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1900000048

第48章 遍插茱萸避恶气

唐代文学家张说的《湘州九日城北亭子》中有“西楚茱萸节”,这反映了古人把茱萸作为重阳节的标志之一。这一天人们不仅插茱萸、佩茱萸,还要饮茱萸酒,以避邪气。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楚王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令人将使者赶了出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将吴国使者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插茱萸

早在三国时代,每逢重阳节,民间就有用气味浓烈的茱萸插头以避除恶气的习俗。据《风土记》载,这种插头的茱萸,本属一种香料,味道辛香,也可以入药。人们之所以认为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是因为茱萸在古代有多种作用,《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它的三种妙用,其一是饮茱萸水。汉代的《淮南万毕术》说:“井上宜种茱萸,茱萸叶落井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其二是种茱萸益寿除患。《杂五行书》说:“舍东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其三是悬茱萸子却鬼。《淮南万毕术》说:“悬茱萸子于屋内,鬼畏不人也。”总之,古人认为茱萸可健体避邪,特别是茱萸子具有却鬼的咒物功能。虽然重阳插茱萸之俗自宋以后渐衰,但一直流传下来。如明代正德年间的《新城县志》载:“九月初九男女老少俱插茱萸一枝,谓可避恶气。”清代嘉靖年间的《龙溪县志》也记载了重阳节插茱萸以避恶的习俗。

佩茱萸

除了头插茱萸之外,佩带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据《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西晋周处所编的《风土记》还记述了人们佩茱萸囊的情形。茱萸囊即装有茱萸的佩囊,而且茱萸囊必须要用红色,因为红色被认为是避邪之色。古代每逢重阳节,人们便将此物佩系身上,以避邪祈福。此外,在唐诗中也有涉及佩带茱萸的诗句:如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绝》:“萸囊系牧童”;孟浩然《九日》:“茱萸正可佩”等等。佩带茱萸传至后世,如宋代洪皓的《渔家傲》词:“臂上萸囊悬已满,杯中菊蕊浮无限。”明代嘉靖的《南康县志》:“重阳登高玩菊,佩茱萸随其所适。”总起来看,佩茱萸习俗在宋代以后逐渐衰落。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逐渐演变为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因为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只是强调避邪消灾,但是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当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茱萸酒

自唐宋开始,重阳节饮茱萸酒的风俗开始兴起,这与插茱萸、佩茱萸的衰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思邈的《千金月令》说重阳日饮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唐末五代《提要录》记载:“北人九月九日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避恶。亦有人盐少许而饮之者。”又说:“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避恶。”可知茱萸酒饮法有二,一是研茱萸放人酒中加少许盐;一是用酒服茱萸子。宋人饮重阳酒更盛,《梦粱录》说,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是因为茱萸名“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借此两物饮酒,以消阳九之厄。作为避邪翁的茱萸在明靖时代更成为重阳酒的添加物。嘉靖河南《商城县志》说重阳节要饮茱萸酒登高。嘉靖安徽《石棣县志》记载:“饮茱萸酒,云避不祥。”明代饮茱萸酒南方盛于北方。避不祥、避山岚、避毒、避邪气是人们饮茱萸酒的目的。

延伸阅读

茱萸

多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因为此地的质量最好,所以又叫吴,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也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植物,它的果实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它的叶子可以治霍乱,它的根可以杀虫。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因此,古人便认为具有避邪去灾之效。此外,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辛香角色,但清代以后,随着辣椒的传入,逐渐退出辛香料的历史舞台。

同类推荐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湘读本(大夏书系)

    楚人的蛮狂是执著坚忍,同时也是僭越否定。这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性格结构。靠着怀疑、否定和浪漫的少年品质。楚人为中国贡献了一个“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世界、一种标新立异的价值传统。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书画碑刻(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热门推荐
  • 卡片三国

    卡片三国

    业余插画家穿越到一个依靠卡片召唤怪兽来决斗的三国时代。虽然不像名将能臣天生自带卡片,但是身为甄宓哥哥的男主人公却具有一个可怕的能力——利用自己的绘画技巧仿制其他人的卡片……
  •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佛教西来玄化应运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狱战神

    天狱战神

    千年之前,众神大战,魔神胜出,以六合为牢,八荒为狱,镇压八大武神……一个出生起便无根脉的少年,无意中掉入北荒遇到昔日的药神,服下了造化果。从此,他的造化大改……
  • 九次缘深厚恋,三次缘浅虐心

    九次缘深厚恋,三次缘浅虐心

    九次缘深厚恋---青春唯美系恋、九大校园恋情。看卡罗盘为你指引幸福道路。三次缘浅虐心---唯美+虐恋+内心深处+独白的三大系恋。内心深处的虐恋独白。全书以蒲公英系恋命题;带给你不一样的青春唯美感情道路。
  • 无限冥府

    无限冥府

    前路苍茫,归途罔往。呼魂来兮,在彼一方。雕栏楼阁,流丹殿墙。冥城乐兮,甲士执锵。不念轮回,在我岸旁。冥途艰且长,何不一入冥城,得飨安康,忘却思量?书友群146435505,欢迎加群
  • 平书订

    平书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慌慌:幽玄密室(Ⅱ)

    心慌慌:幽玄密室(Ⅱ)

    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校园连接上演:解剖室尸体不翼而飞、电梯里诡异的绿光、厕所遇见鬼、笔仙……本书将带你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
  • 仙道隐

    仙道隐

    一个人,一壶酒,斩断相思万古愁。再回首,人消瘦,万古千秋红尘游。
  • 博弈生存:中国历史现象的博弈论解读

    博弈生存:中国历史现象的博弈论解读

    本书通过博弈论的解释,让历史进程中一些蕴涵了博弈论原则和思想的内容凸显出来,把历史中包含的博弈智慧挖掘出来。
  • 乱九天

    乱九天

    上古黑暗时代重现世间,九天圣地下镇压的罪恶之源蠢蠢欲动。乱世将起,掀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杀戮蔓延。法宝尽出,秘术不断,诸强并起,武道巅峰尸骨如海,屠尸百万。青云宗外围弟子千圣,因机缘获得绝世传承,从此踏上问鼎之路。山河鼎一鼎定乾坤,寒蝅宝珠封九天,神魔图镇诛邪,焚天伞炼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