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06100000079

第79章 战胜可怕的孤独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培养出与人们亲密的情谊关系。就好像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仍能发出光亮和温暖来。

孤独,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

孤独感在人的思想上、行为上的体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脱离人群的“有形”的孤独,比如远离人们生活中心的边疆哨所中的战士、长期坚持在高山气象观测站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长期游弋五洲四海的海员等。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在工作之余没有与更多的人相互交往的机会,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不免有时感到寂寞,感到孤独。

一种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而造成的“无形”的孤独。这种孤独对人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一个长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受到长时间的压抑,不仅会导致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影响自己的智力和才能的发挥,也会引起人的心理上、思想上的一系列变化,产生诸如思想低沉、精神萎靡,失去事业的进取心和生活信心。

5年前,马丽失去了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余生?”

朋友安慰她说,她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孤独,马丽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不必苛求得到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孤独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她的孤僻,使她和女儿都生活在痛苦之中,她们的关系甚至恶化到母女反目成仇。马丽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只好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但这更加重了她的孤独感。

她对朋友哭诉道,所有的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马丽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受过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年过半百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大多有孤独感的女孩,并不是自己情愿离群索居、孤身独守的。她们有的是在坎坷难行的人生路上遇到了极大的痛苦,因而或嗟叹人生艰难,埋怨命运刻薄,或痛恨世态炎凉,咒骂人心虚伪;有的是感到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因而也不愿去理解别人,不如独处一隅,洁身自好;也有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在人群中徒见别人风流潇洒、知识渊博,因而自惭形秽,悲观自己才貌平庸,才智低下,不敢也不愿意与人交往……境遇各有不同,其结果却都相差无几:把自己置身于孤独的控制之下,陷入无边的伤感之中。

在加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上,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目的演讲,内容提到的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说道,“用戴维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愈来愈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人,一定是生活在怀特博士所说的“勇气的氛围”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一定要培养出与人们亲密的情谊关系。就好像燃烧的煤油灯一样,火焰虽小,却仍能发出光亮和温暖来。

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处于怎样的困境,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快乐地活下去。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的,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孤独是现代人的通病,也是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文明病”。在很多人看来,电视就是都市人走向孤独的第一个教唆犯。伴着电子游戏、电子宠物、音响以及豢养的诸如名猫、名犬等动物,加之阳台上养殖的盆盆罐罐里开放着的不合时宜的花草,都使人们在极力摆脱孤独的同时,又更深地陷入孤独的罪恶深渊。

孤独是既不爱人也不被人爱的一种失重状态,是处于不关心他人也不被他人关心的人生夹壁,因此摆脱孤独的唯一方式在人而不在物,也即以爱人之心冰释不被人爱的人生尴尬。

我们如何面对孤独的痛苦,如何无惧地面对那种我们都很清楚的空虚感?当它来到时,不是去打开收音机,或把自己沉溺于工作中,或是跑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而是反过来看着它,看进它里面去,完全了解它。没有一个人不曾感受过那种令人颤抖的焦虑感,因为我们都想要逃避它以使自己分心或得到满足。因此,我们通过性、上帝、工作、喝酒、写诗或重复念诵一些字句来使自己满足,也因为如此我们才没有机会了解这份突如其来的焦虑感。

所以当孤独的痛苦笼罩你的时候,你就应当面对它、看着它,不要产生任何想逃走的意念。如果你逃走了,你就永远也不会了解它,它就永远躲在一角伺机而动。反之,如果你能了解孤独并且超越它,你就会发现根本不需要逃避它,于是也就不再有那种追求满足和娱乐的冲动了,因为你的心已经认识了一种不会腐败、也无法毁灭的圆满。

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需情感交流的。特别是女孩,孤独是她们可怕的敌人。少女时期在无忧无虑的欢笑中一晃而过,快得让人有些很难回忆。

很多女孩都会在结婚以后产生孤独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成年女孩没有一个伙伴或知己是不足为奇的,许多女孩都承认她们没有一个可以完全信赖和吐露心事的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她们之间的大多数又似乎都认为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有一位成功女性在谈到友谊时说:“我真希望为自己找一个知心朋友。我有不少生意场上的朋友,但没有一个知己,我感到十分孤独。偶尔心血来潮,毫无缘由地打电话,结果也仅仅只是问个好。谈天说地的情况从来没有发生,因为没有这样的对象。”

在互相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女孩们似乎自始至终都受着约束,她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弱点——挫折、焦灼、失望。她们怕被人视为懦弱,表现得像只会一味怨天尤人的失败者,使他人对自己失去兴趣和尊重。同时,她们也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胜利的欢乐,因为她们怕激起别人的竞争、嫉妒,或是怕表现出一种狂妄而被人指责。

内心世界的封闭使女孩无法通过情感交流建立真正的友谊,友情的缺乏使现代人陷入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对于自己内心的感受,正如有的女孩所描述那样:“在这个世界里,我感到孤独、嫉妒、愤怒、紧张。”也正是这种孤独感和对他人的排斥感加剧了人类的情绪危机。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孤独感呢?

(1)克服自卑。由于自卑而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不敢与别人接触,从而造成孤独状态。这如同作茧自缚,自卑这层茧不破,就难以走出孤独。

其实,人与人之间不可相比,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人都是既一样又不一样。所以,只要自信一点,我们就会钻出自织的茧,从而克服孤独。

(2)多与外界交流。独自生活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虽然客观上与外界交流有困难,但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当你感到孤独时,可翻翻旧日的通讯簿,看看你的影集,也可给某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写信、挂个电话或请几个朋友吃顿饭,聚一聚。当然与朋友的交往和联系,不应该只是在感到孤独时,要知道,别人也和你一样,需要体会到友谊的温暖。

(3)“忘我”地与人交往。与人们相处时感到孤独,有时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10倍。这是因为你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例如,你到了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由于你无法与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令人兴奋的场景中,所以,你在周围热烈的气氛中会倍感孤独。因此,在与别人相处时,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都要做到“忘我”,并设法为他人做点什么,你应该懂得温暖别人的同时,也会温暖你自己。

(4)享受大自然。生活中有许多活动是充满了乐趣的。只要你能够充分领略它们的美妙之处,就会消除孤独。如有些人遇到挫折,心情不好,但又不愿与别人倾诉时,常常会跑到海边或空旷的田野,让大自然的清风尽情地吹拂,心情就会逐渐开朗起来。

(5)确立人生目标。现代人越来越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在不幸时孤立无援;害怕自己不被人尊重或理解,这种由激烈社会竞争导致的内心恐慌,无疑使一些人越怕越孤独,心灵也越脆弱。要克服这种恐慌与脆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些人生目标,培养和选择一些兴趣与爱好,一个人活着有所爱,有所求,就不怕寂寞,也不会感到孤独了。

女孩最需要的就是打开内心紧闭的大门,积极地与人交流沟通,撤掉一些自设的障碍,真诚地接纳他人,多交几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你就少了几分孤独,而战胜了可怕的孤独,就会有更多的人为你喝彩。

所以说,女孩,你要打开禁锢的门窗,开阔视野,让眼前风光无限。

同类推荐
  • 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

    把握当下就是要对自己当前的现状满意,要相信每一个时刻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都是最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生命正以最好的方式展开。
  •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出人头地的137条人生经验:他能,你也能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诸多不顺,甚至会遭遇许多困境和失败。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说“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是的,如果自己都认输了,那就是真的输了。如果你想成功,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相信自己能行并立刻行动起来。成功只属于那些充满自信并付出努力的人。世界上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掌握你命运的就是你自己。
  • 应酬学的诡计:人际交往中的实用哲学

    应酬学的诡计:人际交往中的实用哲学

    本书主要讲解了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可采用的心理技巧和策略,旨在立体地教给读者一套完整的应酬哲学。它既可用于商业人士的职场指导,也能提升普通读者的社交技巧。
  • 静心里,都有最美的风景

    静心里,都有最美的风景

    心不静,路上再美的风景也不能愉悦心灵;心若静,处处是美景。本书以此为主线,通过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了悟,集以散淡智慧的文字,通俗深刻的故事,传达乐观向上的生活理念和工作方式,让读者学会静心应对紧张生活、焦躁心态、工作不顺及人生起落。
  •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如果你的人生事业屡遭挫折,自己又不知道障碍在哪里,你将从本书中获得答案;如果你目前正值春风得意,好运连连,那么书中的方法和技巧更会使你如虎添翼,你的人生将更上一层楼。《做事做人枕边书大全集(超值金版)》为你的奋斗之路铺出了一条平坦的大道。书中的一招一式都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热门推荐
  • 庶女为王之娘子欺上夫

    庶女为王之娘子欺上夫

    本文是一对一宠文,搞笑专情又可爱。遇见彼此之前——她是相府庶出的三女,不受宠爱,受尽欺凌,一心想为无辜死去的母亲报仇;他是当今圣上尊贵无双的七皇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身处权利阴谋的漩涡。遇见彼此之后——她想要,得一人相伴,朝朝暮暮,岁岁年年,永不相弃;他想要,执一人之手,浪迹天涯,闲游江湖,永不相离。他助她报仇雪恨,她伴他风雨同舟。他为她袖手天下,只为伊人笑,她为他上宫廷,下江湖,只为一人生死。弯水桥上定情,月老庙里许下三生誓言。她说:倾珏,从今往后,你在哪我就在哪,你生我生,你要敢死——他说:九九,你是我的生命里最美的日光,地狱那么暗,我怎舍得——
  • 安南奏议

    安南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末日星宿劫

    末日星宿劫

    上古年间,西方世尊于忉利天宫说法,佛言三百年后将有一劫,名为阿修罗劫,此劫犹如水中投石,将使三界六道动荡不宁。此劫过后又有一大劫,名为星宿劫,大劫到时,天地间星辰坠落,海覆山崩,江河倒流,三界将毁于此劫。世尊言大劫难逃,但在大劫之前,必有贵人出,此人虽不能扭转乾坤,改变三界六道的命数,但是在大劫难面前,能化大乘之力,守护生灵万物免于损命。来吧,让我们一起见证主角的成长
  • 绝版婚宠:萌娃暖夫么么哒!

    绝版婚宠:萌娃暖夫么么哒!

    传言,宋家二小姐在五年前得了失心疯,满手染血想要掐死刚刚出生的孩子。直到一个神秘男人出现,将孩子带走。五年后,她是即将离婚的女人,而他是未婚的单亲爸爸,她初见他,清冷矜贵,却目光灼灼逼的她别开了脸。本以为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却因为一个孩子,藤缠树,越缠越紧。一次被算计的意外,陌生的环境中醒来,睁开眼睛身边竟是他!她想要划清界限,可是,他轻柔地揽住她,“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还能撇的清么?”
  • 乌龟女别躲开

    乌龟女别躲开

    在苏晴与石允泽的这段感情里,身份的悬殊、年龄的差别、家人的反对、世俗的观念,让苏晴总是像缩头乌龟样在躲躲闪闪。不过别担心,再没有信心的爱情,碰上了执念强烈、非她不可的无敌专一男,那也只有瞬间被俘的份,任你是师姐我是师弟,你是女上司我是职场菜鸟男,或者有一天我成了霸道总裁你成了我的专属助理,我只想跟你说一句:乖乖呆在我的身边,永远别想躲开!
  • 龙印

    龙印

    阎王索命,白龙缠身,活不过二八的我,偶然间遇上一位神秘的驼背老头,一语道破天机,想要解救我,唯有靠神墓的力量,唯有仙界之宝……加入探索神仙之墓的小队,盗神兵重宝,斩鬼神精怪,改天逆命全靠已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邪祖》

    《无上邪祖》

    生与死的经历,一切的爱恨情仇,看少年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象棋实战全书

    象棋实战全书

    中盘是棋战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形势决定了残局胜、负、和的趋向。而要取得有利形势就离不开各种基本战术的正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本书选取了许多象棋大师的实战中盘精华,并对每局棋的形势变化、得失关键作了详尽的论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剑与花:魔渡众生

    剑与花:魔渡众生

    如果神已无能为力,那就让魔来拯救众生。我愿成魔,只为护你一生。
  •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鬼妈妈的恐怖故事簿

    父母离异的小姑娘安心一直与父亲一起生活。十二岁时,父亲因公要常驻非洲某国,因此送安心去到独居的母亲身边。母亲居住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母亲有一所又大又旧的古屋,安静,典雅,还有些诡异。某日,安心进到母亲书房中,发现一本厚厚的破旧红色笔记簿,从此,走入了一个个或恐怖或诡秘的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