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5300000024

第24章 运用团体辅导降低初一女生自卑系数及人际关系紧张度的研究

摘要:对团体辅导在降低初一女生的自卑系数及人际关系紧张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按照入组条件、学生的自愿程度及试验学校的实际情况,最终有6 名成员参加完成了3 次以“提高自信心”为主题和2 次以“提高人际关系和谐系数”为主题的团体活动。试验使用同一量表,共进行了三次测量。比较了二测和一测的自卑系数;考察了前两次测量的自卑系数及人际关系紧张度的相关性,第三次测量中自卑系数的回归程度、三次测量中自卑系数及人际关系紧张系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后的自卑系数总体有下降趋势;自卑与人际关系紧张系数存在正相关;以“提高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停止一段时间后,自卑系数出现回归现象;三次测量中的人际关系紧张度得分持续下降。

关键词:团体辅导 自卑系数 人际关系紧张度 女生 初中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研究发现,同伴间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面对困难、挫折等有足够的自信,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健康人格的培养;反之,同伴间人际关系紧张、自卑等,则可能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学生辍学,成为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潜在因素。因此,帮助初中生减轻自卑和人际关系紧张状况,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别人,感觉自己没有能力应付所面临的问题的消极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紧张就是指人在内心产生的、对周围或与其交往的人们不信任、不和谐甚至猜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体验,或是这种会使周围或与其交往的人产生不舒服,无安全感等消极情绪状态的外在表现。艾里克森的社会人格理论认为,1 2~1 8 岁的青少年处在自我同一性及对自我同一性混乱时期。在这一阶段,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对自己已经长大的感觉日趋强烈,加上对自由的片面理解,促使他们对独立自主、摆脱父母师长管束的愿望与日俱增。这时,若父母、师长不能加于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冲动、偏激的情绪,不愿与父母、师长沟通交流,反而走上与他们对立的极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如此恶性循环,进而引起自我否定、自我怀疑、自闭、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样,他们对于自己是谁,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又应该怎样去奋斗等一系列问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生活没有重心和方向感,内心充满了困惑,陷入了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心理危机而难以自拔。在这一关键的身心过渡时期,心理工作者以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多方面的认知纠正、情感关怀、身心引导,帮助其通过自身努力而改变片面的认知方式,提高自身对环境的感受力,将这一危机解决好,有利于青少年较好地发展、完善自我,达到自我统一性的整合,跟人们形成良好的关系。否则,他们的心理年龄就可能固着于某个阶段,影响他们的日常交际、交往,健全人格的形成及自我价值的最终实现。

团体辅导是心理咨询的一种独特形式,源于欧美,开始于本世纪,最初用于对疾病的团体治疗。而标志团体辅导以帮助心理正常人的人格完善,促进正常人成长为目标的则是勒温的“国家训练实验室”。这是一种借助于较自由的团体活动与讨论等形式,使成员对人际关系问题更加敏感,旨在提高和改善人际知觉和人际交往技能,使参加者修正自己的行为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法后来在企业界、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广为应用。这一结果告诉人们,团体活动的成员并不一定是有十分异常的心理障碍的人群,正常的在某些方面有待完善成长的人群参加此类活动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团体辅导在我国港台大学也有广泛应用,而大陆地区还仅处于探索、尝试阶段。

国内一些心理工作者对团体辅导在改善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刘春燕(2003)运用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改善大学生的应对方式,研究认为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明显改善了团体成员的应对方式,提高了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减少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苏雯等(2002)在团体咨询改善大、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团体辅导后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社交焦虑降低,社交回避倾向下降,自我接纳程度增高,而且这种变化在团体咨询结束4 个月后依然存在。叶存春(1999)认为,团体咨询在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明确该年龄阶段的人生发展任务,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体验尊重、爱、关心、真诚等人文心理的模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效果。另有李传银(2003)、周永红等(2004)、孙时进等(2000)的研究发现,团体辅导对消除大学生的孤独、交流恐惧心理、减轻大学生的抑郁程度等均有良好效果。而对于团体辅导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刘春燕等(2002)对团体咨询在提高初中生的自我评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团体咨询有助于初中生焦虑情绪的降低,学习情况的改善和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都验证了团体心理咨询或辅导的有效性,但几乎都没有研究团体心理咨询或辅导中效果的回归现象,也没有研究考察团体心理咨询或辅导中一些心理品质与其他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团体辅导对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自信心的培养是否有作用呢?结合中学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实际,本文主要研究探讨团体辅导在初中生心理健康中的有效性、可行性及一些心理品质内在的动态相关性及辅导效果。

二、程序与方法

1.被试

跟海滨中学心理工作室的陈老师详细交流了这一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由他帮助推荐了初一年级10个班的心灵使者(女生)12 人,其中一班和三班各2 人,年龄为13~15 岁之间。活动前,笔者与她们就此活动的内容、形式、次数、时间、意义等进行了团体交流,在其表示自愿并坚持参加的情况下把她们编为被试。其中,第一次活动后剩下10 人,第二次活动后剩下8 人,第三次活动后剩下6 人(原因在下面的训练方案部分将详细说明),所以被试人数最终为6.

2.评价工具

在该老师反映被选人员在工作、生活方面不够自信、交往比较单一、自我较封闭的情况下,选用了由邬庆祥等编制的中学生人际关系测量中的一般关系测量表和郑日昌等编制的学生自卑心理诊断量表。其中人际关系量表共有28 道题,认为与自己情况相符的题后填1 分,否则填0 分,得分越高则人际关系越紧张,总分8 分以下则认为人际关系较好;自卑量表共有15 道题,每道题有 A、B、C 三个答案,各选项选A或B或C的得分不一定相同,得分越高问题越严重。一测发放问卷12 份,收回有效问卷12 份;二测、三测各发放问卷6 份,收回有效问卷6 份,故有效问卷为6 份。问卷信、效度及曾被使用情况,只是从主观上进行了严格控制,但由于研究的客观情况限制,未能深究。

3.反馈与自我表现评价量表评估

团体成员填写《团体活动成员反馈表》,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个人总结和就一些满意或者不满的方面说出内心的真实看法或提出意见和建议。

4.训练方案

在组织活动之前,要求入选者一定要好好配合,严肃认真答题,以便根据她们的实际情况来告诉她们存在哪些优点和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力求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使她们有更好的心态投入生活与学习中去。然后,对她们进行第一次测量。测毕,从中选出七名被试,分为自卑组和人际关系紧张组,考虑到分组的同质性要求,其中的一名为交叉被试,即两组都有此人。活动时间初步定为后续三周的星期二、四下午五点到五点四十分左右。

第一次活动针对成员存在的问题,因自信心不足,锻炼的少引起的在公共场合发言紧张的现象。制定具体的操作,让每位成员都假设自己是正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成功人士,讲述自己的成功点滴,以挖掘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长处。第二次活动,让大家学习两种放松方法,并引导她们想象在自己最害怕、没有信心的事情或场景中应用此法,直到感觉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为止。练习重复三次。第三次活动在后续周二的五点多进行,内容为巩固第一、第二次活动的效果,进一步消除被试自信不足的紧张状态。

团体训练实施过程中,第一次少来两人,第二次少来两人,第三次又少两人。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原设想把两个小组再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做认知因素的效果比较,所以只对两个实验组的四名同学进行过认知交流,告知她们自信心不是很足的方面,认真配合活动有助于她们自信心的增强。对两个控制组则没有进行交流。事实证明,有过深刻交流的学生都坚持到最后,没有进行交流的则以参加合唱等为由相继退出。②考虑到心理干预活动的自愿原则,没有过多要求或勉强被试,未对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活动至此,因有认知因素和无认知因素的影响研究条件已不具备,故改变原研究设计,不再分实验组和控制组(即对被试连续施测三次同样的测试,施测时间分别为活动前,第三次活动结束时,所有活动结束后;一测和二测,二测和三测的时间间隔各10 天)。改变后的研究主要考察一、二测的自卑系数的变化,验证活动是否有效;同时计算一、二测中自卑系数与人际关系紧张度的相关程度。第二次施测在三次活动结束时进行。且在二测的结果出来后,很快与6 名被试交流,告诉她们明显的进步和依旧存在的不足。

第三次活动结束后,原计划再进行三次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主题的活动,以比较三测和二测的人际关系紧张系数的差异,考察这三次活动的效果,同时比较三测和二测中的自卑系数,看停止以“提高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一段时间后,自卑系数是否回归,回归程度如何,从而得知一段时间后,有多大几率的自信心提高是真正的提高,有多少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后因一位成员在接下来的周四和周二下午的活动时间必须参加学校合唱队,考虑到被试人数小于6 时已丧失了团体活动的统计意义,故放弃了一次周四的活动,同时把该周二的活动提前到星期六上午十一点左右进行,时间为四十分钟。这两次活动主题围绕人际关系和谐而设计,第一次进行“爱是双眸——与你同行”的角色扮演以及转换活动(即让成员先后扮演盲人和盲人引导者)。旨在通过活动中的切身体会,提高他们对盲人等弱小者的感受力、同情心、关怀帮助之情;提升他们对与人交往合作需要的认识程度,更好地把握合作态度及技巧。第二次活动的主题为“学会表达告别之情”,此次活动没有过多的引导,只让参与人尽情发挥,或唱或跳,或演小品或说笑话……结果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气氛十分活跃。活动结束后,要求被试完成好第三次的测题,并告诉她们在三测结果出来后依旧指出她们的进步和不足,不真实答题对她们自己无益。要求填写《团体成员活动反馈表》,让她们就这5 次活动的效果、优缺点、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类似活动写出真实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5.干预实施

(1)根据测量数据和原研究设计,暂定活动次数和时间;根据成员口述和测量结果反映的情况,修改、制定了活动内容和程序方案。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调整活动的次数和时间。成员活动的内容和次数都相同。活动始终由研究者一人组织。

6.数据统计

研究数据用SPSS10.0 进行分析。

7.追踪调查

活动结束半个月后,通过电话、短信对6 名被试的持续效果进行了追踪调查。

三、研究结果

1.被试自卑系数一、二测得分的比较与分析

实施三次以“提高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进行干预后,除了 B 的得分一样和 D 的得分反而升高以外,自卑系数降低的被试人数占总人数的66.67%,可见,前三次心理干预活动总体有效。

团体辅导后,总体得分曲线趋于下降。而B 的得分一样和 D 的得分反而升高,与被试总体反应趋势相悖,是被试的个体差异性的体现。原因可能是自信心的增强与否与个人的自卑程度、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内部动机强度等差别有关。

二测得分比较

2.一、二测人际关系紧张系数与自卑系数的相关比较与分析

在一、二测的自卑系数与人际关系紧张度得分中,以一、二测的自卑系数得分为自变量,以相应的人际关系紧张度得分为因变量,计算与两列变量的Ke nda l l's-b 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显著性检验估计值,表明自卑系数与人际关系紧张系数显著相关。即总体而言,自卑系数得分较高的成员,人际关系紧张系数得分也相应较高;也就是较自卑的人,他的人际关系也较为紧张。随着心理干预的实施,在自卑系数得分降低的情况下,人际关系紧张系数得分也相应趋于下降。可以认为,自卑是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自信心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紧张这一消极心理状态。

3.被试自卑系数回归现象的分析

第三次测量中,数据得分大于一测的被试有,C(45>;44),D(33>;31);数据得分大于二测的被试有,E(35>;34),F(41>;39)。即自卑系数得分存在反弹即回归现象的被试人数占总人数的66.67%。

二测得分曲线明显比一测平缓,即二测得分总体趋于下降,而三测得分曲线又趋于陡峭,即自卑系数总体得分回归。即可以认为,在从一测结束,到二测开始这一时段进行的三次心理干预对被试总体自卑系数的下降是有效的,而心理干预的停止,使被试总体的自卑系数下降这一效果出现了反弹现象。可见,心理干预的持续进行,直到成员的得分稳定在一个较固定的值上才考虑停止,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否则,干预后出现的暂时变化就很难引起成员心理状态或外在行为真正有效、有益的变化,很难渗透进人们日常行为并成为他们内在的指引推动力量。

人际关系紧张度的二测得分只有F 一人比一测高(10&;gt;9),而另外83.33%的被试得分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三测除了被试 C 与二测得分一样(7=7)外,其他被试得分同样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数据情况。相对于自卑系数得分存在的回归现象,人际关系紧张系数得分曲线却再次趋于平缓,即人际关系紧张系数总体得分一再呈下降趋势。这一结果表明①虽然自卑是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而人际关系紧张度的缓和却不一定减轻人们的自卑倾向,即人际关系紧张不一定是引起自卑的因素。就是说较自信的人相应地有较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较和谐的人却不一定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信。②团体辅导活动的时间、次数、强度等的变化(即量的不同变化)将引起其效果的不同变化(即质变)。(既然降低成员的自卑系数有助于减缓人际关系紧张度,即自卑与人际关系紧张存在系数为0.562 的正相关在前面已经得到了验证,故以提高成员自信心为主题的团体活动,也可在某种程度上看作是以提高人际关系和谐系数为主题的活动。这样,就相当于以减缓人际关系紧张度为主题的团体活动从活动开始到结束都在持续,即活动的次数、每次活动的时间及强度所产生的持续效果介于2~5 次之间,且较接近于5.)

4.关于被试对团体辅导的满意度及意见建议的分析

团体活动的收效良好。除了活动气氛这一项的最积极评价为 16.7%(&;lt;50%)外,其余均为50%或以上,达到66.7%以上的项目占总项目的81.8%;其中,和成员关系的改善及使自己的生活态度积极起来这两项的最积极等级回答达到百分百。整理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综合起来有三条,①希望更多人参加,活跃气氛。②希望到有阳光、花木的地方活动,让气氛更轻松活跃。③多学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四、分析与讨论

在这几次团体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预先没有想到的问题。如被试人员的流失;团体气氛不够活跃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团体训练操作的漏洞,下面对这些问题,联系团体辅导活动情况做一些深入讨论。

1.被试人员的流失

被试人员的流失反映了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团体活动的主题“提高成员的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对某些成员而言针对性不强。在没有坚持参加完5 次活动的6 名同学中,有4 名同学的一测自卑系数得分低于8 分(常模中自卑系数低于8 分,说明被试与朋友或周围的人相处困扰较少、关系较稳定);在人际关系紧张度得分中,两名被试得分小于30 分(常模中自卑系数得分在15~29 之间,定义为环境变化造成自卑,是大部分人都有的较轻微的自卑)。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主题主旨对成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团体辅导活动才能进行地比较成功,比较有效。②在没有坚持下去的6 名同学,都不在原来的实验组中,故没有像对两个实验组的4 名同学那样对他们进行事先的认知交流,即告之她们自信心不是很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而自信心较足的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人际关系在哪些细微的方面较紧张,哪些方面则需要稍微努力即可以有较大的改观。事实证明,跟笔者有过较深刻交流的,都坚持到了最后,没有进行交流的则先后以要参加合唱队等为由相继退出。这种情况的出现表明,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认知与否及认知的程度如何,极大程度地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成员的动机、兴趣及持续性。③考虑到心理干预等实验活动中的自愿原则,没有过多要求或者勉强被试,即没有对被试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后还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设计,不再分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结果明显表明,对实验进行各方面的严格控制包括对被试的动机、兴趣的引导都是很重要的,每个小方面控制得不严格,都将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产生较大差异甚至完全相反的效果。④在没有坚持参加完五次活动的6 名同学中,有2 名是学校合唱队的,而团体活动的时间与合唱的时间冲突,故可能是迫于合唱的压力或更喜欢合唱而放弃活动。后来,因1 名成员必须参加合唱队,不得不调整团体活动的时间和减少活动的顺序。这一事实表明,团体活动最好不要跟其他科目冲突,即这种现象的存在为团体活动由课余活动课转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团体活动气氛

气氛不够活跃是团体活动成员较少、活动成员的性别单一、难分组的必然结果。所以要实实在在地开展好中小学的团体辅导活动,使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较多的由男女生共同组成一个较多维度、较多自变量因素的团体中进行。但也不是说团体成员越多、越复杂就越好,团体成员的具体人数要由活动场所的允许程度、活动的具体范围及老师的实际控制能力来确定。

另外,这几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发现了团体辅导活动对降低成员的自卑系数总体有效,但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回归这一现象;验证了自卑是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而人际关系紧张却不一定是自卑的影响因素等。

3.团体辅导活动效果的回归现象

团体辅导活动对降低成员的自卑系数总体有效,但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回归的现象表明,心理辅导工作符合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心理状态的变化螺旋式上升。故此后的心理咨询辅导活动要注意遵循量变到质变,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规律,把握好量与质、时间与效率的切合点;化矛盾为统一。

4.自卑与人际关系紧张的关系

自卑是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但反过来人际关系紧张却不一定是自卑的影响因素。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自卑是人们的一种内在心理品质,直接影响人们的外在行为,包括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则是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它需要内化才能反作用于人们的内在心理品质,如自信心的树立或增强与否。这只是笔者的猜测,是否真正如此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验证。

5.成员对团体辅导活动反馈效果

此团体活动的收效良好。活动使她们增进对自己的了解;改善了她们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使她们生活态度积极起来。这种结果的出现,主要因为此活动是针对她们的现实心理状况及其相应的变化来制定的,而且有 66.67%(六分之四)的成员始终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心理状况的不足及进步;二测后,则让所有成员都对自己在活动前、中、后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有清楚的认知。结合被试人员流失的情况及原因,得知团体活动对成员现实心理状况是否有针对性及被试成员对自己心理状况有无及时的认知、认知程度如何,是影响团体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

1.团体辅导活动对降低成员的自卑系数总体有效。

2.团体活动的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回归现象。

3.在一、二测中,人际关系紧张系数会随着自卑系数的降低而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系数与自卑系数存在系数为0.562 的正相关,表明自卑是引起人际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

4.自卑系数却并不随人际关系紧张系数的降低而降低,表明人际关系紧张不一定是自卑的影响因素。

5.人际关系紧张系数在三次测量中一直呈下降趋势(相比于以提高自信心的活动停止后,自卑系数出现的回归现象),表明心理状态的改变要在团体辅导活动的持续作用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进一步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团体辅导活动的更好开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2.团体活动的开展,要与被试的认知因素相结合,及时告之他们自己的现实心理状况,认真配合活动会达到怎样的水平。让他们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样来改进。

3.正确对待团体活动效果的回归颠覆现象,注重活动的持续性过程,遵循量变引起质变的客观规律。

4.团体活动成员的人数要由活动场所的允许程度、活动的具体范围及老师的实际控制能力等来确定,不宜过多或过少且要男女比例适中。以活跃气氛,让被试有更大的热情、更高的积极性、更浓厚的兴趣来参与,取得较好的效果。

5.注重外在行为的内化,努力使外在行为向良好方面的变化作用于人们的内在心理状态,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6.团体活动要注重教会成员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技巧、能力等正确迁移,以达到一石二鸟,举一反三的功效;把团体活动推广到各种各样的团体中去,以提高团体活动的生命力、活力、渗透力,使它在更大范围内真正起作用,把心理辅导工作深入社会,深入学校,深入家庭,更有利于国民的身心健康。

同类推荐
  • 赢取成功(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赢取成功(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修养之最高境界

    修养之最高境界

    本书是一部“智慧书”、“修养书”,也是一部 “铸造豪杰”、“铸造领袖”、“铸造伟人”、“铸造圣人”的书。其所引述古人昭示做人做事之原理原则,全是从千万卷名书圣典中选录出来。敲骨存髓,取精撷华,并予以融会之、贯通之、系统之、条理之。以道为体,以术为用;以理为经,以事为证;以人为则,以言为训;以德为本,以艺为末。纷衍为万,合则为一。昔孟子有言:“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本书彻始彻终,无不在条理之中,亦即所以尽智与圣之事于万一也。
  •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做人做事的人)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做人做事的人)

    不懂做人之道,就不会受人欢迎;不懂做事之道,就不能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这就需要:做人讲究谋略,善于审时度势,张驰有道,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做事必须求稳,绝不可做超能力之外和无把握性的事,不能盲目死拼、死磕,否则你只会碰得头皮血流、输得个体无完肤。因此,会做人并不等于会做事,会做事也不等于会做人,两者之间虽然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决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个残缺的人;会做事而不善于做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也容易犯错误,甚至处处碰壁。所以。在人生的路上我们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互为促进,相辅相成。
  •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的小故事,会与你一起去探寻爱心之旅,当你认真地读完这些小故事,你的心定会为之所感动。而书中的小哲理同时会为你的感动升华。众所周知,爱心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本小文集的时候,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心。心存爱心的人,也必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 幸福女人修炼术

    幸福女人修炼术

    女人追求的幸福,无非就是能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中时时有温馨的笑靥。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并不是一件难事。本书着重讲述女人30岁左右的故事,通过故事与启迪,引领即将30岁和已经30岁的女性在幸福的道路上前进。事实上,幸福从未离开过,它存在在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的每个角落,存在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情怀。女人只有到了30岁,才真正褪去表面的粗糙和幼稚,成为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30岁的女人,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才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热门推荐
  • 强制钱钱

    强制钱钱

    死胖子,滚过来给我捏捏腿”“小师妹,第一我不是死胖子,第二我滚不动,第三,你真的不需要一个全身按摩吗?”“打湿胸,我想吃糖糖了!”“小薇,我不是你师兄,我也不是打湿胸,是大师兄,糖糖现在没有,我把手指涂层蜜糖你看行吗?”“李钱钱!你能不能给我好好的,我是你正儿八经定了亲的媳妇,你怎么乱招蜂引蝶的?就不能对我一心一意吗?你要再这样我就死给你看!”“我的好媳妇啊,我这么出众的男人,就是无星的夜晚唯一的月亮,要不怎么能吸引得到像太阳的你吶?而且我面对你真的是一心一意没有想别人啊,咱们平静下心今天晚上喝喝酒赏赏月一起看看巫山.....”
  • 封神灭魔

    封神灭魔

    天下第一帮会是他的敌人,西域无神绝宫少主是他的对手,西北无双城少爷曾经欺辱他,武林盟继承人是他的情敌,一个接一个的对手,逼得他不得不变得强大,离奇的身世,怪异的血脉,万年封神灭魔之战中他成为人族的核心战斗力,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 虚无戒

    虚无戒

    一个被世家从小抛弃的废物的成仙成神之路。。。。。。
  • 三逃冷妃:王爷,我们离婚吧【将完】

    三逃冷妃:王爷,我们离婚吧【将完】

    穿越前:她遭继父垂涎窥伺,被毁那天,恰巧让妹妹亲眼所见,到处传言重伤,母亲受不了折磨,在她面前割腕自尽,从此恐惧一切男人的亲热。穿越后:她是王府的冷妃,只因长了一张酷似他死去至爱的脸,被他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她始终摆脱不了水生火热,算计、陷害、折磨,一伤再伤的她面对他所谓的转嫁爱意,三次出逃。他冷嘲热讽,他固执霸道,他残忍易怒,他说……“你以为你还剩下什么?除去这张脸,你有的只是自以为可以和本王平起平坐的自尊心罢了。”“你可以一再跟本王作对,甚至可以逃上千次万次,但就算成了一具尸体,骨灰也要撒在这王府里,生生世世都别想逃离。”那毁了这张脸,就可以放过自己了吗?她笑了,毫不犹豫地用匕首抵住了白皙无暇的脸颊。墨萧然,你的爱算什么!【据说简介看不出复杂曲折的剧情,以为男主只有一个,据说此文带点武侠和幻情,据说……】————————【新坑】:《三逃弃妃:王爷,我要你后悔》http://novel.hongxiu.com/a/253928/
  • 独家秘爱,首席绯闻女主播

    独家秘爱,首席绯闻女主播

    她守了他七年,却在回国之后才知道,他为了自己的事业,娶了自己的同寝室同学。七年初恋,毁于一旦。和陆子均分手之后,无法面对他结婚的新闻,新任主播姜一离被调离岗位。却意外的接到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那就是采访本城新贵江霖风。困难虽然重重,可她因为一次巧合掌握到一件事情。从而得以靠近。可是这一靠近,却似乎近的有些令人不知所措——他在步步紧逼。“你知道为什么我把采访任务交给你么?”姜一离茫然,“为什么?”“并不是因为你知道那件事,而是……那天在电梯里,我抱着你,很有感觉。”江霖风在她的耳畔低哑说话,那一刻,仿若春暖花开,人生新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楼

    妄自菲薄而精神错乱的黎晓,勇敢又胆怯抱憾终生的华希,好奇、劫后余生的英达,于忠贞与嫉妒中痛苦沦陷的默默????在夜色下,一切将围绕这个神秘之所展开——楼
  • 流年未亡.夏日未尽

    流年未亡.夏日未尽

    这里是轻小说集,欢迎各位前来阅读。在那段青春的年华里,我们有喜,有悲,有欢,有乐。那份朦胧的情脉,会被谁拿走?我们之间的情,究竟是真心付出,还是年少轻狂?流年未亡,夏日已尽。爱情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 鉴宝女王

    鉴宝女王

    碰见自己的豪门未婚夫和好姐妹缠绵,心灰意冷,发生争执,意外伤到额头,本以为命已休,却没想到,医院养完伤后,竟然有了鉴定古玩和透视能力。狗男女,你们等着吧!既然能活下去,那么你们的日子将不会好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海底两万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混世妖妃

    混世妖妃

    她本是一个玉帝和王母最疼爱的义女,只因无意中救了魔族的太子而被贬下凡尘。当她在人间混得风生水起,迷倒大片帅哥之际,身边却出现一个帅的掉碴的美男,可这家伙为什么这么讨厌,总爱欺负她。她决定了,要讨厌这个家伙一辈子。可是看到他受伤,心里却该死的痛。什么,他不是人,那是什么生物,妖精?不,就算这讨厌的家伙不是人,她也选中这个家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