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9400000020

第20章 西汉上林苑(3)

2.欣赏奇花异木

上林苑中林木品种繁多,有木本、草本。木本中又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中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植物。宏伟的建筑物与自然的山水、花木融为一体,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优美画面。

上林苑中森林繁茂、花木众多。《三辅黄图》云:“帝初修上林苑,众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植其中”。从《西京杂记》记载可看出当时苑中有梨十、枣七、栗四、桃十、李十五、奈三(苹果的一种)、三(柿子的一种)、查三(即山楂)、棠四、梅七、杏二、桐三(以上均为种)。林檎十、枇杷十、橙十、安石榴一、十、白银树十、黄银树十、槐六百四十、千年长生树十、万年长生树十、扶老木十、守宫槐十、金明树二十、摇风树十、鸣风树十、琉璃树七、池离树十、离楼树十、四、枞七、白俞、杜、陶桂、蜀漆树十、栝十、楔四、枫四(以上均为株)。从上所言,苑中花木真是不胜枚举。

封建统治者把全国各地能够在关中栽植的均要移植到上林苑中,因而形成“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班固:《西都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郁蓊葑”,“苯尊蓬茸,弥阜被岗”。张衡:《西京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呈现一派草木茂盛景象。《上林赋》中记载着当时的花木名称。

上林苑中树木,有原始森林,《三辅黄图》云:“林麓泽薮连亘”,“长千仞,大连抱”;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长安城东南有楸林”。《汉书》卷65《东方朔传》。同时又有人工栽植的树木,“卫思后葬城东南桐柏园”。宋敏求:《长安志》引《皇览》。见于记载的人工栽植树种有松柏、桐、梓、杨、柳、榆、槐、檀、楸、竹等用材林及桃、李、杏、枣、栗、梨、柑橘果木和桑漆等经济林木。“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柿,亭奈厚朴,枣杨梅,樱桃葡萄,答离支,罗乎后宫,列乎北园,丘陵,下平原,沙栎槠,华枫枰栌,留落胥邪,仁频并闾,材檀木兰,豫章女贞。”这些树木“垂条扶疏,落英幡骊,纷溶箭蓼,猗从风,被山缘谷,循阪下隰,视之无端,究之无穷”。司马相如:《上林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苑中有许多以树木命名的宫殿台观,如长杨宫、五柞宫、葡萄宫、青梧观、棠梨宫、梨园、细柳观、椒唐观、柘观等。说明其旁必有此种植物。

上林苑中竹林很多,户、杜、周至是著名的竹子产地,西汉王朝还在周至特设竹圃,后来关中竹林迭受称道,竹圃甚至成为一地的专名了。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河山集》二,三联书店1981年。

为了保证上林苑四季长绿,苑中种植了许多四季不落叶树木花草,如沙棠、栎槠、豫章、女贞等,又从南方移植一些树。扶荔宫专门种植南方的奇花异草,如菖蒲、山姜、甘蔗、留求子、龙眼、荔枝等。为了保证这些南方植物在北方能够种植,冬季搞温室栽培。温室的历史从西汉开始。“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其方法是“复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汉书》卷89《循吏传·召信臣》。太官是专管皇帝膳食的,为了保证皇帝的冬季吃菜,用温室栽培。当时民间也有温室,富有者多食“冬葵温韭”,那么上林苑必然采用温室栽培南方植物过冬。

3.欣赏水景

上林苑水源丰富,东有灞河、河,西有沣河、涝河,南有水、水,北有渭水、泾水。渭水犹如一条巨龙从上林苑东西穿过,正如《上林赋》所言:“终始灞,出入泾渭、涝,纡馀逶蛇,经营乎其内”。上林苑利用长安八水的有利条件,修建了许多人工湖泊,犹如镶嵌在苑囿中的颗颗明珠。

昆明池:汉武帝元狩三年开凿的。《汉书·食货志》云:“是时越欲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即修建昆明池是为了操练水军,讨伐西南夷。宋人程大昌在《雍录》中云:“其始凿也,固以习战,久之乃为游玩之地也”。昆明池是长安城西南的总蓄水库,供应汉长安城内外的用水。汉初长安城的水源是引用水,后来随着长安城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于是乃修昆明池。昆明池的水源来自交水,交水本是东流入沣的,汉武帝作石闼堰,堰交水北流,穿过细柳原,流入昆明池。石闼堰遗址在今天堰下张村。

《三辅黄图》引《庙记》云:“池中后作豫章大船可载万人,上起宫室,因欲游戏”。《三辅旧事》也云:“昆明池中有百艘楼船,上建楼橹,戈船各数十,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葆麾,照烛涯”。这么多的船除作为水兵训练外,有一些乃作为皇家后宫荡舟之用。皇帝后宫在昆明池“登龙舟,张风盖,张华旗,祛黼帷,镜清流,靡微风,澹淡浮,棹女讴,鼓吹震”。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西京赋》云:“旋憩乎昆明之池,……于是命舟牧,为水嬉,浮首,翳云芝,垂翟葆,建羽旗,齐女,纵棹歌,发引和,校呜葭,奏淮南,度阳阿,感河冯,怀湘娥,警,悼蛟蛇,然后钓鲂鳢,……摭紫贝,搏耆龟”,反映出当时皇宫后妃在昆明池中泛舟游荡钓鱼的情况。《西京杂记》载:“昆明池有刻石为鲸鱼,每至雷雨,常鸣吼”。昆明池还有二石人牵牛和织女,立于池的东西,以象天河。这两尊石像迄今犹存,是汉武帝元狩三年雕刻的,比霍去病墓前石刻还要早三年。昆明池岸“周以金堤,树以柳杞”。张衡:《西京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岸边植柳,池中养鱼,更增添了池中景色。

太液池,《三辅黄图》云:“太液者,言其津润所及广也”。其遗址在今三桥镇高低堡子西北的西安太液池苗圃。笔者曾去当地考察,现仍低于周围。《史记·郊祀志》云:“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史记·封禅书》云:“三神山在渤海中,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山上有诸仙人及不死药”。据记载,太液池有石鱼石鳖。1973年在太液池西北侧发现一件长49米、中间最大直径1米、形如橄榄的鱼形石雕,《西安太液池出土一块巨型石鱼》,《文物》1965年6期。现存陕西历史博物馆。

太液池风景秀丽。《西都赋》云:“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览瀛洲与方壶,蓬莱起乎中央,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金石峥嵘”。涛涛湖水为水族水禽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形成了水上动物园。“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封建统治者视黄鹄为吉祥,遂记于书中。“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择、绿节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鸿,动辄成群”。《汉书》卷7《昭帝纪》。是皇帝经常游乐之地。《三辅黄图》云:“成帝常以秋月与赵飞燕戏于太液池,以沙棠木为舟”。

池《三辅黄图》云:“在昆明池之北,即周之故都也”。其遗址在今牛郎石像以北至斡龙岭之间。

池《三辅黄图》云:“冰池,在长安西,旧图云,西有池,亦名圣女泉,盖冰声相近,传说之讹也。”《水经·渭水注》亦云:“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池合。”遗址当在今北丰镐村和落水村之间,当地群众俗称为小昆明池。

唐中池《三辅黄图》云:“周回十二里,在建章宫太液池南”。其水源来自昆明池,可能位于建章宫唐中殿之旁。

琳池《拾逸记》云:“昭帝元始六年,穿琳池,广千步,池南起桂台以望远,东引太液之水,池中植分枝荷”。成为宫人常游乐之地。从东引太液之水可以看出此池在太液池西不远处。

影娥池《三辅黄图》云:“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鹄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影娥池北又作鸣禽之苑,池中有游月船、触月船、鸿毛船、远见船,载数百人”。《洞冥记》,见《历代小说笔记选》。看来此池专为宫人荡舟赏月。其遗址在“建章宫”。

上林十池《三辅黄图》云:“上林苑有初池、麋池、牛首池、蒯池、东陂池、西陂池、当路池、犬台池、郎池。蒯池生蒯草以织席,西陂池、郎池皆在古城南上林苑中。……积草池中有珊瑚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条,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至夜光景常焕然。”汉牛首池乃秦牛首池之旧。“西池宣曲,濯牛首”。司马相如:《上林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郭璞注云:“牛首池在沣水西边,近沣河”。《三秦记》云上林有“牟首池”。“牛”、“牟”二字形近易混,当为牛首池,因牛首山而名。当路池、犬台池、郎池分别在当路观、犬台观、郎池观附近。东陂池、西陂池可能分别位于上林苑的东端和西端,“日出东沼,入乎西陂”,司马相如:《上林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张揖注云:“日朝出苑之东池,暮入于苑西陂池”。

百子池《类编长安志》云:“在建章宫西”。每年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都要在此举行大型于阗音乐会,人们以五颜六色的丝缕相系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上林苑中还有鹤池、昆灵池、虬泉池等。

4.举行文娱活动

西汉时代由于国力的强盛,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及国外的文娱活动传入,从而使上林苑的文娱活动丰富多彩。

汉时,民间的娱乐活动就很盛行。“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击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传。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盐铁论·散不足篇》,中华书局1984年。民间尚且如此,那么作为皇家苑囿的上林苑,其文娱活动更是锦上添花。

汉在上林苑设有太学,开始于武帝时期,当时有五十人,到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时“建弟子舍万区,起市郭上林苑中”。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5,中华书局2005年。除此而外,皇帝元康二年,乌孙国王与汉通婚,为了适应乌孙风俗,朝廷组织公主的官属侍御百余人“舍上林中,学乌孙语”。《汉书》卷96《西域传下》。这是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

同类推荐
  •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1840年前那些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以战争为切入点,以以弱胜强为主线,展现了自西周至清代数千年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 花间医商

    花间医商

    手握一卷医书一卷神针,转生五代十国初期为行商。能救民于饿海,令其不吃子。能医人于乱世,令我好行商。听商路铃声歌声琵琶声,收唐末阉人伶人官家人。贩茶换马开马场,购丝造船下南洋。看五代汹涌变化,握其一而不放,能始也能终。不做天下财权第一,只做天下第一闲翁。无我,则无宋!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极品大将军

    极品大将军

    西晋之后,五胡乱华,政权更迭,神州大地陷入无尽的烽火战乱。北梁南唐,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南北对立。被家族抛弃的少年,满怀报国之志,在北梁建功立业。和平与战争,忠诚与背叛,热血与冷淡,都如一叶扁舟,流入苍茫的历史长河,不复一丝波澜。
  • 全面战争之三国

    全面战争之三国

    三国,一个英雄与美女,猛将与谋士的时代!三国,一个弱肉强食,白骨露於野的时代!三国,一个由“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到“胡狄遍地,汉家子弟数屠殆尽”的转折时代!刘嘉,一个21世纪的普通青年,带着一款名叫《三国全面战争》的游戏来到这个时代。交结英雄,子龙子义,奉孝文和,都来跟我混吧!坐拥美人,洛神MM,江东二乔,谁都不许和我抢!更要凭我百万军团,复我皇汉雄风,再创煌煌华夏!
热门推荐
  • 极道傀儡师

    极道傀儡师

    修炼炼器术和忍术傀儡术完美结合,看猪脚在修真界如何以傀儡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交换生咖啡站

    交换生咖啡站

    只要还能写故事永远未完结想到什么写什么故事不定向发展谢谢支持(ps:书名六十天后才可改。。。)
  • 网游之大千世界

    网游之大千世界

    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最早的原始时代,战国的乱世硝烟,异世的斗气魔法,现世的科技文明,未来的机械时代……在这大千世界中,链接着不同的空间。云天等人穿梭在各个时代之中,经历了疯狂的原始人,侏罗纪时代恐怖的霸王龙,群雄纷起的三国战乱,恐怖的机甲风暴……在一次无意之中云天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这背后的一个个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在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 我的校花兵王

    我的校花兵王

    一个黑市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拳王不知为何沦落成为一个普通的贫困生,却被一个校花雇佣当陪读,从此开始他都市美妙生活,偶然间得到了一样宝贝,让他彻底翻身,从此逍遥都市,无所不能。
  • 逆天之三国红颜

    逆天之三国红颜

    作为世界第一杀手的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能力和实力,但是,他也因为自己这个别人无法达到的目的付出了很多,也因此双手沾满了鲜血,不知道在他的双手之下死过多少生命,但是,他不后悔,他就是杀手界称呼为杀手之王的倪天,在一次任务过程中,他被现代科学家研究出来的怪型武器击毙,但是,因为自己的意识比一般人强烈,当他再一次醒过来的时候,他奇怪地发现自己竟然被穿越到了三国时期。在这个陌生而且混乱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呢,他又该如何进行他的一生呢。看倪天如何在三国时代横行天下,刺杀董卓,PK吕布,消灭张角,最后再称霸天下,征服匈奴,踏平东瀛。骗取貂蝉,哄走大小二乔,就连东瀛女皇也对他倾心不已。看看倪天能否逆天改命,改变历史,一切尽在本书之中。
  • 阴盛阳衰之校草你好

    阴盛阳衰之校草你好

    嫣,慧,玥,她们没有美好的童年,除了对方谁都不相信,为了复仇,不惜一切代价,她们活下去就是为了复仇...他,冰冷无比;他,温柔优雅;他,火爆直爽...两者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黄帝阴符经解义

    黄帝阴符经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仙重生:凤武乾坤

    帝仙重生:凤武乾坤

    谁说勾心斗角只存在于凡人之间!诸天位面,天帝听信奸仙谗言对掌管玄武天域的武帝狠下诛仙令。武帝之女凤清歌为了保护父亲用毕生心血所著的武道法籍《玄武经》,不惜焚身于天外天的焚仙火海。在她纵身坠入焚仙火海的那一瞬间她指天发誓“如若不死,她必会让天帝血债血还。”一朝穿越,竟成了世俗位面的一位废柴小姐。修为值为零不,不,那只是强大的神元之力无法驾驭罢了。现在我元灵附体,一个唾沫星子就可以淹死丫的。地煞星转世,天生阴命哈哈,阴命之体万中无一,简直是专门为修炼逆天功法而生丹道,在诸天位面我就是吃着丹药长大的,区区凡俗位面的丹药岂能入得了我的法眼。要来咱们就整点逆天级别的上古丹药给你们开开胃。
  • 遗失远古

    遗失远古

    向死而生,误入远古,见证时代变迁,神话陨落,终踏上摘星夺日之争途!
  •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