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31200000006

第6章 英国的首次空降作战

1.训练空降作战人员

德军自1940年5月10日开始对西欧欧国实施闪击战后,至5月底,卢森堡、荷兰、比利时先后投降。盟军40个师被德军包围于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开始执行“发电机作战计划”——即从海上撤退。至6月4日,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海岸的人数为33.8万人,其中英军22万多人、法军8万多人,其余为少数比军。盟军撤退时武器装备丢失殆尽。英军共丢弃2400门火炮、700辆坦克、8000挺机枪,接运盟军撤退的舰船损失226艘,还有302架飞机被击毁。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的军事力量一蹶不振,而德军似乎是所向无敌。6月5日德军开始进攻法国内地,14日进占巴黎,22日法国政府投降。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为了重建英国军队的声誉和英国人的信心,指示英军组建了一支专业袭击分队——第2突击队,该分队曾以“布尔人”之名而驰名于世。丘吉尔急欲使这支富有神秘色彩的部队在对德作战中创建功勋。当时英国的其他军队正在进行整编,准备迎接可能来临的德军入侵本土的战争,而对其他作战行动则尽量回避。因而“布尔人”突击队实际上只是一支人员、装备和武器都不充足的部队,它受命执行的也都是得不到任何支援的战斗任务。“布尔人”突击队的司令部称作联德国航空兵的袭击重点是英国的空军机场,也不放过交通枢纽。合作战指挥部,它从陆、海、空三军各部队抽调人员集中训练和使用。在突击队的初期成员中,主要是原来组织起来准备在挪威抗击德军用的10个独立连。1940年6月初开始,突击队一直在分小组悄悄地从英国出发,对德国控制的欧洲海岸军事设施进行袭击。丘吉尔对这些偷袭行动大加称赞,他认为“布尔人”突击队的作战行动尽管规模小、机会少,但这总是在英军遭受一系列失败后,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取得的某些战术进攻的胜利。

德国在挪威和丹麦、荷兰、比利时空降突击的胜利,给丘吉尔以巨大震动,他在下令所有沿南海岸德军可能着陆的地方都设置障碍物的同时,指示国防部尽快组建一支“至少有5000名伞兵的部队”。国防部立即给各军区下令,要每个军区选送1000名志愿者,与此同时迅速组建了训练机构。在各军区的志愿者到达之前,根据丘吉尔的旨意,“布尔人”突击队成了伞兵部队的首批受训人员。这些人都希望能及早参加空降战斗,而且很喜欢突击队的特殊生活方式。因为突击队不在营区驻扎,每人每天发给6先令8便士英币,让其自找住处。训练地点附近的居民很快便发现,到他们家里寄宿的不是一般的老百姓。

显然,为了向急于求成的首相表示工作有所进展,国防部必须解决空降部队的训练场地和膳宿问题。为了不让其他的部门插手,他们首先选择了北部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林格威民用机场作为空降训练试验中心,该机场位于索尔兹伯里平原陆军训练场的最北面。此地气象条件不利于飞行,因为曼彻斯特是英国著名的多雨区,即使不下雨时,当地的工业烟云也会笼罩整个天空。1940年6月19日,空降训练试验中心改称中央空降学校。当时学校没有伞降训练经验,管理人员是从陆军和空军部队抽调来的,彼此之间非常陌生,甚至对自己到该校的任务也稀里糊涂。首任校长是空军少校路易斯·斯特兰格,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名的飞行员。斯特兰格少校只有皇家空军在战前训练单个人员跳伞的经验,即跳伞员爬上“弗吉尼亚”式双机翼轰炸机的机翼,用手扶住两翼间的支柱,接到飞行员发出的信号后,打开降落伞,让张开的降落伞把他们拉入空中。这种方式使跳伞人员感到痛苦和恐惧,而且有不少人在开伞时会把机翼支柱拉弯。该校管理人员中的陆军最高官员是少校约翰·洛克,他来自皇家工兵部队,是一个自觉性很强、富有献身精神的人,尽管毫无空降方面的经验,但他立即开始了训练和组织空降部队的研究工作。

训练中首先遇到的是飞机、降落伞的保障和教员的来源问题。在洛克的奔走下,空军部很快给该校调拨了6架“惠特利”轰炸机作为伞兵运载机,并配发了1000具训练用伞。开始使用的伞还不是采用绳拉开伞,首批受训的学员必须采用类似手扶机翼支柱的方法,从“惠特利”飞机尾部临时装上的平台上跳下。好在这种伞没用几天,带有绳拉开伞装置的背式降落伞就运到了,同时在“惠特利”飞机的肚子下面开了一个便于伞兵跳出的舱门。但不幸的是,刚使用这种降落伞就出现了亡人事故,一名士兵的伞未开就坠地了。这是一次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不应有的事故。几年之前,英国降落伞公司便向国防部建议使用他们公司设计的安全可靠的绳拉开伞式降落伞,但被婉言谢绝了。该公司的降落伞与皇家空军的训练伞的不同之处是:跳伞员跳离飞机时,利用人本身的重量就可使伞绳拉出,伞随之张开,这样就减少了拉绳缠绕的危险。这种新型降落伞,以其较好的可靠性很快被部队认可,深受伞兵们欢迎。以后的十几年里,英国空降部队一直在使用这种伞,而且不需要备份伞。

1940年7月9日,洛克起草了一份改革空降部队现行训练制度的报告。他指出,空降部队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英国到底需要拥有多少空降部队为宜。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还有:空降部队的任何事情都必须经国防部和空军部两个部门批准和作出决定,而他们互不信任:林格威是一个不适合空降部队训练的地方;突击队员自找住处的做法仍没改变,这样容易与当地政府发生冲突;至今没有适合于空降部队训练的运输机。洛克提出,应有一个能满足飞行训练、气象条件好的机场和大的着陆场;要修建营区,强化部队的纪律;要采用专门的徽章,而现在许多人还佩带着他们原部队的徽章。

从8月起,各军区选送的突击队员陆续到达,开始进行伞降训练,这是组建空降部队的第一步。这时有人提出滑翔机比降落伞更易于空降,使用滑翔机,士兵可以集体着陆,并能携带装备和重型武器。8月10日,以滑翔机部队弥补伞兵部队不足的建议呈交给了丘吉尔。鉴于德军用滑翔机夺取埃本·埃马耳要塞战斗的例证,丘吉尔表示完全同意,并指令空军部负责领导和组织生产滑翔机。

9月5日,英空军召开会议,研究未来空降兵的体制编制问题。与会的陆军和空军的将领们坐在一起,通过解释和谅解,从思想上消除了怀疑和隔阂,形成了工作上的伙伴关系。会议所做出的重要决定是:空降兵部队的兵员来自陆军,滑翔机飞行员由陆军负责抽调,空军负责培训;计划到1941年春培训出一支3000人的伞兵部队,和一次能空运、空降1个旅(3700人)的滑翔机部队,并建议制造能够运载坦克或与其相同重量物品的大型滑翔机。会议还讨论了空降作战的各种形式,例如袭击敌人占领的土地,然后从海上或空中撤出;以空降部队作为进攻的先头部队;甚至讨论了以空降袭击德国内地的重要目标,以引起其惊恐沮丧局面的出现等大胆的设想。会议之后,空降部队的一切工作都按决定迅速展开。中央空降学校改名为中央空降部队,指挥官是空军上校哈维,在其编成内有发展科和伞降训练学校、滑翔机训练中心等。

到1940年9月底,“布尔人”突击队共接受了21名军官和321名士兵,11月完成了第一期跳伞训练后,改编为第1伞兵营,成为英军第一支空降部队。

2.实施“巨人行动”

1941年初,中央空降部队就将当时还未完全组建齐全的空降部队的使用原则制订了出来。除了以前就明确的用于袭击敌人和夺取敌机场外,其主要任务还有:配合正面进攻的地面部队,从后方攻击敌防御阵地;空降在敌后,孤立敌方阵地,阻止敌预备队开进;夺取并扼守重要渡口和隘路,防敌破坏,防退却之敌利用;实施侧翼攻击;破坏敌交通运输;实施佯攻,牵制敌预备队等。

至此,英军第一批空降兵部队建成并作好了战斗准备。联合作战指挥部对伞兵的发展非常关切,为了检验第一批伞兵的训练成果,开始寻找战机并计划空降兵初显身手的行动。这时,意大利和德国已结成军事同盟,并对希腊发起了进攻。虽然英国陆军部队在意大利北部和东非取得了一些战果,皇家空军战斗机在英国上空也取得了巨大胜利,但在国内影响还不够大。为了打击意大利,警告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和利比亚的战争升级行动,抵消德军几次空降成功的影响,英国决定使用刚组建起来的空降兵,深入意大利国土,以较小的代价进行一次在民众中能产生良好心理作用的军事行动,以显示自己的力量,鼓舞全国的士气。联合作战指挥部的参谋们在伦敦一家自来水公司的帮助下,寻找到一个作战目标——意大利南部沃尔土诺山上的供水管道。

该供水管道修建于1930年,长期以来为意大利南部的塔兰托、布林迪西、巴里和福贾等重要港口、城镇提供淡水。而现在,这些港口都是向意大利作战部队输送补给物资必经的港口,而且被驻巴尔干的其他轴心国部队所利用。如果这条供水管道被破坏,至少1个月内这些港口将得不到淡水供应,影响面很大。同时,该目标处于农业区,人烟稀少,不会有多大反抗力量,完成任务后便于向海边转移,从海上返回。

联合作战司令部指挥官、海军上将凯斯,挑选了“皇家威尔士明火枪团”的普里查德少校任这支伞降突击队队长,任命克里斯托弗利上尉为副队长,并任命皇家工兵部队的戴利上尉为爆破组的指挥官。突击队共38人,其中有6名军官、32名士兵。随同突击队行动的还有一名意大利语翻译。使用的空运工具是“惠特利”轰炸机。普里查德少校在判读诺尔土诺山区的航空照片时发现,山腰上有两条平行的导水管,他沿着像是主要导水管的这条线选择了一点,并将其指示给戴利上尉进行爆破。计划于2月10日夜间伞降,任务完成后,伞兵徒步隐蔽地从陆路撤退到塞列河口潜伏,2月18日夜间一艘英国“胜利”号潜艇将在河口露出水面,将他们接走。如果这一次未接到,潜水艇将于25日夜间返回该地再接应一次。

由于是首次空降作战,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的领导下,进行了周密的组织准备。为了训练战斗人员,在林格威附近的塔顿公园里秘密地修建了模拟目标区域的全部设施,并于2月1日夜间,在有大风的情况下进行了演习。飞行员为了能够在夜间准确航行,使伞兵能在150米的高度准确地降落在目标区,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

与德军在挪威、荷兰和比利时的空降突击相比,英军对一条供水管道实施一次不足40人参加的突击,看来不会对战争进程起到巨大的作用。因此伞兵们以开玩笑的口吻称这次作战行动为“巨人”,于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就将这次行动命名为“巨人行动”。

2月7日,伞兵突击队乘8架“惠特利”轰炸机从英国的北安格列亚转场到马耳他,在马耳他领取了爆破器材和其他作战物资。2月10日18时20分,8架轰炸机由马耳他起飞,飞往目标,其中6架飞机载运伞兵,其他2架则装着炸弹,这2架飞机要去轰炸福贾港,目的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

当飞机进入意大利上空时,月光明亮,天气寒冷。伞兵们打开飞机底舱板上的门,阵阵寒风灌进机舱。他们面对面地蹲在敞开的舱口两侧,做好了跳伞准备。从狭窄的轰炸机机舱地板孔里跳离飞机,的确是一种需要技巧的事情。如果离机用力过大,机外气流会抓住你的身体似的,使你的头部猛撞到与风向相反的一侧舱门上,如果跳离舱门用劲大小,背后的笨重伞包就会挂在舱门的边缘上,使你向前磕碰头部。总之,离机动作稍有不对,极易使头撞舱门口。伞兵们诙谐地把这种情况称为“撞钟”。越过大雪覆盖的皑皑山脉后,飞机上的红灯开始闪烁,这表明5秒钟后就要到达伞降地域。伞兵们紧张起来,第一名伞兵向前滑动。接着绿灯亮了,伞兵们一个接着一个跳出机舱。在大雪覆盖的地面辉映下,伞兵在空中摇摆降落时就可以看到供水管道的影像。

23时,伞兵们准确地降落在距目标不超过1200米的地方。然而,普利查德少校在集合部队时发现丢失了1架非常重要的飞机,戴利上尉和几名主要工兵爆破手,连同装在那架飞机上的许多炸药都无影无踪!原来,戴利的爆破组乘坐的飞机因机械故障延迟了起飞时间,在赶队途中又迷了航,将爆破组及大量炸药错投在距目标数公里远的一个山谷里,致使他们无法参加爆破。

除爆破组外,其他人员集合后,迅速运动到供水管道的爆破地点。普利查德少校命令皇家工兵少尉帕特森接替了爆破组长的职务。帕特森发现供水管道的支座不是原先预料的砖石砌筑,而是由钢筋混凝土筑成。由于缺乏炸药,爆破不能按原计划进行,因而他决定利用所带的全部炸药,集中爆破一段供水管和附近的一座小桥。因为这座小桥在修建供水管道时曾被用来输送建筑材料,破坏后意大利人抢修水管时,势必要使用这座小桥。11日零时30分,帕特森指挥工兵小组堆放好炸药后,同时爆破了供水管和小桥。然后,突击队分成两个组迅速进入山区,向塞列河口方向撤退。

巨大的爆炸声招来了当地的警察和农民,他们开始进行搜捕,那些经过紧张的跳伞和爆破行动的伞兵已十分疲乏,此时在陡峭的山路和寒冷的天气中进行越野行军已相当地吃力。尽管他们深入了山区,但为避开居民点,不得不从远路迂回。而白天要不被发现是很难的。

第二天黎明时,因目标暴露,为当地农民和警察俘获。口才流利、精通意大利语的皮基当场被击毙。错降在山谷里的爆破组,未找到目标而单独进行活动,几天以后也被俘虏。

英军这一次空降没有完成预定的任务,破坏点不是要害部位,很快被修复,未起到切断意大利几个港口和城镇供水的目的。然而,这是英军的首次空降突击,也是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作战的开始,它在空降作战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空降行动隐蔽、突然,未被意大利人发现,只是因运载炸药和爆破手的飞机错投了地点,致使任务未能完成。这次空降突击是在英国为抵消德国一连串的空降成功,正全力寻求哪怕是小的战术胜利的时候进行的,它向意大利政府显示了英国空降兵的潜在力量,并给意大利政府带来了一次心理上的冲击。

同类推荐
  • 异界狙击手

    异界狙击手

    一个隐居山林的猎人,被军队所擒,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名狙击手。开始了他无往不利的军旅生涯。
  • 异能特种军

    异能特种军

    中学被拉去实验的他,却发现一场事故给了他奇怪的力量,他貌似,拥有了异能……
  • 突袭之狙神

    突袭之狙神

    他是21世纪全世界最神秘的东方特种部队“冰凰”的副队长兼第一狙击手,因为特殊的原因提前退伍,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然而即使回归常人依然磨灭不了那颗军人的自尊,在朋友的介绍下机缘巧合的拿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狙击枪,被迫卷入一场争夺战中,却意外的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从此,他拿着这把死神的镰刀,无情的收割侵虐者的生命,同时,一支抗战时期的“冰凰”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 抗战之亮剑

    抗战之亮剑

    外敌入侵必亮剑,亮剑必见血,总有人倒下,不是敌人就是自己。狭路相逢,无论敌人多么强大,必亮剑。(谨以此文向抗战先烈们致敬。)
  • 近代战争

    近代战争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热门推荐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疯狂机器人

    疯狂机器人

    一个意外觉醒的机器人可以做什么?医疗,维修,机甲改装?研究,教学,资料收集?潜伏,格斗,作战指挥?还是……修真,进化,纵横星海???生存与战争,热血和梦想!这是一个充斥着妖兽、魔族、机甲、战舰与修真者的神秘时代。PS:不穿越,不重生,一个会修真的机器人!!!
  • 末世兑换系统

    末世兑换系统

    周朝重生了,回到了十五年前大黑暗灾厄爆发的前夜,还顺便携带了兑换系统重生。兑换系统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存在的!火影忍者的写轮眼、斩瞳里的帝具、漫威中的超能力、终结者的强大科技、无数小说的一流功法、超强武技、巅峰血脉……“兑换系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出门被丧尸咬了!”
  • 宝宝成长必读

    宝宝成长必读

    对于新时期初为人父母者来说,将要面临的一切都是新鲜而又令人手足无措的新课题。新生儿有哪些发育特点,新生儿该如何喂养,如何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婴儿每个月的发育特点有哪些变化,婴儿该如何喂养,如何保健护理,如何进行早期培育?幼儿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饮食指导,如何保健,如何进行智力开发,如何培养好的习惯?等等,都让初为人父母者无比关心。本书以期对所有关心下一代、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父母们给予科学的指导,使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地成长,让他(她)能拥有天才的潜质,从而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不吃药的养生智慧

    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运动等非药物疗法出发,加之简单实用的中医传统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熏洗等方法。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方法对了成绩才能提高

    方法对了成绩才能提高

    办法比努力更重要,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差要学会学习,所以,小学生们太需要好的学习方法了!《家庭教育书架系列丛书:方法对了,成绩才能提高(小学版)》主要内容包括让自己喜欢上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听讲有窍门等。
  • 鬼谷尸踪

    鬼谷尸踪

    恐怖源自真实!荒诞不经的传闻背后,隐藏更深的是匪夷所思的真相。我的出生,就是一个谜,活了将近二十岁村里人却叫我“鬼娃子”!爷爷的死,也是一个谜,为村民守护了二十年大山却被称为奸诈恶徒之辈!山是有灵的,人是有魂的,不管你信不信!史上最真实守山人,为你讲述隐藏在大山深处的那些,乡村恐怖经历!一书一世界,打开这本书,就注定你要同我开始一段凶险莫测,离奇诡异的旅程,八蟒拉棺、百鬼驮船、尸山古道、婴眼血泉、人骨乌发祭祀的神庙,你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
  • 系统之误入末世

    系统之误入末世

    她在车祸后再醒过来时,已经穿成了另外一名同样刚刚发生车祸的女孩,还来不及庆幸随之而来的金手指,就发现是穿进了一本末世小说的世界。好在没有穿成主角、配角、路人甲乙丙丁之类,她只要演绎自己的剧本就可以了。作品中所提小说为作者虚构!本故事纯属意外,请勿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