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2900000007

第7章 克复安西四镇

七世纪八十年代,是大唐帝国自贞观以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时间,同时在多个方向上作战,除了北方后突厥频频南下之外,西部则受到吐蕃的强大压力。

自从 678年名将论钦陵击败唐军十八万远征军之后,吐蕃的军事力量达到鼎盛,雄才大略的论钦陵开始向外扩张势力。在遭到军事上重创之后,唐帝国又面临突厥的复国运动,唐军的战略方向集中向北镇压突厥,而吐蕃则借此机会向东扩张。

在唐帝国西南的茂州,有一军事重镇,称为安戎城。当时唐西部的诸羌所在的十二个州全部归附吐蕃,唐朝廷担心西南蛮族部落也将脱离而去,所以建了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安戎城,以断绝吐蕃通往西南蛮的通道。

680年,唐军大举北征,无力顾及西南,吐蕃大军在羌人的引导下,大举出兵,攻陷安戎城,占据这一战略要冲之地,打通了西南的通道,西洱(今云南洱海湖)一带的西南蛮族部落,全部投降吐蕃。

从 663年至 680年十几年间,吐蕃接连占据吐谷浑、攻陷西域十八州、吞并西羌十二州、控制西南蛮,两度重创唐朝远征军,崛起于青藏高原,成为唐帝国周边最强悍的对手,史书也记道:“东接凉、松、茂、巂等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

吐蕃向青海湖以东扩张时,遭遇到强有力的抵抗。

在青海湖以东的湟水谷地一带,唐朝设河源军。河源军经略大使,便是由百济籍名将黑齿常之担任,娄师德担任河源军军使。

黑齿常之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富有统帅才能,当时河源军作为与吐蕃抗衡的前沿阵地,兵源上略显不足,如果要增加卫戍部队,那么粮草的转运量相当庞大,所以黑齿常之采取汉代赵充国的屯田战略,开辟田地五千余顷,每年生产粮食一百万石,有效地解决粮草供应难题,并且设置烽火戍站七十余座,大大增强防御能力。

680年,吐蕃大举进犯河源,黑齿常之顶住巨大压力,挫败吐蕃的进攻。次年,黑齿常之以攻易守,奇袭良非川。

驻扎在良非川的吐蕃大将是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其兵力共有三万余人。黑齿常之认为唐军不能仅止于消极防御,积极的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他亲自率领三千名骑兵,在黑夜的掩护下,对良非川发起突袭。吐蕃军队虽然在人数上比黑齿常之要多,但是在仓猝之间,很难挡住唐军骑兵的猛冲猛打。论赞婆在混战中逃跑,吐蕃人有两千人战死,黑齿常之共掳获马牛羊数万头。

黑齿常之是吐蕃人所遇到过的最强硬的对手。

战争还在继续。

682年,黑齿常之又一次让吐蕃见识了他的厉害,当时论赞婆在青海湖附近增加了驻军,对河源军构成严重的威胁。黑齿常之又一次大胆地发起反击,率一万名精锐骑兵奔袭吐蕃营地,不仅斩获颇多,而且还放火把吐蕃的粮食贮备给烧得一干二净。

论婆赞决心大举出击,给河源军施加更大的压力。吐蕃大军进抵白水涧一带,河源军军使娄师德在此严阵以待,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娄师德八战八胜,威震吐蕃。

白水涧之战令娄师德声名鹊起,唐高宗一口气给他三个官衔——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这三个官衔,既有文职,也有武职,并且郑重告诉他:“你文武双全,所以不要推辞。”

黑齿常之在河源军待了七年,这是很艰难的七年,自从李敬玄十八万大军惨败后,唐军士气涣散,而北方突厥乘机复国,吐蕃的军事力量正值巅峰状态,但是最终仍无法突破唐军在河源地带的防御,黑齿常之的功劳最大。对于大唐帝国而言,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北方突厥的威胁更大,所以到 686年时,黑齿常之被调离河源军,转向北方战场。

在武则天当权的几年时间内,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等名将相续冤死,可以胜任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越来越少。太宗、高宗时代所扩张的土地已经丧失超过一半以上,武则天决心要从吐蕃人手中武力收回安西四镇。

文昌右相韦待价被任命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副大总管由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出任。韦待价是贞观名将李道宗的女婿,曾与薛仁贵东征高丽,在战斗中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反倒左脚挨了一箭,战后被免官。后来担任肃州刺史,有守御之功,被授予右武卫将军,但是纵观韦待价的戎旅生涯,并没有很突出的军事才能。

韦待价兵团下辖三十六位总管,其作战任务,是进攻控制安西四镇的吐蕃守军,重新夺回塔里木盆地。

689年的初秋,远征军兵团抵寅识迦河时,与吐蕃大军相遇。战斗打响了,唐军开始时还稍占上风,但韦待价短于兵略的弱点也暴露出来,更要命的是,副统帅阎温古的部队逗留不前,结果韦待价兵团很快便毫无章法,混乱不堪,在吐蕃人凌厉的进攻下,溃不成军,大败而逃。更致命的打击还在后面,在逃亡途中,天降大雪,粮草周转不上,士兵大量被冻死、饿死,伤亡惨重。

一位优秀的将领,可以将一群普通的人凝聚为一支精锐部队;相反,平庸的将领,会使勇敢的军队变为平庸。韦待价便是这样一位平庸的将领。

这次远征,成为一次死亡行军。

韦待价被免官,流放绣州;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下狱处死。

朝廷将远征兵团余部交给安西副都护唐休璟,同时任命他为西州都督。

690年,武则天废黜李显,自己当了皇帝。此时的大唐帝国变成武周帝国,不过由于我们习惯把武周政权视为唐王朝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本文还将继续使用“唐”的称呼。此时吐蕃的政局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论钦陵执掌吐蕃政权已经二十余年,他的三个弟弟论赞婆、悉多于、勃论三人均手握兵权,权倾朝野,论钦陵家族势力过于庞大,这引起了一部分吐蕃高级官员的强烈不满,一股反对论钦陵的势力正在悄悄形成。在 692年时,吐蕃发生了两件事。二月,吐蕃与党项部落有一万多人叛逃,向唐帝国投降。六月,吐蕃一位酋长,叫曷苏,率本部落准备向唐帝国投降,吐蕃政府发现了曷苏的阴谋,派兵将曷苏逮捕。但是另一位酋长率羌人、西南蛮人共计八千余人,避开吐蕃军队的追捕,向大唐帝国投诚。这两件事,预示着吐蕃内部已经产生不稳定的因素。西州都督唐休璟从这两件事中,敏锐地发觉吐蕃政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韦待价兵团溃败之后,唐休璟临危授命,出任西州都督,很快稳定军队中蔓延的恐慌情绪。唐休璟是武则天时代的重要人物,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但是坚强好胜的他发愤读书,向当时著名的大儒马嘉运学习《易经》,向贾公彦学习《礼记》。在高宗时代,他在营州担任户曹参军,679年,突厥叛乱,在突厥人的诱使下,奚、契丹部落发兵攻打营州,当时的营州都督周道务让唐休璟领军出战,足智多谋的唐休璟在独护山战役中大破叛军,斩获颇多,这一战也开始了他漫长的军旅生涯。

唐休璟通过对吐蕃局势的判断,认为这是一个夺回安西四镇的机会,于是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发兵,夺回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

注意这里的一个细节。在 670年,唐政府诏罢安西四镇,即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而在 692年后,变成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其中焉耆变为碎叶。这是一大令人不解之处。自从 679年王方翼重修碎叶城之后,便没有史料记载碎叶为吐蕃所攻没,为何唐休璟却提到碎叶镇呢?

后来史学家为了弥补这种矛盾,便提出有两座碎叶,被吐蕃攻陷之碎叶镇即是焉耆镇,这种说法虽然缺少史料的证实,但似乎更接近真实情况。武则天批准这次军事行动,委派王孝杰、阿史那忠节率兵前往西域,与唐休璟一同收复安西四镇。

在武则天看来,王孝杰是个福将。

678年,李敬玄率十八万大军远征吐蕃时,王孝杰是刘审礼军中的副总管,刘审礼作为唐军前锋,被吐蕃所围歼,两人都沦为吐蕃的阶下囚。

王孝杰本来以为这次完了,自己可能没有机会返回大唐,但是奇迹却发生了。当论钦陵将唐军战俘押往逻些城后,吐蕃芒松芒赞见到王孝杰时,忽然两眼泪汪汪的,怎么回事呢?芒松芒赞说:“他长得跟我爹真像啊。”

芒松芒赞的父亲就是弃宗弄赞的太子,英年早逝,其实当时芒松芒赞年龄还很小,一定是对父亲某方面特征印象很深刻,而王孝杰正好在这些特征上有些类似。就因为这个原因,王孝杰在做战俘期间,得到的待遇比其他人要好,他的上司刘审礼没能够活着回去,而他最后则被释放。

由于得到特殊的待遇,王孝杰得以有机会了解许多吐蕃内政、军事的情形。

被释放回国后,他成为大唐为数不多对吐蕃了如指掌的将领,加上自己的才干,在之后的数年内,王孝杰多次升迁,被授予右鹰扬卫将军。

收复安西四镇,王孝杰成为最佳人选。

王孝杰出任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一起率军入西域。

对于收复安西四镇的具体情况,史书的记载十分简单,既没有双方交战的兵力,也没有具体的作战过程。

在 670年吐蕃攻陷安西四镇后,对安西四镇的控制力其实是有限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资料来判断:673年,疏勒国王复降唐,唐赦其罪,遣归国;674年,于阗王来朝,次年以于阗为毗沙都督府;692年初,于阗王死,唐朝廷立其子为新国王。

从以上分析中,似乎四镇中的疏勒、于阗,并没有吐蕃军队的进驻,吐蕃真正控制的地区应该是龟兹。早在 670年,吐蕃大军与于阗军联合攻陷龟兹拔焕城(新疆阿克苏),拔焕城便成为吐蕃在塔里木盆地的一个军事基地。所以王孝杰对吐蕃的战争,作战的对象是盘踞在龟兹一带的吐蕃驻军。

王孝杰深知吐蕃军队的底细,而且他应该动过一番脑筋,研究针对吐蕃的战术。这次进军十分顺利,由于龟兹距吐蕃本土比较远,又隔了一个图伦碛(今塔克拉玛干沙漠),没办法得到吐蕃本土的支援。在王孝杰的打击下,吐蕃驻军被击败,逃回青藏高原,朝廷恢复安西四镇的设置。

这场战斗的意义不容低估,因为唐王朝这十余年来,所控制的土地不断丧失。北方漠南漠北诸都督府,都沦于突厥之手;在朝鲜半岛的高丽、百济之地,也落入新罗人手中;西部诸羌蛮部落则都归附吐蕃。这次总算好不容易夺回一块失地,算是可以吹嘘一番的成绩了。

王孝杰一战成名,成为唐军新一代的偶像级人物。

在名将凋零的时代,武则天对王孝杰寄予厚望,他先是升任左卫大将军,后来又官拜夏官尚书,即兵部尚书,成为军界炙手可热的巨头。

694年,王孝杰在冷泉及大岭一带(今青海湖以东),又击败了吐蕃与突厥六万联军的进攻,进一步巩固其在军队中的地位。

但是很快,吐蕃便反扑了。

吐蕃军队在 695年进攻临洮,对大唐西线施加压力。王孝杰出任肃边道行军大总管,娄师德出任副大总管,率领大军反击吐蕃。

第二年三月,王孝杰兵团进抵素罗汗山,逼近吐蕃的阵地。

这对王孝杰是真正的考验。

因为吐蕃方面的统帅,正是“大唐克星”论钦陵,此外参战的还有吐蕃大将论赞婆。在唐军方面,也把对吐蕃战争最有经验的王孝杰、娄师德二人全部派上场,摆出与吐蕃一决胜负的架势。

对于这场战役,唐史记载相当简略,倒是吐蕃史料上有一段王孝杰与论钦陵在战前的口水战记录。

王孝杰派人送给论钦陵粟米、蔓菁籽各一袋,大约是表明唐朝的军队像米粒一样多,并附上一封信,信中写道:“吐蕃能聚集多少大军,我们也可以聚集多少,上天降霹雳雷电,轰击岩石,岩石再大也要崩裂。”

论钦陵回了一封信说:“你们的军队像湖上的蝇群那么多,却不便于指挥,就像山顶的云雾,无足轻重。草原上的草虽然多,一把镰刀就可以割尽;牦牛虽大,一支箭就可以射死。”言下之意,就是称唐军不过是纸老虎。

王孝杰应答道:“将一座大山压在一个鸟蛋上,那还不是粉碎?将大海之波,浇在一簇火苗上,哪有不灭之理呢?”把大唐比作大山、海水,把吐蕃比作鸟蛋、火苗。

论钦陵的答复是:“大山之巅是岩石,岩石上是树,树梢上是鸟巢,鸟巢里有鸟蛋,如果山不崩塌,那么岩石就不会震垮,树就不会断,鸟巢就不会倾覆,那么鸟蛋就不会破碎,所以鸟蛋要被大山压碎,那么大山就要先崩塌。火在山上燃烧,河水却在低谷中流,连山腰都够不着呢。”

这场口水战的真伪也很难考证了。

战争不是靠口水战打赢的,双方最后在素罗汗山展开激战。且不论士兵的战斗力,单从双方主将的军事才能来看,王孝杰是比不上论钦陵的。特别是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论钦陵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统帅之一。王孝杰虽然在被俘期间,窥探许多吐蕃的内情,但他在对阵论钦陵时,心理上是居不利位置的,因为他曾经是论钦陵的手下败将与俘虏。面对论钦陵,王孝杰真能做到自信吗?

素罗汗山战役的结果,论钦陵又一次大获全胜,唐军再尝失败的苦果。

军界新星王孝杰的光环顿时黯然失色。

武则天被这次惨败惊呆了。她一直确信王孝杰是一员福将,这次失利使得王孝杰从云端坠入到地下,他被剥夺所有军政职务,贬为平民。而战争失利的第二责任人、副大总管娄师德也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

当女皇帝还在为王孝杰的失败而郁闷之时,东北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契丹人造反了!

同类推荐
  • 四国演义

    四国演义

    桃园依旧把义结,却是项关张;刘备依旧把德玄,却是小人样;四分天下曹刘孙,外加楚霸王;天已死兮天已死,管它苍与黄!
  • 庶子谋国

    庶子谋国

    江山多风雨,玉阶路难行。一梦入他乡,独醉无人知。卫玠本是一个教书匠人,因缘巧合之下回到了古代,成为高门大姓中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子。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无人可依,只想安静的活下去。可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天下又起巨变,他只得重拾心情,迎着风浪,提笔写下属于他的华章。
  • 盛世长安

    盛世长安

    曾经有志难张,如今误入朝堂误也都误了,那就——天子驾前、庙堂之上且误他个盛世求长安老马说政治无道德,而他仅仅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很严重的洁癖————————————————PS:没了,看文
  • 三国之第四帝国

    三国之第四帝国

    这里有你耳熟能详的人物。也有你曾经忽略过的好汉。有经典的战役。也有不经典却很重要的战争。公元189年,永汉元年,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从此控制了朝廷.自此天下大乱。所谓乱世出英雄,且看李腾在这乱世之中如何斩将夺城,建立丰功伟业,成为一代帝王。
  • 草原特种兵

    草原特种兵

    蛮荒,森林,戈壁,草原和蓝天,寒风,饥荒。严酷的生存环境,争夺食物的生死斗争。山神,毡房,羊群,黑暗和狼嗥,尊严,勇气。宏伟的草原帝国,幽深雄壮的民族史诗。在华夏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存在井然有序的耕种,等级森严的社会,巍然高大的城邑宫殿,规划完备的道路桥梁。我们还有另一种记忆,那是骏马弯弓的自由驰骋,恩仇必报的快意人生,统治人类心灵的不是人间的帝王,而是长生天的喜怒奖惩。我们的血液里,同时流淌着游牧与农耕,圣贤与天神,融合与仇恨。这里讲述的,就是:草原帝国的史诗,铁血男儿的历程。
热门推荐
  • 婴童类萃

    婴童类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 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向阳花儿开

    向阳花儿开

    他曾说,向阳花和太阳是有爱情的,只要向阳花愿意抬头,太阳就一直守护在她身后,不会背离。她却说,我讨厌与人亲近,因为我太容易依赖对方。他则说,那就依赖我吧,因为我也已经离不开你。于是她信了,他却食言离开了。此去经年,已晃九载......九年后,当他再次归来时,比以往更加玉树临风,俊俏迷人的站在她面前,她的眼睛被刺得生疼,连着心里那些复苏的痛,让她生不如死,刻骨铭心的痛。是啊,她怎么忘记了,太阳的光,远一分,是温暖,近一厘,则是伤害。他说,我们重新在一起吧。笑容依然如阳光和煦。她却冷冷一笑,如果哪天向阳花背离了太阳,便就代表那一刻,我不再爱你了。
  • 绯色夜尊:夺命天颜祸江山

    绯色夜尊:夺命天颜祸江山

    (已完结)前世尊为皇都郡主,今生却落魄惨淡至斯。前世至亲身死,宫变无情,血色之花毁灭,却不知再次睁眼是另一个世界。身为万世妖魔,异世之魂,重出世间,谈笑间生杀予夺,回眸间勾人心魄。这一世,她不是谁的替身,也不再被人唾弃,只为自己而活,倾覆天下。月巫石道破亡者归来天机,前世眼见至亲身死,如今这样的机会怎能错过?那么,可有人等待她渺茫的归来,伴她身侧?千古女帝风华绝代,举世无双,遗世独立,倾城妖娆。然而曲终人已散,尘嚣寂静,满目喧哗,又是谁得她一顾回眸?
  • 在高三

    在高三

    张瑞:我的高三,或许也是痛并快乐着的,但那一年发生的点点滴滴,会是人生中记忆深刻无法忘记的回忆。我叫张瑞,在班里我身兼要职,算得上是班级的核心人物之一,我讲义气,但有时候又会做一点点没品的事,但是,我是好人!关于这一点,我敢保证。庄研:我的高三,是我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有我曾经那么喜欢的男生,我们共同努力,一起为了高考而奋斗,如魔鬼般难熬的高三,我们觉得OK的。原名《OK!高三》
  • 带个郎君回现代

    带个郎君回现代

    因为自己的画而穿越到古代,遇见了自己梦中的王子,准备离开的时候,和王子长得一模一样的双生兄弟出现了,究竟哪个才是自己命中注定的爱人,更加可气得是自己的肚子里居然因意外有了一个小生命,这该让人何去何从?
  • 仙缘无边

    仙缘无边

    偏远山村,一个平凡的少年,经历了一番不可思议的事情之后,逐渐接触到一个激情的世界,至此少年的命运将不再平凡。。。
  • 神—领域

    神—领域

    注册游戏之后突然短路,房间中一片漆黑,不久之后出现一扇光芒四射的门,进入其中规则是前所未有的新奇。这个游戏不需要头盔,要的是玩家的亲身体会。
  • 凝霄

    凝霄

    修铭纹,练传承,横破炼魔狱,重逢须弥岛,冲破五大血统之禁忌,认主圣道之轩辕,破界长空,凝万里之碧霄。
  • 特种兵都市风云:高手之王

    特种兵都市风云:高手之王

    风靡世界的特种之王秦少虎秘密退役,归隐都市,本只想平凡生活,却桃花旺盛,被首富千金看上。如鱼得水之时,情敌也强悍来袭。一条强龙至此翱翔九天,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大杀四方。多年以后,他叼着雪茄,问身后一群兄弟,那滔滔江湖,除哥之外,谁敢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