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1900000036

第36章 清明插戴杨柳习俗

柳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具有驱邪功能的吉祥物。清明节祭祖,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鬼魂邪气侵扰,必须禳灾、祓除、驱邪,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因此,旧时每到清明时节,各家的门窗插挂杨柳,妇女头发簪柳梢,小孩头上戴柳圈。

在中国民间,柳枝向来被视为降除瘟疫的象征。据说这一说法源于佛教,佛教经典《灌顶经》所载,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龙,观音则一手托净瓶,一手拿柳枝,以柳枝沾净瓶中的水向人间抛洒甘露,祓病消灾。受此影响,中国人便以柳为驱邪消灾之吉祥物,称其为“鬼怖木”。清明,古人以为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因此又称鬼节,而清明又正值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插柳

清明插柳的风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人把柳枝插在屋檐下,用来预报天气,有句古谚叫“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用柳驱鬼的习俗,在魏晋之时已出现。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门要术》中有所谓“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之说。这种正月旦日插柳于户避鬼的习俗,到唐朝又旁移至寒食节,并衍生出戴柳避邪的习俗。

到宋朝,清明节插柳避鬼之俗已十分盛行。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清明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明清至近现代,此俗仍盛。近人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寿春(今安徽寿县)清明风俗:“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

清代,门户插柳驱鬼祛邪的习俗仍十分流行,覆盖区域非常广大。清乾隆二十八年《博罗县志》:“‘清明’,人家插柳于门,亦簪于首。”民国二十二年《太康县志》:“‘清明节’,晨起插柳枝于门。”

戴柳

清明戴柳的习俗也由来已久,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芜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山塘擢歌》:“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

关于戴柳之俗,有传说认为是纪念介子推。介子推因拒不做官而被烧死于大柳树下,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来祭拜介子推的时候,发现那棵被烧毁的柳树竟然死而复活,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折了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以后,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清明戴柳,便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了。

清朝插柳戴柳,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避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因为青青春柳,有象征青春之义,所以时值春季妇女戴柳,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延伸阅读

柳永与清明插柳的传说

清明时节,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那么这个习俗从何而来呢?据说与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时期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为荣。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同类推荐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星条旗下的美国梦

    开拓进取、注重实效、积极行动、乐观向上的精神,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升华的一种宝贵品格,也是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向自由王……
  •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

    《知海泛舟——文化常识珍闻录》汇集中外古今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地理、地名、天文、历法、礼仪、风俗、民族、宗教、科学、文学、学科、教育、音乐、舞蹈、影视、戏剧、美术、工艺、交通、邮政、政治、军事、新闻、出版、经济贸易、著名品牌等方方面面,好玩、有趣、实用,堪称中外文化的普及本,人人爱读的百科全书。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文化起源多元论、文化交流论,认为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方式。《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季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对于理解季羡林先生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龙渊封魔

    龙渊封魔

    在无尽遥远的未知,横亘着365座巨大的坟塚,接天连地的巨大墓碑直插穹苍,將这片广大的天地不断的撑起,没有人曾来到过这个地方,在这里,是诸天的坟墓,虚空冷寂中埋葬着最高统治意志的天。天地杀劫,亿年始现,不知觉间,又是大劫重起之时。争霸天下折戟的张宇诚,以一颗凡人之心,历百般波折,踏入了这亿万年的杀劫,在这场埋葬诸天的杀劫中,一个个古老不死相继出现,仙血陨落,天地悲鸣,天塚之下,又是几多嫣红。天之葬塚,为谁而鸣?
  • 诸天神王

    诸天神王

    苦修多年飞升到虚神界成为最底层的武者,刚得到了一个远古大能的神藏,还未来的及发威就被人逼的自爆,当再一次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将踏诸神白骨,矗立云端之巅,成为……诸天神王!
  • 英雄联盟之人神共愤

    英雄联盟之人神共愤

    本故事脱胎于网络游戏英雄联盟,史上首部直接以英雄联盟世界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究竟英雄联盟的世界是怎么?德玛西亚和诺克萨斯的恩怨又是因何而起?瓦洛兰大陆如何陷入战乱?英雄联盟又为何建立?战争的最后又是鹿死谁手?瓦洛兰文明何去何从?主人公神奇穿越到瓦洛兰大陆,最终被卷入历史洪流,为你展现神奇的英雄联盟世界。
  • 夏夜星灯:绵羊王爷彪悍妻

    夏夜星灯:绵羊王爷彪悍妻

    “王爷,王妃她……”某妖孽一拍桌子迅速站了起来,只见那桌子瞬间变成了废柴……“说,她怎么了?谁欺负她了?带上门里的人灭了那家伙!”只见流隐一脸黑线……那小祖宗谁敢欺负啊……“王爷,其实是王妃她,她把宰相的儿子给废了……”不说还好,一说流隐就感觉下身的风嗖嗖的啊!“废了?”“就是宰相他家绝后了!”“绝后了?绝得好啊,早该绝了!”王爷,这样做真的好吗?“真是脏了影儿的手啊……”“……”你确定不应该同情一下宰相他儿子么……【用我一世倾情,许你永生朝暮如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一生一世一双人……】
  • 霸武至尊

    霸武至尊

    黑市拳手秦龙受人迫害,魂魄穿越到拳皇大陆,本以为可以重获新生,却偏偏被一个死胖子掠了魂魄,种植进新的肉身,成为名符其实的植物人。死胖子要拿他的魂魄规避天劫。这怎么可以?死胖子还要在拿他的魂魄规避天劫前,给他找一个女人,让他被动地接受。这简单就是耻辱!九死一生,成功脱险,秦龙虽纵意花丛,却凭借一缕霸武至尊的嚣张气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强者之路,异世武道称雄……
  • 明星养成记

    明星养成记

    她是一只华丽的花瓶,她是上流社会的笑料,她是演员,是不出名的演员,为什么这些她都不清楚?为什么这些她都好陌生?
  • 都市之末法时代

    都市之末法时代

    神仙一指可灭宇宙星辰,一眼可望断前世今生,翻掌可颠倒乾坤,覆手可时光断流。处于末法时代的今天,那遥远的辉煌再难寻足迹。为求一丝力量的他们,不再约束自己,打开心中无穷的恶念,杀戮、手足反目,同门相残……孤儿林向道得高人传道,混迹都市的他力量一天天变强,面对群龙乱舞的黑暗面,他毫不犹豫的反击,在夹缝求生的他,坚持心中的道,走向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美人相伴,兄弟相助,一步步带领众人掀开末法时代的新篇章。江城,一切将从这里开始。
  • 末世之十二星座

    末世之十二星座

    每个人诞生便决定了他(她)的命运和力量,请铭记你的生日,努力活下去。林飞:男,出生于公历1996年2月7日,所属星座,水瓶座,觉醒。我是射手座,神弓射手。我是巨蟹座,八刀天王。我是天枰座,外挂天枰。我是双子………………什么?巨蟹座和天蝎座生了一个娃娃,是什么星座?林飞,水瓶座代表,附带特殊能力,立志集齐十二星座的男人,打造最强星座。末日来袭,赶快寻找属于你的专属星座。
  • 斗天穹之龙临天下

    斗天穹之龙临天下

    天生弱疾,因为一枚丹药,一把利剑涅槃重生。体质改变,双生武体。与世争锋,一把龙剑剑斩星辰,一把百兽剑力敌万般天才,与世为敌,走出自己的法则,衍出新法则!
  • 乱世颜

    乱世颜

    女尊帝国废材七公主,从小就被贬谪到荒山之中自生自灭。现代科技强大试验品落颜兮强大阵容,电闪雷鸣之时,就是我夺嫡之时。妖孽纷纷踏至,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天下第一阁魅洛阁阁主颜兮公子是人尽皆知的断袖公子。【作者君脑洞大开,不喜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