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5400000027

第27章 大处要“方”,小处要“圆”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呢?古往今来的史实表明,凡事业上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绝非是那些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之人,而是那些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者。他们懂得,从大处着眼而不斤斤计较,坚持原则但不死板,正应和了“方圆学”的主张:大处要“方”——坚持原则;小处要“圆”——灵活机动。

在我国的外交活动中,周恩来总理始终奉行着“求大同、存小异”的基本方针。在坚持我国严正立场的前提下,对于一些双方目前尚有争议或不同看法的问题,尽量采用一些温柔的外交辞令加以巧妙、含蓄的回避,以使得双方都有保留自己意见的余地。同时,又不影响双方之间正常的友好关系。

1969年初,周恩来凭着他特有的政治敏感,从美国政府当时大量反共老调的细微变化中,看出了美国要调整对华政策的苗头。他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美国的政策动向,摸清美国的战略意图,探讨同美国接触的可能性。周恩来认为,打开中美大门,发展中美关系,将有利于反对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有利于我国的安全和和平统一。基于这一点,周恩来主持制定了与美国接触的具体方针,强调在坚持原则的立场上,策略应有所灵活,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地表明我国立场,同时也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从而改善关系,缓和局势。

1971年7月15日,中美各自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公告全文如下:“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这个公告的发布,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全世界都震惊了!几乎所有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消息,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在谈论这个消息。

在中美高级会晤之前,基辛格代表尼克松总统先来中国访问。为了巧妙地制造中美友好的气氛,以便更有效地改变美方的立场态度,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人民日报》在基辛格博士到达北京时,登了两幅周恩来和基辛格的照片。这是明示中美两国的友好开端。全世界的政治家都会从这两幅照片中认识到,中美两国从此将由冷对向友好转变了,一个新型的友好关系即将开始了。

在此次基辛格为期7天的访华期间,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1O次会谈,共23个小时40分钟。双方除了讨论尼克松访华日期、会谈方式、通讯联络等问题之外,还着重就中国台湾、印度、朝鲜、日本、南亚次大陆等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总的来说,会谈的气氛是轻松愉快的,进展也较顺利。

会谈中,最富戏剧性的要算讨论尼克松访华的中美联合公报了。10月24日,在约定会谈的时间周恩来来到钓鱼台。会谈一开始,周恩来就明确地说:“毛主席已经看了你们拟的公报草案,明确地表示不同意。这样的方案我们是不能接受的。”

基辛格没有马上说话,与助手们交换了一下眼光,显出不高兴的神色。他本来想用一种轻松谈笑的口气开始这次谈判的,遇到周恩来口气坚定的表态,他的口气转向坚定:“我们初稿的含义是说,和平是我们双方的目的。”

“和平是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得到的。”周恩来说,“你们的初稿是伪装观点一致。我们认为公报必须摆明双方根本性的分歧。”

基辛格并不退让:“我尊重总理的信仰,但把那些一贯正确的教条写在公报里是不合适的。”

周恩来严肃而心平气和地说:“你们也承认,中美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分歧,如果我们用外交语言掩盖了这些分歧,用公报来伪装观点一致,今后怎么解决问题呢?”

在这种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相持不下的僵局里,周总理微笑着邀请大家吃烤鸭。这样适时地转移话题,缓和了谈话的气氛,不愧是一个解脱困境、双方都欢迎的好主意。

一顿烤鸭吃了之后,周恩来向美方交出了我方草拟的公报草案。周恩来笑着说:“公报由双方各自阐述不同的立场观点。我方已经列了我们的观点,下面留下了一些空白面由你们阐述你们的观点,然后双方再进行讨论。”

基辛格当即看了,大为惊诧。他的助手们看了,面面相觑。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交出的公报初稿的构思是前所未有的。它以十分鲜明的词句阐述了中国对一系列问题的立场,从中可以看出,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人是寸步不让的。基辛格沉默了一会儿,对周恩来说:“总理先生,这样的方案,我看,在国际上和美国国内都是无法接受的。”

谈判僵持着,没有丝毫进展,大家的脸色都很严肃,气氛比较沉闷。

周恩来语调并不高,却说得十分实在:“漂亮的外交辞令掩盖分歧的典型公报,往往是祸根。既不解决问题,又会导致更深的矛盾。”基辛格脑筋转得很快,口气有所松动:“我们不能光是列举不同的观点,而是必须向着未来有所前进。”

周恩来敏锐地抓住基辛格的话柄,说:“公开地摆明分歧,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也是通向未来的第一步。博士,你说是么?你们不妨再考虑一下。我们稍休息一会好吗?”周恩来再一次缓解谈判的紧张气氛。

周恩来很有信心。基辛格作为一个外交家和谈判高手,他如果有诚意,一定会理解和明白中方草案的妙处。

果不其然,基辛格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一番紧急磋商后,豁然开朗,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许用这种独出心裁的方式,能够解决我们的难题。这就是中国方案高妙的地方。”

休会片刻之后,基辛格告诉周恩来,美方愿意接受他的初稿的基本做法。在接受中方提的初稿的基础上,基辛格提出了一些补充,说:“公报中表述不同观点的文字必须互相适应。我觉得,中国的某些提法表达方式过于僵硬,而难以接受,对于你们报纸上常用的那种火药味很浓的提法,那种好像是审判我们或是凌辱美国总统的文字,总统是不会在这样的文件上签字的。”

基辛格豁然开朗之后的妥协使周恩来很高兴,至于草案的文字用法,也是好商量的。基辛格答应第二天(也就是25日)上午提出美方的草案。

周恩来这种从大处着眼而不斤斤计较的外交风度,使基辛格备受感动。在他的回忆录里,基辛格这样写道,“我不久就发觉,和周恩来谈判的最好方式,是提出一个合理的主张,详加说明,然后坚持到底。我有时甚至把内部文件拿给他看,使他了解我们为什么达成这个结论。周恩来也采取这样的方式。企图在谈判中多占便宜,那是徒然自寻烦恼。”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后不久,尼克松总统应我国政府的邀请于1972年2月来华访问。尼克松和基辛格访华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周恩来讨论国际重大问题和中美两国关系。在这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由于双方立场各异,曾有过很多次激烈的交锋。但周恩来在会谈中始终保持了原则的坚定性和充分说理的谈话方式,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给人一种亲近和信任之感。

周恩来在同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会谈中,既表现出了高度的原则性,又显示了必要的灵活性。这体现在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达成的《上海公报》中。

这是一个独特的、别具风格的公报,公报根据周恩来的建议,首先列出了中美两国各自的立场和态度,包括对国际问题的各项原则主张。

美方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下,中方为了照顾美方国内的政治困难,做出了一些让步,在首先确定美国必须从台湾全部撤军的前提下,没有要求美方立即承诺废除“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允许美军在一定时期内逐步撤离。这样,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的我国一贯的原则方针,又照顾到了中美两国长期形成的隔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客观历史现实。

同类推荐
  • 北大教授给出的26条人缘法则

    北大教授给出的26条人缘法则

    强大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丰盈的人气,丰盈的人气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在没有人际关系的地方开创事业时,你会感到一切都举步维艰。但是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有意识地拓展人际关系后,你会发现工作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人与人相处的结果,只要人与人关系好了,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

    当你打开这《成功要读心理学:个人励志与自我超越的心灵指南》,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世界如此纠结,你要内心强悍

    修炼内心强大的自己,首先要让心灵达到一定的高度,即人们需要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人生,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正如王阳明所劝诫的:放松你的心,使你充盈的“天理”立刻就会出现在眼前。
  •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

    《新弟子规》编著者高占祥。本书是作者最新撰写的彰显时代精神的著作。在秉承传统的《弟子规》形式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讲解了新时代的弟子为人处世、成才立业之道。韵文共计116句,1392字。全书分“朗诵篇”“注释篇”两部分。
热门推荐
  •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情感真谛(读者精品)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爱若晨曦

    爱若晨曦

    职场小白领陈曦在一场无意中卷进了和富二代陆程远的绯闻,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命运之手却把她推向了一场理不清的情感之中,半路还杀出个凤凰男黄皓,看他们如何演绎一场在情场、商场的斗争
  • 盛世红颜:官女天下

    盛世红颜:官女天下

    全华国,一个表面看上去繁华,但是政权却是非常不稳的国家。当朝统治者担心政权受到波及,便是发起了一则寻找蕴涵惊人秘密的“定国珠”任务。她,不过是官家之女,天性单纯,可惜受到生活所迫,她开始改变自己以适应这个局势。他,一介游侠,生来冷漠,武功高强,为报知遇之恩,他奉献自己所有的一切。两个不相关的男女,却是渐渐的走在了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任务,他们经历着波折,遭遇着绝地之境。怀疑过,嫉妒过,也疏远过,但命运却是有意无意的让他们走在一起。她,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放下原来的自己。而结果,又会是如何呢?
  • 梦回大唐

    梦回大唐

    尹文漓原以为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却不想在一夜间遭遇了满门被灭、手足背叛之事。即便从小练武也禁不住那样的追杀,心灰意冷中,又是李隆范伸出了援手,救了她。本以为逃脱了,却进入另一个漩涡。为报仇,她借机亲近来王府做客的太子李隆基,并且设计跟李隆基回宫。在皇宫内,妃子争权、宫廷暗斗、朝堂诡谲,她看似不愿深陷斗争,却在暗中一步步将王皇后、赵丽妃和皇甫德仪送入冷宫和地狱。隐忍后的反击,委身于李隆基,不惜以腹中胎儿做筹码,甚至与假意相好的武惠兰同流合污。 为了不连累李隆范几次三番做出决绝之事,可是他始终温柔地守候着她。就算到最后,她自刎于殿前,他依旧履行诺言前来接她。
  • 术之无极

    术之无极

    一腔男儿血,踏遍红尘;满腹激情志;洒然投身。喻世:风烟俱起难前途,逆流而上不服输。胸中豪情,油然而盛:诸天星辰,璀璨如昔;穹宇之下,舍我其谁。。
  • 自然篇

    自然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虐婢

    虐婢

    一曲琴音,换来他对她的无情掠夺。从此,她为他不顾一切的试毒,从此,她奋不顾身的为他挡箭,从此,她为他倾出所有,甚至不惜为他找来宠妾。卻殊不知,她为他丟了魂。她为他失了心,埋下了他的种。一次次的付出,换来一声背叛,一碗汤药,和成为驸马爷的他。黑色的汤药,缕缕的青烟,入口的苦涩,麻木的情感。它带走的,不止他和她的牵绊,还有她早已死去满是仇恨的心……
  • 丹武横行

    丹武横行

    何为正道?何为魔道?是非曲直,自在人心。如果正道不仁,那魔道即为正道。被学院开除?受到世人欺压?背负血海深仇?让我一双铁拳打开这不公世界,铺就一条强者之路。逆天魔功?第一丹道奇书《古丹奇谭》?天下至刚至猛的炼丹圣火地心火种?且看一个丹道世家遗孤如何强势成长,横行天下。
  • 南唐小周后

    南唐小周后

    五代十国,群雄角逐。乱世之中,她生于江南书香门第,与姐姐是名震江南的姐妹花。有朝一日,姐姐登上龙门,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姐姐香消玉殒,悲凉死去之后,她成了新的皇后。一步错,步步皆错。到此时,她才发现,宫中暗潮汹涌,波谲云诡,几乎要将她湮没……她是末代国后,她是乱世佳人。情迷惘惘,一朝为后,为爱而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莲花瞳

    莲花瞳

    神秘的长生村走出的少年,崎岖成仙路。变异妖瞳扫八方,一步一步踏入巅峰,只为寻找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