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2800000015

第15章 施琅

施琅(公元1621~1696年),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中国福建晋江人。原系郑成功部将,后投诚清朝,任福建水师提督。他坚决主张以军事手段为主,平定台湾,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在年逾花甲之时,统率清军,渡海东征,一战而定战局,完成了台湾与大陆的重新统一;并力主驻军台湾,保卫海疆,以备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是一

施琅在与清军及地方武装集团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如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十月攻云霄时,曾率部阵斩清守将张国柱,为攻克该城建立了第一功;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略取广东潮州地区时,独立攻占溪头寨,有力地配合了主力对和平寨的进攻;在与潮州郝尚久部作战时,大败敌军,并指挥亲随,强攻敌重兵把守的浮桥,将其焚毁,切断潮、漳间的唯一通路,稳定了战局等。因而郑成功与施琅“相得甚、军储、卒伍及机密大事,悉与谋”。当时海上抗清武装力量,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领导,郑成功兵力不过万人,仅以鼓浪屿小岛为根据地,虽然南征北战,频频出击,但只能以游击方式袭扰各处,尚无力与清军主力进行大的战役。郑芝龙旧部中兵力最大,装备最好的为占据厦门的郑彩、郑联两部。郑成功在潮州受挫退至潮阳时,深感兵力不足。当时正值郑彩率军南下广东,郑成功欲取厦门为根据地,兼并郑联所部,以扩大实力。但又考虑“彼船只倍多,部将老练”,唯恐“取之不得,反结为仇”,定不下决心。施琅认为单纯靠武力攻取,难有把握,“当设计图之”。他建议说:“联乃酒色狂徒,无谋之辈。藩主可领四只巨舰,扬帆回师,寄泊鼓浪屿。彼见船少,必无猜疑。其余者陆续假为商船,或寄泊岛美、浯屿,或寄大担、白石头,或从鼓浪屿转入崎尾,或直入寄碇厦门港水仙宫前。藩王登岸拜谒,悉从谦恭,然后相机而动。此吕蒙赚荆州之计也”。郑成功用施琅计,于八月间杀郑联收其众;郑彩亦主动退隐,将兵权全部交郑成功。郑成功的军事实力,开始有了大的发展。

郑成功主力南进后,清福建泉中路总兵马得功,乘厦门空虚之机,渡海袭击厦门,守将郑芝鹏怯战逃走,厦门被清军占领。施琅随郑鸿逵军反击,率亲随百余人突击马得功指挥部,大败清军,几乎将其俘获。马得功在郑鸿逵庇护下逃回大陆。郑成功返厦门后,仅因功赏施琅银二百两,并未恢复其兵权,仍“令其闲住”。施琅心怀不满,要求为僧,郑成功令其“再募兵,许授前锋镇”,施琅拒不接受,二人之间的矛盾渐趋尖锐。当年四月间,施琅亲兵曾德犯法,郑成功意欲袒护,施琅却将其杀死。郑成功遂下令逮捕施琅及其弟显、父大宣和其家属。施琅被捕后逃走,郑成功竟下令杀死其父、弟及家属。施琅与郑成功在政治上彻底决裂,投靠了清朝。

施琅投清后,改原名郎为琅。一度曾去广东尚可喜部与南明军作战,不久又返泉州闲住。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清定远大将军济度人闽时,因施琅“习海上情形,命为前部”,进攻厦门。

这次进攻虽被郑成功击败,但施琅却为闽浙总督李率泰所赏识,被任为同安副将,并利用他在郑军中的旧日影响,招降郑军近万人,不久升为同安总兵。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郑成功由南京败归后,清安南将军达素再次组织进攻厦门,施琅率水军主力随达素由同安港进攻。由于他了解厦门岛周围的水文地理情况,多用小型战船,选浅水处为登陆点,并先与郑军右虎卫镇将陈鹏联系,令其在岛上策应。因而战斗开始时进展较为顺利,郑军大舰无法阻止,曾有一部兵力登陆厦门。但在郑成功水陆军的顽强抗击下,最终仍然失败。通过两次海上作战。清统治集团对施琅熟悉敌情及善于海战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施琅升为福建水师提督,成为福建水军的最高军事长官。

清军占领沿海岛屿后,施琅以功升右都督,挂靖海将军印,统领原郑军投诚各将领,向台湾进攻。当年十一月,康熙四年(公兀1665年)三月和五月,施琅三次进军,皆因途遇飓风退回厦门。清统治集团怀疑施琅等与郑经集团有勾结,唯恐双方联合起来危害其在东南沿海的统治,另方面又考虑不用施琅及原郑军将领,清军本身缺乏有海战经验的将兵,于是以“风涛莫测,难必制胜”的理由,决定暂时放弃对台湾的军事进攻,裁撤福建水军,于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调施琅人京改援内大臣。施琅官阶虽高,但实为闲职,他身居北京,对东南沿海情况及郑氏政权动向仍极为关注,并用心研究“风潮信候,生崖断港”等海洋的天文、地理学知识,以便将来一旦被起用时,能迅速掌握情况、指挥作战。

根据施琅掌握的情况,郑军总兵力约两万人,半数屯垦,缺乏训练。精锐部队,尽为刘国轩统领防守澎湖。当时清军有精兵两万余人,绝大部分又是投诚的原郑军官兵,有丰富的海战经验,也熟悉郑军惯用战法,新造战舰,较郑舰坚固轻便,所以施琅认为,在兵力对比上,不论质量、数量,清军都占优势。

施琅考虑到台湾本岛防御严密,港口多在炮火控制之下,易守难攻;澎湖为台湾门户,岛多而分散,海岸坡度较小,地形低平,易攻难守。如能将刘国轩部歼灭于澎湖地区,则台湾有可能不战而下。因而他决心,首先集中兵力消灭刘国轩部郑军,占领澎湖,然后再以大舰由正面牵制台湾郑军,而以小船迂回至打狗港(高雄)和蚊港(台南县西)登陆,由陆上攻击郑军侧背,以期全歼郑军于承天(台南)地区。

施琅认为,十月以后北季节风,风力剧烈,起风后短期不停,如万一不能一战而胜,则易被大风吹散。海上行动,全靠风信,船只一旦吹散,很难迅速集中,将处于不利地位。五月开始的南季节风,风轻浪平,特别是夏至前后二十多天,风力微弱,夜间尤静,可在海面集中停泊,寻找敌人弱点进攻。因而,他决定在六月间发动进攻。

过去由大陆去澎湖,均由厦门出发。施琅为利用南风,以便在海战时占据上风上流,处于有利地位,决定违反惯例,改由铜山出发,准备进至八罩后,再转北进攻澎湖。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舰队由铜山开航。临出发前,召集将领,用沙盘显示地形,进行部署,指示诸将:“如此入港,如此泊船,如此进战”等,规定“不用命者无赦”。

十五日到达八罩水道停泊,十六日进攻受挫,又经数日整顿,二十二日再度发起攻击,激战竟日,郑军全军覆没。刘国轩仅率少数残部逃回台湾。清军完全占领了澎湖三十六岛。

施琅一生在军事上的最大成就,是胜利地完成了玄烨赋予他的任务;消灭郑氏割据政权,平定台湾,实现祖国统一。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十六世纪,正是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一些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相继向东南亚扩张的时代,它们不断向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侵扰,并相互争夺其领土台湾,以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前进基地。郑成功击败荷军,收复台湾,瞥给予这些殖民者以沉重打击。但并未完全解除它们的侵略威胁,台湾孤悬海外,势单力弱,假如不与祖国大陆结合则很难单独抵御外国殖民势力的侵略。施琅一战定局,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形成一个整体,既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又捍卫了祖国的东南海疆。

从郑氏割据政权消灭,到鸦片战争的一百多年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没有再受到外国殖民势力的大规模入侵,就军事方面而言,主要原因是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施琅一生对军事的重要贡献,是他第一个从战略角度提出台湾在中国国防上的地位与作用。这比明代将重点完全置于沿海大陆及少数近海岛屿的海防思想,又前进了一步。这是针对当时酉方殖民主义者的炮舰扩张政策而提出的。不仅对当时的国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发生了日本侵略军在琅峤登陆事件时,腐朽的清王朝虽然对日本侵略台湾,采取了妥协投降的方针,但许多有识之士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们,就曾研究了施琅的《靖海纪事》,认识到台湾对中国国防的重要意义,在谈判中坚持了整个台湾都是中国领土的正确立场,要求日军撤走。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它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是“团结则安,分裂则危”。如果说郑成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重新统一事业的开启者,而施琅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继承者和完成者,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的成就与贡献,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

同类推荐
  •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历史上最著名的女间谍

    也许是无情的战争造就了他们,也许是特殊的职业为她们戴上了神秘的光环,她们大多集美丽。狡黠。勇敢、坚毅、敏捷的物质于一身,她们擅长用最有效的方式诱捕“捕物”,而采用的武器的智慧与美貌,曾肩负过艳谍使命的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这样说过:“秘密战争不能没有女人,除非这个世界只剩下了男人。”
  • 骚客的传记

    骚客的传记

    本书收录了自秦代以来历代文人骚客的传记,再现了历代文人的风流倜傥、浪漫多情、多愁善感。包括有“五斗先生传”、“陆文学自传”、“罪言”等。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下)

    文学作品是作家根据一定的立场、观点、社会理想和审美观念,从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的材料,经过提炼加工而后创作出来的。它既包含客观的现实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学作品通过相应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承载性,这就是作品的具体内容。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刘湘家族:民国四川第一家

    本书揭示了刘氏家族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的全过程,内容包括:天府豪门、军阀登场、叔侄争霸、畸形怪胎、妻妾成群、一世枭雄、经营西康、恩怨情仇、世家寂寥等。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热门推荐
  • 医不死人

    医不死人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伤扶死的医生!可是我..........
  • 人生别留遗憾

    人生别留遗憾

    我们常常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我们也常常用错误的方法,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只是错过一点点,就会错过很多,只是做错一点点,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弥补……如果你的人生留下了遗憾,你应该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更应该来看看这本书。
  • 清朝宫廷秘史(下)

    清朝宫廷秘史(下)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皇朝,随着它的结束,中国连绵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朝终于告终。本书取材于正史、野史和民间传说的内容,不仅深刻地描写了帝王的感情世界,而且对宫闱生活也做了细致地刻画。既有助于读者了解深宫密地的帝后生活,也对读者熟知各朝的历史线索有一定的帮助。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天芒传奇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天芒传奇

    一次意外揭开了喜羊羊的身世之谜,喜羊羊随身携带的超能铃铛竟然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法力。七年前,喜羊羊出生,可是苦瓜大王入侵了月球,喜羊羊的爸爸妈妈踏上了拯救月球之路。七年后,苦瓜大王的势力越来越大,传说中只有找到千年神物“天芒”才可以拯救全世界,于是,喜羊羊和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寻找天芒之路。。。。。。
  • 逆袭者

    逆袭者

    富家子与灰姑娘的爱情始终是一场悲剧,被抛弃的女人生下一个儿子,二十多年后,这个被抛弃的儿子改名换姓回来了!残酷如刀,柔情似水,完美的爱情却落在陷阱里,大家庭烽烟四起,明争暗斗,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复仇计划正式上演,弃子的逆袭,从现在开始!
  • 我玩僵尸的那些年

    我玩僵尸的那些年

    我叫萧逸今年22岁,我是一个赶尸人……是的,你们没有听错我就是一个赶尸人,但是却不像电影里面演的那样。其实赶尸是一个很枯燥很乏味的事情,不光要有一膀子力气还要胆识过人,说白了就是二虎傻帽什么都不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赶尸这个活要在晚上进行,你试想一下一个人带着一群尸体,在漆黑的夜晚赶路将会是多么刺激的一件事,如果神经不够大条的话,估计尸体还没送到目的地你就吓死了…
  • 好奇者的经济学

    好奇者的经济学

    这是一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面向普通读者而撰写的普及性经济学读物。经济学大师们从自己认为有趣而实用的经济学问题入手,撇开深奥的术语和乏味的数据分析,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以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讲述给读者。作为著名的经济学人,这12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都颇有建树。在本书中,他们用各自成型的经济学理论,以精到的语言分析了经济的萧条和衰退、可持续发展、就业、养老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直面了当今全球面临的一些重大挑战——这些挑战无论出现在商业周期的哪个阶段都值得我们注意。
  • 开盖儿

    开盖儿

    开盖儿?-----揭开棺材盖儿能看到什么?揭开盗墓的内幕能看到什么?揭开尘世的迷雾能看到什么?揭开各门各派的道术能看到什么?我们把这背后的真相一起揭开吧!现代技术类盗墓题材小说---〈开盖儿〉敬请各位看客欣赏。
  • 配角翻身:极品闲王的宠妃

    配角翻身:极品闲王的宠妃

    庶女姐姐横空挑衅,皇后之位旁落仇人之家,傲娇嫡女高调抗旨,拒贵妃之位,捧家传白玉环直奔闲王府逼婚。又信口胡诌已有一月身孕,逼得某只王爷不得不违心承认:只怪家人过分窈窕!逼得某只皇上不得不下旨赐婚!
  • 我已等你

    我已等你

    结婚两年,沈溥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原来讨厌一个人真的不需要理由。讨厌她的性格爱好,讨厌她的外貌穿着,甚至于她的名字。就比如他的妻子:宋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