大影响。对不同的公司而言,这些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相差迥异,甚至在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之间,比例也不尽相同。请注意,我们这里讲的是“持续水平”,而不是某一年。

巴菲特通过研究发现,那些处在高度竞争行业,并且缺乏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其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比例常常显示出很大的不同。通用汽车公司在过去的5年中,其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占毛利润的比例在28%到83%之间。而福特汽车公司在过去5年内,每年此项费用上的花费占当期毛利润的比例竟然高达89%至780%之间,这意味着福特公司像疯子一样花钱。同时期,福特公司的销售业绩不佳,收入呈下降趋势,但该公司的此项费用却一直保持不变。如果该公司不尽快减少在此项上的花费,那么,它们将吞噬更多的毛利润。

在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过程中,公司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越少越好。如果它们能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那当然最好。从目前情况看,倘若一家公司能将此项费用比例保持在30%以下,这真令人欣喜。然而,不少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此项费用比例仍在30%~80%之间。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公司在这方面花费占毛利润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100%,那很可能是在跟一个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的公司打交道。要知道,在这类行业里,没有任何公司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此外,虽然有些公司维持着低水平或者中等水平比例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但它们却因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开支或者过高的贷款利息支出,破坏了其良好的长期经营发展前景。

英特尔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该公司在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上的开支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但因为过高的研发费用,其长期经营业绩被削弱到仅为平均水平。即使英特尔公司停止研发,它目前的这批产品绝对可以在10年内保持不落伍,但其后可能不得不退出市场。

固特异轮胎公司的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比例为72%,但其高昂的资本开支以及为这些资本开支融资而产生的贷款利息支出,在经济衰退时代每次都将这个轮胎制造商拖入赤字困境。但如果该公司不增加贷款以维持高额资本开支或技术改进,它将不能一直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巴菲特认识到,一定要远离这些总是受困于高额销售费用及一般管理花费的公司。他也知道,即使是此项费用保持较低水平的公司,它的长期经营前景也可能被其高昂的研发费用、高资本开支和大量债务所破坏。无论股票价格如何,他都对这类公司避而远之,因为他知道,它们的内在长期经济实力如此脆弱,即使股价较低,也不能使投资者扭转终生平庸的结局。

财务费用:找出企业筹资

问题的关键指标

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有的企业如商品流通企业、保险企业进行单独核算,不包括在财务费用)、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如债券印刷费、国外借款担保费等。但在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应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有关的,在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之前的利息支出,计入在建资产的价值;清算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计入清算损益。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虽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但与营业收入的实现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不宜将它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只能作为期间费用,按实际发生额确认,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一般在“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并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财务费用发生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期末将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

财务费用,这个指标本身对于我们判断股票价值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财务费用指标判断企业筹资问题。

折旧费:不应忽视的成本

折旧费用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或控制的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计提的折旧费用。折旧费,通常按资产原来成本的固定百分比来计算,该金额须定期记入支出账内或从总收入中扣除,以弥补该资产的贬值所有的机械设备和房屋建筑物,最终都将因损耗而报废,这种损耗在损益表上反映为折旧费。

通常而言,一项资产在给定年度的折旧数额是对当期收益的一种成本分配。或者可以这样说,每年的资产折旧费,就是该资产被用在当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产生收益的那部分资产额。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几种折旧法的计算公式: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按预计的使用年限平均分摊固定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就是按规定的总工作量(总工作小时、总工作台班、总行驶里程数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通常应用于那些价值很大,又不经常使用或生产变化大,磨损又不均匀的生产专用设备和运输设备等的折旧计算。其计算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月折旧额

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该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3)双倍余额法在预计可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该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

双倍余额法就是根据各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和双倍的不考虑残值的直线法折旧率计提各年折旧额。其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2/预计可使用年限)/12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就是将应计折旧总额乘以剩余可用年数(包括计算当年)与可使用年数所有数字总和之比,作为某年的折旧费用额,因此也称年限总数法或年数比例法。其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12

即使在同一个企业里,对于不同用途、不同性能的固定资产,需要选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以保证合理性。我们熟知的电子工业企业的房屋与其他企业房屋没什么两样,都可以采用年限法(直线法),但是电子机械、电子仪器、仪表以及配套的计算机等机器设备,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为避免其陈旧过时,提前报废不能收回原值而遭受损失,就得考虑采用加速折旧法对它们计提折旧。同样在企业中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往往采用年限法计提折旧,对于某些不经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如大型的刨床),就采用工作时数法或产量法等等。

“例3-5”A企业上月计提折旧额22000,上月减少设备一台,月折旧额500,上月增加设备一台,月折旧额1000元。本月减少设备一台,月折旧额400,本月增加设备两台,月折旧额1200.请问,本月应提折旧金额为多少?

首先,我们要明确固定资产折旧有一个要求,即: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下月开始计提;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照常计提折旧,下月开始停止计提。

所以,本月应计提折旧

1000+400=1400

“例3-6”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中信出版社,作者:玛丽?巴菲特、戴维?克拉克。假设XYZ印刷公司买入了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印刷机。这台印刷机的使用年限为10年。因为该印刷机的使用年限为10年,国家税务局不允许公司将这100万美元的总开支一次性全部计入购买该设备的当期成本,而是将这购买成本在其使用的10年间分别列入各年的折旧费。10年的使用年限和初始的100万美元的总开支,意味着XYZ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在这台印刷机上每年计提10万美元的折旧费。折旧费是公司运营的一项真实成本,因为这台印刷机终有一日会被淘汰报废。

这台印刷机买入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导致100万美元的现金流出和100万美元的工厂和设备(固定资产)的增加。在未来10年间,每年必须计提10万美元的折旧费,并作为一项当期开支反映在损益表中。公司每年将从资产负债表上的工厂和设备资产账户减去10万美元,同时增加10万美元到累计折旧账户。购买这台印刷机实际发生的100万美元现金流出,将反映在现金流量表的资本性开支项目中。我们想再强调一次:购买这台印刷机的100万美元开支将作为折旧费在未来10年里逐年摊销(每年折旧费为10万美元),而不是在购买当年全部列入购买成本。

华尔街那些金融家们想出了一个狡猾的伎俩:这台印刷机一旦购买并完成支付,今后每年10万美元的折旧费并不会发生任何现金流出,但在未来10年间,它可以减少公司每年向国家税务局上报的利润总额。这意味着从短期来看,XYZ公司虽然有一项成本费用,但事实上,它却不发生任何现金流出。因此,那些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就可以将10万美元的折旧费还回到利润中,这就意味着,该公司的现金流现在可以偿还更多的负债,从而为杠杆式收购提供融资。华尔街的金融家们重新设计出了一个利润指标,简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指在扣除所得税、折旧费和摊销费之前的利润。

巴菲特指出,那些聪明的金融家们在使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指标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问题――这台印刷机最终将报废,公司不得不再花100万美元去购买一台新的印刷机。但公司如今却背负着因杠杆式收购而产生的巨额债务,很可能没有能力去购买一台价值100万美元的新印刷机了。

巴菲特坚信,折旧费是一项真实的开支,因此不管以何种方式计算利润,必须将折旧费包括进来。倘若背道而驰,我们就会自欺欺人地认为,公司在短期内的利润要比实际利润好得多。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一般是不会发财致富的。

巴菲特发现,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相对那些陷入过度竞争困境的公司而言,其折旧费占毛利润的比例较低。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公司的折旧费用一直保持在毛利润的6%左右,而箭牌公司同样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其折旧费也大约在毛利润的7%左右,巴菲特长期钟爱的投资对象,宝洁公司,其折旧费也只有毛利润的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用汽车,该公司属于高度竞争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其折旧费占到毛利润总额的22%~57%。

对那些吞噬公司毛利润的各种费用,巴菲特认为它们越少,就意味着越高的保底线。

利息支出:巴菲特不愿看到的数字

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除资本化的利息外)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

利息支出反映的是公司在该季度或该年度为债务所支付的利息。尽管有些公司赚取的利息可能比其支付的利息要多,如银行,但对于大多数制造商和零售企业而言,利息支出远远大于其利息所得。

利息支出被称为财务成本,而不是运营成本。它之所以被单独列出,是因为它与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过程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利息是公司财务报表中总负债的反映。公司负债越多,其必须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如果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较高,公司很可能是属于以下两种类型之一:其一是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公司,因为在这类领域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承担高额的资本开支;其二是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但在杠杆式收购中承担了大量债务的公司。

巴菲特指出,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几乎不需要支付利息,甚至没有任何利息支出。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宝洁公司只需花费营业利润的8%用于利息支出;箭牌公司平均只需将7%的营业利润用以支付利息;相比之下,固特异公司属于过度竞争和资本密集型的轮胎制造业,它平均每年不得不将其营业利润的49%用于支付债务利息。

甚至在高度竞争的行业如航空业,利息支出比例也可以被用来判断公司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一直保持盈利的西南航空公司仅花费营业利润的9%用于支付利息,而它的竞争对手联合航空,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其利息支出占到了营业利润的61%。西南航空公司另一个陷入困境的竞争对手美国航空公司,其利息费用比例竟高达92%。

这是一条规律:在消费品领域,巴菲特所钟爱的那些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其利息支出均小于其营业利润的15%。但是,我们要清楚,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重在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相差甚远。举个例子:富国银行(巴菲特持有该银行14%的股份)将其营业利润的大概30%用于支付利息,相比于可口可乐公司,这看起来过高,但事实上,在美国银行业前5名中,富国银行的这一比率是最低的,也是最吸引人的。此外,富国银行也是唯一一家被标准普尔公司评为AAA级别的银行。

利息支出与营业利润的比率也可以真实反映一家公司的经济危机水平。拿投资银行业来说,该行业内的公司平均需花费70%的营业利润用于支付利息。如果细致观察,我们不难发现,2006年,贝尔斯登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所列出的利息支出占其营业利润的70%,但截至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其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已经高达230%。这意味着它将不得不动用公司所有者的权益去补足这个差额。对高度杠杆化运作的贝尔斯登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大灾难。到了2008年3月,这个曾经十分强大、其股价在一年前还高达每股170美元的贝尔斯登银行,最终被摩根公司以仅每股10美元的价格收购。

这是一条极其简单的规律:在任何行业领域,那些利息支出占营业利润比例最低的公司,往往是最有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的。用巴菲特的话来讲,投资于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是确保我们能够获取长期财富的唯一途径。

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

出售资产损益及其他

一个公司出售一项资产(存货除外)所产生的盈利或亏损,将反映在出售资产收益(损失)账户上。这项收益是指出售资产产生的收益与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差。如果公司有一栋价值100万美元的厂房,在计提一定时间折旧费用后,账面价值降为50万美元,现在以80万美元售出,公司将记录这项资产出售产生的30万美元收益。与之类似,如果该厂房以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公司将记录10万美元的出售资产损失。

此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这个账户。该账户将非运营的、偶然的、非经常性的收入和支出一并汇总记录,并反映在损益表上。这些业务包括固定资产(如财产、工厂和设备)的出售,同时也包括公司正常经营业务范围之外的许可协议和专利权出售等。

有时候,这些偶然性事件会突然加到公司损益表的最后几行,因为它们都是偶然性事件。巴菲特认为,无论用哪种利润指标来确定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这些偶然事件的影响都应该被排除在外。

税前利润:巴菲特最常用的指标

税前利润是指将所有费用开支扣除之后,但在所得税被扣减之前的利润,其实也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费用以及流转税后的利润。所得税的缴纳通常以税前利润为基础。巴菲特在决定是否要购买一家公司或在公开市场买入一家公司部分股票时,税前利润也是他计算投资回报率常用的一个指标。

将免税的投资排除在外,所有的投资报酬率都是以税前为基准的。并且,因为所有的投资都在相互竞争,所以如果能在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衡量它们,事情就变得更加简单容易。

巴菲特当年买入价值1.39亿美元的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的免税债券(该债券每年支付给他2270万美元的免税利息),其理由是免税的2200万美元收益相当于税前的4500万美元收益。如果他购买一家每年赚取4500万美元税前利润的公司,估计他需要花费25亿到30亿美元。因此,他把投资于华盛顿公共电力供应系统债券当作是以50%的折扣买入了一家具有同样经济发展前景的公司。

巴菲特经常谈到“税前条件下的公司利润”,这使他能在同等条件下将一家公司的投资与另一项投资进行比较。同时,这也是他价值投资理论启示的基石:持有一家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实际上是投资于一种息票利率逐渐增长的“权益债券”。

应缴所得税:巴菲特鉴别

利润真假的法宝

应缴所得税计算公式:

本期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会计折旧或减值-税法折旧或减值

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本期发生额

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期末余额

(期初暂时性差异+/-本期会计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期初余额

期初暂时性差异×前期税率

与其他任何纳税人一样,上市公司必须为它们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当税金被支付以后,它们将反映在损益表中的“应缴所得税”一栏。

巴菲特认为,应缴所得税项目反映了公司真实的税前利润。处于某些目的,一些上市公司喜欢夸大自己的经济效益,对外宣称它们赚了很多钱,但事实上,它们并没有赚到那么多钱。

这很容易迷惑投资者,但是,有一种途径能够判断出它们所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巴菲特常用的方法就是去查看该公司提交给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的报表,然后再去查出它们的所得税支付情况,将其报告的税前营业利润数额从中扣除35%,美国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5%。

如果余额与公司对外报告的税后利润不符合,那么就意味着可能存在谎报利润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了解。

多年来,巴菲特发现那些千方百计歪曲事实以欺骗美国国家税务局的公司,同样会绞尽脑汁地想出各种方法欺骗它们的股东。真正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优质公司,其利润本来就很不错,完全没有必要靠包装来误导他人。

净利润:巴菲特的终极追求

净利润,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当公司从收入中扣除所有费用开支和税款之后,我们就能得到公司的净利润。

净利润这个指标可以让我们确定公司在缴纳所得税后最终赚了多少钱。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对于投资者来说,净利润是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对于管理者来说,净利润是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同时,净利润也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管理绩效以至偿债能力的一个基本工具,是一个反映和分析企业多方面情况的综合指标。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简而言之,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巴菲特最关心的是公司净利润是否具有上升趋势。仅仅单独一年的净利润数据对巴菲特来讲毫无价值,他感兴趣的是,公司利润是否展现美好前景,是否能保持长期增长态势,若是两者兼备,则等同于具有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巴菲特并不要求公司一帆风顺,但他希望整个趋势是保持向上的。

但在此注明:公司有可能因为股票回购计划而导致净利润的历史走势不同于每股收益。股票回购方案将减少流通股数量,从而增加每股收益。如果一个公司的流通股数量减少了,也就是说,计算每股盈利的公式中分母变小了,每股收益反而会增多,但事实上净利润并没有增加。有些极端的例子是,某些公司的净利润本来正面临衰减,但通过股票回购计划,则可能使每股收益不减反增。

尽管大多数金融分析师都关注公司的每股收益,但巴菲特却关注公司净利润的真正走势。

巴菲特发现,那些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公司,其报告净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会明显高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巴菲特曾经说过,倘若要在一家收入100亿美元、净利润为20亿美元的公司和一家收入1000亿美元但仅赚50亿美元的公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他将选择拥有前者。因为这家公司所赚取的净利润占其总收入的20%,而另一家公司只占其总收入的5%。

所以,单独的总收入数据基本不能反映出公司经营业绩状况,但它与净利润的比率,却能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公司与其他公司对比的业绩状况方面的信息。

像可口可乐这样的优质公司能净赚总收入的21%,举世瞩目的穆迪公司能净赚总收入的31%,这些数据正好反映出这两家公司卓越的基本情况。相比而言,西南航空公司只能净赚总收入中微薄的7%的利润,这反映出航空业的高度竞争性质。在这个行业内,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相对同行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另外,通用汽车公司即使在经营情况良好时(当它不亏损时),也只能净赚其总收入的3%的利润,这同样说明过度竞争的汽车制造业糟糕的经济状况。

一条简单规律(当然不乏例外):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一直保持在总收入的20%以上,很有可能,这家公司具有某种长期的相对竞争优势。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低于其总收入的10%,那么它很可能处于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该行业中没有一家公司能维持其竞争优势。当然,这种绝对量化的观点会留下一个巨大的灰色地带――就是那些净利润率在10%~20%的公司,这一地带挤满了目前还未被投资者发现,但时机已经成熟,并等待发掘长期投资财富的公司。

银行和金融公司不属于上述规律范畴内,这类公司如果出现异常高的净利润率,通常意味着其风险管理部门过于松懈。尽管这些数据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有诱惑力,但实际上它们却暗示出公司可能在为所谓的高收益率承担巨大的风险,这在贷款业务中通常表现为赚取快钱,但其代价可能是长期的灾难。一个深陷于财务危机的公司是不可能让投资者发财致富的。

值得注意是,净利润的多寡除了受利润总额的影响,还要看公司的所得税率。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三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二是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三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15%征收。

“例3-7”

某一冰箱销售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计卖出了2万台冰箱,每台冰箱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那么这家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冰箱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

=1500×2+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假设一:该商店的所得税率为25%时,则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380×(1-25%)=285(万元)

假设二:所得税率为15%时,其净利润为:

380×(1-15%)=323(万元)

结果非常明显,当所得税率低时,企业的盈利就大。同一家商店,其税后利润在享受15%的所得税率时就比25%的所得税率时要高38万元。

每股收益:看清成王败寇

每股收益是会计期间内以股份数为基数,计算公司每股股票所得的净利润。在投资领域中,这是一个重量级指标,因为公司的每股收益越多,其股票价格将越高,这是一条定律。想知道公司的每股收益,我们将公司的净利润总额除以公司流通股数量即可得到。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今年赚取了1000万美元的净利润,而公司总共有100万股流通股,那么该公司今年的每股收益为10美元。

任何单独一年的每股收益不足以用来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但是,连续10年的每股收益数据就足以让我们明确判断出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巴菲特所寻找的是那些每股收益连续10年或者10年以上都表现出持续上涨态势的公司,该公司具有持续上涨的每股收益,充分说明这家公司具有某种长期竞争优势。持续的利润通常表明公司所销售的产品或产品系列都不需要经过一个昂贵的交换过程,或者说销售成本很低。利润的上升走势意味着公司强大的经济实力足以支付为扩大市场份额而投入的广告费用,或者为扩大生产规模而产生的各种开支,同时公司也有充裕资金进行类似于股票回购的投资活动。

对于那些每股收益走势不确定的公司,巴菲特通常会避而远之,尤其是公司每股收益呈下降趋势,其中一些年度甚至亏损。因为,巴菲特认为,这样的公司处于一个激烈竞争行业,它有时候处于繁荣时期,有时候又步入衰退时期。繁荣时期说明需求大于供给,当需求巨大时,公司就会扩大生产以适应需求,而这将增加成本,并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供给过剩。供给过剩的结果是价格下跌,这意味着在下一轮繁荣来临之前,公司将面临亏损。市场上有数以千计这样的公司,其每股收益都是如此走势不定,导致其股票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这也让很多传统价值投资者误认为到了买入的时机,但殊不知他们买进的却是一艘冗长而缓慢、没有明确行驶方向的船只。

同类推荐
  • 做自己的理财专家

    做自己的理财专家

    储备是你的救命稻草,怎样才能储蓄有道?省钱需要智慧,生活中该怎样精打细算?股票投资有哪些清规戒律,股神巴菲特有哪些投资原则?怎样挑选肥基,防范基金风险?怎样投资外汇,巧赚外国钱?怎样正确对待超前消费,用借来的鸡生蛋?保险中有哪些陷阱,怎样用保险理财?怎样让物生财,用收藏创造财富?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理财决定命运。正确的理财观念,实用的投资手段,可以成功实现你的财富梦想。和全球百万人一起来学习理财学,为什么收入越多,资产却越少?为什么会花钱的人财富反而更多?为什么必须这样投资股票和基金?为什么要像巴菲特一样滚出自己的雪球?……
  • 穷日子富过:理财改变你的人生

    穷日子富过:理财改变你的人生

    本书对储蓄、股票、基金、保险等理财工具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并从消费、结婚、生子、旅游等几大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解析,还针对经济不景气时期制定了特殊的理财方案。
  • 从此不做月光族

    从此不做月光族

    本书介绍了理财方面的知识,从节省开支到银行储蓄、从生活保障到投资生财、从买房买车到未来人生规划,各方面都有涉及。
  • 每天学点投资学(全集)

    每天学点投资学(全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提高。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财富的增值。股票、基金、外汇、黄金、楼房等已成为越来越多“淘金客”的投资选择。但很多人还处于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和学习投资策略、投资方法,降低投资中的风险,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

    本书对国际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概念、主要产品、交易规则、定价模型以及这种交易策略加以简洁明了的说明。从具体内容来看,本书在重点论述金融衍生产品中最重要的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后,对金融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信用衍生产品等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也加以简要的介绍。全书共分为13章,依次为:金融期货概述;金融期货的主要产品;金融期货的定价原理;金融期货的套期保值;金融期货的套利与投机;金融期权概述;金融期权的主要产品;金融期权的定价模型;金融期权的套期保值;金融期权的套利交易;金融互换;远期利率协议与其他利率协议;信用衍生产品。各章后分别有该章的小结、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题。
热门推荐
  • 百炼成神

    百炼成神

    炼狱是黑暗的尽头也是生命起初的摇篮,子民已在此安居千年。动荡从寻找天选之人开始,谁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的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
  • 健康生存密码

    健康生存密码

    本书内容包括:健康究竟是什么、饮食密码、运动密码、心灵密码环境和睡眠与健康、密码误区、做自己的健康顾问等。
  • 重生:一时春暖一世花开

    重生:一时春暖一世花开

    前世,身为蜀国亡国公主,被别国一路追杀俘虏,最后一位将军也在保护自己下而死,与其被抓取当俘虏,还不如毅然纵身跳下悬崖,也决不做傀儡愧对父王母后和那些以身亡国的将士百姓们!重生穿越到二十一世纪,其本尊是一位三线牺息的小明星,看我如何一步步走上获得影后如何玩转娱乐圈混得风生水起....
  • 《古有燕行》

    《古有燕行》

    我从未想过,这一天会这么早来临。入宫之行,于父亲,于燕家来说,是有极大的好处的。若是自己在宫中得势,不论后廷于朝堂,燕家都会立于巅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可若不是,自己便会老死于宫中,一生不得到大千世界中游历见识,又有何意义。可是,父亲和燕家一众人却是不以此为虑,他们认为,只凭我的容貌,足可以讨得皇上欢喜,为此,他们宁愿牺牲我的自由。
  • 清月盈舞:人约黄昏后

    清月盈舞:人约黄昏后

    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上班族女孩子,因旅游故宫引发一次意外的穿越,她用真情去换取姐姐的感动,用爱与计谋为姐姐重新赢得宠欢,面对众阿哥频频献殷勤,她笑着敷衍,最后在哪遗落了自己的真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官斗神将

    天官斗神将

    天极会,一个神秘的组织,首领号称昊命天官,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秘密布局,搅乱天下。而代表主流势力的四大至尊头衔,在发现了天官的阴谋之后,集合所有力量,与之对抗。只是两边都没想到,背后竟有人利用了这场浩劫......无佛之面孔,魔又何以成魔;无魔之手段,佛又何以成佛,一念之间,悲心而已。天官斗神将,碧血染玄黄。侠骨伴柔情,看官细欣赏。
  • 夙世因缘:扶至唇边笑

    夙世因缘:扶至唇边笑

    他本妖娆无情,可却偏生念她成疯、思她成狂,哪怕她是鹤顶红,他也甘之如饴,最后为她,堕落成魔!“你若敢死,我就敢忘!把你忘得一干二净,黄泉碧落,永生不见!”泪眼婆娑中,仿佛看到他唇角带笑,静静地看着她,“你送我一场红梅落雪,那我便赠你三世情深,不负不弃。你送我一捧落花,我便赠你一颗痴心。
  • 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

    限时婚令:帝豪的VIP夫人

    他是京都背景神秘、权势滔天的帝豪,尊贵傲气。她是京都女神,帝豪心间的朱砂痣。她凤眸半眯,似笑非笑:“帝豪大人这是不行呢,还是YU求不满呢?”他唇角上翘,一脸暧昧:“小琪儿试试不就知道了,我的豪华双人床随时等你来哦。”Bon:“时总,诗琪小姐被人求婚了。”时景修:“把洛诗琪这名字写到本少的配偶栏。”Bon:“时总,夫人看中隔壁公司了。”时景修:“连带隔壁的隔壁全部打包送去给夫人。”Bon:隔壁+隔壁=半个京都!PS:1v1,绝对宠文,无虐!女主重生完美逆袭,收获霸道雅痞忠犬帝豪一枚!
  • 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

    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

    潘宁的父亲潘时人是缉私局副局长,潘宁10岁的时候被走私分子绑架,唐末的父亲用生命救了潘宁。而那个走私分子恰是慕远的父亲。此一事件构成三个主要人物的隐性关系。潘宁与慕远在高中时恋爱。唐末对潘宁也有好感。身为缉私警的唐末当时在调查一起跨境毒品案件,顺藤摸瓜,知道慕远母亲参与其间。唐末用道义逼迫潘宁将慕远引诱出来,想通过他钓出其母。但不幸的是,慕远母亲意外死亡(自杀他杀不明),慕远也因为他的一句戏言而陪上未来。慕远失踪后,唐末冒了把险,最后如愿与潘宁结婚。慕远失踪的这8年,G市有个做进口生意的企业宁远火速发展。唐末和潘时人都感觉这个企业有走私嫌疑,并与以前的案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嫁人的资本

    嫁人的资本

    每个女孩子都想嫁得好一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毕竟婚姻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女人的第二生命,嫁得好,才有可能活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