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1900000014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年画文化

每值岁末,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民间都有张贴年画的习俗。年画也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在除夕时张贴,一方面可以装饰环境,增加假日的喜庆气氛,另一方面也含有祝福新年吉祥之意。同时由于年画的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到民间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它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从年画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的文化个性,认识中国的民间生活。

年画的历史

年画起源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的风俗,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甘肃出土的宋版《四美图》,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而且画上都盖有“平阳姬家雕郎”的店铺字样,可见宋代的人物年画已初具规模。

到了明代,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倡导下,年画获得了长足发展。最为经典的就是万历年间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绿寿三星图、天官赐福图等,它们刻工精致,迄今仍为民间画师所津津乐道。此外,此时还出现了许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年画,如“孟母教子”、“岳飞枪挑小梁王”、“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后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文学名著,也逐渐被采用作年画题材。

清代年画的题材更加广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艺术作品外,还有“老鼠嫁女”、“王婆骂鸡”等讽喻画,以及用歇后语构成的连环图画,给人以一种幽默感。印制方面也是形势多样,有木板、石印、胶版、国画、水彩、图案等等。甚至有翻印西洋画的,例如姑苏年画中“西洋之剧场”。民间时期的年画,俗称为“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建国后,年画在传统的基绌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爱。

年画四大家

中国年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而形成了开封朱仙镇、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四大家”。其中朱仙镇的年画更是极具盛名,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北宋年间,除夕贴年画已成为一种风尚,后来北宋没落,开卦几经战乱,木版年画便衰落下来。到了明代,开封年画虽然又获复兴,但已逐渐转移到朱仙镇。后来黄河泛滥,开封被淹没,朱仙镇便成了木版年画的中心。清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作坊有300多家,其中以“万通”、“天兴德”、“德胜昌”、“天义德”较为有名,其作品畅销各地,于是开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

中国江南的民间木板年画则以桃花坞为中心。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天津杨柳青年画在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其画样多达几千种。杨柳青年画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期,当时的杨家埠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的盛景,产品流布全国各地。

延伸阅读

四川绵竹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产于四川省的绵竹县,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多万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等国家。绵竹年画的内容极其广泛,有孔明、张飞等历史英雄人物,有小说、戏曲的精彩画面,有武士神像、动物花果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耗子嫁女》、《三猴烫猪》、《狗咬财神》、《看官盗壶》等民间传说。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包括门画、斗方、画条;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多为山水、花鸟、神像及名人字画,此类以中堂、条屏居多。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纯男霸占邪恶女

    纯男霸占邪恶女

    小雪得知自己最爱的男人慕天龙竟然马上要跟杨氏集团的千金杨柔柔结婚的时候,痛苦万分,出了车祸,失去了肚子里的慕天龙的孩子。一年后,一次偶然,小雪遇到了慕氏集团的二公子弱智贵公子慕天阳,两人在街上发生了争吵。小雪因此失去了工作,无意之中看到了一则保姆招聘的启事,糊里糊涂的就成为了慕天阳的保姆。得知慕天阳是慕天龙弟弟的小雪开始想办法报复慕天龙,但是当她知道了慕天龙的苦衷之后决定原谅他,再给他一次机会。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大空的微笑

    大空的微笑

    「我以violavongola之名起誓,从此守护彭格列,不背叛,不抛弃,直至生命的尽头。」「我喜欢他,喜欢到无可救药。」「即便他伤的我最多,我也心甘情愿。」她是彭格列的第十一代首领,他是彭格列的初代首领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相遇「无论什么都好,请你不要背叛我,不要不相信我,不要丢下我一个人。」
  • Other People's Money

    Other People's Mo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独听荒鸡

    独听荒鸡

    金城三界魔头白先生是个白骨精,在阴阳两界都拥有巨大的势力,在人世是金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他企图为自己修建一个真正的人的肉身,从妖邪变成真神,获得金城城隍之位,从而真正控制金城三界。从此一场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生存与死亡、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在白先生与失学少年丑旦等人之间展开了……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rayers Written At Vailima

    Prayers Written At Vailim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外飞碟真相

    天外飞碟真相

    本书剖析古今中外著名的飞碟事件,让你跟随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去探索外星人之谜…… 本书细致入微地叙述了古今中外众多闻名遐迩的飞碟目击、劫持、遗物遗骸等事件,从多角度分析探究了飞碟存在之谜,配有大量插图,抽丝剥茧,引人入胜,适合青少年和相关爱好者阅读。
  • 不及终老未失初心

    不及终老未失初心

    当你遇到一个让你动心的人时,无论那个人能否陪你,无论历经多少,也不会忘了最初的那颗心。青春就是要用勇敢的去爱,爱对也好,爱错也罢,但至少爱过。有些爱情,其实不必过于执着。要永远感谢那个你最初爱上的人,和那个最初爱上你的人,是他们给了你最美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