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2200000031

第31章 兵败大非川

没有弃宗弄赞的慷慨援助,王玄策无法实现梦幻般的事业。中天竺之役,是吐蕃与唐友好关系的写照。

公元 649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后,为维持与吐蕃的关系,封弃宗弄赞为西海郡王、驸马都尉。弃宗弄赞写了一封信给长孙无忌,表示自己对唐皇室的忠心:“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人,我将勒兵赴国,为天子除掉他。 ”

弃宗弄赞确实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君主,他不仅促进吐蕃与大唐的和平关系,而且通过与大唐的文化交流,使吐蕃的文化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他向唐高宗请求派工匠赴吐蕃,其中包括酿酒师、碾工、造纸匠、制墨匠等等,积极吸收中原文明。

唐太宗去世后一年,即 650年,弃宗弄赞去世。吐蕃并没有因为这位英明君主的去世而走向衰落。

吐蕃赞普由弃宗弄赞的孙子芒松芒赞继承,此时芒松芒赞还只是一个小孩子,实际掌权者为宰相禄东赞。禄东赞前文曾有说过,是吐蕃极为杰出的人才,吐蕃的强大,禄东赞实有莫大的功劳。此后一段时间,唐与吐蕃仍然维持着和平局面。

到七世纪六十年代,吐谷浑问题使唐与吐蕃的矛盾迅速升级。

吐谷浑与吐蕃都是地处青藏高原,有边境接壤。在弃宗弄赞时,吐蕃便曾经把吐谷浑赶到青海湖以北的地区,两个高原政权土地纠纷很大,经常发生边境军事冲突。

李靖征服吐谷浑后,吐谷浑成了大唐的属国,因为土地争端,吐谷浑把吐蕃告到唐高宗那里,请求唐王朝出兵援助;吐蕃不服,也向唐高宗告状,也请求大唐出兵援助。这可把唐高宗搞得满头金星,不知怎么办好,干脆不予受理,统统拒绝。

663年,吐谷浑一位高级官员因为犯法,逃亡到吐蕃,将吐谷浑的军事防御情况一一泄露给吐蕃政府。吐蕃宰相禄东赞听后大喜,认为可以借此时机,消灭吐谷浑,便出动军队大举入侵。在吐谷浑叛徒的指引下,吐蕃大破吐谷浑,吐谷浑曷钵可汗一看抵挡不住,干脆带着他的部众,投奔唐王朝的凉州,同时上书皇帝,请求让吐谷浑的部众迁移到唐帝国的内地。

吐谷浑的土地,包括青海湖在内,都被吐蕃所吞并。唐高宗闻讯大惊,担心吐蕃军队乘机袭击凉州,紧急下令凉州进入戒备状态,由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总管,并派遣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将领率军进入凉州,以防备吐蕃袭击。又任命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援助吐谷浑。

不过吐蕃并没有向凉州进军,吐蕃统帅、宰相禄东赞将军队驻扎在青海湖一带,然后派使者到长安朝见皇帝,将战争责任推给吐谷浑。唐朝廷此时正集中力量解决朝鲜半岛的战争,也无意卷入两线作战,所以唐高宗只是派使者对吐蕃严加谴责。

从 663年到 668年这几年时间,唐陆续征服百济与高丽。与此同时,在大唐西部,吐蕃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吐蕃占据吐谷浑之后开始四处出击。665年,进攻西域的于阗,将势力伸向塔里木盆地;667年,吐蕃大举进击唐帝国西部的羌人区,唐在西部羌人居住区设置的十二个州,全部被吐蕃击破,唐高宗被迫下令撤销这十二个州。

唐与吐蕃的关系急剧恶化。

随着东部高丽战争的结束,唐朝廷开始解决西部的吐蕃问题。可是此时的吐蕃已经羽翼丰满,振翅欲飞了。

670年,在大唐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一年。大唐自贞观以来战无不胜的军事神话,将在这一年被吐蕃终结。唐与吐蕃的全面对抗,也由是年拉开大幕。

这一年,在夏季来临之前,大唐帝国出奇的平静,只发生了几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如右相刘仁轨、太子少师许敬宗提出致仕申请,还有朝廷大赦天下,又改了个年号,一切都显得很太平,但是嗅觉敏锐的人却察觉到似乎有一场风暴即将袭来。

农历四月是初夏时节。从青藏高原上刮起一阵风暴,向北横扫塔里木盆地。

此时吐蕃名相禄东赞已经去世,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儿子论钦陵。论钦陵是吐蕃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坚强果敢,雄才大略。论钦陵考虑到大唐已经击破高丽与百济,下一步必然将针对吐蕃,与其坐等唐军进攻,不如先下手为强。他的目标,是大唐控制下的西域。

吐蕃发动一场迅雷不及掩耳的闪击战。从四月始,连续攻陷西域十八个州(羁縻州),然后会同于阗国奔袭龟兹,并一举攻陷重镇拔换城。塔里木盆地几乎全部落入吐蕃之手,大唐在西域最重要的据点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全部被吐蕃占领。

吐蕃这一辉煌胜利,震动帝国。

大唐在西域的驻军本来就很少,根本无法与吐蕃相抗衡,唐政府被迫诏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安西四镇。

战争的导火索已点燃。唐朝廷迅速作出反应,将最精锐的兵团悉数调往西线。帝国名将、右卫大将军薛仁贵被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同时也是西征兵团的总司令,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两人为副大总管,下辖十余万人马。

这次西征的作战任务,其一是讨伐吐蕃,其二是帮助吐谷浑复国。唐朝廷要夺回青海湖及其南面的大非川,重建吐谷浑汗国,作为抵挡吐蕃的前缘防线,同时保护河西走廊的安全。

但是唐军最大的问题,是高级将领之间的不和。

军团副司令郭待封看不起总司令薛仁贵。郭待封的父亲郭孝恪是前任安西都护,在西域立下赫赫功勋,但是在龟兹之役中,郭孝恪与儿子郭待诏(郭待封的哥哥)一起战死,所以郭待封乃是烈士之后,出身好,看不起平民出身的薛仁贵;在征高丽时,郭待封与薛仁贵的官秩是相同的,但是薛仁贵很快升任右卫大将军,而郭待封只是左卫将军,军阶比薛仁贵要低,这使他感到愤愤不平。

其实郭待封的本领很是平常,却自视甚高。在西征途中,他每每与薛仁贵唱对台戏,对这位名将之后,薛仁贵也没有办法节制。

这些矛盾为唐军的大败埋下伏笔。

西征兵团沿着河湟谷地向青海湖挺进。吐蕃大将论钦陵深知薛仁贵勇猛善战,不敢轻敌,引军后撤,以避唐军的锋芒。

薛仁贵兵团抵达青海湖后,折向南下,进入大非川。他的战略,是率领主力部队挺进到大非川以南的乌海,寻机与吐蕃大军决战,并夺取黄河上游地带。

为此他制订一个作战计划,西征军将兵分两路:一路由薛仁贵率领,以轻装骑兵为主,作为先锋兵团,突进到乌海一带;另一路由郭待封率领,作为后续兵团,与薛仁贵在乌海实现会师。

在高原上作战,必须速战速决,决不可拖拖拉拉贻误战机。为了保持行军速度与机动性,薛仁贵强调,不能把行动迟缓的辎重车队编入进攻队伍中。

临行前,薛仁贵嘱咐郭待封:“到乌海道路艰险遥远,车辆很难通行,而且这一带瘴气很重,这就是军事上所称的‘危道’,不可久留,只可速战速决。如果携带庞大而行动迟缓的辎重车队,将失去速战速决的机会,所以应当留下两万大军,在大非岭构筑两道栅栏防线,将辎重屯放在防线内。我先亲自率轻装骑兵,快速前进,趁吐蕃未备之时,必可大破敌军。”

薛仁贵出发了,他带着数万精兵,携数日口粮,以急行军的速度直奔乌海。在乌海以东的积石河口处,遇到吐蕃的军队,吐蕃将领没有料到薛仁贵兵团进兵如此神速,根本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情急之下,草草上阵,被薛仁贵兵团打得大败。这一战,吐蕃伤亡颇大,唐军缴获牛羊一万余头。

取得河口大捷之后,薛仁贵抵达预定的地点——乌海,只等着郭待封后续兵团南下会师。

可就在这时,郭待封兵团出了问题。

郭待封一贯与薛仁贵唱对台戏,主帅要求他留下两万人马防守大非岭,看管辎重,其他部队火速向乌海进军。但郭待封偏偏不干,他把辎重部队一起带上路,这样一来,便严重影响行军速度。正当他慢吞吞、悠悠哉哉地穿越大非川时,吐蕃的侦骑发现了唐军兵团的行踪,马上报告给统帅论钦陵。

论钦陵即刻意识到,一个难得的战机来了。

为了对付天下无敌的唐军,论钦陵丝毫不敢有半点松懈,吐蕃军队几乎倾巢而出。郭待封兵团还未到达乌海,便陷入吐蕃二十万大军的包围之中。

郭待封兵团最多也不超过六七万人,而且还有一部分是运输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人数远远少于吐蕃。吐蕃军队占有压倒性优势,几路大军包抄过来,黑压压的一片,郭待封平日也很牛,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只是庸将一个,顿时间魂飞魄散,这仗怎么打呢?

有一点他估计是没有想到,自贞观以来,唐军在一次战斗中遭遇二十万敌军,是非常罕见的,可是这次让他遇着了。战斗的结果没有悬念,唐兵团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郭待封只得下令后撤,在吐蕃大军的掩杀下,唐军伤亡惨重,辎重车队全部落入吐蕃之手。

薛仁贵听到郭待封惨败的消息后,大吃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辎重被夺,后路被截,这数万大军是绝对无法持久作战,不行,必须马上撤退。

可是迟了。

吐蕃已经集结了四十万大军。

吐蕃名将论钦陵展示出其军事上的极高天赋,这一战,他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吐蕃所有军事力量全部调往前线。在世界屋脊上展开前无古人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集结如此庞大的军队,足见论钦陵无与伦比的组织能力。

这是吐蕃兴衰的关键一战。

重创郭待封兵团后,吐蕃二十万大军已经威胁薛仁贵的后方,而论钦陵则统率另外二十万人马正面压迫薛仁贵兵团。

论钦陵心里十分明白这场战事的艰巨。虽然吐蕃在数十年间不断地向外扩张,但是从来没有遇到一支势均力敌的劲旅,而现在面对薛仁贵,不仅是唐军中数一数二的战将,其部队也是精锐中的精锐。胆大心细的论钦陵要创造历史,他要以优势兵力打破唐军无敌的神话。

薛仁贵此时处境极为艰难。其一,郭待封被击败,他已没有后援兵团了;其二,粮食辎重被夺走,他必须要尽快撤退。薛仁贵退往乌海以北的大非川,但是熟悉地形的吐蕃军队已经大举反击。

一场血战,在高原上的大非川打响。

史书上没有记载薛仁贵兵团的人数,笔者估计应该是在五万人左右,最多不超过八万人,而论钦陵投入的军队则是四十万!

无论是在军队数量、适应高原战斗的能力上,还是对地形的熟悉上,吐蕃都占有绝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吐蕃统师绝非泛泛之辈,而是军事天才论钦陵。面对吐蕃人如此明显的优势,即便是唐军第一勇将薛仁贵,也回天乏力了。

这场爆发于青藏高原大非川上的大血战,以吐蕃的完胜而告终。大唐精锐之师在吐蕃绝对优势的打击下,数万人马几乎全军覆没,只有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率少数人马突出重围,与郭待封的残部会合。就剩下一丁点儿兵力了,怎么办?三人凑在一起讨论后,决定与吐蕃统帅论钦陵议和。

论钦陵不仅是一位大将,更是一位政治家,他并不想与大唐帝国断绝关系,于是同意议和。这样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等人才得以死里逃生。

这一战,是唐朝贞观以来,唐军的第一次惨败。

唐军不败的神话,在大非川的那一刻被打破了。

薛仁贵发出一句莫名其妙的感慨:“今岁在庚午,星在降娄,不应有事西方,邓艾所以死于蜀,吾固知必败。”将大非川惨败的原因,归咎于星象与天命。

从表面上看,大非川之败,是因为郭待封违反薛仁贵的命令所致,但这只是浅层的原因,其深层的原因,乃是大唐军事制度的僵化。

为什么郭待封敢违抗薛仁贵的命令?这不是郭待封个人的问题。在此之前,王文度曾经矫诏夺权,最后竟然没有受到严惩,快死时还赴任熊津都督。

朝廷对将领缺乏惩罚的机制,这是因为之前唐军百战百胜,只要战场上获胜了,其他问题就容易掩盖过去。但无惩罚机制,使得唐军将领越发骄横无度,屡屡出现违反军纪的情况,所以郭待封的问题,其本质是制度缺陷使然,终于酿成大患。

薛仁贵、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被朝廷逮捕下狱,免去一切官职,不过仍然赦免其死罪。

同类推荐
  • 百战军神

    百战军神

    被穿越到北宋之初的张冉、在这个江湖内外一片混乱,人命贱如狗的乱世中,非常歹运的穿越成一介配军。他于军中有名的炮灰营中打拼崛起,一路征战,历尽艰险和磨难,不断超越自身,勘破无上天道,终成一代军神的传奇传记!
  •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正值汉末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穿越成为汉献帝的皇太子刘冯。面对强大无比的逆贼曹操,刘冯誓要屠贼,以正皇太子之名。逆行向上,我命由我不由天。
  •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本书通过史前史寻踪、禹迹考异、华夷之间、丝路山河四大部分对宁夏人类史及人类发展进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进一步考证了宁夏人类史的发源、发展及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 一品国士

    一品国士

    那是一个刚刚经过战争重役的时代.那是一个北驱匈奴,南慑山越的伟大君王辞世后的时代。那是一个看似清平安乐,实则为风气云涌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当朝皇帝年幼多病,朝中大将掌权,各处藩王枕戈待旦的时代。那是一个君王更换频频,皇家大势未明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背景下,偶然之间,主角重生在了一位刚刚下定“绝心”的堕落子弟身上......苏真:“兄弟,我怎么感觉这里这么阴啊?凉飕飕的.....”室友:“唉,又是一个被吓傻了的。”苏真:“谁傻啊,我只是一时没拗过劲来而已。”室友:“吹牛吧你,主动到这来准备当内宦的,有几个是不傻的。”“内宦?宦官?.....”苏真闭上眼睛仔细的搜索了一下朦胧的记忆,恍然道:“这身体的原主竟然要去当太监么?!....吃饱了撑的!”
  • 一品王侯

    一品王侯

    正德十六年,天子垂危,阴差阳错的被拉上了大明朝堂,面临百官的口诛笔伐,东厂的权势逼迫,怎么办?徐阳告诉你,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做到比你贱,比你还强横!我是大明锦衣卫,我是天子亲卫军,更是一个朝堂伪君子,我要光芒四射,我要亮瞎你的眼……
热门推荐
  • 竹林空月圆

    竹林空月圆

    7年了,你回来了。7年了,你还好吗?熟悉的……陌生人?
  • 阴阳瞳

    阴阳瞳

    小时候的意外撞邪,让常铁蛋拥有左眼通灵的诡异能力!太爷常半仙传他茅山《清目决》为自保,无奈鬼眼小子野心大,身怀秘法进校园!从此左眼收鬼怪,右眼看学妹,逍遥不亦乐乎!然而天道崩裂,正邪颠倒,面对人鬼妖魔大混战,铁蛋能否靠阴阳双瞳趋吉化凶,最终站上睥睨众生的顶点?
  • 复仇杀手三姐妹

    复仇杀手三姐妹

    她,死里逃生,已不是昔日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只有活在的冷酷世界里,才可以不被人欺负。以往那个小女孩:单纯、善良,连一只蚂蚁也不忍心踩死,而现在,她变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一条条人命丧失在她的手上,她也丝毫不畏惧!短短十年的时间,她浴火重生,没有半点当年懦弱的样子,十年的光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她变得如此狠毒?她的归来,伴随着危险的到来,花样美男的诱惑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17岁

    校园里的青春,就像一首钢琴曲的最后一个音符那样,无论用上多么高亢的调,结局都是消失与离开。
  • 神血戮天

    神血戮天

    大陆被黑暗所笼罩,天空中,一十八滴颜色不一的神血迅速汇聚,霎时间整个大陆被金色的光芒的所笼罩。之后向那残破不堪的绝世神器飞去,想要与之融合!而这幕后的操纵者则是大陆的最强者,他肩负着所有人的希望与天外来者抗衡。“破釜沉舟,胜败在此一举!胜则无恙,败则毁灭。”
  • 横行西游之科技狂人

    横行西游之科技狂人

    原本的西游取经路是一场取经屠妖的西行路途,但由于常飒的介入,西游改为屠神之战,西游之路八十一难,每一难破一路神。常飒后人携更先进的科技重新回到西游世界,不一样的西游,更强的科技,注定要掀起不一样的风云,而他的目的想复仇,想弥补常飒先祖的遗憾。
  • 小户媳妇

    小户媳妇

    她是御史之女,原只想陪着父母,看书终老,却不想父亲丢官回乡,阴差阳错,她就成了项家的小媳妇。又谁知,这样的小户人家,顶着粗俗的外表,做着风雅浪漫的营生,背后又有怎样的秘密?就连她的夫君,身份也是疑云重重,哎!她这个小户媳妇不好当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执掌苍昊

    执掌苍昊

    枭雄一怒,国之震动;匹夫一怒,血染八荒!若是做不了枭雄,那我也要做个血染八荒的匹夫!执掌苍穹,纵横乾坤;睥睨寰宇,唯我独尊!纵使将天下人得罪狠了,也要让心爱之人不再受前世之罪;纵使诸生万尊都视我为敌,也要让心爱之人心安了,不受一点委屈!
  • 极品仙夫

    极品仙夫

    她,异世一缕孤魂穿到修仙世家,睁眼已不再是花痴废物。"月月,你可要对人家负责"某妖孽男委屈的拉着被子,无辜的看着那个不可置信的女人,苏月头痛的扶额心里却翻天覆地"现在怎么办呢?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于是某男开始了漫漫追妻路。
  • 血剑无痕

    血剑无痕

    一个出生在没落家族的少年怎样完成家族的使命?一个得到至宝的少年怎样领悟人生,笑傲大陆?传说中的三大奇刃有着怎样的联系与秘密?到底这片迷失大陆迷失了什么?世界上真的有天上飞着的仙人么?修真的世界与凡人的世界到底会有怎样的联系?一段与众不同的修炼之旅该怎样开始?一切尽在《血剑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