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2200000072

第72章 《经传释词》

《经传释词》是解释古籍中虚词的专著吗

王引之(1765~1834),字伯申,号曼卿,江苏高邮人,是著名的训诂学家。1799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简。王引之出身名门世家,父亲王念孙是干嘉时代著名的朴学大师、一代名儒。由于家学渊源,王引之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他以父为师,勤奋好学,在学术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成为干嘉朴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其父王念孙的音韵训诂之学,被后人称为“高邮王氏之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卓越的贡献。

王引之于1790年赴京从其父学习经义,从此展开对经籍中虚词的研究。1798年终于完成《经传释词》一书。

《经传释词》共收虚字一百六十个吗

《经传释词》全书十卷。共收虚字160个,以一个字为一个条目,但有些条目不只包含一个字,所以实际收录的词共有248个。

作者对虚词内部类别的区分非常精细。现根据作者在引文中说明的类别,分别加以介绍:1.发声。犹如发语词。2.叹声。叹恨之声也。3.怒声。感叹词。4.词。即语气词也。5.叹词。6.问词。7.疑词。8.急词。指句首语气词。9.语助。10.句中语助。11.句末语助。12.词助。13.问词之助。以上“词助”“问词之助”均位词尾。14.语词。

15.助语词。以上“语词”“助语词”与语助义同。16.发语词。17.语中助词。18语已词。19.词之终。即句末语气词。20.词之转。21.转语词。以上“词之转”与“转语词”义同。22.言之间。即连词,一说助词。23.词之承上而转。24.承上之词。25.承上启下之词。26.起下之词。27.连及之词。28.更端之词。29.假设之词。30.异之之词。

31.或然之词。32.大略之词。33.本然之词。34.指事之词。35.不然之词。36.拟议之词。以上“不然之词”“拟议之词”皆为语气词。一带否定兼感叹语气,一表猜测语气。37.句绝之词。38.状事之词。多指词尾。39.比事之词。40.状物之词。即词头,一说是助词。41.不定之词。42.合声。

以上42类还没有囊括《经传释词》中所标明的全部词类名称,这里只是摘其要并加以概括、归纳罢了。此外,还有不少词只是分列义项没有标示名称。

《经传释词》最具代表性的篇章有哪些

节选《经传释词》卷八:

《尔雅》曰:“斯,此也”。常语。

斯,犹“则”也。亦常语。

斯,犹“乃”也。《书·洪范》曰:“女则锡之福。时人斯其唯皇之极。”《金滕》曰:“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诗·小节旻》曰:“谋犹回遹,何日斯沮”,《宾之初筵》曰:“太侯既抗,弓矢斯张”,《角弓》曰:“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礼记·檀弓》曰:“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斯”字并与“乃”同义。《诗·斯干》曰:“乃安斯寝,乃寝乃兴”,“斯”,亦“乃”也,互文耳。

《经传释词》全书的释词方法有十种吗

《经传释词》全书释词方法有十种:举同文而互证,举两文以比例,因互文而知其同训,即别本以见例,因古注以互推;采后人所引以相证、连文、声转、字通。

《经传释词》的经典辞句有哪些

1.语词之释,肇于《尔雅》。

2.古今异语,别国方言,类多助语之文。

3.其散见于经传者,皆可比例而知;触类长之,斯善式古训也。

4.自汉以来,说经者宗高雅训,凡实义所在,既明箸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

5.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

6.之,言之间也,若“在河之洲”之属是也,常语也。

7.哉,叹词也,或为叹美,若“大哉干元”之属。

8.而者,承上之词,或在句中,或在句首,其义一也,常语也。

9.恶,犹“安”也;“何”也。

10.因,犹也,亦声之转也。

《经传释词》的取材只限经传吗

《经传释词》是继《助字辨略》之后又一部具有较高成就的研究古代汉语虚词的著作。《经传释词》比《助字辨略》晚出一百年,两书比较,《经传释词》取材只限经传,不及《助字辨略》广泛,《助字辨略》对某些虚词的解释也有胜过《经传释词》之处,但《经传释词》在说解体例上、词语分类以及释义方法上都要比《助字辨略》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

同类推荐
  •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最为大众喜闻乐见 的部分。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等,它无处不在,无 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呼志强、刘瑞才编著的《最有趣的民俗知识》是一本浓缩中国民俗文 化知识精粹的趣味问答读本,《最有趣的民俗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和 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由来典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近千个基 础的中国民俗文化常识辑录在一起,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 识。全书涵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寿诞、姓名称谓、崇拜信仰、民 谚俗语等400多则趣味民俗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 余的休闲读物。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内容分别是: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发现日本文学对《三国演义》的重构等。
热门推荐
  • 问魔

    问魔

    神州大地浩瀚无边,但北方荒原无尽,林木稀少,更时有沙暴肆虐,人们只能集于仅有的几条河之边以部落形式而存;南方古木丛生,危险遍布,各种蛮兽多不胜数,已至今天也没有人能够深入古林,只能止步于南方神树之下;唯中原地方平坦广阔,气候适宜,人口昌盛不知凡几。传说,世间有仙人,只要能够成为仙人便能翻云蹈海,无所不能。无数年来,世人不断追寻仙道,倒也少有成就,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也就有了正魔之分。正魔斗了无数年,最后演化为了四大门派:西北昆仑山上的昆仑派,西南阴山的阴宗以及中原逸山上的剑门和九阳谷内的浩阳宫。
  • 兵之荣耀

    兵之荣耀

    保家卫国终不悔,驰骋疆场献青春!保家卫国终不悔,驰骋疆场献青春!
  • 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

    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

    本书介绍了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概论,零售企业的先期规划、拓展策略,特许连锁加盟商加盟策略,及零售业特许连锁经营战略等内容。
  • 彩虹回忆群刊彩虹岛服

    彩虹回忆群刊彩虹岛服

    彩虹回忆,欢迎您的加入;本座为本人制作的群刊,仅供交流学习用
  •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绝色兽宠:夫人野性难驯

    让琼崖国地覆天翻?让自己永失所爱?呵呵,锦弦倒想见识一下!什么上天昭示,既然躲不过,那就让整个世界地覆天翻!人人惧怕的圣女,异界游历一番,终于回归!且看锦弦如何一步一步变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强亡者传

    最强亡者传

    当张小花与ZHTTTY合体会出现怎样的小说?当楚轩遇上刘老六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有恶搞,有正义,有吐槽,有热血,有段子,有感悟!2015……,嗯,已经16年了!年代在变,口号不会变!要问小说哪家强,创世点开搜最亡!
  • 妖狐的魅惑

    妖狐的魅惑

    狐狸也许是所有东方妖怪中最为华贵的族群。。他们是有时冷酷漠然。。有时妩媚动人。。或男或女性别不一。。却皆有着不俗的传奇故事。。
  • 休夫记:弃妇太逍遥

    休夫记:弃妇太逍遥

    她低眉顺眼无比幽怨的赢得一纸休书,从此后,逍遥世间,阅尽无数美男,好不风流快活!休了她,他才发现世间女子都抵不过她一颦一笑,而她芳心早已为别人绽放,不,她是他的,即便错了,也不放手!
  • 庶女重生:毒妻不低头

    庶女重生:毒妻不低头

    身为不受宠的庶女,她事事忍让,l临死前才幡然醒悟,原来这世上根本没有救世主,要翻身只能靠自己!再世为人,她还是那个不受宠的庶女,却不再忍不再退。庶女翻身成毒女,上辈子的账这辈子算,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就算拼个你死我活,也绝不哑忍低头!
  • 三国之江山我手

    三国之江山我手

    刘琪在参加同学聚会喝醉酒,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乱世。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这里,就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