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400000005

第5章 头一年

人生的头一年过去被认为是在教育的范围之外。至少到婴儿会说话时,如果不是更长的话,婴儿是由母亲或保姆全权护理的,因为人们认为她们本能地懂得什么对孩子有益。实际上,她们并不懂得。大量婴儿死于头一年,剩下的也有许多健康已大受损害。由于护理不当,也给恶劣的心理习惯打下基础。所有这些只是在不久前才被认识到。科学闯入育儿室往往遭人痛恨,因为它会扰乱母亲和孩子的柔情。但是情和爱不能同时存在,爱孩子的父母必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为达此目的,即使必须使用科学也在所不惜。因此这种情感在无子女者和像卢梭那样情愿把子女送进育婴堂的人身上最为强烈。受过教育的父母大都渴望懂得科学,未受过教育的父母也能向孕妇顾问站请教。其结果是婴儿死亡率锐减。有理由认为,只要护理得当并有一定的技术,死于婴儿期的孩子必定极少。不但夭折的很少,生存下来的也必定身心更加健康。

严格说来,身体健康的问题不在本书的范围之内,应由医务人员评议。我只应涉及与心理有关的问题。但是肉体和精神在人生的头一年很难区分。非但如此,护理婴儿时所犯的纯粹生理上的错误,数年之后还会妨碍教育者的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完全避免涉及本不属于我们的论题。

新生儿有反射和本能,但没有习惯。无论新生儿在子宫里具有什么习惯,在新的环境中毫无用处,有时甚至连呼吸也得学习,有的新生儿会因学得不够快而夭折。有一个本能发展得很完备,那就是吸吮的本能。当新生儿做此事时,他们很适应新的环境,但其他醒着的时光都是在恍惚迷离中度过的,摆脱困境的办法就是24小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睡觉。两星期之后,这一切都会改变。婴儿已从定时出现的经历中学会了期待。他们成了保守主义者——也许比以后的任何时候都更为保守。任何新奇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厌恶。假如他们能说话,他们会说:“你以为我会在我活着的时候改变我一生的习惯吗?”婴儿养成习惯的迅速令人吃惊。养成的每个坏习惯都会阻碍以后好习惯的养成。婴儿期首先养成的习惯所以十分重要,就是这个原因。如果首先养成的习惯是好的,日后无穷的麻烦即可免除。不但如此,首先养成的习惯以后会有本能之感,并且能与本能一样根深蒂固。后来养成的与之相反的新习惯不会具有同样的力量,因此,最初的习惯应当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

当我们讨论婴儿期的习惯养成时,有两点需要考虑。第一点,而且是首要的一点是健康,第二点是品性。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成为深受人们喜爱,并且能处理好人生问题的人。值得庆幸的是,健康与品性并不矛盾:于此有益的,于彼也有利。品性是本书讨论的要点,而健康也需要同样的实践。因此,我们不会面对这种困难的选择:要么是健康的恶棍,要么是多病的圣贤。

现在每个受过教育的母亲都知道诸如喂饭要定时,而不是孩子一哭就喂这类简单的事实。所以采用这种喂饭法,是因为有利于孩子的消化,这是一个十分充足的理由。而且从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很可取的。孩子的机灵劲远在成年人的意料之外,如果他们发现哭啼能带来愉快的后果,他们就会哭啼。长大以后,当抱怨的习惯使他们招人讨厌,而不是招人喜欢时,他们会感到惊讶和愤恨,因此世人在他们看来是冷酷且无同情心的。然而,如果她们长成迷人的少女,当她们抱怨时,她们还会招人喜爱,于是儿时养成的坏习惯必将有增无减。富人的情形也是如此。如果婴儿期教育不当,孩子长大后必将视其能力或牢骚满腹或贪得无厌。开始必要的道德教育的正确时刻是婴儿出生时,因为那时开始可以避免失意的期望。在以后的任何时候,道德教育都会与相反的习惯发生冲突,以致引起极大的愤怒。

因此,对待婴儿的态度,需要在忽视和迁就之间求一巧妙的平衡。

健康所需要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去做。当风吹着婴儿时,必须将他抱起,婴儿必须保持暖和与干燥。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上的原因,孩子哭,就让他哭,否则,他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横蛮的儿童。护理孩子的时候,不应过分娇惯: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但不可过多地表示同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孩子视为比叭儿狗更有趣的玩物,从一开始就应把孩子当成潜在的成人认真对待。在成人身上令人不能容忍的习惯也许在孩子身上却显得很有趣。当然,孩子不可能真地具有成人的习惯,但是我们应当避免去做有碍这些习惯养成的一切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使孩子产生自大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会与以后的经历相抵触,并且无论如何是与事实不相符的。

教育婴儿的困难主要在于父母必须求得一种巧妙的平衡。必须时刻留意并付出大量劳动,才能保证婴儿的健康,父母若无强烈的爱心,这些品质很难达到教育婴儿所需的程度。但是,这些品质也极易造成愚蠢的后果。对于慈爱的父母,孩子是无比重要的。父母如不留意,孩子便会察觉这一点,并判定自己诚如父母所感觉的那样重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社会上的人不会那样宠他,他是的习惯必将使他大失所望。因此,不仅在头一年,以后也是一样,父母对于孩子的一般疾病应当采取泰然自若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过去,婴儿既受约束又受溺爱,四肢不得自由,衣服穿得太多,本能活动很受限制,但他们也受人疼爱,听人唱歌,被人摇动和抚弄。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会把孩子变成无能的寄生物。正确的作法是:鼓励本能的活动,阻止他们求别人。不要让孩子看出你为他做了多少事,或吃了多少苦。如果可能,要让孩子尝尝以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的滋味,而不以勒索成人为能事。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将外部的约束减少到最低限度,但这就需要有内在的自制力,而这种自制力在人生的头一年较之其他任何时候都更易获得。例如:当你想让孩子睡觉时,不要把孩子放在车里推来推去,或抱在怀里,或放在他能看见你的地方。如果你这样做了一次,孩子还会要你做第二次,很快,让孩子睡觉就会变成一件极困难的事。要让孩子暖和、干燥、舒服,要很坚决地把孩子放下,并在轻声说上几句话后,把他单独留下。孩子也许会哭上几分钟,但除非有病,他很快就会停下。那时你再回去看,他必定已进入梦乡。这种做法较之爱抚与迁就,能使孩子睡得更沉。

新生儿,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没有习惯,只有反射和本能。因此,他的世界不是由“物体”构成的。重复的经历为认识所必须,而必须有认识,才会产生“物体”的概念。床的触觉、母亲乳房(或奶瓶)的触觉和气味,以及母亲或保姆的声音不久就会熟悉。母亲或床的外观以后才能区分,因为新生儿不知道如何集中目力,以便看清形状。只有逐渐地,通过由联想而形成习惯,触、看、闻、听才会合为一体,形成对物体的一般概念,这种概念的一次显现会导致对下一次的期待。甚至到此时,仍暂时难以感觉出人与物的不同,半由母亲哺乳、半由奶瓶哺乳的婴儿在一段时间里对母亲和奶瓶有同样的感觉。在这一阶段,教育必须采取纯物质的方式。婴儿的快乐是物质上的——主要是食物和温暖,婴儿的痛苦也是物质上的。行为的习惯是通过寻求与快乐有关的东西,避开与痛苦有关的东西而产生的。孩子哭有时是痛苦的反应,有时则是寻求快乐的表演动作。当然,起初只是前者。但是,由于孩子可能遭受的任何真正痛苦,只要能办到,都会被解除,所以哭啼必然与愉快的后果密切相关。因此,孩子很快就会因为渴望快乐,并非因为身体痛苦而哭啼,这是孩子智力的最初成就之一。但是,无论他怎样努力,他总不能完全像真有痛苦时那样哭啼。母亲侧耳细听便可弄清虚实,如果她是明智的,她就会对不是表示身体痛苦的哭啼置之不理。以抱着孩子左右摇摆或唱歌的方式哄孩子既简单又惬意。但是孩子能以惊人的速度学会越来越多地要求这类娱乐,这很快就会妨碍必要的睡眠——除进食外,婴儿几乎应当终日睡眠。这些作法似乎显得粗暴,但实践表明,这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与幸福。

成人所提供的娱乐虽应有一定的限制,但婴儿的自娱活动却应极力提倡。婴儿一开始就应当有机会踢腿和活动肌肉。我们的祖先何以能长期使用束缚婴儿的襁褓,现在几乎不可思议,这表明,甚至父母的爱心也难以胜过懒惰,因为四肢自由的婴儿需要更多的注意。婴儿一旦能集中视力,他看见活动的物体就会快活,尤其是看到在风里摆动的东西时。但是,婴儿的娱乐活动直到他学会用手去抓看见的物体时,才会多起来。此时,开心的事随即猛增。在一段时间里,抓东西的练习足以保证婴儿有数小时的欢乐。对响声的兴趣也在此时发生。征服手指和脚趾要略早一些。起初,脚趾的运动纯粹是反射性的,后来婴儿才发现脚趾可以随意活动。这使婴儿感受到全部欢乐:脚趾不再是异体,而成了自我的一部分。从此,只要有适宜的东西在婴儿所能够到的地方,他就能找到许多娱乐活动。婴儿的大部分娱乐活动恰恰是他的教育所需要的——当然,不能让他摔着,或吞下针去,或有其他伤害自己的行为。

总的说来,婴儿头三个月的生活,除了进食的时候除外,还是有点沉闷。舒服的时候,他们就睡觉,醒着的时候,往往不大舒服。人类的幸福取决于精神的能力,但三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缺乏经验和肌肉控制力,精神的能力几乎得不到发挥。幼小动物享受生活要早得多,因为它们多靠本能,少靠经验,但是婴儿依靠本能所能做的事情太少,无法使他们感到快乐和兴趣。总的说来,这头三个月是很无聊的。但这对于有足够的睡眠是必要的,如果做许多事情逗孩子玩,那孩子的睡眠就不够了。

大约到两三个月的时候,孩子开始学会微笑,并开始对人产生有别于物的感觉。在这个年龄段,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成为可能:孩子看见母亲能、也确实会表示欢喜,并会发生不仅属于动物的反应。一种要人赞许的欲望很快就会产生。这种欲望曾准确无误地首次出现在我五个月的男孩身上:当他经过多次努力终于从桌上举起一个分量不轻的铃铛,并用力摇动时,他面带得意的微笑,环视四周所有的人。

从这时起,教育家有了新的武器:表扬与斥责。这个武器在整个儿童期内都非常有效,但是必须极为审慎地使用。第一年一点斥责都不应有,以后也应很少使用。表扬的危害要少一些,但不应随便使用,以免失去表扬的价值,也不应用它来过分激励儿童。当孩子第一次能走路时,当孩子第一次能说可理解的词时,做父母的不能不夸奖。一般说来,当孩子经过持续的努力克服了一个困难时,表扬为适当的奖励。另外,让孩子感到你赞成他的学习愿望,也不失为上策。

然而总的说来,婴儿的求知欲极强,父母只须给他们提供机会。

给孩子一个发展的机会,其余的事,他自己就会努力去做。无须教孩子爬、走或其他肌肉控制法。当然,我们对孩子说话,就是教他们说话,但我怀疑煞费苦心地教说话是否有益。孩子学习有他们自己的进度,企图强迫他们是错误的。战胜困难后的成功感是刺激人们终生奋斗的巨大动力。困难不可大到令人心灰,也不可小到无助于努力。从生到死,这是一个基本原理。亲自去干,才能学到东西。成人所能做的应是孩子所愿做的某些简单行为,如弄响会发声的玩具,然后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去做。他人所能做的只是激起进取心,其本身决不是教育。

规律性在幼儿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第一年。睡眠、饮食和排泄一开始就应养成按时的习惯。另外,熟悉环境在精神上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教孩子辨认,能防止过度紧张,能产生安全感。我有时想,自然统一的信念(有人说它是科学的假定)完全源于对安全的渴望。我们能够应付预料之中的事情,但若自然规律突然变更,我们便会灭亡。孩子因弱小而需要消除疑虑,如果所发生的一切仿佛都是依照一成不变的法则,以致可以预料,孩子必定更觉幸福。在儿童后期,冒险的欲望将会发展,但是在第一年,所有非常的事情都会引起恐慌。要尽量不让孩子感到害怕。如果孩子病了,你颇感忧虑,那么切不要露出不安的神情,否则就会引起孩子的联想。要避免一切可能产生刺激的事情。不要让孩子看出你担心他不能按时睡眠、进食或排泄,因为这会使他妄自尊大。

这不仅适用于第一年,而且更适用于以后若干年。决不要让孩子认为平日必不可少的行为,如理应是件乐事的用餐,是你所渴望的事情,而且你要他做,是为了让你高兴。否则,孩子很快就会看出他得到了一个新的权力,于是对那些本该自动去做的行为,也希望被人哄着去做。不要以为孩子没有做这种行为的智力。他的权力是微小的,他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但除此之外,他的智力决不在成人之下。孩子在头12个月所学的东西要多于他以后在同样长的时间里所学的东西,他若没有极活跃的智力,这是断不可能的。

概括说来,即使对婴儿也要像对将要在世界上立足的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因为你现在的便利或欢乐而牺牲孩子的未来:二者同样有害。

此事与其他事情一样,若要不离正轨,爱心与知识必须结合起来。

同类推荐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评古论今,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
  • 紫色的情怀

    紫色的情怀

    成功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承认了个人的价值,并赋予个人相应的酬谢,如金钱、地位、房屋、尊重等等。二是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从而充满自信、充实感和幸福感。
  • 时间是管理出来的

    时间是管理出来的

    本书内容包括时问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快点燃你的火箭追赶时效、管理时间有原则、做个会利用时间的“巧媳妇”、别让自己忙得像陀螺、借它山之石攻己山之玉。
  •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

    本书总结出50个影响人一生的成败的习惯,用精练的文字对其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并结合大量实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使读者对习惯有认识能从自发上升到自觉,获得一条重塑自己,改变人生命运的途径。
  •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优秀员工最爱读的激励美文

    安抚员工心灵的良药,成就辉煌事业的圣经。这是一些震颤心灵的文字,它告诉你工作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一篇篇文章就好像医治浑噩与浮躁的良方,帮你驱逐职场倦怠,让你重获力量,奋然前行。
热门推荐
  •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储蓄过剩问题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储蓄过剩问题研究

    本书主要有导论、储蓄过剩的理论基础—过剩储蓄理论研究、储蓄过剩理论的构建、中国储蓄过剩的微观基础—居民因素分析、储蓄过剩的微观基础—企业因素、储蓄过剩与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储蓄过剩下的策略选择等内容。
  •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孩子一定要掌握的99个学习秘诀

    最通俗易懂的语句、最具代表性的趣味故事和案例、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本书是一部实用性极强的快乐学习方法宝典。培养学习兴趣、打造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创造学习环境,让不爱学习的孩子崇尚知识,让烦恼的家长不再忧郁。
  • 轩语昔

    轩语昔

    尚语昔无意中拾到一块石头,得知是天界的灵石,奉天帝之命来完成任务,需要找到四方神兽之主,集齐十大神器,制止阿修罗出世,自己就是南方神兽之主,而恰巧选定的出逃之日就是尚语昔的新婚之日。而新郎官邵轩语竟是东方神兽之主。因为性格不合,尚语昔与邵轩语斗嘴便是家常便饭。就这样,两位欢喜冤家与一块石头,还有一位心理年龄只有六岁的尚羽阳上路了……
  • 穿越之绝世妖妃

    穿越之绝世妖妃

    本是豪门望族千金,穿越到痴傻大小姐身上。两人相似的遭遇,以及琴忆之在琴府上受到的待遇,让她决定崛起再不受人欺凌。此后化身琴忆之智斗后娘与蛇蝎姐妹,将现代的经营理念贯彻到古代,垄断四国女性消费品,店面遍及四国。造火药,改兵弩,四国大战大展风华。
  • 腹黑总裁慵懒妻

    腹黑总裁慵懒妻

    她自责父母双亡是因自己的任性,而把自己关在家里5年。第一次出门就发生车祸遇见‘渣男’只是她并没有认出对方是她曾经的‘同学’。他刚从咖啡厅出来就遇到碰瓷的,原以为是一个为了钱的女人,却不知这是曾近令他动心却不愿承认的女人,更是把假话当成真话忽悠他的女人。得知对方是曾经的她,更是再次在party相遇,他选择主动出击!本文不虐,轻松搞笑。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天玄九逍

    天玄九逍

    九玄难,血与汗。大道行,剑痕落。路,在脚下,烽火无边,剑斩天地。
  • 蜜爱甜妻:总裁的心尖宠

    蜜爱甜妻:总裁的心尖宠

    苏向晚穷途末路时,他像天神一般空降!“五亿,做我太太。”男人淡淡勾着唇角。“路哥哥,不用这么麻烦,我很乖的,会随叫随到哦!”苏向晚娇笑着,心里却在发抖。“你想清楚,拒绝了我,下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从此,她落入了一场周而复始的劫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韵不灭

    仙韵不灭

    一座封印的岛屿;一位诅咒的少年。一段埋没的事实真相;一曲坎坷的仙道侠缘。
  • 限量版爱恋

    限量版爱恋

    试问人有几条命?三次车祸她还能活着,试问她的命有多硬?第一次让她从灰姑娘变成了公主,真的是一个好的开始吗?第二次车祸如漂白剂抹除她的记忆,她的痛苦能一并除去吗?第三次她对生活绝望了,她的爱情能重生吗?有情人终成眷属,究竟是一个词?还是一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