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的要求你无法满足时,最好委婉地表示谢绝:
1.要以非个人的原因作借口
拒绝他人,最困难的就是在不便说出真实的原因时又找不到可信而合理的借口,那么,不妨在别人身上动动脑筋,比如借口你的家人方面的原因。一位生活惬意的家庭主妇自称她的生活之所以能如此安宁,就是因为她能巧妙地拒绝。当一个推销员敲她家门时,她的态度礼貌而坚定:“我丈夫不让我在家门前买任何东西。”你看我不买你的商品,不是因为我不愿意掏腰包,而是因为我那个有点古怪的丈夫。这样一来,推销员既不会因为你没买他的东西而怨恨你,同时也感到再说下去也是白费口舌,因为问题不在于你,而在于你那个他并未晤面的丈夫,于是,他只好作罢。
2.明确表示你很愿意满足对方的要求
当有人请求你的帮助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尽量给予帮助。但碰上实在无能为力的事,你无法给予对方帮助时,也不要急于把“不”字说出口,不要使对方感到你丝毫没有帮助他解决困难的诚意,否则,你在别人眼中会是一个自私而缺乏同情心的人。保险公司的小安是处理协调客户赔偿要求事务的,小安的工作决定他要经常地拒绝客户的要求。可是,他总是对客户的要求表示同情,并解释说,从道义上讲他同意对方的要求,可自己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拒绝得法,小安的工作做得很出色。同样,当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又无能为力时,先不忙拒绝他,而要耐心地倾听他的陈述,对他所处的困境表示同情,甚至可以给他提些建议,最后告诉他,你实在无法帮他,对方绝不会因此而生气,反而会被你的诚意所感动。
3.通过诱导对方来达到拒绝的目的
当别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不要简单地拒绝他,而应该让他明白他的要求是多么荒唐,从而自愿放弃它。一位业绩卓著的室内设计师声称,对于用户的不合实际的设想,他从不直截了当地说“不行”,而是竭力引导他们同意他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一位女士想要用一种不合适的花布料做窗帘,这位设计师提议道:“我们来看看你希望窗帘布置达到什么效果。”接着,他大谈什么样的布料做窗帘才能与现代装饰达成最好的和谐,那位女士很快便把自己的花布料忘了。
4.在拒绝的同时说明还应做些什么
这一点对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尤其重要。比如你的下属向你提出的要求得不到你的满意答复,你不妨告诉你的下属的努力方向,使他始终看到希望,与此相比,你的拒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不会挫伤他的自尊心,也不会伤害你与下属之间的感情了。《成功的人际关系》一书的作者、美国的威廉·雷利博士在谈及怎样处理下属希望晋职而他本身的条件又不够的情况时,曾建议企业主管这样说:“是的,乔治,我理解你希望得到提升的心情。可是,要得到提升,你必须先使自己变得对公司更重要。现在,我们来看看对此还要多做点什么……”
5.表达意见要委婉、和气
一位热情奔放的老妇人决定与年轻的女邻居交朋友,她发出邀请:“欣迪,你明天上午到我家来玩,好吗?”欣迪脸上露出温和宽厚的笑容说:“不行啊!”她的拒绝既友好又温情,但态度又是那么坚决,老妇人只好作罢。所以,当别人的请求你无法满足,而又不能或无须找任何借口时,就用最委婉、最友善、最真诚的语言拒绝他,不留任何回旋的余地。
§§第八章 方圆融通,轻松驾驭职场
懂得进取,也要善于采取曲折的方式
五代南唐有位画家叫钟隐,他从小喜欢画画,经名师指点,自己又刻苦练习,年纪不大就成了名。从此,家中的宾客络绎不绝,有求画的,有求教的,有切磋探讨画艺的,当然也有巴结奉承的,好不热闹。要是换了肤浅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会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可是钟隐对这一切却无动于衷,每天仍然在书房里潜心作画,除了万不得已,一切应酬的事全让家人代劳。无意之中,连自己的新婚妻子也给冷落了。
钟隐的妻子对丈夫有些不太理解了。
一天,钟隐正在画画,他的妻子悄悄走进书房,帮他研墨,钟隐感谢地向她点点头,继续作画。妻子几次欲言,又几次闭口,最后实在忍耐不住,说道:“你何必自己困扰自己,你已有万贯家财,才华也受到世人的赞赏,还有什么值得你这样每日辛苦呢?”
钟隐放下手中的笔,从书架上取下一幅画,在妻子面前打开,说道:“你看这上面的鸟画得怎么样?”
妻子说:“我不懂画,说不出门道,不过我觉得那鸟像活了似的,翅膀正在动。”
钟隐又取出另一幅画,打开放在妻子面前,问道:“你再看看这幅画怎么样?”
妻子摇摇头说:“这怎能跟那幅相比,那鸟画得呆头呆脑,像是贴上去的。”
钟隐把画轻轻卷起,笑着说:“谁说你不懂画?看得很准,只是那第一幅是别人画的,第二幅才是我画的。虽说在画山水画上我已经有了点功夫。可画花鸟还差得远呢。你说,我怎能不练习呢?”
妻子终于理解了丈夫的心思。
钟隐深知,自学一年,不如拜师一天。要想画好,必须有名师指点,也免得走歪路,事倍功半。他四处打听哪有擅画花鸟的名师高手,自己好前去拜师学艺。可是打听了很久,也一无所获,钟隐心中十分烦恼。这一天,他与故人侯良一起吃酒,酒到酣处,二人的话也就多了。钟隐诉说了自己的苦恼,并问侯良是否能给引荐个擅画花鸟的名师。侯良说:“这你可找对人了。我的内兄郭乾晖就很擅长画花鸟画。我妻子说,有一次他画的牡丹,竟把蜜蜂给招来了。不过这个人性格古怪孤僻,别说收学生,就连自己画的画儿也轻易不给人看。更怪的是,他画画还总躲着人,恐怕人家把他的技法偷学去。”
钟隐倒觉得郭乾晖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如此保守,恐怕必有诀窍。可是怎么才能接近他呢?这倒得费费脑筋了。
钟隐是个倔脾气,什么事只要他想做,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做成。他四下打听,听说郭乾晖要买个家奴。他想,这倒是个好机会,我不妨扮个家奴。一来可以进郭府,二来可以看到郭乾晖画画。
于是,钟隐打扮成仆人的样子,就到郭府应聘去了。
郭乾晖见钟隐长得非常机灵,就留下了他。
在郭府,钟隐每天端茶递水,打扇侍候,什么杂活儿都干。他毕竟是富家子弟,一切生活起居从来都是由别人照顾,哪里干过这些粗活?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唯一使他感到安慰的是他看到了一些郭乾晖画的画,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上乘之作。
钟隐想尽办法,坚持不离郭乾晖左右,希望能亲眼看见他作画。而每次作画,郭乾晖不是让他去干这,就是让他去干那,想方设法把他打发走。就这样,钟隐虽然卖身为奴,还是没有看到郭乾晖作画。
一连两个月过去了,钟隐还是一无所获,几次他都产生了走的念头,但心中又总是还有一线希望使他留下来。
再说钟隐的家里,钟隐卖身为奴去学画的事情谁也没有告诉,连他的妻子也只知道他是出远门,去会朋友。钟隐毕竟是个名人,每日高朋满座。可这些日子,朋友来找他,家人都说他出门了。问去哪儿了,又都说不知道。一次两次,搪塞过去,时间一长,人们就起了疑心。最后连家人也疑心重重,特别是钟夫人,非要把他找回来不可。
一天,郭乾晖外出游逛,听人家说名画家钟隐失踪了两个月了,连家人也不知他去了哪儿。再听人家描述钟隐的岁数和相貌,郭乾晖觉得这个人好像在哪儿见过。细一想,想起来了,跟家里的那个年轻人相像,他也正好来家里两个月。
“怪不得他总想看我作画呢,”郭乾晖恍然大悟,“不过他倒真是个好青年,能带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运。我也就后继有人了。”
郭乾晖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把钟隐叫到书房里,说道:“你的事情我全知道了。为了学画,你不惜屈身为奴,实在使老夫惭愧。我多年来不教学生,自有我的道理,今天遇到你这样虚心好学的青年,我也不能不破例,将来你会前途无量的。”
钟隐终于以执著的求学精神感动了郭乾晖,名正言顺地成了他的学生,郭乾晖把自己多年的体会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钟隐。
钟隐是个老实人,对生活、对艺术,他的态度是老实和执著的,但是,他也是非常灵活的。首先,他知道,自己的实力,并坚持努力;其次,他知道,靠自己蛮干是不行的,必须有名师指点;最后,为了学习,他不惜采取迂回曲折的方式,卖身为奴,所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