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400000052

第52章 佛陀教育的真谛

佛陀教育是让每个众生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得到解脱的法门。佛陀不分贵贱,不论年龄大小,也不管是初学或是老参,只要自己的虔诚足够,得到的加持力以及对法门的理解能力是不会有太大差别的。要具备足够的虔诚心来学佛,首先就要对佛产生强烈的信心。这种信心有一种是宿世因缘,有一种则是通过别人来调伏而慢慢入门的。

有些人一看到佛像、佛寺、佛塔或佛经等与佛相关的象征物时,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强烈的欢喜之心,甚至会掉眼泪或是毛发耸立。这样的反应,表示他前世就已有修行,今生只要接续前世的因缘修行就可以。有时候我们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看到庄严的佛像、庄严的法师或是庄严的佛堂,虽然没有掉眼泪,也不会毛发耸立,但会产生欢喜之心,其实也是非常有佛缘的。如果不是上述两种情形,当然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通过了解佛陀广大利益众生的大慈大悲对佛陀产生虔诚之心,再慢慢培养,让自己的虔诚心渐渐增长,到最后能够成为一种不退转的信仰。

很多佛教徒认为,受了皈依戒之后,皈依已经圆满,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不念诵皈依文,甚至认为念诵皈依文是比较初级的法门。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就好比从一个地方要出发到另外一个地方,时时刻刻都要记得你的目的地,或是记得引领你、让你到达目的地的那条道路。如果忘记了你要走的道路,那要到达目的地就很困难了。如果你忘记了目的地,那就更严重了!不是停留在半途,就是折返原点。所以,一个佛教徒培养自己的虔诚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课。虔诚心培养出来之后,才能让你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磨炼而成为不退转的信心。

佛陀宣说的一切法就是引导我们如何走上解脱的道路。并非在家里画幅佛像,或雕塑一尊观音,然后拿着香拜,就算学佛。那是在供佛,是在敬佛,而不是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学习佛陀的思想、思维的方式和行为。

佛陀的教义非常深奥,简单来说,所传达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是伤害性的恶因,都要避免;如果是行善的善因,就尽量去做。重点是要能“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自己的心——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佛陀对众生的慈悲以及加持力不分贫富贵贱、无所不在,有分别的是众生的根器。换句话说,佛陀的慈悲没有分别,我们的虔诚心却有所差别。因为众生有分别心,所以佛陀的加持力在每个众生的感受上便完全不一样。

一个人对佛有完全的虔诚,他所得到的加持力是一百分;虔诚心只有一半,得到的加持力可能就减半;如果虔诚心只是少许,得到的加持力可能就只有一点点。如果你的虔诚心不够,业障没有清净,就是佛陀坐在我们前面,对我们的遭遇也无可奈何。因为业力是我们自己的,跟佛陀没有关系。佛陀有慈悲力,但因为业力的遮盖,使我们的心无法跟佛相应;没有办法跟佛相应,当然就得不到佛陀的加持力。

成就快慢的关键不在于外相,而在于我们内在心量所发出来的能力强度。例如,一个刚学佛的人和一个学了几十年佛的人,若在同一时间点上,此二者的心念没有差别,虽然在学佛的时间上有先后与长短的不同,但在修行的福报与智慧增长上没有高低。如果先学者的心没有常常安住在佛法上,而后学者的虔诚心跟慈悲心极为强烈,那么后者的成就可能超出前者。当你达到“人无我”的境界时,“法无我”也就随之而来,达到这两个无我境界的智能后,再具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等慈悲力,就是悲智双运,我们了脱生死就比较容易了。

同类推荐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热门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i

    此情可待成追忆i

    那年的我们,都懵懵懂懂,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叫誓言,,还有,什么叫现实...只知道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心会很痛很痛;只知道,既然许下了誓言,就一定要完成;只知道,坐在天台,憧憬我们的未来。从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究竟是什么在悄然的改变这一切?是青春的怦然心动,是友谊产生了裂缝,还是,我们都还太年轻?
  • 近身邪医

    近身邪医

    普通实习医生偶得修真传承,逆天透视眼,传说中的仙术,治病救人,悬壶济世。从此,他不再普通美女缠身,金钱滚滚来。曾经追不上的女神纷纷倒追,曾经看不起的人,拿钱砸死他。这是一个小医生逆天改命的故事,这是一个小医生的传说……
  • 大学生时代

    大学生时代

    简介: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他们有的从家乡走进都市,有的从国外留学回来,将面临着怎样的考验。他们的思想情感又将如何在生活中呈现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

    思想是历史变化的构成性力量,思想库作为以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研究机构,是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动力和源头。它通过专家知识与舆论权力的高度结合,构成了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和全人类未来的重要力量。在世界各国智库中,美国思想库起源最早、数量最多、影响力也最大。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美国思想库的核心价值,也是奠定其全球声誉的基石。《旋转门(美国思想库研究)》由王莉丽所著,围绕美国思想库为什么具有强大影响力这一核心问题,对其影响力形成机制、传播战略、影响力产生基础以及影响力评估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对如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思想库提出了政策建议。
  • 涅槃御道

    涅槃御道

    这是一个以道为尊的世界,若水神州五道共存,人道、佛道、魔道、妖道、鬼道,纷争四起,混乱不堪!玄逸,一个肩负血海深仇的孤子,机缘巧合之下吃下九清琉璃果,得到上古第一沌器,号称百兵之君的开天剑。至此,一发不可收拾,独闯五道仙会,成为无冕之王;入佛道,搅得天下大乱;出魔道,平息叛乱,与魔道至尊成为生死之交;灭修罗,魂游太虚;擒妖皇,帮助自己第一坐骑龙始登上龙皇宝座。杀上道基山,破灭道化道心,预言起:道心灭,万道生!为救生父,杀上九天,荡平仙界,进入异次元空间,灭杀道祖,如入无人之境,历经九劫,最终领悟大道,坐地涅槃,成就永恒之道!道本无心,我为心!大道无恒,我创恒!天道昭昭,循环不息,生生死死,永无止境!
  • 那年冬雪

    那年冬雪

    我们总在最美好的时候错过彼此,却又在最简单的时候擦肩。但幸好我们相爱的时间恰好
  • 陆地王者

    陆地王者

    每篇只有一个故事。陆仙一个神奇的人不停的转战不同维度的宇宙。
  • 花都高手

    花都高手

    记忆受损的昊天明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处身于一个繁华的城市,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竟然被美女砸中,还变成了大小姐的保镖!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的昊天明该如何面对发生的种种?立身花花都市,...
  • 《罪恶游戏:黑色羽翼》

    《罪恶游戏:黑色羽翼》

    【本文耽美,不喜者慎入】在一个魔法的国度当中,存在着一个不平等的契约,然而、、、、在一场不公平的对待中,他,却在殊死搏斗这,徘徊在生与死之间。“你,只不过是我一颗棋子而已。”他看着他高傲无比的说着,却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的心,在一场恶魔和天使的斗争当中,他又能挽回多少不该发生的结局……
  • 仙梦尘缘

    仙梦尘缘

    自古以来,仙魔同源,只是在修炼的过程中,奸邪的人偏信奸邪,善良的人偏信善良,于是分歧开始,争斗不休。魔道者,因大魔之能通天彻地,不受神佛的辖制,不受轮回业报之苦难。当然,我们说的是大魔头,那些小魔便没有那么幸运了,不是被正道者诛灭,便是被正道之人禁锢,因此魔道中人殚精竭虑地追求大魔之力,修得通天魔道,以获永生,这种修练方法偏激,为正道所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