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1300000024

第24章 二、保守党手中的遮羞布

麦克唐纳就任国民政府首相后,为了不被保守党人当做一堵挡风墙,竭力利用自由党人的力量,争取自己的独立地位。但是,随着1931年大选的举行,这个想法破灭了。一是因为大选前,国民政府基本上将保守党的经济政策作为政府政策的支柱。

它包括节缩开支和保护关税。当时虽然没明确提出,但政府应有应付紧急情况的“医生式的权限”。这个协定中并不排斥实行关税。二是因为大选中,保守党人获得历史上空前的大胜利。国民政府派以556席压过了三党反对派方面的56席(其中工党46席,独立工党6席,劳合-乔治自由党人4席)。而在556席的政府派中,保守党占到473席,自由党仅为68席,麦克唐纳的国民工党集团,只有13席。这个比例说明保守党人已绝对支配了议会多数。这两方面的情况,就注定麦克唐纳必然成为保守党人手中的遮羞布,成为他们政策桎梏中的囚徒。这在当时,也是国民内阁长期存在下去的原因。

在国民政府的施政实践中,可以明显表现出麦克唐纳被保守党人牵制的情况和结果。

1.国民内阁执行着保守党人的保护关税政策

保守党人在危机前后一直呼吁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抛弃自由党人的自由贸易信条,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正是在麦克唐纳领导的国民内阁中,第一次开始实现。麦克唐纳虽然摆出一副维护各党平衡的架子,不过是在保守党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前做做样子,实际上毫无左右局势的能力。

内阁成立五天后,保守党人张伯伦首先发难,提出了征收保护关税的问题。张伯伦警告内阁:进口日益增涨,早已失常的贸易平衡更加恶化。麦克唐纳便让张伯伦和西蒙派的自由党人、贸易大臣阮西曼(W。Rundman)共同商量,然后拿出报告。11月12日,张、阮报告在内阁会上宣读,宣布进口物太多,应当征收非常进口税。内阁中只有塞缪尔和麦克林反对,其余都同意。几天后,议会也照例通过了“非常进口物法案”,授权贸易部对普通的进口货征收100%的进口税。保守党的政策获得第一个胜利。麦克唐纳在其中只能顺水推舟。

在“非常进口物法案”通过不久,农业大臣吉尔莫(J。Gilmour)又在农业品进口物方面作文章。他向内阁递交了两份文件:一个要求在翌年夏收前小麦限额进口;一个要求对某些园艺种植产品实行保护关税。尽管斯诺登对此大发雷霆、进行抗议,这两条提议均被内阁所接受。11月底,吉尔莫将小麦限额进口案交付政府实行,“园艺种植品进口议案”也在12月初通过“三读”,形成正式法案。斯诺登和自由党阁员中的自由贸易主义者对此十分震惊。斯诺登在12月初致麦克唐纳信中抗议说:我决不能“继续一点一滴地牺牲自己的信仰和原则,直到最后所剩无余。”并说明还有其他阁员也持他这种观点。保守党面对这种形势得意洋洋,更加目中无人。保守党全国执委会的头目斯东海文(Lord Stonehaven)公开在12月3日的《新闻记事报》上撰文称:“我们这个国民政府是执行保守党使命的政府”。这种事实对麦克唐纳刺激很大,他开始抗议了:“我们最近关于关税的讨论不是作为平衡贸易的措施来讨论的,而是公开实行保护关税。我们面前这份关于征收农产品关税的议案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斯东海文的话是对的,那么,我们中的一些人大概就是欺骗了百万选民;我们也不可能在这种恶名下留在内阁。”这只能召来鲍尔温的一种公允姿态,他提醒其同党,大选胜利是国民的胜利而不是一党一派的胜利;眼下正在研究的平衡贸易赤字的问题正在得到坦诚的考察,其结果并非可以马上预料的。这只不过是劝保守党人不要干得太露骨罢了。麦克唐纳对保护关税的潮流毫无办法。

麦克唐纳对于咄咄逼人的保护关税的种种设计并未坚决抵制,而是以“重新研究”实际问题为托词表示了让步和退避。1932年1月初,他表示:“由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必须设计得符合世界诸关系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研究我们的设施,以求适应新的环境。”在他的组织下,新成立的调查贸易状况的委员会开始工作。该会主席张伯伦主持了几次讨论就于1932年1月19日提出了报告。报告完全是体现保守党人意志的。它要求:每年进口货的总值要减少5200万镑,手段是征收10%的一般关税,同时对非必需品附以累进税。这一报告激起了内阁会议上的多次辩论。斯诺登、塞缪尔、麦克林、辛克莱(A。Sinclair)纷纷反对。斯诺登认为这种关税会提高生活费用、削弱竞争。保守党阁员一致赞成这一报告。保守党人蒙塞尔(E。Monsell)威吓说:如果政府无所作为,“下院就会接过去处理。”鲍尔温不但公开表示热烈拥护保护关税的主张,还说他是“作为下院中最大的一个政党的领袖”发言。在这种形势下,麦克唐纳表示:

这个报告的措施不会提高生活费用,也不会损害在其他方面减少关税的计划。他准备接受报告中的措施。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让步。政策的一边倒,显然会使自由党人和持不同政见者辞职,那么政府将不成其为“国民政府”了。麦克唐纳又怕导致这个悲剧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海尔沙姆(Lord Hailsham)的提案救了他。这个提案主张:在争执中“各自保留不同意见”,“虽然政府采纳委员会的报告,但是也应当允许主张自由贸易的阁员们,在任职期间讲演或投票反对这个报告。”麦克唐纳和自由党人得到了一个下台的台阶,都欣然接受海尔沙姆的提议。这一争论暂告一段落,麦克唐纳在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两派之间没有架起和解之桥,两派都不愿听从他的意见,他本人也在摇摆中倒向保守党主张一边去了。保守党在议会中强大的实力使他不得不让步。

作为保守党保护关税政策成功的顶峰,是1932年2月4日议会通过财政大臣张伯伦提出的“进口税法案”。它不仅终止了自1846年以来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而且也是保守党人近30年中奋斗的主要目标。1932年2月3日,当张伯伦的进口税议案在下院第一次披露时,麦克唐纳成为主持的角色。当时路透社是这样宣称的:“政府财政努力的预言今天在下院由麦克唐纳先生证实。首相声明:新的关税议案将提出,必要的财政决议将于2月4日提出。他说,尽早把这一议案列入法规手册是政府努力的目标。麦克唐纳所说的这个议案就是要使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的货物征收10%的关税。”在麦克唐纳的主持下,“进口税议案”于2月4日通过了二读,454票赞成,78票反对。保守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地位,使他们狂热地推行本党的政策而不顾及什么“国民政府”这块招牌。“当财政大臣(张伯伦)起立介绍关税细则时,全场报以暴风雨般的欢呼声。”与此同时,“国务大臣塞缪尔在辩论中反对政府的关税议案,表达了他的担心:即英国会整个变成保护主义的。一个大臣发言反对他内阁中的同事,这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可见海尔沙姆的提议一点也不妨碍保守党人推行自己的政策。麦克唐纳举的“国民政府”、“各党一致”的旗号,只不过是保守党人推行其一党专政的遮羞布。

2.国民内阁满足了保守党削减行政费的要求

在8月危机中,大量削减行政费开支,特别是削减工人失业津贴,这是银行家们提出来的。保守党、自由党充当了银行家利益的卫道士,异口同声地叫嚷削减更大数额的行政费。这也是他们支持麦克唐纳组阁的基础。本来,他们想让工党政府自己去削减失业津贴并自行去应付附带的麻烦。现在国民政府既已组成,他们又把麦克唐纳、斯诺登推在前台,让他们去捅这个马蜂窝。麦克唐纳“国民内阁”组成后,立即满足了保守党人的要求,将削减工人夫业津贴等行政费的方案付诸实践。1931年9月10日,议会通过了“紧急预算法案”。这一法案是在原“梅伊(G。May)报告”的基础上增设征税一项组成的。法案是由当时(大选前)的财政大臣斯诺登提出的。按照这个法案,1931年度的行政费削减4410万镑,失业津贴费是其中最大头,达2580万镑,占削减行政费总额的59%;教育经费(其中主要是教职工工资)削减1030万镑,占削减行政费总额的23%,仅次于失业津贴。这两项牵涉到人民生活的削减占全部削减总额的82%。另外,对工人领取失业津贴的条件也更加苛刻了:规定以26个星期为限,期满后要经过审核,否则不再发给。可见这一削减是牺牲工人阶级(包含教师〉的利益。令人愤慨的是,麦克唐纳居然还为这个法案评功摆好,鸣锣开道。他重复着自己那条逻辑:要度过危机就要向外国借款,要获得借款就要使债主得到必要的保证,这个保证就是削减行政费开支。他还挑衅性地说:

“英镑某一天值20先令,可能第二天就值10先令,也可能会失去控制急转直下不可收拾。如果有朝一日议会在英镑值20先令、失业金又能充足发给的时候开会,那要归功这届新政府给了国家喘息的机会。这个政府包括各党派的人,他们都认为:直到紧急状况结束为止,不应出现党派争斗。那时,紧急法案将失效,将作为不会被忘记的事情之一,存在于国家青史中”。麦克唐纳为执行保守党的意志做得太过分了。他在这个问题上充分暴露了自己的社会有机体论的弱点:只顾国家(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国家),不顾工人阶级。与他相对照,韩德逊对他的抨击是很受工人阶级欢迎的。他宣布将在削减失业津贴之前脱离政界,并在结束语中朗声说道:“首相向国家呼吁。我们只向国家中由我们所努力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呼吁。我希望,我们还将以更高、更强固的社会主义理由呼吁。”这还像是一个工人领袖应有的基本立场。麦克唐纳与之相形见绌。

1931年9月11日,麦克唐纳又将“国民节约议案”提交议会二读。该案将政府总节约额定为7000万镑,失业津贴削减约1300万镑,其余内容为旧内阁早已通过的条款。这更激起工党议员的愤怒。前工党内阁大臣、现工党反对派领袖克林斯否定前内阁曾通过该议案中任何一个条款。约翰斯顿(T。Johston)则颇带讽刺意味地说:“下院面前见到的,似乎不是一个国民政府,而是一个华尔街的政府。”麦克唐纳对待工党议员的批评,不是深思,而是愤怒。当法案通过后他们不再发言时,麦克唐纳嘲笑他们“虎头蛇尾”。

但是,英国的经济危机并未因削减了工人失业津贴、获得美国贷款而解除。英国保持的金本位终于在1931年9月21日被放弃。这充分说明,用削减工人失业津贴的手段来保住金本位,很本不是解决危机所必须。削减失业津贴是资产阶级牺牲工人利益、保全其自身利益的骗局。麦克唐纳十分认真、万分虔诚地扮演了一个傀儡角色,帮助资产阶级骗人,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当时中国的评论家就指出:“麦克唐纳不过是做了保守党的傀儡罢了。”英国史学家也评论:“保守党人拴在麦克唐纳身上就像麦克唐纳拴在保守党人身上一样牢。”没有麦克唐纳这个角色,保守党人的日子是不好过的。

3.在保守党的铁腕中受尽委屈、有苦难言

麦克唐纳在国民内阁中不仅谈不上为劳工服务,而且连他个人的切身利益也保不住。他右边是咄咄逼人的保守党强大阵营,左边是怒不可遏的工党反对派,他站在一个岌岌可危的小小政治平衡木上,受尽了保守党的摆弄和戏谑,成了保守党手中的玩偶。有三件事充分说明了他的这一处境。

第一件是关于向合作社征税的问题。当时的合作社组织是工人内部的生活合作组织,它们贸易的利润和投资所得是被豁免所得税的。合作社自己方面认为一个人不能自身产生利润,社员之间的相互贸易也不产生可以征税的利润,因此,他们在内部贸易中产丰的利润也不应征税。但是,1932年保守党后座议员想在最近的预算之前迫使政府对合作社征税。麦克唐纳不得不成立了一个调查该问题的“莱本委员会”。1933年1月莱本委员会提出报告,认为:合作社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互助团体,它的豁免税待遇应取消,并估计合作社每年红利收益达120万镑。财政大臣张伯伦支持这一报告。

麦克唐纳是不愿同意这项征税的。当他1931年被工党斥为叛徒时,正是合作社团体支持了他的地位。而且,他在1931年大选竞选活动中还曾对合作社立下誓言:如果合作社被征税,他就退出政府。因此,莱本报告如被实行,无疑会给工党一根更新、更有效的打击他的棍子。因此,莱本报告一出笼,麦克唐纳就犯了愁:“又偏离了航向。我将在内阁中反对此案。阻止政府滥用权力。”他看到张伯伦积极促成莱本报告的实行,更加惴惴不安:“财政大臣眼光短浅,他竟然为了无法得到的100万镑这点钱而牺牲掉合作社的支持。”

麦克唐纳在保守党人压力下不是积极去斗争、自卫,而是对合作社方面赖帐,出尔反尔,造成被动局面。3月6日,莫里森(R。C。Morrison)写信警告麦克唐纳,如果实行莱本报告,全国每一块广告牌上都会写满这样一个广告,“首相誓言。在他大选竞选时间:‘国民’政府是否对合作社征税,拉姆赛·麦克唐纳先生答道:‘只要我是国民政府成员,就不会对合作社征税’。”对此,麦克唐纳竟粗暴地回答说,所谓他在大选时的誓言“纯属捏造”,“我可怜这次大选的受害者,他们比起令全国生活苦恼的最坏的党派宣传更加卑鄙丑恶。”这激起合作社的愤怒,它们召集特别代表大会谴责莱本报告,而且发动全国合作社采用了一条巧妙的合法斗争策略:全国合作社社员分别从各地向麦克唐纳写信,施加压力,抗议莱本报告。还有人证实当时确实亲耳听到过麦克唐纳的誓言。麦克唐纳又不得不向张伯伦说明不要因征税失去支持者,决策前内阁要充分讨论。但张伯伦并无退让之意,以辞职相威胁,准备强行推行对合作社征税案。

麦克唐纳访美归来时,张伯伦已把推行莱本报告的事在内阁逋过,麦克唐纳不得不同意莱本报告的执行。鲍尔温和保守党人欢欣鼓舞,麦克唐纳懊恼难言。他在日记中写道:“合作社的税案是短见的、缠人的……我真恨自已当初为什么不接受财政大臣的辞呈。他的态度令人失望,他是想把我们全部牺牲掉。”这显然是受了保守党的野蛮捉弄。后来,他在下届大选中的惨败,不能不说与合作社的态度有关。

第二件事是关于土地税问题。1933年5月24日,麦克唐纳收到250名极右派保守党议员的联名信,要求废除前届政府斯诺登财政法案中的土地税条款。土地税条款虽然从未真正实行,而且国民政府也不想实行,但它作为一个象征却始终刺痛了保守党中土地所有者的心。因此,保守党人攻击的正是这一象征性的条款而不是攻击任何实质性的内容。由于这一条款是麦克唐纳上届政府制定的,如果现在废除它,工党谴责他背叛就有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保守党的嚣张气焰如果得逞,他们在国民政府中的支配地位将进一步加强。所以,这是保守党给麦克唐纳出的又一道难题。

麦克唐纳最初以该决定将带来如同合作社征税案那样的坏影响为由,将这事推给保守党党魁鲍尔温、张伯伦去处理。二党魁安抚了这枇气势汹汹的议员,让他们不要提导致政府分裂的问题。联名信的倡导者表示撤回议案,但同时要求麦克唐纳考虑他们要求废除土地税的理由,以一年为限。问题并未解决。麦克唐纳认为这一问题带有根本重要的性质,而且觉得:“我们越来越滑到一种受一个党支配的地步,而那个党将得寸进尺。”他还向国王的私人秘书威格莱姆倾诉苦衷:“我越来越渴望休息,以世上最良好的愿望要求,也干不下去了。麻烦就在于托利党。他们坚持他们就是政府,并迫使我时时刻刻对政策趋向保持警戒的心情。保守党就是对抗政府领袖和前座议员的马蜂窝,这个蜂窝的每一个洞孔中,都充塞着出版物和金钱。”

1934年4月,土地税问题又提了出来。鲍尔温致信麦克唐纳说,保守党的农业方面的议员们仍在要求废除土地税条款,虽然一年前“我成功地管束了我的人”,但这一次再也管不了啦。麦克唐纳在复信中发牢骚说,农业方面的利益向政府提的要求比谁都多,如果农业税条款废除,我们合作的基础就会削弱,而且“在我看来那将是一个政治性的失误。如果我因此而失去一些东西,我认为你也同样得不到你未得到的东西。”他认为鲍尔温在对他施展诡计。但他顶是顶不住的。他日记中写道:“明天土地税条款要被研究。……星期五,巨头们告诉我有些事必须要在星期二完成。……我被推到这样一个地位,我将失去我的良好声望,因为,为了把政府拢在一起,我必须让托利党为所欲为。”5月11日,保守党迫使内阁处理土地税问题。但是,内阁会议上只有麦克唐纳一人反对并提抗议,他的国民工党同事都已让步了。

“这就是被一个大党支配的联合执政的作用……我不能也不会投票赞成这样的财政议案……如果这些主张确立,那么就是国民联合的尽头。”麦克唐纳这种怨言是无人理睬的。他又被迫干了一件损害自己威信的事。

第三件事是关于提名保守党人爵位问题。1933年12月,麦克唐纳在确定下年度授爵位名单时,又与鲍尔温发生了一次痛苦的斗争,最后又被击败。保守党这次有许多人报名申请贵族爵位。其中有一位卡恩(J。Cahn)先生。此人是个臭名昭著的无耻之徒,到处用钱收买人。他收买了一伙鸡鸣狗盗之徒长时间以来包围着麦克唐纳,让他提名自已为子爵。这是一个深为麦克唐纳憎恶的家伙,麦克唐纳“做梦也不会给他授爵”。况且,这样一个公开无耻行贿的人,如果麦克唐纳提名授他爵位,人们自然会怀疑麦克唐纳从他那里得到了不少贿赂。无论从什么角度,麦克唐纳都不会同意此事。

但是保守党党魁鲍尔温逼他让步。经过力争,鲍尔温只好将卡恩封爵一事延期到5月。这激起麦克唐纳愤怒,他“在考虑是否继续干下去”,“托利党人认为自己是唯一有国家观念的人,托利党简直成了国家”,“最好的政策就是从这届政府撤出。”5月19日,麦克唐纳不战而降,违心地在保守党的进攻面前让步。因为卡恩这个政治流氓已付给鲍尔温3万镑,帮助保守党的总部开展活动。6月,卡恩正式被封为子爵。此后,麦克唐纳因此案而颇受斥骂。

麦克唐纳在国民内阁中遭受千羞万辱、内外交困,就是因为他不是一种利益的代表者,脱离了工人群众。这反复证实了他1932年得出的结论:“这不是我自己的家。”

同类推荐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 政道

    政道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3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仁政、德政、法政、善政、廉政、简政、宽政、信政、勤政、和政等10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为政之道,对领导干部确立“以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借鉴古人的治政模式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

    《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围绕战后的日本外交、对外政策和主要对外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战后20世纪50年代日本所确立的所谓“日美基轴外交”、“联合国中心外交”和“亚洲一员外交”,以及日本对东南亚外交、对朝鲜半岛外交和对苏(俄)外交等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战后日本外交的主要脉络及特点。作者对战后各个时期的中日关系和目前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评价。
  • 2050超级大国

    2050超级大国

    一百年前,没人可以预言美国会成为威震地球的超级强国;五十年前,没人敢去预言横行霸道的苏联会突然崩溃;三十年前,没人能够预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 那么,展望四十年后,谁将主宰地球?谁将成为2050超级大国的种子选手呢?本书为你分析2050超级大国。
  •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超越均势: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

    中国是南亚国家的邻国,南亚是中国安全环境中敏感和复杂的一部分美印、美巴关系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重视和研究的一个课题。本书创新地提出“超越均势”概念概括和分析冷战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并具体从理念、政策、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证。对“9.11”后的美国南亚安全战略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科技大帝

    科技大帝

    封展华带着各种科技知识到了1891年,从此一个科技大帝开始崛起了。他是科学家里面唯一当了开国大帝的,也是全世界的开国大帝里面科技成就最高的。在科学界,他都懒得去领诺贝尔奖了,因为他的诺贝尔奖牌都论斤来算。在政治界,他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了强大的军队,替他推翻腐朽的满清,打败了各国侵略者,开疆拓土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强国。所以,他是科学家里面的大帝,大帝里面的科学家。所以,他后世被称之为科技大帝。
  • 美女什么样

    美女什么样

    一个真正的美女,无论走到哪,都会美化身边的事物,也会由于她的存在而让枯燥的变得趣味无穷。
  • 天夏唯我

    天夏唯我

    她失恋后,在路上行走,不小心撞到了黑道中的少爷,吵了几句各奔东西。可是……在她转学后,她又遇到了他,他处处和她作对,直到她的前男友来找她。他终于忍不住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的身份是那么的神秘,而她的真实身份,竟也那么的不可思议。
  • 雪银澜

    雪银澜

    ————你说:这个世上是没有可以让人束缚另一个人的锁链,我的世界已崩塌,找不回原本的自己。——而我,甘愿被你锁在身边。————你说:我谁也没等,谁也不会来来。——而我,会一直跟在你身边,因为你说你害怕如果一转身,就连我也不见了。师傅,如今你究竟在哪?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 绝品动物分身

    绝品动物分身

    机电专业毕业生罗文,因为专业技术突出,协助本校考古系进行考古活动中,获得一个神奇的镯子,从此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谜一般的镯子,让罗文能自由控制动物,猎杀盗墓王,袭杀巨富公子哥,开公司,打海盗,穿梭于原始丛林,深海地底。但是罗文在探求镯子带来的异能的过程中,也发现有时候镯子也会有自作主张的地方,在探求镯子的秘密的时候,他忽然发现事实的真相。
  • TFboys之我爱的她

    TFboys之我爱的她

    这本书主要是写女主角安晴雪与三小只的恋情,到最后是雪凯在一起,还是源雪,还是玺雪呢?敬请期待吧!本人是学生党,会在假期里更新的!!!如果有时间肯定会更文的!!!
  • 真诰

    真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聪明,可以理解为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中国人造字就是想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耳聪目明就算聪明。但如今却造就出大批的精明之人,所谓精明我以为就是急于表现聪明,争名争利、争风争气,小胜一分便自以为得逞,聊以自慰,于是就不讲求规则,不顾及规范、标准甚至底线。其实,所有人只需要迟钝一点、愚笨一点、木讷一点,就会变得高明起来,高明实际上就是善于掩饰聪明,没有必要去耍弄脑子里头隐藏着的小聪明。数百年前的“权谋”,上个世纪的“厚黑”,近十几年的“忽悠”,实在害苦了中国人,实在深深地腐蚀了这个原本很伟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啊,实在常常用得不是地方!
  • 特等无赖

    特等无赖

    一等无赖花中戏花,二等无赖自家浇花,三等无赖到处乱抓。且看王小穷如何花中戏花玩转都市暧昧,如何假戏真做玩转商场黑道;且看一个小人物,凭借一颗神奇的珠子以及各路女人的帮助,如何只手遮天、纵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