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800000019

第19章 荧屏火拼硝烟四起 奇招迭出异彩纷呈

“无线”、“亚视”大火拼,“顶台”、“挖角”、“选美争风”……香港荧屏烽火连天:“欢乐今宵”长盛大衰,举办《劲歌金曲》赛、《少年卡拉OK大赛》发现新人,钦点“四大天王”独霸香港歌坛,“第三度剧场”猛片对冲,转播“奥运”风云际遇,“银弹”“挖角”胜负难分,选美争风闹出“双胞胎”,一部《包青天》更见“六叔”功力眼力……“无线”收视率居高不下。

“无线”与“亚视”的竞争,真可谓是针锋相对,花样翻新,从而燃起了一场场荧屏烽火,令人眼界大开。

两家常用的“招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招式之一为“顶台战”,也就是所谓的唱“对台戏”,即在电视节目的内容、编排和播映时间上互相顶挤,“合理碰撞”。两台之间的“对台戏”,从一开始就一直唱下来,真可谓是由来已久。最精彩的有以下几次:

“无线”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欢乐今宵》。这是一个大型歌舞节目,播映时间由晚上10点35分到11点20分,长达45分钟之久。这个节目从开播以来,收视率相当高,广告效益也最好。于是,曾几何时,无论是“丽的”时代还是邱德根的“亚视”时代,都曾多次推出新招,想打败“无线”,夺回观众,结果总是强攻不下。周梁淑怡人主“亚视”之后,便组织了一个《第三度剧场》的节目与“无线”的《欢乐今宵》对撼。《第三度剧场》的内容是专演警匪斗智、激战的剧目,欲以紧张刺激的“火药味”、“血腥味”来混淆、干扰观众的视听,企图吸收和分散观众对“无线”《欢乐今宵》的注意力。

周梁淑怡的《第三度剧场》果然厉害,几场下来,效果显著。这样,就逼得“无线”只有大力革新,才能保持以往的收视优势。

除此之外,“亚视”还曾斥巨额制作费,赴内蒙古拍摄了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一代天骄》,内容是描写元太祖铁木真征战称雄的故事。由于该剧集数太多,需要很长的拍摄时间,这就让“无线”以有机可趁。

“无线”在探得这个消息之后,就抢在“亚视”的《一代天骄》上市之前,集中精力,赶拍了一部集数较少的《成吉思汗》,要与《一代天骄》对着干。由于两部电视剧的内容大同小异,所以“无线”的《成吉思汗》就抢先一步,在“亚视”的《一代天骄》之前播放,起到了先声夺人的妙用。结果让“亚视”的《一代天骄》一上市就成了“二手货”。还让人说三道四,认为是抄袭了“无线”的《成吉思汗》。这真让“亚视”有口难言。

两台之间这样的“对台戏”,不仅反映在自制自拍的节目中,转播节目也是如此。如1988年,因转播汉城“奥运”一事,最后竟闹上了法庭。

汉城“奥运会”开赛之前,“亚视”就抢先一步,和“奥连传讯”机构签约,以20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独家转播权的专利;同时,通过秘密接触,又以200万元港币为酬,重金礼聘香港体育行家、香港金牌司仪何守信为“亚视”“奥运会”转播节目的主持人。并同何守信正式签约。

当时,“亚视”是一片欢腾,胜券在握。满以为这一招完全可以让“无线”在整个“奥运”期间黯淡失色。由于以前历届“奥运”盛况都是两台联播,这一次由“亚视”独家播出,就可以利用在此独家转播的黄金时段,大卖自己的高价广告,大赚其钱。同时,还有那位金牌司仪何守信,曾与“无线”有十多年的交情,这次能把他抢到手,对“无线”无疑又是一大震动。如果“无线”在这一回合中失利,那么将会元气大伤。

谁知“亚视”这消息一传出,“无线”立即组织反击。

首先,“无线”使出的“第一招”——就是由“无线”的董事长、邵逸夫主席立即亲自出马,郑重地约见何守信,殷勤相待,软语劝解,并晓以其中之利害。此外,竟无偿地给了何守信350万港币,让他在此期间不要“过于忙碌,过一段清闲日子”。何守信惦量了一下,觉得收了“亚视”的200万酬金,需要“忙碌”一阵子;而收了“无线”的350万元,却可以“清闲”一时。另外,他对邵逸夫所说的“利害”也自然心领神会。于是何守信就含笑地收下了邵老板的一片心意,立即到“奥运传讯”办事处要解除同“亚视”的合同。

何守信此举见诸报端以后,“亚视”大光其火,“奥运传讯”办事处也扬言要控告何守信毁约。当时,有些视评家立即在报上抨击何守信,认为他此举无疑是自毁形象,何守信变成了“冇守信”。搞得广大电视观众也对此哑然失笑。

“无线”的“第二招”就是要求解除“亚视”的独播权。

“无线”先向政府有关当局申诉和申请,要求一如既往,与“亚视”联播“奥运”;并且上诉香港最高法院,要求得到公正解决。“无线”的这一要求当然是既合乎观众要求,又合乎法理观念。如果法院裁决同意联播,等于宣布了“亚视”企图独播的一切努力均为泡影。后来,在几次诉讼过程中,由于双方僵持不下,出现了三种可能:一是“亚视”独播,二是两台同播,三是两台都不可能播。

第三种可能自然是不得民心,弄得广大电视观众忧心忡忡,担心欣赏不到“奥运会”的精彩节目。因此,大家都十分留意法庭的最后裁决。结果,经过多次协商,法庭最后的裁决终于出来了,那就是“两台同播”。

这种结果对“无线”而言,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不幸的是却让“亚视”竹篮打水一场空,空欢喜了一场。不过,虽然两家电视台是一喜一忧,但是对广大的电视观众,尤其是对那些体育爱好者而言,却是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更让他们开心的是,未看“奥运”,却先看了一场子“好戏”。

“无线”挫败了“亚视”的“独播阴谋”,自然是欢欣鼓舞。不过,在后来“奥运”转播期间,还是“亚视”占了上风。“亚视”聘用了港岛体育界的知名人士刘家杰、顾纪筠等人做司仪,让他们的节目播放得有声有色。“无线”最后也并没有聘用何守信,而是启用了“无线”自己的当红艺员汪明荃做领衔司仪。在这一点上,“无线”显然是用人不当——“亚视”的刘家杰,在司仪方面与何守信齐名。“无线”的汪明荃虽是无线“阿姐级”的当红艺员,尽管伶牙俐齿,不愧为金牌司仪人才。但是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汪明荃对体育运动并不是那么懂行,即使有体育专业人士做她的搭挡,但在播出时,有时却难免照本宣科,不敢即兴发挥,效果也就难尽人意了。

两年后的1990年,两台为转播意大利世界怀足球赛时,又起风波。这一次两台在转播权上没有争议,是两台同时转播。不过,事先“无线”却捷足先登,远赴加拿大,再次重金聘请此时远在加拿大的金牌司仪何守信回港当主持。不过“亚视”也就地取材,启用了香港才子黄沾。黄沾在香港素有“才子”之称,此人口才极佳,满腹经伦,不过就是在足球知识方面稍逊于何守信。两台其它的司仪人员和聘请的足球界嘉宾,也都势均力敌。

但是,后来在转播时却出现在了戏剧性的变化。“亚视”为了弥补缺陷,竟抛出一个杀手锏来——当场宣布,为满足广大球迷“睇波”(观看球赛),在转播球赛的节目中,一律不插播广告。“亚视”的这一招真是投球迷之所好,大快人心,争取了大量观众。年亏损达数亿元的“亚视”不惜血本,出此高招,真是惊人之举。于是,果然赢得信誉,致使“亚视”的收视率激增。

1992年“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行,“无线”和“亚视”又准备大动干戈,决一雄雌。于是,都把这一年视为“奥运年”。两台的转播筹备工作,几乎是从上届汉城“奥运会”结束之时就开始了。经过四年的精心准备,在这一年又上演了一出扣人心弦的“龙虎斗”。

1992年新年伊始,“无线”就开始秘密“练兵”,对外密而不宣。在3月11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其“奥运会”节目统筹经理赵崇文第一次向新闻界透露,“无线”将投资2500百万港币转播“奥运会”,其中最主要的开支就是用作添置器材和租用两条卫星线路。“无线”将代表亚洲广播协会,向所有的会员提供奥运片段。因此,“无线”成为亚洲广播协会总部。

“亚视”则早在同年2月,便为转播“奥运会”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3月份,特邀内地“体操王子”李宁前来香港参加宣传活动,并派员带队赴内地及台湾采访运动员的集训情况,同样是精心策划,秣马厉兵,决心对撼“无线”。

待到1992年7月25日,在巴塞罗那“奥运会”拉开战幕的那一瞬间,“无线”与“亚视”新一轮的角逐也在战云密布之中再燃烽火。后来由于“亚视”后继乏力,又加上内乱骤起,使许多措施都只能是“雷声大,雨点小”,故使其收视率比转播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1990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和1989年的北京“亚运会”都要低。

在这场“运动战”(指“运动会”)的第二个回合中,“无线”又占了上风,让“亚视”战绩平平。

从上述的几次交手不难看出:两台的“顶台战”的确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无线”与“亚视”对撼的招式之二为“挖角战”。

金峰先生经常写一些两台争霸斗狠的文章,刊登在《香港风情》杂志上。其中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

亚视重组之后,可以说不惜一切努力向无线大肆挖角,而且“战绩辉煌”。这种挖角对象,既有台柱角色,也有一般角色、息演艺员,除了幕前人员还有幕后人员……亚视挖角实施的是“银弹”(高薪重酬)政策,企图使无线的面目全非,徒余一批陌生面孔。而那些观众熟悉的,喜爱的面孔都出现在亚洲荧屏上。如若再加上组织有分量的节目,广大观众便会被吸引到亚视一边来。正是这个原因,亚视的收视率在不断上升,此长必彼消,无线岂能不紧张?

……

金锋先生的这番高论,的确道出了香港当年“无线”“亚视”两家电视台“挖角战”之一斑。

由于“亚视”的“当家掌柜”周梁淑怡来自“无线”,与“无线”的老班底彼此熟悉,且关系良好。更加之“亚视”又有“银弹”为诱饵,“无线”的新老艺员、职员,岂能不见钱眼开,为钱所动?所以,有些艺员一旦同“无线”的合约一满,自然就会改换门庭,择枝而栖。尤其是“亚视”自股权易手之后,更是以重金出击,频频得手。先后从“无线”“挖”去的“角儿”有沈殿霞、郑少秋、卢海鹏、林建明、李香琴、谭炳文、任达华、黄日华、刘丹、秦沛、高雄、贾思乐、麦丽红、何美婷、梁思浩、何玉莲、李丽蕊、麦洁文、狄宝娜·摩亚、戚美珍等人,使其演艺队伍一下子人强马壮。

面对“亚视”的“银弹战术”,“无线”一时人心浮动。然而“六叔”邵逸夫则处变不惊,并没有惊慌失措。想到当年自己刚来香港,就举起“银锄”,大挖陆运涛“电懋公司”的班底,轻而易举地挖去他的台柱子林黛时,他不由得成竹在胸。有一次,他笑着对自己的部下说,你们不要被他们吓倒了。要说“挖角”,我可是他们的师傅啊!

于是,他也果断地使出两招:一是“挖”,二是“捧”。

邵逸夫的所谓“挖”,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大挥银锄向“亚视”挖去。

1988年汉城奥运会期间,“亚视”女演员顾纪筠女士因在汉城采访中表现出色,受到香港传媒及观众的好评,一时成为电视媒体的风云人物。于是,邵逸夫立即派出“无线”高层人士,趁赴汉城慰问本台采访队之机,私下里约请顾纪筠见面,力邀她“弃暗投明”,一时间成为香港娱乐界的新闻。继此之后,“无线”果然成功地从“亚视”方面,“挖”来了王伟、梁舜燕、文雪儿、余安安、吴刚、罗乐林、陈奕诗等人。连亚视的节目总监李兆熊,后来也从“亚视”跳槽,成了“无线”的麾下之臣。

除了“挖”之外,邵老板的第二招“捧”更是出其制胜。

当年在影坛时,在他的“邵氏公司”,一手捧红了多少名不见经传的影星,从而使他的“邵氏影城”群星灿烂。如今他在“无线”,又是力捧新人。邵逸夫认为,走了老角,可捧新角。这样,不但会让“无线”的演艺班子永不衰败,同时也会使香港演艺圈后继有人,这可是一举两得的无量功德。

为了培养和造就新的新一代的歌星和影视名星,“无线”举办了一个和《欢乐今宵》一样的长寿音乐节日——《劲歌金曲》。这个节目每天都在“节目预告”中宣传,并在入夜时分播出,一时激发了歌星和歌迷的极大兴趣。

同时,《劲歌金曲》每季度都要举办一次“季选”,每年度都要进行一次“年选”。年度竞选后还要隆重地举行“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并作为重头节目在“无线”电视播映。在年度竞选中,除了选出“十大最受欢迎金曲奖”得主之外,还要选出其它奖项。

1991年,在《劲歌金曲》节目的“年选”中,就选出的“最受欢迎的男歌手”刘德华、“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叶倩文、“最受欢迎的国语歌曲金奖”林忆莲、“最受欢迎的新人奖”刘锡明、黎明诗、刘小慧三人。除了金奖还设有银奖、铜奖,另外还要选出“最佳歌词奖”、“监制奖”、“编曲奖”和“最佳音乐录像带奖”等多种奖项。“无线”的许多歌星,都是通过这种比赛选拔发掘出来的,经过进一步的培训,最终使他们成为“巨星级”歌星(或“天皇巨星”)、“巨星中的巨星”、“粤语流行曲之父”、“香港摇滚乐曲之父”等大款级的人物。许多为大家所熟悉的歌星,诸如徐小凤、汪明荃、沈殿霞、罗文、郑少秋、许冠杰、钟镇涛、林子祥、叶倩文、梅艳芳、张国荣、刘德华、夏韶声、李克勤、黎明、张学友、麦洁文,邝美云,吕方、杜德伟、林忆莲、李美凤、陈慧娴、陈松龄、许志安、郑秀文、郭富城等人,都是出自“无线”或在“无线”走红后脱颖而出,成为国内外一代艺坛风云人物。邵逸夫一次“钦点”了刘德华、黎明等人为歌坛“四大天王”,原本只是来一个小小的炒作,不料众多传媒趋之若鹜,从此“四大天王”名声斐然。“无线”为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提供了舞台和歌坛,更提供了机遇和机会。如果没有“无线”的鼎力相助,没有“无线”的发掘和造就,这些人成名也许就没有这么容易和便捷了。

不过,随着这些人的迅速崛起,一时间也让“无线”声名大振,更让其对手“亚视”的阵容望尘莫及。

为了把某些歌星培养成“歌、影、影视”“三栖”的佼佼者,“无线”还经常不惜重金,特地为他们“量身定制”电影电视剧本,让其演唱影视剧(集)中的主题歌或其它歌曲,使这些艺员既歌且演,相得益彰。这种“度身打造”的方法,让其中的一大批人,迅速成为歌迷、影迷、视迷们的崇拜的偶像。反过来,只要这些人出现在“无线”的荧幕上,都会吸吸大批的观众,为“无线”的收视率立下殊勋。

所以,邵逸夫“无线”的这一“捧”招,真是“双赢”之举,既培养了新人,又为“无线”增加了收视率。当年,在同“亚视”的竞争愈演愈烈时,“无线”此举真是技高一筹。能以自己得天独厚的“音色、形象”召唤千千万万的观众。这些观众是“亚视”无法抢走的。

“无线”除了培养青年的一代歌星,还把目光投向少年一代,从1991年绵开始创办的《少年卡拉OK大赛》节目,就是以十岁左右的少年为主要参赛者而举办的,旨在发掘少年中的苗子。

邵逸夫的这一“捧”招,既捧红了一大批艺员,又稳住了“无线”的台面,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虽然有许多艺员后来“跳槽”到了“亚视”,但首先得益的还是“无线”。观众都希望在“翡翠”、“明珠”两台出现新的偶像。六叔这一“挖”一“捧”,双管齐下,“亚视”只能自叹弗如了。虽然周梁淑怡主政“亚视”,对“无线”既挖后院,又拆门面,把沈殿霞、郑少秋、李香琴、卢海鹏等一大批“无线”的台柱子召至“亚视”门下,但是,周梁淑怡也由此弄得“亚视”债台高筑,经济赤字居高不下,最后也弄得自己大权旁落。

“无线”与“亚视”对撼的招式之三为“选美争风”。

关于香港“选美”,在前文已有过交代,但介绍的是1959年以前的“香港小姐”竞选。那时,邵逸夫初来乍到,“邵氏公司”也方兴未艾,“六叔”只是作为众多的参与者之一以助雅兴。但是自1973年以后,“香港小姐”的竞选活动,则完全由“无线”承办了,而且是一年一届,至今从未间断过。这对无线来说,实在是一大盛事。每到这时,电视台现场直播,观看的市民至少占全港居民的九成以上,“无线”的收视率达到了极至,广告费的收入,更是令其它任何黄金时段只能望其项背。“选美”成了“无线”一年之中的压轴好戏,是其“招牌菜”。这道“菜”不得不令“亚视”动心。

早在“丽的”时代,“亚视”就在觊觎这一盛事,在风光如画的浅水湾举办过“沙滩小姐”选举,选出了冠军林建明,冠之以“沙滩小姐”之荣衔。林建明便由此跻身演艺界,凭依自身的健美身体晋身影视圈,成为香港著名演员。但“沙滩小姐”到底敌不过“香港小姐”群体的芳姿丰貌,加上新闻传媒又生出许多刻薄之辞,致使“沙滩选美”自渐形秽。这时“丽的”也就审势度时,只办了仅此一届,便草草收场,成为一现之昙花。

直到邱德根家族收购“丽的”,并将其易名为“亚洲电视”后,“亚视”才于1985年又亮出“亚洲小姐选美”的巨幌,与无线的“香港小姐选美”对撼。从此,香港“选美”又成了一种龙争虎斗的新招式。

周梁淑怡出任“亚视”行政总裁之后,“亚视”的“选美”便开始趋于正常化,声势逐年浩大。到了后来,“亚姐”与“港姐”几乎是平分秋色,难分伯仲。即使是入围的美女,也同样是身价百倍,除了能得到一份不菲的奖金之外,更诱人的是,还可以由此而走通出人头地的“终南捷径”,以最快捷的方式,或进入演艺圈做一位明星,或谋取一份令人垂涎的好职业,或嫁上一位嗜美的阔少阔佬从此可以金屋藏娇,享尽人间富贵。

因此,在香港“选美”,既是美女比艳,更是“无线”、“亚视”两台针锋相对的争风逞强之举。

两台“选美”,一直沿用、沿袭西方的选美口号——即“美貌与智能并重”。但是两台每年的“选美”,还是都有自己具体的口号。1991年,“亚视”的选美口号是“倾城醉艳”;无线则是“全情参与,香港人的选美”。

金峰先生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两台选美的口号异曲同工,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民心,这民心包括两方面,一是少女的芳心,吸引更多美丽的少女参选;二是争取更多市民的关心,热心选美,观看选美。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争取更高的收视率,以赢得广告商的信赖,获得更多的广告费。因此,选美的实质是为了钱。

金峰先生的这段话真是快人快语,一语道破天机。“美即是商品”这一概念,到此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两台为了宣传,经常带领参选美女走出国门,去异国拍花絮。1991年,“无线”去瑞士,“亚视”去西班牙,专门选择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胜地,不惜花银子。仅这一趟,光旅差费就花了200万港元之多。

两台的选美舞台,更是珠光宝气,富丽堂皇,使尽一切现代科技手段,争妍斗妍,极尽豪华之能事。“无线”每一届“选美”的总预算为1200万港元;“亚视”原先也是不惜巨资与“无线”斗富。但到其行政改组后,尽管林百欣紧缩银根,缩减开支,但耗费也少不了达1000万港元之巨。

两台在选美嘉宾、选美评判、选美司仪上,同样是明争暗斗,各领风骚。所邀嘉宾多是演艺圈“大哥大”和“大姐大”级的明星,届时登台助兴;评判则为社会名流。两台的司仪(主持人)更是名扬港岛的顶尖高手——1991年,“无线”的司仪是陈欣健和郑丹瑞,“亚视”的则是黄沾和沈殿霞。

两个台“选美”的压轴好戏都在“港姐”、“亚姐”的“出炉”之夜。这样的夜晚几乎成了香港市民的不眠之夜。两台都别出心裁的打擂对撼。“无线”的拿手戏是在“亚姐”准决赛和决赛之夜,炮制大型的文艺歌舞晚会对着干。“六叔”手下的艺员阵容整齐,兵多将广,临时炮制出一台沸反盈天的歌舞晚会不过是小菜一碟。“亚视”在“港姐”的准决赛或决赛之夜,也是使出其看家的本领老调重弹,利用《第三度剧场》的优势大放猛片。

有一年,在“港姐”准决赛之夜,“亚视”播放的是影片《上帝也疯狂》;在“港姐”决赛之夜,播放的《省港旗兵》。更巧的是,这一年“港姐”决赛之夜,突然发生了一起抢劫金铺案,警匪枪战一片混乱,穷凶极恶的劫匪还投掷手榴弹。案发现场真刀真枪,枪林弹雨。“亚视”探得这一消息之后,认为真是天赐良机,火速派出采访车现场报道。一时真案加猛片,真是空前绝后,千载难逢,惹得欲睹新当选的“港姐”之风采的观众。只好不看美女看“英雄”,纷纷跳频。

“无线”遭此大劫,岂肯善罢?

当年的7月28日晚上是“亚姐”决赛之夜,“无线”就以牙还牙,要报一箭之仇。当夜,“无线”准时推出早就准备好了的一台大型歌舞晚会《梅艳芳飞越十载情》对撼。梅艳芳是香港歌坛知名的“大姐大”,在香港“粉丝”无数。“亚视”情知不妙,突然决定“亚姐”决赛推迟一晚,并冠冕堂皇地宣称:为使歌迷更好地欣赏梅艳芳风采——反将了“无线”一军,逼得“无线”墙头跑马难回头。“无线”骑虎难下,晚会只有如期举行。到了第二天晚上“亚姐”决赛时,“无线”临时再也拿不出新招,也只有播放猛片对撼。播放猛片这一招,一惯被视为是亚视的“专利”。这一次“无线”真的是黔驴技穷,只得也这样做,惹得局外人笑道:“无线东施效颦也!”

香港的“选美”争风除了在本埠对撼之外,有时竟然还闹到埠外去出洋相。1988年年底,在台湾举行的“世界佳丽小姐”选举,最后却闹出了一出“双胞胎”的闹剧。

这次选举,各国佳丽云集台湾。按照当时的规定,一般的情况是一国或一个地区派一位美女参赛。而在香港地区,“亚视”事先与东道主台湾方面约定,允许“亚视”新当选的“亚姐”乐蓓参选;而“无线”方面,也决定派“港姐”李嘉欣前去台湾参选。两台都据理力争,相持不下。最后还是东道主出面打圆场,提议“无线”的李嘉欣领“香港小姐”衔参选,亚视的乐蓓领“九龙小姐”衔参选。主办方面都说,没想到香港却出了个“双胞胎”。

对于这样的建议,“无线”方面自然心领神会,举双手赞成;但是“亚视”方面却怒不可遏,当即提出抗议,随后又立即指示“亚姐”乐蓓拒绝参选。结果让“港姐”李嘉欣捡了个便宜,取得了直接参选的资格。

为什么“亚视”不肯让乐蓓领“九龙小姐”衔参选呢?

原来是在现在常说的“港九”一词中,香港在前,九龙在后。这样,“九龙小姐”还没有参赛,就自甘落后,逊了一筹。这种明知吃亏的事,“亚视”当然不干。另外,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香港地区是由本岛、九龙、新界、离岛几个部分组成,九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九龙小姐”又小了一码,让人认为只是代表香港的某个地区。于是,到了台湾去了的乐蓓便不辞而别,拒绝参赛,提前返回了香港。

乐蓓的不辞而别,的确是让李嘉欣捡了个便宜,代表香港地区独领风骚,参加“世界佳丽小姐”选举。谁知李嘉欣却出师不利——李嘉欣原本是准备扮装唐代美女杨贵妃的形象,在参赛时准备身着民族服装出场。不料临上场时,她要戴在头上的那顶凤冠却不翼而飞。在这关键时刻,现场是没有办法找到任何替代品的,李嘉欣也已经没有任何变通的余地了,只好临时改变主意,易装参赛,其后果自然可想而知。结果她也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事后,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都为李嘉欣感到遗憾。到了临上场的时候,却让人偷走了凤冠。看来这一招也实在是“釜底抽薪”出奇制胜,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搞惦了。

由此可见,“无线”和“亚视”选美争风激烈之一斑。尽管如此,但由于“港姐”来头久远,实在令“亚姐”难于后来居上。

“无线”与“亚视”对撼的招式之四为“剧集对抗”。

在邱德根主政“亚视”之前,两台之间的剧集对抗还没有形成。在电视剧的制制作作方面,原本就是“无线”的一统天下。待到邱德根主政“亚视”之后,才开始了慢慢地形成了“无线”与“亚视”这种新的竞争局面。

邱德根主政“亚视”后,聘请了李兆熊为“亚视”艺术总监,徐小明为节目经理助理,开始负责“亚视”电视剧的制作。李兆熊和徐小明本来就是香港影视界的名人,前者是香港出色的制片人,后者是香港有名的导演。于是,两个上任之后,就发挥已之所长,相继推出《霍元甲》、《陈真》等多集电视连续剧,一时风靡港台、东南亚及内地。

不过,这时“亚视”的电视剧虽然有了影响,但是数量太少,还是无法形成同“无线”对抗的形势。待到周梁淑怡主政后,大肆“挖角”成功,又扩建了片场,连连推出一系列的剧集,才终于形成了同“无线”两台竞争的局面。

就以“笑剧”(即“喜剧片”)而论,“亚视”在1990年与曾志伟、林敏聪两位笑星签订了合约,准备自己制作“笑剧”。消息公诸于传媒之后,“无线”也闻风而动,马上同廖伟雄、胡大为这样在香港最有名气的笑星签订了合同,并抢先推出《笑星救地球》,在荧屏逗笑,效果不错。不久之后,“亚视”也推出了《笑星主流派》让观众再次开怀大笑。结果是打了个平手。

在竞争过程中,两个台除了自己制作多集电视剧之外,还不惜血本斥巨资收购电视剧。在这一方面,“六叔”可谓是老谋深算,棋高一着。

1993年,邵逸夫亲自“钦点”了一部电视剧,就是被人视为老套陈旧的台湾长篇电视剧《包青天》,并安排在“无线”的黄金时段播出。当时,许多人对该剧的收视率都持怀疑态度,认为“六叔”真是一时老糊涂了,这样的“正剧”,在港岛哪有市场?岂料《包青天》一出笼,又是一炮走红,反映强烈,收视率节节上升。

后来有人分析说,邵逸夫之所以作出这种决定,并不是什么歪打正着,应该是受到了当年他自己和他的大哥邵醉翁拍电影时的启发——当年“邵氏公司”多次以“民间文学”为题材,走“通俗”的路子。看来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亚视”一见“无线”占了上风,就迅速作出反应,“趁火打劫”,也在黄金时段播放《包青天》。于是,弹丸之地的香港,一时间又展开了一场“双包电视大战”,又闹得沸沸扬扬,热闹非凡。

事后,知情人都对邵逸夫的眼光佩服不已,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总之,在“剧集对抗”中,“无线”、“亚视”一时也难分上下。即使如此,“亚视”还是表示,“有这样的效果,就是赢家”。这句话,无意之中道出了“亚视”希望的底线。明知斗不过“无线”,能打个平局也就不错了。

在邵逸夫执掌“无线”之后的这些年来,港岛荧屏,真可谓是烽火连天,狼烟四起,热闹非凡。面对“亚视”接二连三的强攻,“无线”在香港电视界的霸主地位,最终还是难以动摇。

1988年,香港行政局公布的“电视发展新条例”中规定,“持牌广播机构不得经营与广播无直接关系的业务”。于是“无线”进行改组,于当年十一月份一分为二,分为“电视广播”(仍称“无线电视”)和“电视企业”两大机构。电视广播(无线)主要经营电视及相关业务;电视企业则从事出版及印刷、文化娱乐、电视广告制作、零售、旅游及物业投资。两者继续维持上市地位。电视企业虽然市值较小,却拥有电视广播的运作生命线——清水湾电视城。“无线”的这次改组,一方面,为“邵氏”物业的多元化发展拓宽了渠道;另一方面,却为后来电视企业的“收购战”埋下了隐患,此是后话。

到1992年,“亚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与香港电视霸主——“无线”分庭抗礼的地位。林家父子改弦易张,把频频进攻改为巩固防守。林百欣亲自坐镇,继续紧缩开支,杜绝浪费,效果显著。1993年,“亚视”只亏损几千万元,收视率也稳中有升。于是林百欣就向媒体宣布:原定在1997年开始赢利,现在看来,不用等到那时候。

香港电视业这种残酷的竞争,实在是香港商业文化的一大特色。邵逸夫说:“有竞争,才有发展嘛!”现实的确如此。如果仅从娱乐性这一点来说,香港电视的质量,应该是亚洲地区最高的。

不过到了九十年代后,由于“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崛起,一场新的竞争又在风起云涌。

但是,“无线”的地位却始终没有动摇。根据“无线”2006年11月公布的数据,上周六播映大结局的《肥田囍事》平均收视只有30点,成绩差强人意,无缘入围“2006无线十大最高收视剧集”前五强。而本年度无线的收视冠军剧集,则是同时获得台庆“最佳剧集”奖的《女人唔易做》,该剧平均收视高达33点。

在“收视十大”榜中排第二位的《法证先锋》虽然平均收视与《女人不易做》相同,但因观众人数稍差而屈居亚军,不过该剧大结局当晚的平均收41点却反胜《女人不易做》。第三位是内地剧集《神雕侠侣》,眼见黄晓明甚受香港观众欢迎,“无线”立即购入他主演的《鹿鼎记》,并安排在翌年播出。

“六叔”掌坛,“无线”收视率高居榜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榜样的力量:真实的雷锋

    榜样的力量:真实的雷锋

    本书以雷锋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雷锋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的精神内涵,包括苦难童年、翻身少年、参加工作、应征入伍等系统内容,同时还包括雷锋生平、日记等,还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展现了雷锋充满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怀的短暂人生。
  •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曾国藩成大事八字箴言

    本书以曾国藩的成功人生为范例,从“志”、“修”、“和”、“交”等八个方面阐释成就人生的各种方略。
  •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雄才伟略贤明帝:康熙

    顺治十一年(1654年)的初春,江南又染新绿,本应充满生机的季节,却因连年战火,仍是一派肃杀之气。自元旦过后,传入宫廷的消息更难令顺治帝兴奋。南明定西侯张名振,兵部侍郎张煌言率师自长江口溯江而上,入京口,登宝山,望江宁(今南京),逼进明孝陵。
热门推荐
  • 陌若安生

    陌若安生

    第一次见面,他跑来送她糖果,第二次见面,他和她一起烧烤……第四次见面,他强吻了她,事后竟然跟她说,把她误当成了他的女朋友!她甩了他一巴掌,去他的女朋友!既然有女朋友,干嘛还来勾搭她!她怒而离去,他死皮赖脸的追来。哼,坏男人,看她怎么收拾他!
  • 动物王国探索之旅

    动物王国探索之旅

    从40亿年前,最低等的菌类出现,到今天活跃的150多万种动物,动物王国于这温和美丽的星球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化变迁、优胜劣汰,终于它们战胜了自然的种种严峻考验,雪山到谷地、大陆到海域无不遍布着它们的足迹。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与准确、生动的文字,为读者剖析了动物们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性与鲜为人知的惊人内幕。
  • 机器人一零三号

    机器人一零三号

    机器人一零三号,主登录号:果果,次登录号:无。情感性:情感机器人。功用:家庭服务。出厂时间:三年。果果:一零三我们研究古代文化。一零三:对不起,我不能理解你在说什么。果果:我要对丧尸进行文化教育,文化从古代开始。一零三:您需要我捉只丧尸?果果:不,我要送你回古代,与我共享古代数据。一零三:您可以考虑派出学习型机器人一零一号实行计划。果果:晚了,我已经调了你主程序,五分钟后你将出现在四千五百万年前。一零三:无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冰心封之爱上复仇公主

    冰心封之爱上复仇公主

    六岁的她们原本没有一点伤心,然而一夜之间打破了宁静,使她们变得冷血。七岁便走向了黑道之路。当她们遇到王子时是什么样的呢?浪漫?快乐,伤心?如果想看翻翻吧
  • 憋宝

    憋宝

    凡是风水好的地方,都有宝物埋藏,因传说受鬼神所护,若随便触动,就要招灾惹祸,必须以奇门古术摄之,才能到手。所以对外从不能说是盗宝、掘藏,而是要说“憋宝”。据说“憋宝”之术起源于龙朔地区,打婴儿刚一降生落地,就得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窖子里,等到一百天头上才抱出来,从此这孩子的眼力就异于常人,能够无宝不识,这叫“开地眼”,至于此类传说的真假,外人就难以得知了。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重生之都市修仙

    重生之都市修仙

    一朝醒,发现已经不是原来的仙侠世界,反而是灯红酒绿……他更是成为豪门弃子……既然重生,这一世他要活的精彩!退婚?抱歉,是我不要你!报复?对不起,实力碾压!疑难杂症?小事一桩,我有灵丹妙药!
  •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飞刀至尊

    飞刀至尊

    小李飞刀李寻欢成仙以后因爱情、友情勇闯轮回,发现自己竟来到了未来,通过《奇迹轮回》一款网游开始了不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