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正不怕鞋歪。对待无妄之灾不但在勇于忍受,更要善于忍受,而且还应该积极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冷静、妥善地处理,方能化险为夷,转祸为福。
西晋初期,晋武帝司马炎派手下一位著名的将领石苞带兵镇守与吴国比邻的淮南,不久石苞便因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而在淮南地区的百姓中享有了极高的声誉与威望。
在淮北担任监军的王琛早就看不起出身寒门的石苞,又见石苞的政绩不错,心生嫉妒的他便以一首童谣中有“宝宫的大马将变驴,被大石头压着不抬送”的话,怀疑石苞就是童谣中的“石头”,于是密奏晋武帝司马炎:“石苞与吴国暗中勾结,恐有危害朝廷之举。”事也凑巧,在王琛密奏之前,有位风水先生也对晋武帝说过:“东南方将有大兵造反。”两件事合到了一起,晋武帝便真的相信了王琛的话,开始怀疑石苞了。
此时的石苞丝毫不知朝廷已对他有了戒心。当他得知邻近的吴国又想举兵进犯晋国时,为防御敌人,保卫国土、百姓,便亲自指挥士兵们封锁水路,加筑工事。不料晋武帝却以为是石苞要背叛自己而采取的行动,更加深了对石苞的怀疑。
于是,晋武帝一边发布文告说:“石苞修筑工事,封锁水路,是干扰和劳累民众的行为,应将他的职务罢免。”一边又派太尉司马望带着大部队前去讨伐石苞。
石苞此时仍然不知王琛对他的诬告,也不知武帝对他的怀疑。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消除朝廷对自己的误会,石苞得知太尉大军前来,便独自一人赤手空拳地徒步来到城外等候处置。
石苞的行为引起了晋武帝的警醒:若石苞真有反叛之心,又怎肯亲自出城来接受处置呢?何况并未见有吴国的一兵一卒来帮助他,且城内百姓仍然安居乐业,对石苞的敬重也未减分毫,没有只言片语的愤懑之辞。说不定是自己错怪石苞了。就这样,石苞凭着自己的光明磊落的心胸,冷静地处理突然降临的灾祸,不但打消了武帝的猜疑,并且还受到了朝廷的嘉奖。 如果你每日沉溺于流言蜚语之中,那么你的情绪会坏到影响你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要不听闻这些流言蜚语,就不要去做伤天害理之事,正己身求功名。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唯有如此才不易跌倒。别人不猜疑你,你也不猜疑别人,便省出大量时光致学、奋斗,精力不被无端耗散,自可有所成;你不为难人,别人也少为难你,又省却许多麻烦;光明磊落要人忍却猜忌、贪欲之念,如此方能成大事,胸襟坦荡,光明磊落,浩然正气自飘然于天地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