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3500000026

第26章 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亚当斯自认为是达尔文的信仰者,这是亚当斯自己的想法。他可能仅仅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将自己伪装成达尔文的信仰者。但是,这更让人感觉,这是一种无知的行为。

其实,按照亚当斯自己的意愿,他更喜欢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更愿意信仰马克思主义,向往社会主义。

但是,亚当斯处于英国社会,英国社会不允许这种思想的存在。于是,在社会的压迫下,亚当斯只能选择让自己信仰康德的思想。

换句话说,只要不剥夺亚当斯的言论自由,他愿意信仰任何思想。虽然这个世界本来就已经非常复杂了,但是,亚当斯却不满足于现在的状况,想让世界更加混乱。可是,当世界真的成为那个样子的时候,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挽回。

对于进化论或是达尔文,亚当斯也没有去了解过。但是,亚当斯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可以理解达尔文的理论。于是,他跟随地质学的脚步,开始对达尔文的理论进行学习。

在伦敦,很多人都会研究地质,去寻找人类的起源以及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原因。但是,达尔文的理论并没有涉及这些问题,仅仅是从物种开始进行论述。

亚当斯没有想太多,他认真研读达尔文的著作,并对此进行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种信念,他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认知。对于达尔文的理论,他也没有任何感想。

后来,亚当斯找到了查尔斯·莱耶尔爵士,他是《人类古物》以及《原理》的作者,这两本书在英国极具影响力,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书籍。书中重申和肯定了达尔文的理论,在英国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亚当斯之所以找查尔斯爵士,是希望可以通过使馆将他的书籍引进到美国。这个消息让查尔斯爵士非常振奋,他也希望自己的书籍可以在美国出版。

很快,查尔斯爵士来到使馆,与亚当斯谈论把书籍引进到美国的相关问题。亚当斯表示,希望他能让自己帮助他解决出版上的一切问题。查尔斯爵士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同意亚当斯的要求,他知道应该这样做。

亚当斯没有想到查尔斯爵士这么快就同意了,于是,他很快着手这本书在美国出版的相关事宜。亚当斯查找了很多美国地质学的相关书籍,并研读了地质学领域的职业规范。

亚当斯愿意做这件事情,是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件事情得到教育,而并不是想要帮助任何人。如果这本书的作者是牛顿而不是莱耶尔爵士,让亚当斯给书籍加注解,亚当斯一定会非常兴奋地跳起来。

但是,亚当斯没有任何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注定一切都会很糟糕。这就好像是给牛顿的书写注解,却还要向牛顿请教苹果落到地上是什么原因。这是多么无知的问题,如果牛顿回答他也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可笑,会让所有人都觉得无知和可笑。

亚当斯只是地质学中的新手,没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办法更好地学习这些东西。他费了很大功夫给查尔斯爵士的书写注解,虽然有很多意思表述不正确,但是,爵士并没有修改,而是让这些内容保留了下来。亚当斯并不知道自己写得是否符合爵士的要求,只知道他并没有提出异议。

同时,查尔斯伯爵也花了很多时间,搜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和数据,希望可以帮助亚当斯进行印证。

这些资料让亚当斯信心倍增,他努力研究这些东西,并且希望可以帮助爵士很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研究,亚当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是非常困难的,他能够印证的也只有进化论问题。地质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他也不知道如何进行。

在研究的过程中,亚当斯可能渐渐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心关注真理,他也不愿意去浪费自己的精力去研究这些所谓的真理,除非他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亚当斯的行为让父亲很生气,他不满意亚当斯这样的态度。这就像是一种罪行,非常严重的罪行,会受到社会的惩治。父亲希望亚当斯可以尊重真理,而不是抱有这样的态度和观念。

亚当斯主要生活19世纪后50年中,这个时期一切都在演变和进化,法律也是一样,社会以及政府都在前进和发展。无论在这样的道路上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所有的人都在为之付出努力。

这是亚当斯可以预见到的牺牲,还有很多事情,可能是他没有能力获知的。但是,他认识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在以后的社会中,教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人民都认同的社会宪法。这是亚当斯在英国的认知,这一切都让亚当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它的效用已经可以等同于牛津大学的学位证书。

亚当斯认为自己应该放弃这条路,他转身走向了金融界,并且希望通过金融业重新开始,建立自己的声誉。

同时,亚当斯在对1787年到1821年的英国历史进行研究,发现英国政府本身进行的限制是极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应该让经济自由发展,这样才能避免通货膨胀的危险,实现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在当时,英国银行和财政人员都有这些认知,也都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

亚当斯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如果不发表,那么一切就是白费心思。他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成功地进入商界。

但是,亚当斯发表这篇文章的同时,又担心文章中的内容会遭到商人或者银行家的指责和报复。因为,他们毕竟没有学者那种态度,而是更关注自己的金钱和利益。

亚当斯对于这篇文章的态度非常谨慎,他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以后,才决定发表这篇论文。文章的内容是对1816年英国金融危机进行的评价以及原因分析。

亚当斯还写了另外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1797年到1821年之间英国政府所实行的限制型银行政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亚当斯将这两篇文章都寄给了《北美洲人》,希望《北美洲人》可以采用这两篇文章。

亚当斯十分害怕最后的结果,他不知道编辑是否会采用这两篇论文,他也担心最后被退稿。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对方的回复。

时间一天天逼近,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亚当斯的文章被杂志采用了,而且是两篇都被采用了。这是对亚当斯非常大的肯定,也让他兴奋了很长时间。

这件事让亚当斯的信心倍增,也让他感到自己有了一定的文学水平和修养。这样的兴奋程度,不亚于刚刚获得一笔巨额收入。同时,也使亚当斯在媒体界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亚当斯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也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美国的革命已经结束,国内呈现一片和谐的景象。这里的一切都向世人昭示,美国已经强大起来。美国的迅速发展,让所有的美国人都感觉到希望和未来。

亚当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所受的教育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时应该开始新的旅程。亚当斯需要真正背上自己的行囊,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前进和努力。

在1868年,亚当斯再一次来到了罗马,这一次他是和米尔尼斯·加斯凯尔同行的。他在罗马进行了漫长的旅行,再次回到自己之前所坐的教堂前的台阶,感受这里的一切。在他看来,这样的行为都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习惯。

这一次罗马之行,也让亚当斯真实地感受到,自己这几年并没有增长多少知识,几乎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他没有感觉到自己更加成熟,也不认为自己的见识有所增长,一切还是原来的状态。

罗马之行结束之后,亚当斯依然回到了伦敦,这是他在伦敦待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并没有感觉到变化,他也很喜欢自己在伦敦度过的这些岁月。

对于英国,亚当斯已经非常熟悉了,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一切,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工作环境以及其他所有的英国文化和思想。

亚当斯享受这里的一切,喜欢和英国人一样发出狂躁的怒吼,也喜欢自己一个人去乡野旅行,更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可是,这里的一切即将结束,亚当斯要踏上回国的路。

亚当斯跟随父亲回到了利物浦,他们要在这里踏上回美国的轮船。亚当斯有些伤感,一切都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的内心已经完全被离别占据了。亚当斯回想自己在英国的生活,回想自己的一切,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英国所吸引,并且接受了英国的思想和文化。

刚来英国时的担忧没有了,有的是自己对英国的留恋和不舍,但是,亚当斯必须回国了。他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全部的英国教育。这也是他在英国所待的七年中最不舍的时刻。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启示”

社会在飞快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父母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样能够激发自身的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独立探索的精神,让学习充满快乐,让自己的知识底蕴也更加深厚。

同类推荐
  • 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

    该书阐述了土耳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及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等内容。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10大技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热门推荐
  •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励志故事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励志故事

    有如下两个特点,值得你对它青睐有加。一、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每个人一生中大道理听过许多,但往往如过眼烟云,遗忘得很快。但是,用过故事反映的道理,却能让人刻骨铭心,感同身受。二、以独特的视角,零距离地进入学生朋友的内心,成为滋养学生朋友的一道精神食粮,使学生朋友在阅读的同时自然汲取营养,从中找到成功的支撑,唤醒读者与生俱来的积极思考的品质,将乐观、信念、热情、正直、勇气、决心等以一种鲜活的方式植入心田。
  • 祭断原始

    祭断原始

    孤独少年踏上一条不归路。。。。。。轮回之境定苍生。。。。。。他注定要轮回,注定要涅槃重生。。。。。是流浪还是留下,在亲人与苍生之间他必须要做出选择。。。。。。他说过:“人皇又如何,人终有一死,等你将死之时,我就是下一个人皇。”三十年的等待,她只为他的重生。身份明了,是母亲还是妻子。。。。。。“三十年之痛,由我来报!”
  • 男神来敲门

    男神来敲门

    身处小康家庭的王若菡,经经历了家庭变故,辍学打工,一年后遇到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重返校园。与一众男神相遇,张文、韩君、李晔谁才是她的归属。张文说:“王若菡,我就是你以后的依靠。”韩君不甘落后,“暖男就是我,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李晔笑了笑,“你那是中央空调,妹子来哥怀里。”王若菡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大家说她该怎么选。
  • 舞者(冰卷)

    舞者(冰卷)

    高纯与金葵的感情被成功离间,金葵背上了以爱情之名贪利骗财的恶名,绝望也让高纯的生命走向油尽灯枯,伤心欲绝的周欣对金葵痛恨入骨,坚决不让金葵再与高纯见面。纯爱蒙冤,爱人的误解令金葵心痛欲裂,她决心向高纯证明爱情的纯洁。金葵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寻找事件的真相,拨去层层迷雾,真相终于大白之时,高纯却已经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带着对金葵与舞蹈永恒的爱恋离开了人世。伤心欲绝的金葵回到了云郎,在高纯度过少年时代的舞校做了一名舞蹈老师,而高纯继承的巨额遗产也依照高纯的遗愿,用于母校的建设与舞蹈发展事业。在高纯故居的平台上,金葵以一段双人合一的《冰火之恋》将对爱人与舞蹈的忠诚定格在天地之间。
  • 独翼伪装:世界会不会崩塌

    独翼伪装:世界会不会崩塌

    世界被笼上另一层黑幕,他是否还还爱她如往,她是否已有寄托?命运兜兜转转……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绝色锋芒:侠女之情倾天下

    绝色锋芒:侠女之情倾天下

    绝世锋芒磨砺出,代笔难书鸿鹄志。侠名天下传四海,女儿豪情震乾坤。
  •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冷情公主pk恶魔王子

    她,是一个孤儿,身世是一个密。他,是世界第二大黑帮冷帮的大少爷,有着恶魔之称的他遇到了她.........
  •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茁壮成长的智慧(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举止文明、有自立能力、不畏惧困难、有谦卑的品行、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与人合作、善于动脑筋、热爱劳动等。
  • 黑白之匙

    黑白之匙

    -“你真的认为,这个世界就是你眼中的洁白无瑕么?”-“你真的认为,所谓的恶魔血族等等字眼是无理由肮脏的么?”-“大地与天堂都不容纳的我们,除了在人间游荡,我们别无他法。”-“亲爱的茹斯克拉斯伯爵,让我为您献上珍贵的黑白之匙,让你欣赏欣赏这黑白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