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26100000009

第9章 奇特的“化学气味语言”——动物与“环保灭虫法”

小问号

动物世界也是有自己“语言”的,只不过它不像我们人类的语言内容那么丰富、表意那么清楚,而且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经过学习研究后能翻译互通,而动物之间是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和化学气味等,来相互联系或传递消息,沟通感情的。这是一种非常奇特而独具魅力的语言。其中,以“化学气味语言”最为奇妙,默默无语,却耐人寻味,对人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那么,“化学气味语言”与“环保灭虫法”是怎么一回事,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

“鸟有鸟语,兽有兽言。”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兽类中,马嘶、猿啼、犬吠、狼嚎等就是它们的语言,有的是呼儿唤女,有的是求情示爱;许多鸟儿是天生的歌唱家,像夜莺、黄鹂、云雀等歌声变幻无穷,它们自己知道为什么爱唱歌、要唱歌……

地球上约有昆虫180万种,在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许许多多昆虫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一些特殊气味来相通消息的,生物学家把这称为“化学气味语言”。它们有的用气味来向同伴发出警示:“呀,这里有危险,快离开”;有的是向同伴提醒,“对不起,这是我的领地,有我在呢”;有的是向同伴指引道路,“这是一条安全通道,请跟我走”;更多的则是呼朋引伴、引诱异性——那是“爱的呼唤”,科学家诙谐地说这是一种浪漫的“音符”!

舞毒蛾是一种森林害虫,对树林毁害非常严重。它就是依靠体内散发出的特殊气息来挑逗、吸引异性的。科学家通过30年的跟踪研究才揭开这一秘密。虽然一只雌蛾体中仅仅能分泌出0.1微克引诱素,可是就这么一点点,释放在空气中,随风飘散,500米以外的100万只雄蛾也能敏锐的嗅出来:“亲爱的,你在哪,我马上就去”!嗅到雌性激素的雄蛾立即像苍蝇追逐腐臭那样纷纷飞去“约会”呢!由此可见,雄蛾触角上的感受器是多么厉害!

科学家受此启发,希望通过研究舞毒蛾的“气味语言”来开展环保灭虫。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消灭害虫具有很多负作用,会造成药物残留,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使用一种药剂,有的害虫体内就会产生抗药性,大大降低药效。环保灭虫法就不存在这些“后遗症”。科学家设想把雌舞毒蛾的性激素涂在虫胶的捕虫器上,从而迅速、大量地诱杀雄毒蛾。科学家还试图通过人工合成雌舞毒蛾的性引激素来有效地消灭这种害虫,这是一种非常经济、先进、安全、环保的灭虫方法。

棉铃虫是一种对棉花生长非常不利的害虫。科学家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已经利用人工合成技术,制造出棉铃虫的性激素引诱剂。1毫克的性激素引诱剂,放在250个左右的捕虫器内,在15亩面积内每夜能够诱杀10000只害虫,比人工或农药灭虫既有效又经济。

动物的“化学气味语言”原本是它们之间联系的一种信号,可是人类因势利导、将计就计,创造了一种“环保灭虫法”,让有害的动物自投罗网、自取灭亡,对某些动物来说是“悲”,对人类来说是“喜”,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之处。

“小档案”

全世界每年消耗的粮食总计达12亿吨,足以在赤道上用粮食铺就一条17米宽、1.8米厚的环形公路。随着人口的日益激增,每年,这条粮食的公路都要增长1000千米。因此,利用仿生技术进行人造食品的研究是当今食品工业的重要领域。食品仿生,也称人造食品,首先要模拟天然水果、蔬菜、肉类的气味,要对天然物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把天然食物的气味收集起来,再用相关仪器进行分析,得出天然物的气味成分,再由食品调配师采用人工化合物调配出足以乱真的气味,采用相似的原理,科学家们最后模拟成食品的口味。解决了气味口味模拟问题,再把各种人体必备的营养成分加以科学搭配,便可以制成色香味俱佳的人造食品了。我国传统饮食中的素鸡、素火腿等素菜荤味,正是借鉴这一科学原理制成的。

同类推荐
  • 考工记

    考工记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原未注明作者及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代经齐人之手完成的,内容遍及百工技艺,堪称百工之源。
  • 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

    本书由谢芾主编,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本书包括了人类生活、自然和生态等各种关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青少年了解环境保护对我们的重要性,以环境保护为己任。在《人类危机之温室效应》里,既有令人感动的环保故事,又有深刻实用的环保知识,它会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名守护地球家园的忠诚卫士。
  • 爱因斯坦自述

    爱因斯坦自述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硬笔书法技法(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楷书是具有一定法则,一笔一画写出来的字体。楷书工整、庄重,应用范围很广。楷书是学习钢笔字入门最适宜的字体。学习楷书,可以提高初学者驾驭笔的能力,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和各种构字类型的一般规律
  • 太空探索前沿

    太空探索前沿

    天文学是观察和研究宇宙间天体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天体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等,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天文学研究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各种尘埃等,因此充满了神秘的魅力,是我们未来科学发展的前沿,必将引导我们时代发展的潮流。
热门推荐
  • 迷失地下铁

    迷失地下铁

    一场诡异的车祸后,人们坠入了从未见识过更无从想象的地下世界。几队幸存者带着寻求出口的希望,在诡秘莫测、怪事迭出的地下世界中艰险地探索,与各种怪异的生物以及自己的同类斗智斗勇,比拼耐性。当迷失在一个陌生空间之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贪婪、暴戾、自私与正直、善良、坚守,试看人们如何抉择,最后能否回到充满阳光和爱的世界。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一卷)

    本书介绍了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干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一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一吻成瘾

    一吻成瘾

    仇恨,让她成为了他的奴。他说:季妖儿,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即使我要你去死,你也得去。可是,当他看到她真的乖乖听他的话却诱惑那个男人的时候,他的心竟是撕心裂肺的疼。于是,那一夜他将只穿着撩人睡衣的她重重摔在床上,邪肆霸道的说:“现在就让我来检验我培养你多年的成果!”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们的青春故事

    我们的青春故事

    记得那年我们回忆的生活,记得那年我们追过的男生,记得那年我们痛哭的回忆。都是我们那年青春的故事
  • 奉旨宠妻:霸爱小蛮妃

    奉旨宠妻:霸爱小蛮妃

    穿越之后,身为女警的顾薪影表示压力很大,前有渣父算计,后有皇子追杀,幸好学了一身医术毒术防防身,还抱上了专心研究宅斗算计人的娘亲大腿。某年某月,某小女子一根银针干倒某王爷,站在边上擦擦冷汗,这都什么事儿,她过她的小日子过得好好地,突然冒出这么多王爷皇子要扯着她步入阴谋圈。“再敢算计我信不信我回去告诉我娘,要你好好体会一下什么才是算计人的最高境界?”她踩着凳子瞪着面前的冷峻男人,狂霸酷拽地说着要回去“告状”。“本王需要算计你吗?”某男嘴角一撇,很淡定的从衣袖里掏出一卷明黄,“这是圣旨,快随为夫回去拜堂吧。”他从来都是来直接的,谁跟你绕圈子呢。
  • 恋清

    恋清

    她,意外穿越,来到历史上的清朝,却遇到了同样穿越的她,不同的命运,却因为穿越而紧紧联系在一起,四阿哥,九阿哥……皇位权势,她们二人在这波谲诡异的朝代携手浮沉,最终她们都能找到自己最可靠的归宿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