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3700000005

第5章 张謇:能受天磨真英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这个古老国家近代历史上的过渡。这是一个新旧交替、异彩纷呈、风云诡谲、人才辈出的社会。曾被我们的伟人赞誉为中国近代轻工业之祖的张謇(1853-1926年)就是生长、活动、建功、立业于这个社会环境之中,经受了一次次磨难、种种困扰,也抓住过一些机遇,终于成为他所从事的事业的英雄。

科举道路是封建知识分子求出路的“正途”,如果不入封建统治者的“彀中”,则难以出人头地,张謇先前也必不可免地要去钻这个时代的圈套。张謇家世寒素,祖辈又无显赫的功名,为了避免遭受歧视,曾冒称如皋张氏后人去应试。这在科举制度中称为“冒籍”,本是一种民不举官不究的“违制”行为,但却遭到刁吏恶棍的不时敲诈勒索,使家庭生活不得安宁。这种痛苦折磨了他五年,才得到地方上正直士绅的帮助,获得“改籍归宗”的结局,摆脱掉无奈的困境。但当他继续奋进时,却又遭到了屡困场屋的磨难。

科场不利,就仕途难遂。他只好走士人不太情愿走的另一条道路,去为人作幕。他进入庆军统领吴长庆的幕府,由一般幕僚成为参与机要的决策成员,得到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他还在吴幕中结识了同乡名士朱铭盘,彼此相得甚欢,但他没有料到人际关系的新磨难已在等待着他。一位与吴长庆有世谊的纨绔子弟袁世凯来到吴幕。开始,袁世凯饮佩张謇的学识声望,以师礼事之。但是,随着袁世凯地位的日增,对张謇的礼貌就日减,甚至称呼也由老师、先生、某翁、仁兄依次降格变换,使素以礼教自律的张謇非常气愤。他看不惯直至难以容忍袁世凯那种趾高气扬的虚骄作态,愤而公开宣布与袁绝交,并辞职还乡。这是他遇到的一次人际关系的磨难。

时间很快地前移,张謇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科场蹭蹬后,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国难当头的甲午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科场中会爆出如此震惊士林的冷门:屡试不第的他竟然中了状元!这是士人追逐的顶峰,是平头百姓望若天人的地位。张謇面对这一突然奇来的荣耀是缺乏心理准备的,心理上的超重使他不敢相信这是现实;但这确是现实。他按捺住这颗久已枯寂而在超常跳动的心,提起笔写出一段文字来抒发自己惶惶而激动难已的心情:“栖门海鸟,本无钟鼓之心;伏枥辕驹,久倦风尘之想。一旦予以非分,事类无端矣!”

状元照例授翰林院修撰,这是玉堂清要之职,容易按近极峰,是平步青云的捷径。不料他又因父亲病故,遵制丁忧回籍守孝。这是家事给他的一次磨难。虽然一时中断了仕途的腾达,却给他带来了从事新式实业的良好机遇。张謇丁忧家居正值甲午战后。那时,外国资本加速输入,中国社会开始觉醒,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似乎是社会上在寻求着的救世良方。令传统观念惊诧莫名的是:作为耻于言利的儒家代表人物、状元张謇竟然去言利求利,创办了大生纱厂。这是张謇在洞察社会后抓住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经过五年的努力,大生纱厂的辐射力终于促进了它周围经济文化的进步,使通海地区逐渐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张謇办实业是想在封建地基上奠定一块民族资本主义的基石。他在改变客观事物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由一个封建士大夫转向一位实业家。实践活动在推动他的思想更深层的转变。他自然地接近谭嗣同等变法人物,并在变法思想的影响下,正式提出《农工商标本急策》和《代拟请留各省股款振兴农工商务折》等建议。这位实业家的呼声虽不够激烈,但却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合法权益。这是当时沉闷空气中的一丝新鲜气息,尤其是其中涉及的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技术人才的要求,更标志着这个脱胎于旧时代的新人物已经理解到教育——技术——发展实业间的必然联系。戊戌变法的失败无异给他以当头棒喝,虽然他托庇于“东南互保”而幸免于难;但好友谭嗣同的殉难不能不使他内心阵阵的隐痛。

张謇为了完成亡友的志愿,不惜降低调子,于1901年在江南督抚、士绅的支持下,写出了中国资产阶级20世纪初要求改革的方案——《变法平议》。他以折中的方式提出了建立议会政治,改革财政、教育等以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但主持朝政的慈禧太后对改革变法等字眼早已谈虎色变,即使再温和也不会接受,而地方实力派如刘坤一之流也是有条件的支持。张謇遭受到封建体制的抑制、痛苦和失望,促使他产生了朦胧的君主立宪思想,希冀以此来改变封建专制体制。1903年的日本考察之行,使他的君主立宪思想更为明确;但他终究是在中国这块具有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又经历过尘世间的浮沉。他认识到要想成事必须要有权贵支持的国情。这一认识把张謇拖到另一更为痛苦的磨难之中,使他的人生历程出现了一次封建士大夫最难以做到的“奇迹”:他竟然为了实现理想要去与二十年前深恶痛绝而现居高位的袁世凯正式复交——其内心所经受的折磨,那些曾经历过世事沧桑的人们是想象得到的。

寻求到支持使张謇像服了有痛苦含量的兴奋剂。他激动地去联合士绅,积极筹议有关国会和立宪的问题,提出召开国会的建议,推行地方自治,收回路权等,但都遭到了挫折与拒绝。不久,他所依靠的袁世凯也被罢黜。似乎相同的失意命运又更紧地把这两个人联结起来了。张謇真情实意地把对清廷的“希望”转托到城府莫测的袁世凯身上,竟一时充当了为袁所用的悲剧角色。

辛亥革命以后,按张謇的身份与经历无疑是会排在前朝遗老之列的。他面临着新的抉择。他没有为旧朝殉葬,也不愿做不食周粟的遗民。他做了适应共和的新人,积极投身于光复独立运动,发展实业与教育事业。他参加民国政权、政党活动,似乎朦胧地看到资产阶级发展前景的幻影。他没有像复辟派那样频频回顾失去的“天堂”,而是努力为新兴实业创造条件。在1913-1915年任农商总长期间,他制订了为发展民族农工商业的各种法令、条例和计划;采取了“合资”、“借款”、“代办”三种方式引进外资,对当时民族企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袁世凯却在日益抛弃共和,实行独裁,走向帝制自为。张謇按照不能为人谋而不忠的行为准则,希望作袁世凯的诤友,共同维护新的共和政权。但是,他再一次地失望了,于是在1915年11月辞去了所有职务,与袁世凯再次脱辐。这一次绝交使他比第一次更为痛苦,不仅是彻底的决裂,而且他自己还要承担为人讥评为反复无常的心理压力的折磨。他只好告别政治舞台,全身心地投入到兴办实业中。

张謇退归林下的1916年,欧战方酣,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的空隙,给张謇发展实业走向顶峰以极好的机遇。可惜从1920年的直皖战争开始,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外国资本的卷土重来,雪上加霜般地迫使张謇所办的实业债台高筑,跌落到低谷。似乎命运总在无情地戏弄着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但是,张謇不屈服于自己历经磨难的命运,转而投身于文化艺术和公益事业,结交了一批艺术家。这在当时是一种冒着非议的行为,因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士绅名流大抵是不肯降低身份去结交为士大夫所耻与之为伍的“优伶”的。

1926年,张謇已年逾古稀,但并未就此止步。他饱经人为设置的种种磨难,依然壮心未已地继续从事兴办教育、视察江堤等活动,关心国计民生。这一年的八月,张謇怀着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忧患意识,离开了驻留七十三年的扰攘尘世。他背着时代给予他的种种磨难,拖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走完了“生已愁到死,既死愁不休”的人生道路。胡适曾评价张謇是失败的英雄。这句话应该写作张謇在现实生活中虽经一时一事的失败,而在历史上终于成为他所从事的事业的永恒英雄。有些似乎显赫一时,或许得到几声廉价喝彩的欺世盗名者,只不过是舞台上幕间的插科小丑而已!当帷幕正式拉开的时候,他们便昙花一现似地被历史的激流冲刷得了无踪影,而只有历经磨砺、冲击的砥柱,才能屹立于中流。“能受天磨真英雄”这句名言,永远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奋进、拼搏,挺立起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同类推荐
  • 守望桑梓

    守望桑梓

    本集子收入周长国多年散文,全部分成:乡土迷情、社会管窥、人生感悟、文窗心音等部分,再现鹤峰山水人情的瑰丽色彩。
  •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

    《我最初的日子》是青年诗人杨子婴的诗集,收录了90余首中文诗歌和4首英文诗歌,这些诗歌有的曾发表于《星星诗刊》,有的在美国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这本诗集带给人不小的惊喜,作者的语言干净剔透,既有少女情怀的书写,在诗歌和语言技巧上也有有意识的训练和实验。作者的优点非常明显,语感轻松如鹿,意象选择有少女的清浅,如发表于《星星》诗刊的《白鹤语录》一诗,“雨后的棚屋杏花泥土浅浪”“蚕豆粒只等七分饱才摘来吃/黄瓜南瓜刚摘来尝时新”,用词和语感清新仿佛带有清香。字条系列的几首诗散落在诗集中而前后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也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和匠意。《海岛数日》充满童话色彩,颇富想象力。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一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热门推荐
  • 天尘冥

    天尘冥

    他,是临界的界皇子,是受百姓们爱戴的皇子,是南安国的武林盟主,是受武林中人钦佩的盟主,是耐世剑的主人,是让耐世剑百里挑一的主人,是邪瞳的拥有者,是具有皇室血统的邪瞳拥有者,是为了自己身边的人默默无私奉献的人,是哪怕牺牲也会为了自己行为负责的人,是武艺高强,却愿为自己女人平凡一生的人……
  • 星球掌控者

    星球掌控者

    他拥有一枚连接两个空间的戒指!他拥有一颗高于地球上万年科技的星球!他拥有一颗大于地球几倍的星球作为他的地下工厂!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那么他的责任又是什么。
  • 丑颜:顽执劣妃

    丑颜:顽执劣妃

    他与她不打不相识。他守护她,却又深深伤害她。只因那一眼。就是囚也要生生世世的囚,死有何惧。只因那一瞬。我仿若看见了她。赵飞雪:“春雪,我想家了”“春雪?”“。。。。。。”“妈呀,人妖啊”我一看哆嗦了,他没袭胸吧,我双手护住胸。百里离:“放心,你那平板小身材我不感兴趣的。”赵飞雪:“什么,你再说一遍?”
  • 爱我就不要放手

    爱我就不要放手

    有人相信一见钟情吗?她信!初恋如水晶般透明却容不得一点杂质。当她看到他搂着另外的女孩,因不愿面对失望而逃开,感情犹若被紧困的瀑布,一点缝隙便会奔流而下,她爱他如斯,却不知他也在寻她等她来爱!再次相遇,两人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悬挂的魂灵

    悬挂的魂灵

    这是一部重新连接“革命”与“日常生活”的大书,并因此颠覆和瓦解了种种“文革”叙事。“革命”和“人性”,“权力”和“命运”,“政治”与“乡村”,“欲望”与“爱情”等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主题在这部小说被重新演绎,民间“革命”的正经与荒诞凸现了那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肌理与脉络。小说以死始、以死终,那个悬挂的魂灵逼视着一个年代,逼视着一个仍然没有完整答案的历史之迷。在多年的沉潜之后,陈占敏从他理解的历史哲学出发,在一个新的通道中抵达了历史的深处。
  • 失忆冷君再嫁妃

    失忆冷君再嫁妃

    为了佳人,宁可抛去江山!只愿做她心中一人!面对失忆的冷面君王,愿再嫁为妃!
  • 美女的超级保镖

    美女的超级保镖

    杀手界的王者降临都市,成为了超级美女校花的保镖,不曾想卷入了无数的是非当中。且看一个不太善良的小保镖,如何纵横都市。
  • 造化之阴阳轮

    造化之阴阳轮

    诸界之战,谁主沉浮,谁能成为武界之主?谁能令万界沉浮?是那历史悠久的强大宗门,还是一个个修为高深的古老家族,又或者是那些妖孽的天才少年。或者是一页偏黄却是满放金芒,一页偏紫却是紫气东来。一页偏红却是血染沙场.....生死决.....体味世间百态,感悟万般生死,体味凡俗、脱俗、化玄、入妙.。直至永生不死轮回之境。宫城湟,生活在宫世家族的三少爷,却不知自己那尘封多年的身世之谜。且看他如何修得阴阳生死决,夺天地造化,踏破生死屏障,超脱轮回。成就一代世人传颂的神灵之尊。
  • 实知篇

    实知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在本书上篇中,详细介绍了人生必交的10种朋友对人生的意义,为大家找到这些朋友提供了众多的方法,并提出了一些与每种朋友交往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下篇则为诸多需防之人详细刻画了面貌,揭露他们的一系列“罪证”与伎俩,同时,也从诸多史实、寓言和故事中汲取真经,告诉你前辈们或别人防范和对付他们的方法、技巧。另外,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处理朋友关系的方法的了解,而且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交际方法,并总结出自己的交际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朋友,避开对自己不利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