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1900000086

第86章 独特的冬至礼俗

冬至的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不仅包括食俗文化、祭祀文化,还有很多独特的节日礼俗,如献鞋袜、绝事、拜贺等。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礼俗文化。诸如以迎福的进献鞋袜之礼、以求阴阳转化的冬至绝事之俗、为求来年幸福的冬至拜贺之礼等,都是冬至文化的重要内容。

献鞋袜

中国历来有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的冬至节实际上也是“敬老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便向老人或长辈献鞋袜。如光绪《荆州府志》记载“袜之献舅姑,仪如北地”,可知清末此俗盛行于北方。实际上北方的这种活动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传统,“北朝之妇,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除此之外,献鞋袜也是朝廷的一种节俗礼仪,如三国时期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就反映了朝廷献鞋袜之仪的真实含义。曹植说:“仪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并献纹履七量,附袜若干。”由此可见,贡献鞋袜是为了“践长”,而“践长”是冬至日为了鼓舞太阳的力量,践踏地上的日影的一种古俗,为的是接受太阳的气于身,产生拔厄迎福之效果。

绝事

在古代,人们对冬至有一种畏惧心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冬至断绝行路的传统,如《周易 象传》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此外,战国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冬至日的特点及人们应有的行为:“旧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弃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主张君子要在冬至日斋戒,禁绝各种欲望,身心安定,达到身宁事静,以待阴阳的转化。这是白天变短,阴阳二气两争,各种生物都已荡然沉寂的要求。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在先秦,人们把冬至看做一个息事宁人的节日。汉代更是沿袭了先秦以来的古老传统。如《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直到唐代,冬至在人们心中还是一个充满凶险的节日,因为冬至反映的是一年农事的终结,也意味着一年生命周期的结束。冬至是死而复生的关键点,因此,冬至绝事、安身静体便有益于顺利实现阴阳转化。

拜贺

冬至还有迎阳贺新的传统。据《太平御览》载:汉代“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此外,崔《四民月令》也说到冬至“进酒尊长,及修渴刺贺君、师、奢老,如正日”,这也反映出从国家到社会的冬至拜贺之举。魏晋则沿袭了汉代的礼俗。如《宋书》载:“魏晋则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官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旦。”冬至因是亚岁,朝贺礼仪略次于元旦,贺冬至在当时是重要的事情。王肃在家训中说:“贺冬至,言日至冬至而始长,故欢喜。”南朝不行冬至朝贺,而隋则继承了魏晋以来的传统。据《隋书》载:“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先人贺,然后是群官拜贺。”此后唐代也有冬至朝贺之礼,并成为国家的重要典制,还给官员七天假日,可见唐朝政府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北宋冬至的拜贺之风更为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冬至在京师最受人重视,即使是最贫穷的人,到冬至这天也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亲祀先祖。政府还允许民间赌博,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杭州的冬至节也为士庶所重,馈送礼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烟,加于常节。但这时的冬至休假缩短为五天,同于汉朝。而元代的冬至,也“士庶人家并行贺礼,馈遗填道”。到了明清时代,冬至作为大如年的节日,其交贺活动更是比比皆是。各种地方志中记载了各地拜贺礼俗,但此时的交贺活动只限于士大夫,民间的百姓则更注重祭祖。

延伸阅读

冬至“送寒衣”

从传统意义上讲,“烧纸节”(又称冥阴节)是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因为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彭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但也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节“送寒衣”。如山东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而后添土。浙江绍兴民间也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要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不同的传说。

“赤豆打鬼”说

传说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每年的八月初八便来到人间祸害人类。由于古代人们的认知能力不高,因此普遍迷信鬼神,并认为大人、小孩得病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而致。而且在民间传闻中,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所以就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因此,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便用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悼念民工”说

相传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由于工程浩大,工时紧张,民工们长年不能回家,吃穿都要靠家人送。然而有些民工是从很远的地方征调而来,家人无法跋山涉水为其送粮,这使得不少民工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的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后来人们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便在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勤俭持家”说

相传西晋时有户农家,老两口十分勤快,整天精耕细作,家境虽不算富裕,但吃穿不愁,碰上谁家揭不开锅,还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光阴似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十七八了。虽说小伙子长的身强力壮,可是懒得出奇。老两口死后,小伙子还是游手好闲,什么活也不干,他的媳妇苦劝无效。就这样,坐吃山空,到了一年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小伙子饥肠难熬,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便用手一粒粒抠出来,之后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挖了出来。夫妻俩又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从此,小伙子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纪念岳飞”说

相传南宋年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一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还有一说,是岳飞遭奸臣秦桧诬陷。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进京。岳飞无可奈何,急急班师,一路粮食不济。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家军合混而食,道谢而去,这天乃腊月初八。后岳飞被害,百姓为示怀念之意,每年腊月初八烧起“百家饭”。由此可见,腊八节是源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太祖钦定”说

相传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延伸阅读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

中国民间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则为腊八节。为什么要将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这是因为在中国远古时代,“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人们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热门推荐
  • 星辰不及你耀眼

    星辰不及你耀眼

    爱情与回忆像氧气一样,沁透你的心肺。在时光的流动中,镌刻着你我的名字!:她的童年如同阳光晒不到的角落,没有拥有更不曾期望获得;他的世界如同用明亮温暖铺就,永远随心所欲,不曾体会失去的难过。13岁的她成为了他家的养子,从此受尽欺辱。因为身份境遇的不同,待遇差别略有不同。一次意外的事件,让久久沉睡的‘女王’苏醒意外的机会,儿时的记忆重现,引出迷离的身世,二十年前的命案杀手,二十年后的恩怨情仇,将该何去何从。沉睡已久的意识重现,二十年前的封印即将破解,不安的意识已在蠢蠢欲动,隐藏在陆地的生物已开始不安的躁动。
  • 农村吃人怪谈

    农村吃人怪谈

    遥远的小山村,某天傍晚在场院玩耍的女孩忽然失踪,好多孩子看到独居怪人赵老头在附近出现过。深夜去赵老头家寻找,一无所获。而我却在地窖旁边发现了女孩的发卡。地窖里竟然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吃人怪谈》书友QQ群号302096912!希望大家多投推荐票,多收藏。
  • 云龙传记

    云龙传记

    神州浩渺,广阔无边,天下修仙练道之人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其中以三宗二道一谷一教一寺为天下翘楚,自此正邪之分,门户之见,勾心斗角以致征伐杀戮无不断绝。方今之势,正道大昌,邪魔避退,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之地被正派牢牢占据,其中以云霄宗,仙符宗,绝情谷和天龙寺为正道中流砥柱,被正道视为领袖。但神州大陆,北有极北之地,西有蛮荒之地,南有南疆古地,奇异诡谲之物多不胜数,东有东海群岛,海外奇珍多流落在此,邪道暗暗在此休养生息,蠢蠢欲动。一名少年,身世坎坷,命运多舛,在正邪之间拼命挣扎,徘徊,他会客守住自己的本心吗?会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他又将何去何从?
  • 废材女逆天行

    废材女逆天行

    弃女重生,既不是小姐也不是公主,而是一头小白猪!还要给傻子做宠物!不要不要,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 肉兔标准化生产技术

    肉兔标准化生产技术

    本书是荟萃养殖业最完备的工具书。囊括了最实用的养殖技术,最详尽的致富方法和合适的致富项目。
  • 罗生门纪年

    罗生门纪年

    罗生门,日本神话中沟通阴阳的临界点,在被封印多年后,即将在世界各地再次开启。人间正途是沧桑,为保卫心中的挚爱,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画面在末日中上演。是生的希望,还是死之解脱?爱恨情仇,究竟哪里,才是路的尽头······
  •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采用宏观和微观两条线齐头并进的方式,重点放在战争局势上。而不是具体的战争上。宏观方面主要描写明军与日军的几场大的战役及战争局势:微观方面主要描写朝鲜义军和大明锦衣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既展现了宏大的战争场面,又通过小人物表现了战争中的细节与情感。
  •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亚斯澜帝皇家学院

    她是黑道女王,她是霸道千金,她是小有名气的普通女孩他是阳光暖男,他是忧郁王子,他是邪魅的神秘少爷你以为他们之间的故事很简单么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 永生武圣

    永生武圣

    浩瀚宇宙无穷无际,地球人探索数百年,所涉足之地亦不过周边的几个行星,对于银河系的探索所了解的亦不过百之一二,更莫说是银河系之外的无边世界。世界与世界之间的距离无法以道理来计,往来于不同的世界几乎是天方夜谭。然,凡是总有例外……武道之极,无穷无尽。万物修炼极致,天地臣服,自然辟易。某以一人之力,开天辟地,撕裂长空,强行劈开时空隧道,穿梭各个异世界……故事亦从这里开始!
  • 长生大道主

    长生大道主

    夺造化,悟道果,剑主融,道主无敌!万年前,与他相知、相依相随的“珠子”陪伴他一生,让他忘却了一切的爱恨情仇,成就了无情剑主;万年后,还是那棵“珠子”,依旧伴他一生,与他相遇、相知、相依,与他相恋,让他经历爱恨情仇。这世,他还是无情剑主,一路跌宕起伏,却也成就了他长生大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