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2400000011

第11章 惩罚

在过去,乃至不久前,惩罚孩子一直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并且被公认为在教育上是不可或缺的。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过阿诺德博士对于鞭挞的意见,他的观点在当时是非常人道的。卢梭赞成听其自然的理论,但在《爱弥儿》一书中却有时主张很严厉的惩罚。100年前所流行的观点在《告诫篇》中有所体现。书中描写一位小姑娘因想要粉色的饰带,但他们却给她系上白色的饰带,而大吵大闹。

爸爸在客厅里听到了卡罗琳的大声喧哗,立刻奔到她跟前,毫不犹豫地报以鞭挞。

当费尔柴尔德先生看见他的孩子吵架时,他就一边念着“让狗儿喜欢叫和咬”的诗句,一边用手杖打他们。接着他带他们去看一具用锁链挂在绞架上的尸体。锁链在风中哗啦作响,小男孩很害怕,央求带他回家。但是费尔柴尔德先生强迫他看了很久,并说这景像足以表明心怀恶意者的下场。这孩子注定要作牧师,因此想到必需要教他能够形象而逼真地描述该罚入地狱者的惨状。

现在很少有人会主张这种办法,甚至在田纳西州也不例外。但是谈到取代的方法,却众说纷纭。有些人依然主张严厉惩罚,有些人则认为可以完全废除惩罚。在这两种极端之间,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就我来说,我相信惩罚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极不重要,我很怀疑严厉的惩罚是否需要。我把训斥或谴责都列在惩罚之内,所需要的最严厉的惩罚是愤怒的自然表现。有几次当我儿子对他妹妹粗暴时,他母亲以冲动的疾呼表示愤怒。效果十分明显。孩子突然哭起来,孩子所得的印象十分深刻,以后他对他妹妹的态度好多了。还有几次当他坚持要我们拒绝给他的东西,或阻挠他妹妹玩耍时,我们曾求助于轻微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当说理和规劝都无效时,我们就把他单独带进一间屋里,让门敞着,并告诉他,一旦改好,他就可以回来。在他痛哭了几分钟之后,他从屋里走出来,而且确实改好了:他非常明白,回来就表明他同意改好。时至今日,我们从未感到有必要使用更严厉的惩罚。如果根据旧式教育者的书来判断,旧方法所培养的儿童比现在的儿童要顽皮得多。假如我儿子像《费尔柴尔德的家庭》里的孩子一半的无规矩,我一定会感到震惊,但是我认为父母的责任要多于孩子的责任。我相信有理智的父母能够产生有理智的孩子。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情——不是感受到他们所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孩子不会为此感激他们,而是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热烈爱心。除非决无可能,禁律应当认真而诚恳地说明。

微小的意外,如碰伤和割伤,有时应当允许发生,而不干涉莽撞的游戏,有点这方面的经验能使孩子更情愿地相信禁律的必要。若从一开始就有这种情形,我相信孩子很少会做出什么应受重罚的事情。

当某个孩子坚持干扰其他孩子,或破坏他们娱乐时,效果显着的惩罚是“驱逐”。必须采取某种措施,因为让别的孩子遭受痛苦,是极不公平的。但是让倔强的孩子感到有过失是无用的,让他感到失去了其他孩子所享受的快乐要有效得多。蒙台梭利女士介绍她的方法如下:

说到惩罚,我们曾多次遇到干扰别人并不听规劝的孩子。这种孩子立刻被送到医生那里检查。如果诊断表明孩子正常,我们就在教室的一角摆上一张小桌,以此将他隔离起来,我们让他坐在很舒服的小手扶椅上,其位置可以使他看到正在上课的伙伴,同时还给他几件他最爱玩的玩具。这种隔离几乎准能使他安静下来,他从他的位置上可以看到他的所有伙伴,这样做比教师所说的任何话都要有效验得多。逐渐地,他会意识到与那些在他眼前忙于学习的伙伴在一起的好处,从而确实希望回去像其他人那样学习。我们通过这种方式使所有起初反抗纪律的孩子都转而服从纪律。被隔离的孩子总是得到特殊的关照,仿佛他在病中。

当我走进教室时,我总是先到他那里,把他当成婴儿对待。接着我把注意力转向其他孩子,检查他们的作业,并提出问题,仿佛他们是些小大人。我不知道那些调皮孩子的心灵是怎样一种情形,但他们的转变确实是完全而持久的。学会上课和自律使他们颇感得意,同时也对教师和我充满感情。

这种方法的成功取决于旧式学校所不具备的几种因素。首先要排除那些因某种病症而行为欠佳的孩子。其次,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策略和技巧。然而真正至关重要的是,班里的孩子大都守纪律,不守纪律的孩子感到自己违背了理应尊重的舆论。当然,如果全班孩子都成心胡闹,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我不打算讨论处理这种孩子的方法,因为如果一开始就教育得当,这类方法是用不着的。只要所教的东西有用且教法正确,孩子是愿意学习的。在传授知识方面所犯的错误与幼儿期在饮食和睡眠方面所犯的错误完全一样:于孩子有益的事情反倒成了对大人的恩赐。

孩子易于认为吃饭和睡觉的唯一理由是大人希望他们这样做,这就使得他们因失眠而患消化不良病。除非孩子有病,随他不吃饭饿着。我儿子过去总是被保姆哄着吃饭,结果越来越固执。有一天我们同他一起吃午饭,他拒绝吃布丁,于是我们把布丁送了回去。过了一会儿,他要人把布丁取回来,但那块布丁已被厨子吃了。他怔住了,以后再未对我们装模作样过。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学习,那些不愿学习的孩子应当随他们去,但要务必使他们感到不上课是乏味的。如果他们看到其他孩子都在学习,他们很快就会吵闹着要学习:此时教师便可以援助者的身份出现,恢复事情的本来面目。每个学校都应准备一间大空屋,凡不愿学习的孩子都可进去,然而一旦进去,这一天就不能再去上课。如果上课时表现不好,也可作为惩罚将他们送去。简单的原则是,惩罚应当是你希望有关人不喜欢的事情,而不是你希望他喜欢的事情。然而,那些声称要让孩子喜爱古典文学的人,却总是以令其反复抄写拉丁诗为惩罚。

用轻微的惩罚去纠正轻微的过失,尤其是礼貌方面的过失,是有用的。夸奖和责备对于幼儿是重要的赏罚,对于较大的孩子,若由有威信的成人给予,同样也是重要的赏罚。我不相信教育能离开赏罚,但在这两方面都需要谨慎。第一,夸奖和责备都不应采取比较的方式。不应对一个孩子说他比某某孩子做得好,或某某孩子从不淘气。前者产生藐视,后者产生怨恨。第二,责备应比夸奖少得多。责备应当成为一种明确的惩罚,遇有意外的错误才可使用,而且在责备产生效果后,不应继续使用。第三,对于普普通通的事不应夸奖。对于勇气或技能方面的进步,以及经过道德上的努力之后在财产方面所作出的无私行为,才可给予夸奖。在整个学习期间,凡属非同寻常的好成绩都应夸奖。因难取得的成绩受夸奖是青少年时期最令人愉快的经验之一,对于这种愉快的渴望,完全有理由成为次要的动机,但不应成为主要的动机。主要的动机应当永远是对于事物本身的兴趣,无论那事物是什么。

品性上的重大缺点,如残忍,很少能通过惩罚来克服。更确切地说,惩罚在此事的处理上应占很小的比重。男孩子对动物残忍多少属于天性,若要防止,必须进行特殊的教育。看到孩子虐待动物,就虐待孩子,是很不好的办法。这只会使他希望不被你发现。要谨防以后会发展为残酷的萌芽。要教育孩子尊重生命,即使杀死蛇和黄蜂,也不要让孩子看见。如果你无法避免,就要认真讲明这样做的理由。只要他对小于他的孩子稍有虐待,你就立刻同样对待他。当他抗议时,你可向他讲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别人也有与他自己一样的情感的事实能够直观地引起他的注意。

极早对轻微的虐待使用这种方法显然是至关重要的。惟有轻微的虐待,才能照样地回报。当你使用这种方法时,不要摆出惩罚的架式,而要作出开导的样子:“看,这就是你对妹妹的所作所为。”如果孩子抗议,你就说:“既然这么做不好,你就不能这样待她。”只要事情并不复杂,孩子立刻就会理解,并懂得他人的情感也应尊重。在这种情况下,永远不会发展为严重的残忍。

所有道德教育都必须是直接的和具体的:必须起因于自然形成的情境,并且不可超过在这特殊事例上所应做的事情。孩子自己会在其他类似情况中运用这一道德。领会某一具体事例并对某一类似事例进行类似考虑,比领会某一普遍规律并进行演绎,要容易得多。不要泛泛地说,“要勇敢,要友爱。”而要鼓励他去做一件勇敢的事,然后再说“好样的,你是个勇敢的孩子”,要让他允许他妹妹玩他的玩具,当他看见他妹妹喜形于色时,要对他说,“不错,你是个仁慈的孩子。”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对待残忍:留心它的细微开端,并阻止它的发展。

如果你的一切努力无效,以后发展为严重的残忍,那么这件事就必须引起你的极大注意,并得到类似疾病那样的处理。这样的孩子应当受到惩罚,以使他意识到他将会遇见不愉快的事情,就像他当年出麻疹时的感觉一样,但是不要使他产生一种罪恶感。应当将他与其他孩子和动物暂时隔离,并向他讲明,让他与他们在一起是不安全的。应当尽可能使他认识到,假如他受到残酷的对待,他将会何等痛苦。还应当使他认识到,如果他有残忍的冲动,将来必遭大祸,而他的长辈正在努力使他免于此类不幸。我相信,撇开少数病态者不谈,这种办法是完全有效的。

我认为肉体上的惩罚是不妥当的。轻微的惩罚虽然无益,但也没有多少害处,严厉的惩罚则一定会产生残忍和暴行。诚然,孩子对于惩罚者往往并无怨恨,如果经常实行惩罚,孩子就会习以为常,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会使孩子习惯于这样一种思想,即为了保持威信,实行肉体上的惩罚是对的——这种思想对于将来有可能掌权的孩子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它还会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应有的公开信任的关系。现代的父母希望子女无论他们是否在场都能不做假,希望子女看到他们来时感到高兴,不希望当他们看着的时候,子女就装作安息日般的安静,而只要他们一转身,就变得无法无天。赢得孩子的真心爱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们的祖先不知道有这种快乐,因此不知道他们曾失去过这种快乐。他们教育孩子爱父母是他们的“义务”,但又使得这种义务几乎无法实行。在本章之首所援引的那几句诗中,卡罗琳很难对她父亲奔到她跟前,“毫不犹豫地报以鞭挞”感到高兴。只要人们坚持认为爱可以被命令成义务,他们就不会设法赢得孩子真正的爱。因此人类的关系是严肃而残酷的。惩罚是这整个观念的一部分。奇怪的是,那些连做梦都未想过动手打妇女的人,竟会任意对无自卫能力的孩子施以肉体上的折磨。近一百年来,人们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认识不断更新,因此惩罚的全部理论也已随之改变。我希望这些已在教育上占优势的开明观念,也能逐渐进到人类的其他关系中去:这些开明观念在人类其他关系上的需要程度并不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之下。

同类推荐
  •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整个世界的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推动的结果。但在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横断面上,却只有少数人留下了印记。她们,是对世界发展各个领域具有深刻影响的高端人物。她们,是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制造人。她们,更是铁骨柔情、势临天下的女强人。站在高端,领略大家风范:走进高端.倾听时代强音:面对高端,探究世界变幻。
  • 学好关系学,事半功倍效

    学好关系学,事半功倍效

    众所周知,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关系是一门艰深的学问。本书讲到了社会各方各面的关系,如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如何借贵人之力,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维护人际关系等等。本书每一个章节都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抓住核心内容,快速学好关系学。
  •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烦闷、消极、悲观、颓唐的娇雾阴霾,已经驱除尽净,现在所面对着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 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请你温暖,无论这世界多冷漠

    微信时代最受欢迎的睡前美文 本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在书写最真实的自己,对应躲躲藏藏不想面对人生的自己。二十多年的成长历程,包含温情、感动、善良、柔软。用最具情怀的语言,写最美好最打动人心的故事。它们存在于儿时的记忆、当下的经历、对未来的期许……少年的怦然心动,青春的美丽印记,成长中的伤与痛、笑与泪,奋斗中的追寻与迷失、对爱情的憧憬与醒悟,通过这本书,一一与你分享。让你在最深刻的感动中,获得最抚慰人心的共鸣与领悟。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用心灵倾听,学会跟自己比赛,可贵的赞赏,把对手扶起来,做最好的那个自我,向自己约稿,十分钟赢得成功人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虚掩的门。
热门推荐
  • 大宋巨贾

    大宋巨贾

    在北宋建立一个超时代的商业帝国!不做官,也能指点江山!这就是杨立穿越后令宋真宗又忌又爱的人生!本书讨论群:108476903
  •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煞血

    煞血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从小就经历了寻常人不易经历的许多事。混于狼血,加入帮派,超人的体育潜能艰难的抉择……他的身上总笼罩着太多的迷。他对狼有一种莫名的崇拜,那是种混于狼血,来自于天生的崇拜。他也像狼一样,受伤时会躲在暗处静静的舔着伤口,但眼中射出的精光表明他决不是在屈服……
  •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修真路上有我有你

    她,幼年时母亲死在了父亲手中;成年后,自己死在了妹妹手中!异世重生,从此,冷心冷血冷情!只有我冷情儿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大道三千,道道无情!强者称霸,王者为尊!道无我道,由我开道!这里,是弱者的地狱,强者的天堂!这里,杀戮,血腥,残忍,没有公平可言!在这里,实力就是一切,拳头就是硬道理!如果你是和平爱好者,那么,请慎入!!!
  • 异界情虐

    异界情虐

    一个会武术的半吊子中医,稀里糊涂的穿越到异世大陆。广收美女,搞搞暧昧,让他这个穷屌丝也尝一下魔法药剂师的尊贵待遇!偶然之间又领会了太极神功,好家伙,天上飞的龙,地上跑的兽,水中游的……怪兽都成了他手下败将!这不那只极品美女龙又来投怀送抱,哦,不对……是上门找虐!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星戒之古峰

    星戒之古峰

    战农、战者、战士、战将、战帅、战王、战尊、战神、战皇……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战技、功法?我有最好的。装备?有谁可以比我炼制的更好吗?丹药?什么丹药能比我的神液效果更好呢?
  • 灵魂的指向

    灵魂的指向

    在以后的日子里,“坐”过火车成了我向玩伙们显耀的资本。在向他们描述火车的时候,我刻意隐瞒了它实际的脏乱和简陋,将它夸饰成了童话里的天堂。一时间,“坐”火车成了村里所有孩子最梦寐以求的向往,我也便一跃而成为他们最羡慕的对象。
  • 诡村(上)

    诡村(上)

    陕西关中这个地方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十六朝古都,这里民间流传着“江南才子关中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的说法,而一些诡异的事件跟它厚重的历史一样,成为陕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五叔”、“五爷”是阴阳世家“任家”的后人,在祖传的职业之下,成为阴阳先生,又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灵异之旅……
  • 穿越之归园田居

    穿越之归园田居

    夏君妍穿到一个村中独居又穷的要死的小姑娘身上。好心的大婶对她说,深山中有个猎户需要帮忙腌制些小菜,不如去赚点铜板?于是夏君妍本着不被饿死的念头进山了……但她不知道的是那个猎户阴冷又沉默,快三十的老男人连个媳妇儿也都没有。一句话简介:古代版霸道女总裁和她的忠犬侍卫之间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