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1100000005

第5章 教育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在刚出生的时候他们一无所知,并且丝毫没有判断能力。婴儿的心灵被束缚在不完善也不成熟的器官里,他们甚至感觉不到自身的存在,他们的啼哭和动作都是不受意识支配的机械行为,没有任何个人意志在里面。

我想重申一遍,孩子的教育在他出生时就开始了,在他还不会说话和听懂别人的话时就已经接受教育了。经验早于教育,在孩子认识自己的乳母时就已经具有很多经验了。

一个人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知识大多数人都知道,另一部分知识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可以掌握。当然,后者与前者相比是非常渺小的。

然而,这种共有的知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因为它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几乎没有花费什么力气,而学问却受到重视。

婴儿的感觉全是感性的,他们唯一能感觉到的只有快乐和痛苦。因为他们没有行动能力,所以要想让他们形成对外物的表征性的感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当那些外物时而消失时而出现,变化形状或者大小的时候,那些表征性的感觉会反过来让他们处在习惯的支配之下。

婴儿总是习惯于把眼睛朝向有阳光的地方,如果光线总是从一个方向射入,那他们的眼睛就会长时间地偏向同一个方向。为了防止他们成了斜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让他们背向阳光。另外,他们也要尽快习惯黑暗,否则的话一关灯他们就开始大哭大闹。

如果我们总是让他们定时吃饭、睡觉,那他们每过一定的时间就要吃饭或者睡觉。可他们并不是真的饿了或者困了,只是出于习惯才去这样做而已。

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只有自然需要,可习惯却给他们增加了一种新的需要,我们必须阻止这种现象的出现。

孩子拥有的唯一习惯应该是不染上任何习惯。我们不能总是用同一只胳膊抱他,不能总让他使用同一只手拿东西,不能让他到了时间就想吃饭、睡觉,而是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当他有了自己的意志之后,就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力之后,我们就不能什么东西都让他接触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可由于他太过柔弱,所有的新事物都会让他恐惧。只要他养成了不被外界事物影响情绪的习惯,这种恐惧就会消除。

如果一个孩子没见过蜘蛛,那他很可能就会被这种动物吓着,甚至他长大之后,这种阴影都不会消除掉。我在乡下就从没有遇见过害怕蜘蛛的人,无论男人、女人还是小孩。

我们选择让孩子接触到的东西,决定了将来他是成为一个胆小鬼还是一个勇敢的人。有鉴于此,我们要在他学会说话或听话之前就对他就进行教育。

我们要多让他接触新的东西,包括难看的或丑陋的以及其他一切古怪的动物,但是一开始的时候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他的面前,而是让他先从远处看,因为这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

孩子对面具似乎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在我帮助爱弥儿克服面具恐惧时,我先挑选了一个比较好看的面具给他看,然后让一个人当着爱弥儿的面戴上面具,紧接着我笑了,在场的其他人也笑了,爱弥儿见状也笑了起来。

然后,我拿出比较难看的面具让爱弥儿看,当他习惯后,我又拿出比较凶狠丑恶的面具给他看。我想,如果我安排恰当,当爱弥儿看到丑恶的面具时也会哈哈大笑,我也不必担心有人会戴着面具吓唬他。

当赫克托和安德罗马克分别的时候,他头盔上的羽饰把他的儿子小阿斯塔纳克斯吓坏了,以至于他没有认出那是自己的父亲,于是大哭着一头扎到乳母的怀里,他的母亲在一旁哭笑不得地看着他。

为了消除儿子的恐惧,赫克托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他把头盔摘下来放到地上,然后去哄他,等他慢慢地镇静下来了,赫克托又拿起自己的头盔,随意摆弄着上面的羽毛,并叫他过来一起玩。乳母见状也笑着走过来,从赫克托手里拿过头盔戴在自己头上。

我还发现,如果那些雷声不是很响,或者不会对他们的耳朵造成伤害,孩子们一般都不害怕打雷,只有当他们觉得雷声确实能危及他们的安全的时候,他们才会感到害怕。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借助于习惯的力量来帮他们消除恐惧。只要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他们就会像成人一样对什么东西都不再感到害怕。

在生命的最初状态,孩子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尚未获得发展,只有那些能够刺激他们的感官的东西才能够引起他们的注意。

他们所有的知识来源于感觉,所以我们要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接触外界的东西,这个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直到有一天他们能够理性地记住这些东西出现的次序。由于孩子只有感觉,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们这种感觉是由哪种事物带来的就可以了。

出于好奇,他们看到什么东西都想去摸一摸,手脚一刻都不停下来,这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去阻止他们。

因为只有经过亲自体验,充分运用自己的视觉和触觉,他们才能慢慢学会分辨事物的冷热、软硬、轻重、大小、形状以及其他一切用感官可以感知到的性质。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孩子才会知道有些事物和自己不是一体的,而是离自己有远有近。起初,孩子的头脑里是没有距离的观念的,所以凡是他们看到的东西,他们都会伸手去抓,不管那个东西是在他身边还是离他很远。

他使劲伸着自己的胳膊,好像在命令那件东西来到自己的身边,或者命令你帮他把东西拿过来似的。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只是无法分辨距离的远近罢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要让孩子经常待在一个地方,而是要让他们经常出去走走,好让他们感觉到位置的变换以及距离的存在。

当他们有了距离感的时候,他们要去的地方就不能再由他们自己决定,而是由我们做主了,因为只要他们感觉自己是对的,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感觉去行动。

由于婴儿的身体比较柔弱,处境也比较艰难,所以他们总是用啼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于是就通过啼哭向别人寻求帮助。

饿了渴了,他们会啼哭;冷了热了,他们会啼哭;想动却不能动,他们会啼哭;想睡却不能睡,他们会啼哭。只要感觉到了不舒服,他们就会啼哭。

由于他们的器官发育得很不完善,所以他们还没有区分不同感受的能力,对他们来说,凡是不顺心的事情都会给他们带来痛苦。

我们很少会关注婴儿的哭声,但是他们和这个社会最初的关系却是在啼哭声中产生的。如果说社会秩序是一条长长的锁链,那这就是其第一环的起点。

当孩子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他就会啼哭。我们要努力去发现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有让他们得到满足。只要我们满足了他的需要,他们就会安静下来。

可如果我们无法找出其中的原因,他们就会大哭不止。于是我们只好哄他们入睡,慢慢地摇着他们,拍着他们,给他们唱催眠曲。

如果这些都不奏效的话,我们就会失去耐心,开始呵斥他们,甚至打他们。这样的教育方式很怪异,但却被我们理所当然地运用着。

对于孩子这种易怒的性格,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起初,孩子们的啼哭表达的是一种请求,一旦得不到满足,请求就会变成命令。如此一来,他们由于柔弱的身体而对别人产生的依赖到头来却演变成了对别人的支配和命令。

他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出于本身的需要,而是我们的侍候。我们发现,道德的影响并不是源于人的天性,所以从孩子刚一出生,我们就必须特别在意他们不同的表情或不同的哭声所表达的诉求。

孩子伸手去拿远处的某个东西,如果他一声不吭的话,很可能是因为他分辨不出自己和东西之间的距离。但是,如果他大哭大闹,那就是在命令那个东西主动过来,或者让我们帮他去取。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把他抱起来,带他去拿那个东西。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们就不要理他,如果他哭得更厉害了,我们就更要对他视而不见。

这样就会让他知道自己不是谁的主人,而且没有权利对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下命令。孩子看见了一个东西,或者别人拿给他一个东西,如果他想要的话,我们不要拿给他,而是抱起他过去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他启发,而且这种给他启发的方法也与他的年龄相称。

同类推荐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热门推荐
  •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人不管精力有多充沛,能力有多强,如果什么都做,又企图做好每件事,不懂得集中精力先做好应该做的事,再去做想要做的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的。什么事都做意味着什么事都不能做精做好,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很多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和想做的事,把那些真正应该放……
  • 爱情,还活着

    爱情,还活着

    没有放不下的情,没有离有开的人,因此,曾经相爱的,现在相爱的人们,如果有一天你们的爱情有一千个一万个不得不放手的理由时,请告诉自己,爱,是可以放手的,放手后你没有输,至少你还拥有那只属于你和他(她)的这些那最美的回忆,这将伴随你一生……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 穿越时空之还好遇到你

    穿越时空之还好遇到你

    一朝穿越,她成了将军府嫡女,什么,这个嫡女懦弱不堪,琴棋书画样样不会,什么,退婚,像姐这么好的女生上哪找去,真是不长眼,看她如何笑傲古代,活出精彩..........
  •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家庭情商课:培养优秀孩子的99件小事

    本书针对1—6岁孩子的情商培养。以亲子互动的形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强、关爱他人、珍惜劳动成果、克服苦难等优秀品格。本书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培养小孩的爱心与智慧(1-3岁),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安全意识、注意力、阅读能力、爱心、责任感等。第二部分培养小孩的独立与社交能力(3-6岁)。重点培养孩子积极乐观、自信坚强等优秀品格与耐挫能力、审美情趣、良好沟通能力等情商能力。本书写的生动有趣,事例丰富,穿插名人名言、事迹、实验报告等,全方位,多角度来培养孩子情商,是重视孩子情商培养的家长的不二选择。
  • 腹黑大胖和蠢萌小白

    腹黑大胖和蠢萌小白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为什么却有无缘无故的恨?!新生报到第一天,这个大白胖子就让小白又惊又气。自诩脾气超好的小白竟然被气得浑身发抖,难道不该惊讶吗!这到底是什么物种!!一见面就不对付。每次见面都不对付的两个人----最后,我还居然还跟他表白了?!小白回到寝室极其郁闷的想:我怕是被他算计了!这到底是什么物种。。。这注定不会是个平凡的夏天。这注定不会是场平凡的盛宴。这注定,不会是个平凡的相遇。
  • 免费旅游

    免费旅游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神台娇:帝后修成记

    神台娇:帝后修成记

    相府五小姐,妹妹结婚,她设计代嫁,最终让相府推出二、三小姐为替罪羊;入王府,调教镜王,原以为他是折翼的战神,殊不知,他竟有着与真神较量的实力。身份、野心更是讳莫如深。她和他,都不是好人。却有着不错的良心,高僧断言,两人有离合之相,不分,便要相爱想杀,分了......
  • 降龙者

    降龙者

    【完结了!各位可以尽情看了!】拾荒者洛非跟随一支冒险团队进入法诺斯山脉猎取魔兽,却被龙公主塞斯卡亚抓到龙穴中,展开了一段与龙族公主不得不说的传奇……八年后,在龙穴混得风生水起并幸运的拥有了龙威的洛非终于离开了法诺斯山脉,第一个遇到他的人竟然错误的把他当作了降龙者。于是,一段传奇故事就此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