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4900000010

第10章 引子

《淮南子》是应时之作,在总体上回应了当时的社会问题,指涉了急需解决的焦点和矛盾,并且有洞见性地提出许多积极的建议,反映了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文化理念。面对已有的文化资源,《淮南子》提出了适应当时需要的博大宽容的文化观,是以建立在先秦各学派认识发展为基础的,将“物无贵贱”的自然平等观扩展到社会意识文化领域,由专于一家到贯通百家是当时学术走向的必然。因此,整合是基于道的特征和要求,是出于纳入了各科知识之上的一个文化整体意识的考虑,它需要对各种知识的内外各方面进行融会贯通。《淮南子》一书始终贯穿着“通”的观念,“通”的思想同时又反映出汉初思想家试图贯通一切的昂扬向上的时代进取精神。

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通”的极限和最终的目的是“得道”。通过打通事物内部以及事物间的各个方面,从而使万物联系起来。早在《庄子》中已经具有了“以道则通”的思想,提出了“道通为一”的命题。“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从万物的源起来看,万物得于道,因此相通于道;从人的认识层次而言,通则得知天下之理,通则万物为一;从最高本体的道来看,万物本无分别,是齐一的,唯通达此理者方能明了万物的统一性。《庄子》是从对立事物差异的相对性方面说明万物的本质是通而为一的。另外“通”的观念多受《易传》思想的影响。《易?系辞上》:“一合一闭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表明通则知。通总是与道相连。“通”还是道的特点,如王弼所言:“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通行于万物,并内在于万物之中,显示了道的无处不在的普遍性。

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通”是比较重要的哲学观念,它与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紧密相连。在道家眼中,“通”的最终的标准是通达宇宙万物最高本体的道,从而将道与通内在地本质性地联系在一起。道遍在万物之中,得道则通知万物,这是通的最终根源,因此,“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以得道作为通的尺度,通是得道的必然结果,得道即谓通。“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道存在于万物中,德是道的特征。表现在人身上就为德,因此通达天地之情,就具备了德的品性,德因此也具有通的特性。由此可见,“通”的观念是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淮南子》传承这一“通”的内涵,并将通的观念运用于自然与社会各个层次,从而构成了无物不通的思想观念体系。“通”的观念源于《庄子》,通达则易超越纷杂的俗务,与其逍遥自在的人生哲学紧密相连,“堕肢体,?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因此通的观念为得道以及个体精神的超越提供了理论基础。庄子只是在道的层次上讨论,《淮南子》则进一步将其落实于自然和社会之中。“诚通乎二十篇之论,睹凡得要,以通九野,径十门,外天地,捭山川,其于逍遥一世之间,宰匠万物之形,亦优游矣。”作者对此书自视甚高,但看出作者是要通过把握此书的主旨超越天地的界限,掌治万物,最终实现人生的逍遥。显示出作者具有浓厚的超世心态。因此“通”不仅是认识上的结果,又是一种境界,得道的境界同时也是通的境界,是万物了然于心通达之后的澄明。

同类推荐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马斯洛谈自我超越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是客观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和正统弗洛伊德学派以外的,最受学术界、工商界、宗教界欢迎的心理学大师,有心理学领域“第三势力”之称。他的人格以及人的多层次需求的理论,是近20年来对当代社会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理论。“自我实现”与“追求卓越”,更是成为当代人最推崇的口号和追求的信念。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菜根谭》是明朝道家隐士,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热门推荐
  • 人鱼忧伤的瞳孔

    人鱼忧伤的瞳孔

    人鱼一族守护了上万年的圣物‘海洋之心’,只为等到上帝赐予人鱼一族的第七位人鱼公主。终有一日,人鱼七公主归位…………统领狼人、吸血鬼两族的十二大古老家族。十二大家族的吸血鬼祖先与狼人十二创族女神通婚,并合并了狼人。吸血鬼两族,形成了赤月族。现由第十二代的十二位新圣主统领。
  • 虞将军

    虞将军

    一个贤良朴素的村妇,死后重生到本朝第一位女将军身上。她如何由一个心态上的村妇,如何接受变成巾帼不让须眉的大将军。前尘旧事如烟,往后她便做另一个自己。这个故事不是女尊文,是女强文。
  • 短篇随笔一一各种感悟和杂谈

    短篇随笔一一各种感悟和杂谈

    每一个章节都是独立的,或感悟或杂谈,仅一家之言。
  • 风华痴儿

    风华痴儿

    痴儿又如何?不就是欺负么?那就欺负回去呗。不就是阴谋么?那就算计回去呗。不就是不受待见么?我还懒得理呢。不就是圣旨赐婚么?我……我就伙同夫君,一起扮演痴儿怎么样?
  • 魔兽之虚空假面

    魔兽之虚空假面

    特别通告!请紧急戒备.有兽出没!--------------------莫看书瘦立关闭,待到书肥是何年?起码点击收藏下,给点动力继续集。
  • 智慧谋略宝库1

    智慧谋略宝库1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冥渊之战

    冥渊之战

    一个种族,背负一段曲折的历史。在异界侵袭大陆之后才得以崛起,并率领联盟军队抵御外敌。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全新的模式,一定会让你在本书中寻找到全新的想象空间和体会,还有不一样的乐趣与情感。
  • 顽魅仙

    顽魅仙

    穿了也就穿了,居然穿到洪荒世界,还变成了一个大龄剩女?什么,她原来是因为成为了南风国的圣女所以才至今未婚。既然如此,她便可逍遥四海,独步天下了不是?不过,事实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顺利!
  • 爱幻想的我

    爱幻想的我

    本书是“校园文摘”系列丛书,分“繁星梦”“青春驿站”“亲情树”“鬼马狂想曲”“读书沙龙”“自然物语”“家乡素描”等版块,精选全国知名少年作家、中学生的哲理小文、心灵感悟、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叙事、幽默故事、小说、社会热点、读后感等等。作品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真情中流露实感,思想上显出深度,深刻中略见睿智。相信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和乐趣,同时也会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 祈愿安好

    祈愿安好

    叶婴因为赵尘的离开再度封闭了自己的心,经历了两次的生死后,独自旅行,最终来到了凉安为她打造的家园。凉安因为对叶婴的爱从黑暗步入了阳光之下,在死门关徘徊时因为叶婴的一句我等你而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