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1300000007

第7章 二、社会有机体论的思想渊源

麦克唐纳的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如世纪初。这个时期在英国,由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思潮活跃。由于新工联运动高涨,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另外,从宪章运动中的道义派,到60年代的改革同盟,以及同时期欧文实验社会主义的传统主张,都在工人阶级队伍中有着深刻的影响。麦克唐纳的社会有机体论,就是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形成的。它以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为主体,经过他加以改造,同时又带上了深深的英国工人阶级运动传统的烙印。

社会有机体论最早是由法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创立的。孔德是在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经验论”的哺育下出现的第一代实证主义哲学家,开创了现代宍证主义哲学之源。孔德在哲学上强调实在的、有用的知识,即通过经验、感官得来的知识,否定对一切现象进行本质分析的必要性。这种哲学思想反映在社会学方面(他首次在自己著作中提“社会学”这个新名词,成为西方社会学的始祖),他第一次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来考察。他认为社会与有机生命一样,各部分之间协调,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这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有机体论。但是,直接影响麦克唐纳的学派还不是孔德,孔德毕竟与他不是同时代的人。麦克唐纳社会有机体论的直接思想来源,是英国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英国的社会学祖师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斯宾塞不但把孔德的实证哲学体系和社会学的社会有机体论加以发展,推向顶峰,而且把孔德的社会有机体论与当时英国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熔于一炉,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使社会有机体论溶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而更新了社会有机体论。由于这一理论既有哲学方法论原则,又有社会政治思想体系,很容易被麦克唐纳接受过去,创立自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麦克唐纳认为:“斯宾塞的一般哲学原理,一旦被聪明的学者所掌握,就证明社会主义思想确实是坚不可摧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主义思想已被社会进化的事实所证明。”他还预见到孔德和斯宾塞创立不久的社会学新学科的发展前途:“人们可以预料到20世纪中获取桂冠的新科学必然是社会学……在此新科学中,社会主义学说及其主张必然占中心的地位。”确实,麦克唐纳的社会有机体论的框架就是从斯宾塞那里来的。这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1.社会是个有机体的观点来自斯宾塞

把社会视为一个类似生物的有机体,这是斯宾塞的创造。斯宾塞在他于1862年6月完成的《第一原理》中就指出:社会有机体是类似生物有机体的,由各部门、各机构组成的高度结合体,叫作“高级有机体”。斯宾塞在1876—1896年写成的《土会学原理》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社会是个有机体。”“我们现在不得不承认,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永恒关系与一个生命机体相似。”“社会经历了不断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各部分也趋于差异化,这就显示了结构的增加。这各不相同的部分同时各自承担着不同类型的活动。……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相依为命,构成了一个集合体。该集合体就像单个的有机体一样,是按照同样的总的原则组成的。”“动物的器官和社会的器官的内在结构,都是根据相同的原则构成。”这和上文归纳的麦克唐纳关于社会是个有机体的沦述,几乎毫无差别,如同一人的手笔。麦克唐纳完全搬用了斯宾塞的社会是个有机体的观点,构成自己的社会有机体论的基础。

2.有机体主要功能的思想来自斯宾塞

麦克唐纳认为社会有机体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平衡,适应环境,环境变化导致器宫的存废。这个思想完全是斯宾塞的。斯宾塞把社会有机体划分为营养、分配和调整三大体系。其中调整体系是专门从事调节职能,以适应环境。斯宾塞指出:“我们知道,内部结构的进化取决于它们接触的物质分配及其性质,主管外部活动的结构的进化则取决于周围存在的事物的特征。”“在某些动物的营养体系和社会的工业体系向着适应于环境发展时,……调整和消费体系就变得适应对付周围的有机体(包括个体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与此同时,其他的动物将被捕杀或赶跑,敌对的社会团体被征服或遭到抵抗。”“在最高级调节中心的进化中,由于新部分的增加,旧有的部分就相对变得失去意识。”他进一步总结说:“社会有机体与个体有机体一样,结构取决于活动。……如果环境使活动的方式发生基本变化,那么不久就会导致在有机体结构形式上的一种基本变化。”

3.麦克唐纳的国家观也来自斯宾塞

麦克唐纳认为国家不是阶级压迫的工具,而是有机体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组织个人自由合作。这是斯宾塞国家观的翻版。斯宾塞认为,正象动物要有发达的神经体系以获取信息、支配整体活动一样,“在一个社会中,也有类似的现象。获得支配地位的政治作用逐渐增大,并且由于起附属作用的附属部分而趋于复杂化。”“这种被扩大了的中央集权的统治作用也因专门化功能的增加而日趋五花八门。”国家的政府和统治机构、管理机构,就是类似动物神经的调整体系。

4.麦克唐纳因袭了斯宾塞的阶级观

麦克唐纳把阶级看作是社会有机体的组织。阶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是共同体的不同器官的分工。这还是斯宾塞的原则的再现。斯宾塞把生物有机体的器官分为高级的神经器官和低级的肌肉器官。“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群集的公民组成了一个为国家所用而生产商品或满足国家需要的器官,在这个器官内也有类似每一个器官专司一种功能的有效机构。……与起分配和限制作用的机构相同,社会就有了分配者的阶级,类似有国内控制权的阶级,以及一个特别发达的有教会控制权的阶级。”“在只存在一个奴隶主阶级和一个奴隶阶级的社会里,由于直接接触,不存在转送产品的设置;但是,一个较大的具有许多从事各种调整功能的·阶级并且有从事不同工业的许多地区的社会,不仅要提供交换产品的地方,而且能够在这种交换体系标明的进步幅度的条件下发展、复杂起来。”因此,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部门都是统一于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并存不悖。

5.发展了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

麦克唐纳在区别生物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的标准上,采用了斯宾塞的论述,并稍加修正,更加强调有机体内部相互联系、合作的重要性,把斯宾塞学说向前推进一步。斯宾塞总结了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差别,认为:“一个动物各部分构成了一个有形的整体,而一个社会的各部分构成了一个无形的整体;组成动物体的生命单位是联在一起、密切接触的,而构成社会整体的各生命单位则是自由的,不接触的,多少较为广泛地散在的。”麦克唐纳接受了这一对比,也提出:“社会不能像动植物和人一样具备有形的整体。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的差别。有机的形式除维持各机关的联系之外,别无他用。……我们可以把二手、二足、一头、一腹组成一个有形的整体,但这些并不是有机体的单位。……一种有机体是由各机关之间的生命联系组成,并不是由于它具备有形的组成形式。”在两种有机体的意识分布上,麦克唐纳也发展了斯宾塞的思想。斯宾塞认为,“在个体有机体中,各微小的生命单位由于长期在一个方位成长、工作、繁衍、衰亡,一代代继续着自己的功能。这样,一些就特别有了感觉,而其他则完全无感觉。而在一个社会有机体中情况则完全不同,各个不固定、不联结的生命单位,是不能分为无感觉的和垄断感觉的两大类的。”“前者知觉集中于该集合体的一小部分上,而后者则普及于该集合体的所有地方,所有组成单位都具有感受幸福和痛苦的能力。”“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差别。”麦克唐纳不同意强调这种差别。他写道:“在有机体中,意识集中于体内一小部分,即神经系统;而社会的意识则散布于全体之中,没有特别感觉的机能。这种现象,斯宾塞把它看作一种根本性的差别。但是,经过认真考察,这种差别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观察。”他进而提出:“有机体神经系统的作用,与社会主义者理想中的社会政治机关颇为相似。……显然,个人主义者不愿意社会有这样一个机关。社会主义者则不然,他们认为必须有这样一个机关作为通令其他机关和社会团体反馈印象和感触的中央机构。这个中央发出各种刺激信号以指导社会有机体行动,以全体的意志、为全体的利益和幸福,动员有机的运动。”这样,麦克唐纳推倒了生物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差别的堤坝,把两种有机体完全等同起来,彻底地采用生物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综上所述,麦克唐纳在社会有机体理论方面,基本上沿用了斯宾塞的理论框架,在个别方面发展了斯宾塞的理论,把靳宾塞的埋论引进社会主义,作为其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同类推荐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本书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书中内容包括: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周期、三中全会与中国新改革经济学、中国新型城镇化、2014全国两会与全面深化改革清单等。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发展中的民主:政治精英与村民选举

    本书研究了村民选举中各个层面政治精英的角色和所采取的策略。国家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举措的出台;省级政治精英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在自己的行政区域里成功付诸实施;地方政治精英“构建”村民选举;村庄政治精英充当村民选举的实践者和政治参与机制“制作人”的角色。通过对四级政治精英的角色和策略运用的阐述,勾画了中国村民自治与村民选举的发展历程。
  • 作风高于一切

    作风高于一切

    本书从作风的重要性、作风的培养、组织的作风建设等多方面对“作风”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一本值得机关和企业领导干部集体学习的好教材。
热门推荐
  • 巫峡

    巫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亲情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随身带着混沌空间

    随身带着混沌空间

    穿越而来,却不巧附身在了一个天生不能修炼人族功法的婴儿身上,这是一个罡气纵横,实力为尊的世界,山海大陆万族并立,人族偏安一域。一个来历不明的世家私生子,如何能在这样一个危险的世界立足,随身携带着神秘空间,究竟是穿越者福利,还是别有他说。生来鬓发如雪,四足赤若踏炎,且看他朱欢如何肉身横空,踏破苍穹。
  • 中国科技十二讲

    中国科技十二讲

    该书的构架自成体系,把民俗与旅游科学地融为一体。作者力求避免泛论民俗文化本身偏重于民俗学的议题,着重从指导实践入手,以浓重的笔墨对民俗旅游及其资源开发进行多角度的科学论析,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诡眼阴阳

    诡眼阴阳

    我拥有一双极其诡异的眼睛,能看透阴阳的同时也具备着某些特殊的能力;在七月半之时让我见识到了一年一度的除灵大会,而我的人生也刚刚展开!诡异莫测的黄河、神乎其神的叫魂、百城追灵等离奇诡异事件,看似毫无瓜葛的事件却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一切来源于那辆奇特的鬼车......
  • 生命瞬间的感动

    生命瞬间的感动

    本书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温暖人心的亲情、爱情、友情小故事,诠释人生哲理。
  • 爱在江南的日子

    爱在江南的日子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苏佳良忘不了那些日子……
  • 首领大人宠妻上瘾

    首领大人宠妻上瘾

    被人暗算,她被迫成为他的解药,原以为只是一夜错爱,没想到却是万劫不复。事后,他不息与所有人为敌,硬将她留在身边,却为自己带来最致命的伤害,失去所有。一场车祸,他卷土重来,化身复仇撒旦,誓要夺回一切。“睿,我是优璇,你忘记我了吗,你说过会很爱很爱我的!”她吻着他的唇,媚眼含情,想要寻回他的温柔,“爱,我当然爱,我会爱到让你永世难忘。”自此,他日日折磨,夜夜掠夺,只因心中无法宣泄的恨,他要她为曾经的背叛付出惨痛的代价。身为唐氏帝国唯一的继承人,拥有无敌的财富与美貌,从小到大,她被众人捧在手心,极尽宠爱,然而嫁了三个男人,却终究逃不过既定的宿命,几代恩怨,爱恨纠缠,至死方休……"
  • 那梦那事,那份情

    那梦那事,那份情

    年少有梦,梦随青春。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一个酷爱绘画的聪慧少年,在梦中预知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也找寻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都市中,他巧遇高人指点,使梦的能量降临到身。一段痛苦的征程,一场悲壮的情缘,一份誓死的追求,至此开始了。浓浓的情怀,深深的爱恋,对红颜知己的倾慕,化作了一份美好的情感,却在充满荆棘的追梦途中,飘然逝去。他只得带着一颗孤独的心,远渡东瀛,去异国他乡博弈。最终他用奇思妙想的创意赢得了认同,用力挽狂澜的气魄争得了市场,成就了自己的基业,成为了一代宗师。此时的他,又回来了。再次面对往日的纯真恋情,他能否勇敢的去追回当年的失去?留住彼此的那些情愫?续写那份美好的良缘?……
  • 玩转异世:穿越之力舞曦然

    玩转异世:穿越之力舞曦然

    谜一样的女人!她,来自未来,却来到一个陌生的时代。她,糊里糊涂,一不小心卖身于王府中。她,假死脱身,留于江湖创立自家归处。她身世成谜,无人得知其中真相!她,就象那深藏不露的星星,知道答案的永远是她自己!(内容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