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40100000018

第18章 江青的“四怕”

江青的确有病,是个极敏感的人,感情纤细而脆弱。这样的人禁忌似乎特别多,但对她一生来说,有四样东西她特别敏感,概括地说,江青有“四怕”。

一是怕风。

“风”对于江青来说太可怕了。她经常对工作人员讲:“室内的风可厉害了,针大的孔,斗大的风。风对我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它究竟是一把软刀子还是一把硬刀子,你们是知道的。你们如果不能给我解决风的问题,就是没有尽到保护我的责任,就是对我没有阶级感情。”

江青居住在钓鱼台国宾馆,房子坚固、宽敞、严密,窗子安装双层玻璃。按照江青的特殊要求,她的住楼在窗子上又安装了两层玻璃;通往她的卧室、办公室有两道密封门。她在卧室、办公室或餐厅、会客厅时,把门窗都关严,三层窗帘全拉上,可有时她还说有贼风。她每次喊有贼风的时候,就坐卧不宁,脸上露出焦灼和沮丧的神情,命令我们立即找风源,堵“贼孔”。如果找不到风源“贼孔”,就说我们对她不忠,故意捉弄她。有时她别出心裁地叫我们点着一支香烟,睁大眼睛,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烟往哪个方向飘。如果往北飘,她就说风源在南边,如果往东飘动,她就说风源在西边,叫我们立即采取措施。如果冒出的烟笔直地往上飘动,可以证明没有风,这个时候如果她还感觉有风,便睁开眼睛紧张地四处张望,突然冒出一句:“这里有鬼了。”于是,大家面面相觑,仿佛真有什么妖怪和鬼魅藏在什么角落。

有一次,她叫护士周淑英查风源,小周用尽了一切办法也没有找到风源。小周说:“你交给我们查风源的办法都用了也没有找到风源,你今天的身体是不是不舒服,本来没有风,你感觉有风?”

江青听了以后,大怒不止,先是对小周一阵痛骂,接着又随手抄起一把锐利的大剪刀,狠狠地朝小周扔过去,幸亏小周躲闪得快,没有被剪刀戳伤。还有一次,她叫护士赵柳恩找风源,没有找到,她就狠狠地打了小赵一拳。

江青到室外散步,无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甚或是酷暑盛夏,她感觉不适时,身上都穿得严严实实的,头上戴着帽子,脖子上围上围巾。甚至出楼门时,面朝里,背朝外,警卫员在她的身后,双手扶着她的肩膀,引导她往后退着走。出楼门以后,再用毛巾捂着口鼻,缓缓转过身去,低着头,慢慢走。一辆小轿车紧跟在后,只要她一说有风,汽车赶快开过去,她立即钻进汽车。

人的感觉有时受精神的支配。要说江青怕风,怕得真够水平的。但她不怕风的时候,可以站在风头上。

1970年11月13日,江青到海南岛休养。11月18日,她来了游山玩水的兴致,要求乘坐鱼雷快艇到西瑁岛去玩儿。快艇从某军港到西瑁岛的途中,海风飕飕。江青为了拍摄快艇后面的浪花,竟站在快艇的最高处。当时,快艇时速很快,她还嫌太慢,一直在喊:“加速!加速!再跑快点!再跑快点!”

我们被海风吹得都站不稳,受不了了,却见江青迎风屹立在艇顶,一点儿事儿也没有,无比从容。上岛后她既不打喷嚏,也不感冒,还参观了女民兵的火炮阵地。这个海岛的女民兵连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叶剑英元帅的题词而闻名:“持枪南岛最南方,苦练勤练固国防。不让敌机敌舰逞,目标发现即消亡。”女民兵们应江青的要求,还打了一阵火炮。

二是怕声。

噪声是可怕的,人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和生活,不但烦躁难忍,而且会缩短生命。清除和减少噪声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需要。我想要告诉读者的是:江青怕声怕得太邪乎了。

江青曾经住过的钓鱼台国宾馆的10号楼和11号楼,这两座楼坐落在国宾馆的中心区,东北距离大马路甚远,况且有15号楼和16号楼遮挡,几乎听不到汽车的声音。西边的玉渊潭公园,自从江青住进钓鱼台以后,就封园了,四周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并有警卫部队把守。南边既没有居民居住又没有马路。北边的9号楼由张春桥、姚文元办公和居住,他们都知道江青怕声音,从没有从楼内发出过任何声响。这样一个安静优雅的环境,在北京是很难找到的。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江青房子的窗子和门都很严密,门缝、窗缝都用密封条贴得严严实实的。即使是这样好的环境和住所,她还总是觉得楼房内外有声音。我总觉得她的耳朵对于声音就像她的情感一样敏感,对隐隐约约淅淅沥沥的细雨声,风吹草动声,树枝竹叶的摇动声,鸟鸣声,她都听得见,并且觉得“声音太大啦,让人恐惧!”有时她捂着两只耳朵,闭着两只眼睛,紧锁眉头,摇晃着脑袋,让工作人员专门为她轰鸟、赶蝉、打树叶、砍竹子。

有一次,一只蟋蟀钻到屋里得意地鸣叫。因为室内到处是家具和地毯,房间又大,要找到一只小小的蟋蟀谈何容易。我们只好硬着头皮请求江青暂时挪个房间。江青挪了一个房间,工作人员便在有蟋蟀的房间喷洒极浓的敌敌畏,蟋蟀是不叫了,房间里留下了比蟋蟀更让人恐惧的异味。通风通了很长时间异味才消散。

江青怕声音怕得最厉害的时候,对工作人员走路时鞋子在地毯上的落地声,衣服的摩擦声,都极敏感。声音让她感到头脑发胀,耳根发麻。于是我们就非常小心,不穿硬底鞋,走路时两条腿叉开,两只胳膊抬起来,以免发出摩擦声。我们在她旁边,很少大声呼吸,嗓子痒了,也强力地控制着不咳嗽,拿放东西时更是轻手轻脚。

慢慢地,我们掌握了与江青说话时声音的大小,语速的快慢,甚至语气的轻重。

奇怪的是,怕声音怕得要死的江青,在她高兴的时候,多大的声音她也不怕。“文革”中,江青会见成千上万“革命小将”的时候,红卫兵高喊:“向江青同志学习!向江青同志致敬!祝江青同志身体健康!”江青不但不怕从喇叭里发出来的震耳欲聋的声音,而且,高兴时手舞足蹈,并高喊:“向红卫兵小将学习!向红卫兵小将致敬!”

她几次外出乘坐的专机是苏联制造的伊尔18型飞机,四个螺旋桨一齐轰鸣,她照样打扑克和睡觉。坐火车时,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她一点也不怕。

1970年11月15日,她在海南岛到某高射炮阵地去视察,她拿着摄影机,命令十几门大炮一齐开火,炮声划过宁静的海岛,震耳欲聋,她哈哈大笑地说:“真过瘾,今天我可抢拍到了不少好镜头。”

三是怕冷怕热。

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适当调节空气的温度,可以适应人的感官,以便更好地休息和工作。

江青一年四季所要求的室内温度:冬天控制在21.5摄氏度;夏天控制在26摄氏度。可是有时温度也是随着她的感觉走的,同样的温度,烦躁时感到闷热,孤单时感觉寒冷。尽管工作人员按照她的要求调节好了室内温度,但未必就一定让江青适应。我不止一次听江青说:“温度表不能说明问题,我的感觉才能说明问题。”

江青的感觉取决于她的心情。江青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她的心情瞬息万变,我们不知道、也无法掌握她什么时候有什么样的心情,掌握的温度总是无法跟着她的感觉走。

当她感觉温度不合适的时候,她会亲自去看看温度表。她是怎样看温度表的呢?她感觉热时,就弯下腰去,从温度表的下面往上看;她感觉冷时,就踮着脚跟,从温度表的上面往下看。从下面往上看,或从上面往下看,视觉相差两三度,以此来证明她的感觉是对的,温度表是“假的”。在室温的控制上常常弄得我们和江青本人都很尴尬。有好几次,她看完温度表以后,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们说:“这表是假的!”我记得有一次,她把温度表摔个粉碎,拂袖而去。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重新换一只温度表。

我不知道江青是否真的怕冷。

北京的严冬季节,寒气袭人,她却能到户外拍摄雪景、深夜拍摄夜景。春寒料峭,她在凌晨拍牡丹,一折腾就是三四个小时,也没有事,我想,大概是创作的兴奋使她忘记了寒冷。

1970年11月,江青在海南岛。14日,她高兴了,要到海里摸海贝。在水里一待就是四个多小时,也没有事。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17号楼给林彪照相,七八个大聚光灯一齐打开,室内温度很快上升到30多摄氏度。我们在场的人都热得大汗淋漓了,她却全神贯注,兴致盎然,自始至终也没听她说热。

1970年7月底8月初的一段时间,江青在室内打扑克时间久了,嫌空气不新鲜,就让工作人员在室外给她搭了一个净空七八平方米的大型蚊帐,她晚上钻进去打扑克,白天也钻进去打,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也不说里边热。

到过广州的人都知道,那里8月份的气候,既潮湿又闷热,江青陪同大肆吹捧她的美国作家维特克夫人,在室外一玩儿就是三四个小时,逛月秀,看兰圃,去石湾,活动量大得惊人,跟随她的工作人员都热得难以忍受,而江青并不喊叫热。

四是怕光。

江青怕光怕得够水平,大白天在室内看文件,有时叫工作人员把三层窗帘全部拉得严严实实的,一丝光也不准进去。打开光线柔和的落地灯,灯罩上不是盖着一块黑布,就是盖一块厚厚的深绿色的布。

江青在全国各地居住的房间室内的光线都很暗。特别是在上海的房间,室内的各种色调更加适合江青的要求。诸如灯光、屋顶、墙壁、门窗、地毯、窗帘以及各种家具都是绿色的。打开灯以后,好像进了威虎山的威虎洞。如果我们一个人在她的室内工作,还真有点害怕,可这非常适合江青,她觉得非常舒服。

但是,她在公共场所会见外宾、接见红卫兵时,摄影记者给她拍摄,聚光灯骤亮,强光照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时,她一点儿也不怕,还兴高采烈地鼓掌、讲话。

江青的怕与不怕是受她情绪支配的,而江青这个人神闲气定的时候又极少,所以让人觉得反复无常。但是,江青有病也是真的,在中共中央高层领导人中大多数都知道江青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从1949年到1956年,江青前后四次到苏联,她不是出国访问,也不是出国旅游,而是去治病。

第一次去苏联治病是1949年4月初。江青得的扁桃体炎,高烧不退,在莫斯科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在那里她静养了七个月,于11月回到北京。

第二次去苏联治病是1952年的初秋。江青患肝炎,肝区疼痛,发高烧,用青霉素消炎治疗,大约治疗和修养了11个月才回国。

第三次去苏联治病是1955年7月。江青得了子宫颈癌,在莫斯科进行治疗,不久回国。

第四次去苏联治病是1956年夏天,江青的子宫颈癌恶化了,又回到莫斯科的医院里。她这次的病很重,身体衰弱,情绪很不好。她的白血球降到3000,稍有感冒就有生命危险。在给她做放射治疗时,一边输血一边吸氧。1957年春天,江青才脱离了危险。她吃不惯苏联的饭菜,让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北京,要可口的菜。北京用飞机运去了活鱼、香蕉、苹果、茄子、西红柿和其他新鲜蔬菜。在她情绪比较好的时候,江青接受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夫人宴请。赫鲁晓夫的夫人、马林科夫的夫人、莫洛托夫的夫人、卡冈诺维奇的夫人坐在江青的左右,宴请江青并谈江青的健康问题,江青面带微笑。回到别墅,江青觉得在克里姆林宫没有吃饱,坐下来又吃中国可口的饭菜。

“文革”期间,江青曾跟我们工作人员讲过,经过那次放射治疗以后,她的内分泌系统被破坏了,造成了严重的植物神经失调,很痛苦。

“文革”期间和“文革”结束以后,我们经常谈论,江青为何有“四怕”?绝大多数同志认为,一是江青心态不好,二是因病所致,三是有时故意刁难我们这些工作人员。

同类推荐
  •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50场人性游戏,本着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的原则,尝试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希望您在享受妙趣横生的故事的同时,能对历史和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

    烽火大明之霸权天下

    重生乱世,只想用双手打出一片天下,用头脑换的繁荣富强!我够胆,够狠,够气魄,想要重振天下,有这些就足够了!——杜威
  • 纵横民国

    纵横民国

    “晋系军,友好度63,战斗力85,继续交往可获得信任。”张一凡携游戏系统穿越民国,这下他可逆天了!士兵?是他忠诚的单兵作战单位;敌人?都是一堆供他升级的经验;战争?更只是他手中的一场即时战略游戏而已!两军对垒,实力强弱只是他眼中的数据,避强击弱,无往不利!纵横民国,常胜谁人可挡?
  • 极品管家

    极品管家

    犯我大宋天威者,杀!惹我娘子不快者,杀!上阵杀敌、宫廷内斗、暧昧情事应有尽有咱不说啥轰动九天之事,只谈这天圣原的小小杨总管王宫贵人间的风流韵事,自然还有阵前热血杀敌的爽快皇城纷扰,王府事多,故宋之扰,宫廷内乱,伴娘子上阵,麻烦麻烦!梦中美人,刁蛮郡主,皇后多情,贵妃有意,管家也风流,何妨何妨?管家Q群【35307292】【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
  • 大地苍生

    大地苍生

    从民国初年至上个世纪中下叶,关东大地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芸芸众生在这块充满苦难和希望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爱恨情仇中交错着悲欢离合。阴谋与爱情、无私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轮回上演,在关东大地上演绎着一幕幕人生的悲喜剧。
热门推荐
  • 金边曼陀罗

    金边曼陀罗

    天启游戏殿堂天榜排名第一的刺神无故被其所属的工会解约,回到家中苍楠收到虚拟联盟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新游戏江湖的内测,和苍楠一起在天启精英小队的成员跟随苍楠一起进入游戏的内测,游戏开始所有被邀请参加内测的玩家被告知如果想回到现实当中,必须要打败游戏的开发者--老爷子,这到底是个阴谋还是其他,他们经历的一切是游戏?还是现实?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星空之外

    星空之外

    生活中有着太多能影响生活的东西。尊严、面子、还有别人的看法。叶落便是为了父亲的笑容一直努力着!当有一天叶落决定真正为自己活一回时,找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成了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无尽的星空之外有着什么呢?嗯,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新书上传,请大家收藏、推荐下,谢谢!
  • 山里城里

    山里城里

    这部小说通过各种场景面描写,运用对比的手法,深深的刻画了苏晓宇青春迷惘的心理。从小山村到大学,再到进入社会为了工作奔波到各大城市之间。其实,他一直是在寻找真正的自我。将近二十年的时光,呆在一个只有百亩地百余人口的小山村。苏晓宇走出大山的那一瞬间,他知道他身上的担子很重,需要面对很多问题。学校中他享受着追求梦想的乐趣,有着一段滋润的恋情,还有和父亲挥之不去的观念代沟。四年后他进入了社会,面对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不如意。他开始想起了恬静的小山村,想起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他的路,该如何走?其实,他自己也是一片迷茫。活在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颗卑微的心。
  • 校花的贴身神医

    校花的贴身神医

    古武传人王天羽,因为偷看四大家族之一的皇甫家族大小姐洗澡,被迫下山潜入都市。狗血的英雄救美让他阴差阳错的来到美女如云的大学校园。被外校人打了?找王同学!要治疑难杂症?找王同学!你家表妹想走本校后门?找什么校长,找王同学!
  • 《叆梦异闻》

    《叆梦异闻》

    作品定位:玄幻加治愈;本书为分卷故事,每卷之间联系不大,因此就不剧透了。本叆受key社影响较大,因此想写治愈类的故事,当然没有麻枝准那么深的泪腺功力。希望喜欢的人能够支持。
  • 罗成后传

    罗成后传

    藩王世子、义薄云天、开国元勋、忠肝义胆、爱恨情仇、红袖添香、折戟沉沙、一抹夕阳……锁五龙一统归唐后,罗成受封越国公。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趁中原大局初定,李唐根基未稳,挥师南下兵犯云州,罗成曾为北平少保燕云一带了如指掌,高祖命其戍守云州。武德二年,罗成山西赈灾重逢单盈盈,收养单雄信之子单天长;武德三年九月统叶护求和,自此北疆十余载无战事。朝中暗流涌动,太子、秦王纷争不断,太子几番拉拢罗成未果,暗下毒手……单天长流放,秦王圈禁,魏征倒戈,罗成如何应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北平府灭门,罗成心死;淤泥河战死沙场,罗成虽死永生……(2013版《隋唐演义》续)
  • 回眸只为你一笑

    回眸只为你一笑

    她是冥界教主,他是武林正派代表;她为他不惜一切,而他却听信别人辜负了她。他和她在武林学院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她心碎离开,一年之后重度归来;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