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900000027

第27章 善点燃了善

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成都平原那么富饶,即使种一粒石子都会萌芽,也不是所有的地方能像深圳那么幸运,一夜之间便冒出森林似的高楼大厦。实际情况是:很多地方仍没有跳出贫困的圈子。这当然是由于自然条件所致,是历史造成的,总之,人定胜天的法则收效甚微。不过,贫困地方的孩子出生了,而且要读书。尽管他们挎着破烂的书包,坐在简陋的教室里,伏在粗劣的课桌上,他们毕竟从小学升到中学,其中一些优秀的孩子会乘着梦想进入大学。这些孩子,除了自己的聪明之外,他们要具备含辛茹苦的素质,不能挑剔饮食不香,衣着不新,床铺不软,他们尤其不能讨论文具的精致与漂亮。在贫困的地方,欲望是要勒紧的,欲望能够勒紧,他们当然是一直收缩着欲望。

然而,大学呆在城市,城市的水不是乡村的水,城市的水涨得很高,城市的水不管他们是从贫困地方而来的,一顿简单的饭,几元就是几元,一本必需的书,十几元就是十几元。这里的水逼迫他们把船撑得很高,如果不能撑得很高,那么他们就不能留在这里。问题是,他们父母的供养实在有限,有的家长即使使出吃奶的力气,每月才能给孩子挤出二十元。贫困的学生在城市支撑着,他们节俭度日,设法挣钱,有的学生竟悄悄卖血以致昏倒教室。贫困是要呈现自己暗淡的颜色的,于是,他们别的一个任务就是回避冷眼,抗争歧视。贫困学生的压力,只有他们自己能够感觉。他们难免产生退学的念头,不过这往往使老师的心抽搐和颤抖。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老师刘路,岁近五十,教授写作。他以自己读书时候所遭遇的窘境体会贫困的学生,他怕贫困摧毁了他们,担心他们退学,或者沉沦,或者对社会和人生产生仇恨。他想,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视野之内,那么它将是老师的耻辱,是他所进行的教育的失败。他的所虑,实际上就是他周围老师的所虑。只有老师最了解自己的学生,也最爱护自己的学生。刘路很想对贫困的学生有一点资助,然而老师是清寒的,他的月薪仅仅数百数十元,而且他上有老母,下有学子,他必须计算着月薪而持家,这使他对学生的资助,一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他不忍,他无法推开,无法摒弃,他确实有一点耿耿于怀。当学校一次发给他三千元奖金之后,他才有了实现愿望的机会。发给他奖金,是由于他的搭桥作用,学校获得了一个奖励基金。拿到钱,刘路直接把它交给了中文系,他提出,要把它全部资助给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而且绝对无偿。

一个老师资助贫困学生的意义所在,领导是清楚的,于是一天下午,中文系就为刘路的资助,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二十名特别贫困的学生都来了,他们是由班级认真挑选的,而且经过了调查,证明他们的家境确实不好。其中一个男生是靠母亲销售面皮的钱作学费的,别的一个女生的情况是:她仅有一张从铁岭市到西安市的车票,她走进校园手就空了,是她宿舍的同学,为她凑够了报名的费用。十月的一天下午,那些特别贫困的学生低着头,静静地坐在教室,心情是复杂的。一道从窗口探入教室的夕阳,想以它金黄的光辉照亮他们的眼睛,然而是很难,秋天的夕阳让他们伤感。刘路像教授写作知识一样站在木制的讲台,戴着眼镜,身穿普通的猩红夹克,亲切而自然地看着他们。刘路与教授写作知识所不一样的是,在这个异常的气氛之中,他没有旁征博引,没有抑扬顿挫,他只是轻轻地说:

“同学们,见见你们,是我很久的想法。我资助的钱,只能平均每人一百五十元,这对你们的生活实在是杯水车薪,我很内疚。然而,它带来的信息是,老师牵挂着你们,对于贫困,你们不是孤军作战,你们的后方除了有家长,还有社会!盼你们一定要自强自立,完成学业,万万不能半途而废。在这里,我要提醒你们:贫困是尴尬的,可变换一个角度考察它,它却会变成一笔财富,它培育人的同情之心,忍耐之心,而且它锻炼人的意志,所谓寒门出奇,所谓雄才多磨!贫困是由于缺钱,缺钱必然想钱,对钱作召唤或者诅咒。不过无论如何,希望你们保持精神的自由和昂扬,不做钱奴,不为物役。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能把贫困归罪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怨恨和嫌弃他们。在那样的条件下,他们供养你们,并送你们上大学,已经难能可贵了,而且你们所具有的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质朴而坚毅的品性,多半是受他们的影响,他们足以敬重!”

刘路的声音是低沉的,道理并不高深,但他的话却带着穿透人情世故的力,敲击着学生的心。他的话是滚烫的,一下融化了他们梗塞于胸的一些块垒。贫困的学生几乎都哭了,含盐的泪水,像秋天的梧桐叶子一样沙沙而响。最最激动的时刻是:中文系领导把钱交给刘路,刘路把装钱的红包递给学生,学生依次接过,依次深深地鞠躬,毕恭毕敬,腰弯得俨然是在顿悟之后表示一种信念,神情突然成熟得有一点肃穆,泪水滴在地上,致谢的声音挣脱着哽咽而沙哑。我想,他们不是仅仅为一百五十元钱才致谢的,他们之所以感念,是因为他们步入了让他们感念的境界。一个让自己感念的境界不是轻易能接触的,有了缘分,才能遇到。

恶引爆着恶,善点燃了善,而且对于平凡的人,作恶行善大约都很难,这是我的一点体会。刘路资助贫困学生之举,为我的体会提供了新的证据,它当然是善的反应:在资助仪式上,田娟莉同学获悉张慧茹的家境比自己更艰苦更沉重之后,拿出一百元钱,晚上找张慧茹,一定要她收下,但张慧茹却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刘路的资助,当然不肯接受。在一棵柳树下,她们悄悄地推让着钱,并倾诉着对世间的感受,清亮的眼睛,满是月光。王成义把受到资助的事情告诉给自己的母亲,这个信奉佛教的妇女,虔诚地为刘路烧了香,并从遥远的甘肃赤金堡向刘路祝福,祈祷他平安。郝振龙是西安市一家副食公司的经理,他偶然知道了刘路资助贫困学生的消息,感慨系之。他放下工作,立即取出一千元钱,让员工送给刘路以补贴他的生活,并表示对一个陌生老师的敬佩。善就这样产生着新的善,善所发出的热,甚至使处在局外的我都感到温暖。由斯我产生了一个梦想,我盼望那些得到老师资助的学生,发愤成才,让善的种子开花结果。我盼望他们成为有尊严有良知的人,最好能在二十一世纪的某月某日有关于他们的好的消息,那才是真正巨大的善。

古代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

现在的人一天匆匆忙忙,很是劳累。人当然都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奔波。大约也有想立功的,也有想立言的,然而立功立言,究竟为了什么?立德似乎是不能收获银子和官位的,而且立德显得虚无缥缈,立德仿佛是雨点落到了汪洋大海,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从而小善难行,大善更难行。不过我想指出:善自有其善的轨迹,善从来不会不留下印痕,善总是默默地以神秘的方式运作,善总是在关键时刻显示它的灵验。可惜庸俗的人有眼无珠,在世间,他们总是为富不仁,见死不救。唯有智者知道,行善就是立德,立德就是永恒。

恶引爆了恶,善点燃着善。

选自1998年1月太白文艺出版社《放弃》

同类推荐
  • 张闻天译文集(上)

    张闻天译文集(上)

    这些译文,大多散见于当时报刊,因为环境复杂,译者不得不常常更换笔名,有的译文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公开发表。由于编者们的努力访寻、搜集、整理,今日终于产生了这个译丛。我可以想象编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中求索、考证的辛劳。这种填补空白的文化积累工作,其功绩是不言而喻的。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笔耕不辍写下的34篇文字,其中,有为人处事的厚重智慧,有夫妻之间的幽默调侃,有对天地万物的独到认识,有对青春家园的深情回忆,有对文学诗歌的真知灼见,有对年幼女儿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朴实真挚。作者保持着一颗宁静而低调的心,一颗积极而温暖的心,款款叙述,娓娓道来。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 疯言乱语

    疯言乱语

    本书主要包括《老宣供词》、《跳加官》、《妄谈》、《疯话》等内容。作者宣永光(1886-1960)是河北省滦县城内南街人。乳名和尚,学名金寿,世人常呼为“老宣”。
热门推荐
  • OpenEyes

    OpenEyes

    十二年前,他淡淡一句“我走了”,从此退出她的人生。她独自孤勇地舔舐伤口,生存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兜兜转转,十二年后再相遇时,她心中已没了怨,只是不敢再靠近。这一次,他牢牢握住她的手。时间可以改变很多。累了的时候,她发现,一直是她追逐着他,步履不停,从一而终。“他就是你的克星!让你犯贱的不叫真爱,是孽债!”寒意透骨的深夜,闺蜜将醉倒的她丢进浴室,水淋湿了她,她缩着身子轻轻笑,“对啊,我犯贱…我就是爱他我能怎么办!”闺蜜看着她声嘶力竭,在她耳边催眠,“不要爱了,忘了他吧,阿树。”当她麻木的爱着他时,这场爱是桎梏还是救赎?一次次的原谅,相信,失望,遍体鳞伤。是继续在黑暗中清醒,还是在白昼里安眠?
  • 深宅大院的故事

    深宅大院的故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本县堡则镇有个李家大院,那时候只知道这原来是一家大财主的院落。在我十多岁时,正是文革时期,还戴着“红小兵”的臂章,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头,步行二十多里到这个李家大院去用小锤子敲过大院墙上的小石人呢。那里一直喊着破“四旧”的口号,现在看来真的太幼稚了。直到这几年,山西的晋商文化研究新兴起来,我这个爱钻牛角尖的穷酸文人,也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便抽暇重新来到晋商中小有名气的李家大院考察。在这里,我不仅仔细研究了李家大院的建筑风格,室内陈设等,同时采访了村内许多老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心理医生讲述的88个故事

    本书通过讲述一个个案例,逐一分析种种心理问题,给出心理医生专业的治疗方案,给人以具体实用的指导。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14号的死亡召唤

    14号的死亡召唤

    苗疆蛊毒,相传已久,吸引着无数人一探究竟。传说如果有谁掌握了蛊的秘密,便能操纵生死,冯柯和他的朋友们为了一时的好奇心,打开了一扇禁忌之门……他们不知道的是,若不小心召唤了蛊,那接连不断的惨案,将随之而来。寂静的深夜,怎样的恐怖潜伏在黑暗中。
  • 腹黑冥少的拒婚夭妻

    腹黑冥少的拒婚夭妻

    雇佣兵头目桃小夭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堂堂一个在国际上被勒令重金悬赏通缉的“桃夭杀手”,竟是闲来无事去古董店买了块玉,在然后这破玉居然引了天雷,最后浑身黑焦堪比非洲难民的桃小妖朝天竖着中指轰然倒地。再次睁开眼,她居然被一群穿着古装的怪人围了一圈,众人都用热切的目光盯着她,周围摆放着各种形状的玉器,桃小夭一拍脑门,是的,桃小夭穿越了,正穿在了人家周岁抓阄的时候。一阵尿意袭来,桃小夭不能说话,着急的四处乱爬,哪个小孩要上厕所,带上她啊!桃小夭突然眸光一闪,一个身穿黑色锦袍的小鬼精致的小脸上微微有些不耐之色。高高的台子上,桃小夭像只发疯的小狮子狗般飞爬而出,在众人的叫喊声中扑向了那个小鬼。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这只主神有点萌

    这只主神有点萌

    “主神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帮主角成神。”“为毛?”“设定就是这样。”“没有你主角就成不了神?”“也能成。”“那要你何用?!”“没有我你当不上主角。”啊--那个啥,书友群:216688197
  • 天音武仙

    天音武仙

    他是学校出了名的废物,一个注定无法觉醒修炼,只能任人玩弄的废物,但是,当大机遇出现后,他的人生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她,她,她,还有她我都要收做媳妇”,你说你认识天才傲东城?,抱歉,昨天我心情不好刚收拾了他一顿,脚踩天才,怀抱佳人,且看一个废物的逆袭之旅。
  • 凶宅

    凶宅

    悬念迭出、毛骨悚然,试试你的胆量。朋友,有胆量偷看,没胆量走开。脚步声在他呆着的房门前停了下来……突然,门开了,他瞪大眼睛,还来不及举起砍刀,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吓得倒在地板上…… 当他来到房门前时,朦胧中猛地发现一个披头散发满脸狰狞的女人贴在墙上瞪着他,可慢悠悠地又露出一丝奸笑,一动不动,样子越来越恐怖。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这恐怖形象却消失了。民国年间,北平粮钱胡同13号居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一夜之间,全家老少皆身首异处,死相恐怖,从此这处宅院如中了魔咒,留下数桩悬案,荒废多年。几十年后,几个神秘的陌生人先后来到了阴森的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