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2800000008

第8章 战国秦长城遗址

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长城遗址是值得骄傲的历史杰作,在世界文化遗产的群星中,长城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建筑。

秦国在始皇之前,已经有争霸的趋势,力图东进,统一天下。因此,在其与东南邻界的诸侯国家之间,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但是,秦国的西北与强大的匈奴接界,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时南下骚扰,不仅对秦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威胁,而对其东进统一天下的战略企图极为不利。于是,秦国在攻打西北地区义渠戎族的战争中,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了义渠戎而统治了西北地区,并且修筑了长城作为防御。

甘肃境内的长城,总长度达4000多公里,主要有战国秦长城、汉代长城、明代长城以及晋、宋、西夏和元代城障。而且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部终点均在甘肃境内。此外,在十六国、北宋、清等朝代,出于战争或其他目的,古代人在河西走廊、庆阳、定西、陇南、甘南等地也修筑了很多烽火台,这些烽火台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军备体系,总量有1000多座。

历史典籍中修筑长城与甘肃有关的记载不是很多,而且不十分明确。如《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宣太后诱杀义渠王后,起兵伐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史记·蒙恬列传》载:“……筑长城,因地形,用制塞险,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汉书》中也有类似记载,由此看来,秦人曾两次在甘肃修筑长城。

据《临洮战国秦长城山丹汉、明长城调查报告》记载,甘肃的各代长城和烽燧,总长度应有4000多公里,嘉峪关、山丹的明长城和敦煌、瓜州的汉长城,还有一些地方的战国秦长城以及附属于它们的城障烽燧,历经数百年至两千多年,仍屹立在群山和戈壁沙漠中,这在国内还不多见。

《狄道州志》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遣蒙恬率兵30万,北逐戎狄,修筑长城。”又《史记·张仪列传》载:“立惠王为王,居一岁,为秦将,取陕,筑上郡塞。”按照《六国表》上所记,取陕的时间在惠文王更元元年(前324)。并且设了义渠县,说明这时已开始修筑长城,到秦昭王时才陆续修筑完成的。上郡原是魏的领土,魏在这里曾修筑过长城,这一条长城有些地段可能沿用魏长城之旧筑。北地在上郡之西,陇西的郡治在巩昌,距临洮不远,这一段长城应是后来秦始皇万里长城西部的一部分。

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秦国从临洮(今岷县)沿洮河向东北延伸千余里修筑长城,今临洮、渭源、陇西、通渭等县长城遗址即当年所建旧迹。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大将军蒙恬率军30万北伐匈奴,获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以南鄂尔多斯市一带),将这段长城加以修缮,并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贯为一,东至辽东半岛,绵延五千余里,号称“万里长城”。

战国秦长城在陇西境内约60公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从渭源县盐滩野狐湾进入陇西县德兴乡阳山村南1公里的梁阴山后转向东南,经罗儿坪、余家嘴头、马莲岘、王家坪、榆树坪、下苗家屲、旗杆山北山梁、云田乡、兵铁庄、苍河湾、后阳坡、小干川、和平乡、马儿坪、砂川里进入通渭县。福兴镇以东为东西走向,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横贯陇西西北,遗迹若断若续,因长期雨水冲刷、自然风化、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虫害鼠害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建设取土、垦地拓路、攀爬踩踏等人为因素,这段长城受到严重的破坏,沟坡地带遗迹消失,沿山梁地带较为明显。墙体以夯筑为主,部分地段削山为障,从福兴镇柯寨乡交界的胡家墩堡子北面至福兴乡的马莲岘长城梁,约有25公里的地段保存较好,残高3.5米,基宽5米,夯层厚0.08米~0.14米,两侧有壕沟,宽约50米。采集有红褐色绳纹版瓦、筒瓦、灰陶残片。下面将分述陇西境内各段秦长城的概况。

第一段 德兴长城遗址

长城遗址从渭源县的盐滩野狐湾进入陇西德兴乡的梁阴山后转向东南,经阴湾、胡家湾山梁、罗儿坪转向东行,再经刘家山、兔儿湾南山梁、庙儿湾、余家坪、栲栲湾进入福兴镇。全长约25公里,若断若续,梁阴山至罗儿坪段约有3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残高1米~3.5米,残基宽5米。罗儿坪至余家嘴头,呈东西走向,基宽5米~12米,残高0.5米~5.8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8米~0.14米。沿线采集有红褐色绳纹版瓦、筒瓦残片及灰陶片。

第二段 福兴长城遗址

长城遗址自德兴乡进入福星镇的余家嘴头,经白土岘、马莲岘、焦家那屲、王家坪、范家坪、汪家坪、榆树坪进入高楞乡的下苗家屲。全长约30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若断若续,残段长50米~4000米,余家嘴头至马莲岘段,保存较好,墙体夯筑,残高3.5米,基宽5米,夯层厚0.08米~0.14米。在余家咀头村东北面40米处,有一障城,位于长城内侧,北距长城梁约14米,建筑呈方形,边长20米。残墙斜高4米,基部宽5米~12米,周长80米,部分地段削山为基、上部夯筑,障城北面有一道壕沟,宽10米,深3米,纵剖面呈梯形。城障周围散布丰富的红褐色、灰色绳纹瓦片。

第三段 高楞长城遗址

长城自福星镇的榆树坪沿山梁进入高楞乡的下苗家屲,向南经屲儿上、旗杆山北山梁转向东进入云田乡境内,全长约8公里,由于山体滑坡,多年雨水冲蚀,遗迹若断若续,不太明显。

第四段 云田长城遗址

长城自旗杆山北梁沿山梁进入云田乡的曹家岔,经张家湾北山梁、坑窝、许家川、兵铁庄、苍河湾进入渭阳乡,境内全长约15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多年水蚀风剥,山体滑坡,若隐若现,个别地段不明显。残段长50米~100米,残高0.5米~0.8米,基宽1.5米~3米,墙体以夯筑为主,部分地段堑山为障,夯层厚0.08米~0.14米。长城沿线有红褐色的版瓦、筒瓦及灰陶片。

第五段 渭阳长城遗址

长城自云田乡的苍河湾进入渭阳乡后阳坡,经花园寺、小干川、郭家湾进入和平乡境内,长约13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残段长20米~100米,其中后阳坡至花园寺段、小干川段保存较好。墙体夯筑,残高3米~4米,基宽5米,夯层厚0.08米~0.14米,沿线有红褐色绳纹瓦残片、灰陶片。

第六段 和平长城遗址

长城自渭阳乡的郭家湾沿山梁进入和平乡。经八寺岔、杏树坪、马儿坪、砂川里进入通渭县楞罗镇的四罗坪。本乡境内长约10公里,沿山梁分布,部分地段残高2米~3.5米,基宽5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8米~0.14米。长城沿线有红褐色的绳纹版瓦、筒瓦和灰陶片。此段长城残存部分较为明显,沿梁傍崖,蜿蜒起伏,尤其是小干川西山段和在东山半坡上的烽火台基本完好,至今约30米见方,残高约5米的土墩仍清晰可见。

以上是秦长城在陇西县境内分六段的考察记录。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力量在地球上创造的巨型浮雕,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它造福人民,守卫和平,它在世界上无与伦比,却又出自凡人之手,几千年的风雨没有摧垮它,因为它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不可摧的精神气质。它将与中华民族永存。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吕布大传

    三国之吕布大传

    我的新书,龙啸九尊,一个关于三国的全新故事,有点暴力,有点黄,全新的玄幻篇章,喜欢的朋友去看看吧
  •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从部落到原始共和

    周华,民国年间的人,“活”到了原始状态的部落中去。是重生?是穿越?具体啥年代?他自己也不清楚,由读者们见仁见智。原始状态的部落生活既不顺畅,更不浪漫。穷有穷的痛苦,富有富的灾难。点滴积累起来的财富,可能瞬间灰飞烟灭;展转难存之时,却又东山再起,步步强势;似梦,非梦。自己活着、活好,更为相关人活着、活好的杜撰小说!会有点大中华的“狭隘”。呵呵!请勿对号入座、莫当真,权当对史前设定的幻想。
  • 解读王朝 王子卷

    解读王朝 王子卷

    封建帝王们的后妃多,生的王子也多,从十多个到数十个,有的帝王生的子女甚至多达百个。然而龙椅却只有一张。为了成为万人之上的那一人,于是杀父继承者有之;兄弟互相杀戮者有之;杀子废立者有之;特别是被指定接班的王子,往往成为诸王子们阴谋杀戮的对象。据统计,从春秋战国的公元前770年到1911年清朝灭亡,约有290个王子死于非命。他们自己也读史书,殷鉴不远,然而他们仍然在不断地重复历史。
  • 始皇尊

    始皇尊

    《拾遗记》卷四一记载道:有宛渠之民,乘螺旋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论波舟。其国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始皇与之语及天地衫开之时,了如亲睹。本文将要描述的,便是一个不一样始皇的传奇一生,且看嬴政如何从初入蓝星的懵懂少年,成就一代千古一帝,征战沙场,荡平洪荒!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尊!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 晚宋

    晚宋

    宋蒙联合灭金是南宋王朝所犯下的最大战略错误,如果宋蒙当时谈判失败,历史之路又该如何走?本书就假设了一个偶然的因素导致了宋蒙联合灭金的谈判失败后,历史从此改变的故事。本书主人翁李思业是唐朝一支没落宗室的后裔,城破后十四岁的他被掳到金国成为奴隶,几经波折,他重获自由身后回到故国的都城临安,并渐成商贾。一个偶然的发现,他毒杀了前来谈判联合灭金的蒙古副使导致谈判失败,历史从此走错,李思业本人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本书描述一个少年从奴隶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请勿和史实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媚祸

    媚祸

    大婚那日,他阴鸷的双眸没有半分情感“本宫的太子妃,若不是聪明伶俐的,一向活不过一年。”森冷的声音潺潺,掩去她眼底的害怕她替姐代嫁入宫,只为查明自己的身世,那个阴霾的太子竟是与传说中的相差甚远他一次次的威胁与折磨让她身心俱伤,她以为他对她并无感情,然而最后的最后,他却毅然决然“若是没有她,我要来江山又有何用。”大殿之上,他凛然而立,款款情深,只为那个冷心清冷的女子……面对他伸向自己的双手,她残忍拒绝,终是将那满腔的爱意化成浓浓的仇恨……
  • 且泣而歌

    且泣而歌

    随手一些经历过的和听说过的故事放在一起,就这样了
  • 释签缘起

    释签缘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本书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两方面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一体,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 宣汉篇

    宣汉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三千次

    重生三千次

    这是他的第三千次重生,同样也是最后一次……
  • 红妆浅笑人未识

    红妆浅笑人未识

    是伊人独守窗前遥望那一抹英姿,还是一场奋不顾身让人刻骨铭心亦或是欢喜冤家智斗阴谋?红妆浅笑人未识,青衣陌然却相知。【各种小故事,不定时更新】
  • 别按常理出牌

    别按常理出牌

    大多数的励志书告诉我们,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是那些崭露头角的明日之星,最终沦为“万年科员”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如果你爹不是官一代、富一代,那么你仅仅是埋头苦干,努力工作,按照常理,遵循常规,就很难爬上职场的顶端。在职业中,如何才能在初期避免走入误区,快速培养核心能力,成企业的核心人才?成功的人靠的不是天份,不是智商,也不是丰富的经验,成功者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別在于技巧,而这个技巧的核心在于不按常理出牌。《别按常理出牌》的作者以自己在跨国大公司的职场经历,手把手地教你走好人生中最关键的几步,让你的职场走直线。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茅山风云录

    茅山风云录

    千年道家大派茅山派因为当代掌教云机子的逆天之举,强行拔起茅山灵根封印住上古神器三皇佩剑,试图改变天机,谁料八百年后却让整个茅山气数断绝,全派上下就剩下唯一弟子——简云枫。三皇佩剑强行入体的简云枫,身负师门辛密,机缘巧合下习得半吊子的劫雷神术,又因身具慧根,成为佛门至高绝学慈航心剑传人。计中计,谜中谜,任他强悍如东海仙山,神圣似王母天池,也只不过是蓝天浮云,且看简云枫如何在这腥风血雨之中剑荡群魔,气吞八方,最后终于讨取一线生机,重振茅山声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