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50400000032

第32章 你觉悟了吗?

出离心对佛教的修行者很重要。有出离轮回的决心,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没有出离心,所学得的佛法只能成为世间法。所以,听闻佛法时我们应当如是思维:我真的是为了脱离轮回、成就佛果而来闻思佛法的。除了赞叹自己有如此殊胜的因缘外,更要知道这是由于无始以来自己所累积的善报成熟之故。

我们是大乘佛教徒,尤其现在又有机缘学习金刚乘,所以每次听闻佛法之前,必须发愿将所学到的点点滴滴悉数纳为自己修行成就的来源。要有“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苦恼、究竟成佛而来听闻佛法”的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若能在听闻佛法时生起菩提心,那么,无论是否能透彻地了解所听闻的内容,这一切都将成为无量的功德。在功德圆满后,记得回向给众生,这便是法布施。如此一来,此功德也将成为以菩提心所累积的无边福报。同样,诵经、持咒、绕寺、绕塔等等修行之前,绝对不能忘记自己的菩提心。

佛法广大深奥,佛陀的智慧与慈悲也是无量无边,能依循佛陀的教导而学习是我们的福报。谈到“为何要学佛”,首先要知道佛到底是谁。“佛陀”是印度语Buddha的译音,用中文解释,意思是“觉悟者”,而就原文的蕴义来说有两层含义——“觉醒”和“遍满”。所以,“佛陀”可以解释为“遍知一切的大觉悟者”。

为何有所谓的“觉”?无始以来,因为无明而产生的贪、嗔、痴、嫉妒、傲慢的烦恼障,以及执著三种分别识,或称为三轮的所知障,将我们心的本性完全遮住了,使我们陷于轮回受苦而不自知。烦恼障使我们无法脱离轮回,所知障让我们无法遍知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好似天空中的乌云,遮住了如太阳般的内在佛性。当佛性被遮住时,原本具备的真智便无法展现它的能力,本具的慈悲及智慧无法如实地显现出来。

通过学习佛法,发觉原来是这两种障碍锁住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就逐渐地学会观察与分析。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大部分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真正的主导者是“意”。换言之,主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对境。因为主意识已经习惯于它所确立的好坏之别,所以看到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产生欢喜之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排斥。我们的五根看到外境产生五识,最后由“意”产生二元对立;因为意识执著于二元对立,便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以六道当中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心的本性被无明所遮;因为无明的存在,使我们不了解如何取舍善恶,往往就形成了实际作为与想要得到快乐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可以带来福报、可以成就,或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反而带给我们痛苦。当有一天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的分别,只是因为意识执著而产生外境有好坏、对错的差别,其实在五根上并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差别时,执著便开始破除了。渐渐地,如同强风可以带走乌云一般,障蔽我们佛性的云层会越来越薄,到最后只剩下对三轮执著的所知障,直到我们明白三轮也不是实有存在而是空性时,云层完全消散,如太阳般的本觉光明就会露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从无明中“觉悟”的“觉”者。

在增长智慧以达遍知一切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理解所有一切有为法皆为空性,也就是破万物实有的常边;这也是最难的一环。从破“执著有的常边”而落入“执著无的断边”也不是究竟的空性,还要破“执著无的断边”。究竟的空正见,是超越“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超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不存在的不存在”这四边,这是超越语言、思维所能表达的境界。以这样的方式理解空性,称为“破四边,入中道”。而密法在以中观破四边而证悟空性后,不只停留在空的境界,而是“明”、“空”无别。“明”是将“空”以游戏虚幻的方式安立在一切显相之上。世尊之子罗睺罗说:“无言语、思维,般若度;无生、无灭,如虚空之本质;各自证智慧之所行,顶礼三世诸佛母。”对尚未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所谓的“中观”,在世俗谛上是以如梦如幻、没有实体的方式来理解。但是,在胜义谛上,它超越言语、思维所能表达;虽然没有生灭,却是在以智慧破除执著后而可以各自证悟的道理。这就是“三世诸佛之母”的般若。

佛觉悟了法性,但对于空的境界不只是住于空的觉受上,还有色身存在;也就是说,除了自利的法身之外,利他的报身和化身也以游戏的方式同时显现。这些显现都是为了调伏和利益没有理解究竟法性的众生,因为慈悲他们,所以佛陀将胜义以世俗的显现来度众生。如同释迦牟尼佛,为利益广大有情众生,仍然应化示现于世间。这就是具遍知一切智慧和广大慈悲的佛,所以我们要增长慈悲与智慧,就要学他。

同类推荐
  • 善行:人生规划

    善行:人生规划

    在本书中,星云大师通过《凡是靠自己》、《知足与能忍》、《放下与拿开》、《问号的得失》等九十余篇小品文,教会读者如何在名利场中、感情人事中规划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为求全而委屈,为成功而忍耐?本书为《迷悟之间》(全十二册)系列丛书之一种,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对佛法的解说突破刻板的传统,极富创意。是难得的励志经典,也是台湾的金牌畅销书,丛书全球销量已逾二百多万册。
  • 伊斯兰文化散论

    伊斯兰文化散论

    本书介绍了:《古兰经》名称考释;《古兰经》与圣训的文学价值;当代伊斯兰“中间主义”思潮述评;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历史贡献等。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热门推荐
  •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

    Sunshine Sketches of a Little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原发微

    天原发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领主来了

    领主来了

    领主是什么?李昂:有执照的大混混,官方认证的土豪!
  • 不问苍天问鬼神

    不问苍天问鬼神

    “驱除鞑虏,天道残缺匹夫补,虎贲三千,不破黄龙誓不休!”一个现代人回到了兵荒马乱,烽烟四起的元朝末年。从郑斌变成了邵强,在这段风雨飘摇,视人命如草芥的历史中,他将如何安身立命,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掌控!?一个英雄草莽,世道离乱的时代,震撼你的不是杀伐决断的暴戾,而是天地不仁,义无反顾的一种坚持;冷眼旁观,世事洞明的一份悲悯;生死之交,惺惺相惜的的一种温情;死神手里,彼此眷顾的一份感情。这里有你感同身受得苦难,也有让你热血激昂的传奇!用泣血的文字,触动我们麻木的心灵。
  • 邪帝宠妻逆天废柴妃

    邪帝宠妻逆天废柴妃

    她,东晋废柴公主,空有一身容貌;她,二十一世纪杀手,冷心无情。再次睁眼,当她成为她,风华万丈,惊才艳艳,却误惹腹黑妖孽!他是北陌北冥王,对外霸道张扬,对她却化身妻奴,温柔体贴,呵护备至,可某人却不领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追妻之路任重道远!
  • 盘龙真贱男

    盘龙真贱男

    看西安如何在盘龙的世界精彩演绎,永远经典的盘龙,追寻盘龙的经典。努力写书。不喜勿喷、
  • 凶悍兽王:美味小茶娘

    凶悍兽王:美味小茶娘

    ——————————————————————————————————————————————————————————————————————
  • 异界医院

    异界医院

    普通的医院,夜里成为神魔光临之所,二逼医生的修行之旅
  • 生活的准则

    生活的准则

    《生活的准则》备受各大名人如林肯、张爱玲的推崇,作者爱默生的思想更是深刻影响了戴尔·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著名作家。就如林肯所说:“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需要真正的声音;在卑琐的生活里,我们需要警醒和鼓励。读一读爱默生吧!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觉,你会看见希望,感到幸福与满足。一部经久不朽的经典畅销名著,一本改变千百万人命运的书籍。由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编著的《生活的准则》探讨了人类该怎样直视命运,走向成功,并通过揭示人性的弱点,激励人们去改变现状,争取精神层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