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80900000039

第39章 碧螺春汛

艾煊

节令刚交春分,湖中洞庭山上的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这是一年中头一个忙季,也是一年中头一个收获季节。春天和茶汛一同涌进了公社的大门,社员们家家户户又忙碌又欢喜。

春分的早上,村南靠湖边的一条静静的弄堂里,全村头一个早起的人家,传出了门在门臼里转动的吱呀声。门,轻轻地开了,又轻轻地带严了。

兰娣背了个桑篮,在青石板的村街上,走着细碎轻快的步子,一边走,一边拢头发,扣衣襟上的布钮扣,穿过桔林,一径向山坞深处走去。苍蓝的橘林树隙间,此刻还不见一丝亮光。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依旧连接成一片。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到底是初更还是深夜。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贪春眠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颗颗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湖水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眨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是天上的繁星落进了太湖里,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也许是长兴煤矿的电灯,在替湖中夜捕的渔民指示航向。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柔的橹声。猎鸳鸯、猎野鸭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牵成线,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吱吱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

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孵卵了。

山坞里静煞,就连欢喜吵吵笑笑、多嘴多舌的鸟儿们,也还春眠正酣。只有兰娣和另外几个迎接茶汛起得绝早的小姑娘,在山坞里挖笋、采蕈。春分时节,正是梅蕈、松蕈、黄桅蕈开始旺发的季节。

兰娣一不挖笋二不采蕈,她在替公社的香精厂采蔷薇。她翘起灵巧的指尖,避开桠枝上刺手的短针,飞快地把一朵朵白花拗进桑篮里。

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橼花的清香、梅和松花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满溢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带香味的雾气。

忽然,缥缈峰下一声鸡鸣,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飞快辐射到高空的云层上。一刹间,湖山的上空,陡然铺展了万道霞光。耀花眼的云雀,从香樟树上飞起,像陀螺样打转转,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在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成群成阵地向湖心深水处飞去。

村子里也热闹起来了,羊子的唤草声,孩子刚醒转来口齿不清的歌声、笑语声,火刀石上的磨声,水桶的磕碰声……

钟声送走了宁静的黎明,迎来了一个新的劳动日,迎来了碧螺春茶汛的头一个早晨。

茶汛开始的辰光,一簇簇茶树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桠梢上一枪一旗刚刚展开,叶如芽,芽如针。可是只要一场细雨,一日好太阳,嫩茶尖便见风飞长。

茶汛到了,一年中头一个忙季到了,头一个收获季节到了,个个人都开开心心的,真像是过节一样。就连小学生也欢欢喜喜地读半天书放半天茶假,背个桑篮去采茶。

采茶采得清爽、采得快,全大队没啥人敢跟兰娣比赛。往年,兰娣采茶的辰光,在她的茶树墩周围,时常有几个小姊妹,似有心若无意地跟她在一道做活。阿娟总是拿妒羡的眼神,斜眼偷瞟兰娣灵巧的手指;云英却衷心敬佩地、从正面紧盯住兰娣的动作。今年,开采的头一天清早,一下就有十几个唧唧喳喳的友伴,围拢在兰娣茶树墩的四周。十几个小姑娘,都急忙想学会兰娣双手采茶的本领。在我们这个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茶山上,兰娣,是头一个用双手采茶的人。

别处名茶区的茶树,常常是几百亩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连片种植。茶树墩的排列,横成线竖成行。茶树冠像公园里新修剪过的冬青,齐齐整整。我们这个碧螺春故乡的茶树,并无大面积的连片茶园。它散栽在橙桔、枇杷、杨梅林下,成了这片果林与那片果林间的篱障。茶树高低不齐,桠枝十分杂乱。兰娣的双手,却能同时在参差不齐的桠梢嫩芽尖上飞快地跳动,十分准确地掐下一旗一枪。大家形容她灵巧的双手“就搭鸡啄米一样”。虽然她的手那么灵活,又那么忙碌,但兰娣的心境神态,仍旧跟平常一样,左右流盼,不慌不忙,悠悠闲闲地和友伴们讲讲笑笑。

围在兰娣身边的小姊妹,都拿眼光紧紧地盯牢她的双手;同时,也在自己的心里,替兰娣的技巧做注解、做说明。阿娟,甚至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兰娣双手采的窍门,可是自己一伸出手来,马上就眼忙手乱了,不是顾上左手忘了右手,就是眼睛和手搭配不起来。她苦笑笑说:“看人家吃豆腐牙齿快,看看兰娣采,容易煞;看看,看看,眼睛一眨,鸡婆变鸭。”

云英干脆问兰娣,她是怎么样才会采得这么快的。兰娣笑笑说:“我也讲不清爽啊,喏,就是这样采——”兰娣是个心灵手快但是嘴笨的姑娘,大家都晓得她确实是会做不会讲啊。

后来,阿娟和别的小姊妹们,虽然学会了兰娣的双手采,但产量仍旧落在兰娣后边。每晚歇工的辰光,队长和社员们一碰见记工员,头一句话常常是问:“兰娣今朝采仔几斤?”兰娣采几斤,成了黄昏头歇工时全队顶顶关心的事情。

队里一向有这样一个习惯,每天夜饭后,除了几个困早觉困惯了的老老头之外,全队的人,差不多都聚在俱乐部的厅堂里。有时开会,就是不开会,也欢喜三五个要好的朋友,围坐到一张台子边;泡一壶茶,摆几只茶盅,抽抽旱烟,云天雾地的谈谈闲话。妇女们常常是就着桅灯纳鞋底、结绒线、缝补衣裳。孩子们趴在台子上做功课,有时也追逐打闹。

但,茶汛一到,夜饭后的俱乐部厅堂,就完全变换成了另一种景象,像送灶前替过春节准备年礼一样,又劳累又开心,喜气洋洋。妇女们收起针线活了,男人们也不拢起袖子光抽烟了。男的女的,老人小孩,都围在桌边,一边拣茶叶,一边讲笑话、谈家常。台子当中,堆放着一堆鲜嫩的带紫芽的绿叶,无数手指,在轻轻地拨动这堆嫩叶。这些生了老茧子的粗糙指头,又快又准地从成堆的茶叶中,分拣出细嫩的芽尖一旗一枪来。手指头那么粗糙,想不到拣茶时竟又这么灵巧,就像银行会计拨算盘珠样的异常轻快、异常熟练。

大家把拣好的一旗一枪和鸭脚片,分别倒进两个栲栳里,再送到炒茶灶间去。但是兰娣采的嫩叶,却并不混搀在这个共用的栲栳里,按照队里几年来的习惯,兰娣采的茶叶,一径是另拣另炒。队里顶好的炒手阿元叔,成了兰娣的老搭档。他俩采、炒的茶叶,不但是全队的标兵,就是在整个茶汛期间,兰娣和阿元叔的茶叶,一径是公社收购站里评品等级的活标准。

嫩青叶拣好后,装进栲栳里,送到厅堂前边的三间头炒茶灶间。厅堂通炒茶灶间,有个过道,新茶的清香,就从过道敞开的侧门口,一阵阵飘进厅堂里来。拣茶叶拣倦了的人,跑到灶间去,从炒茶灶上沸滚的汤罐里,舀一杯开水,泡几片刚刚炒好,热气还不曾消散的碧螺春。

炒茶灶间里,一并排砌了六眼茶灶。满屋里的空气,都是新茶和烧松针混合在一起的清香,素心兰的清香。

早春的夜晚,还少不了棉袄,但炒茶灶间里的阿元叔,却打着赤膊,双手插在摄氏九十几度烧炀的镬子里炒、揉、团、焙。

每夜,在阿元叔茶灶的周围,总归立有几个小姑娘小青年,这些才学做茶的新手们,眼也不眨地看着阿元叔怎么样掌握火候。就像俗话讲的,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茶叶质量的好坏,全凭炒手的巧手、慧眼。同样的嫩芽尖,好的炒手,可以把它炒成一等一级的极品;差些的炒手,也可能把它炒成三四级的次茶。炒碧螺春,这正是心准手巧的工艺活啊。阿元叔年纪大,眼睛不大灵光。时时从镬子里抓起一把正在变形变味的嫩青叶子,平摊在掌心里,就着煤油灯,眯缝着眼细看,赛过刺绣姑娘那样细心耐性。

炒茶顶要紧的关键就是掌握火候。灶火要有时炀、有时文;团要有时松、有时紧;揉要有时重、有时轻。揉要揉到镬子上涂满了一层咖啡色的茶膏;团要团得又紧又松散。阿元叔对碧螺春的质量非常考究,总是要焙到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焙好的茶叶,总归是卷曲像狮毛,绒衣像雏鸡。在公社收购站里,检验和评定等级的几位专家,都是顶顶严格、顶顶有经验的“挑剔”能手。从前验茶,只抓一把在掌心里看一看、闻一闻,今年却要拈一撮新叶摆在杯子里泡一泡,色、香、味、形,四条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不管怎么样严格的检验,金子总归还是金子。茶叶的质量,是随着节令的推移而变化的,质量标准每天都不同。但阿元叔总归每天都能做得出当天质量顶好的碧螺春。公社收购站里,每天收进的几十斤几百斤上等的碧螺春中,阿元叔一径在等级上领先。收购站里有一只样品杯子,是专为阿元叔预备的。那杯里,每天早上换一次阿元叔头夜新炒的叶子,于是,那一杯新茶,就成为评定当天碧螺春等级的活标准。

每天拂晓辰光,山坞里和环湖的林阴道上,就有成群结队的送茶担,汇向同一个地方去——各个生产队里,都派有专人把头天夜里新炒的碧螺春,送到公社收购站去。根生,是我们队里送新茶的专差,每天送过茶叶,从购买站里回来,一路上遇到许多别的队和本队上早工的人,总归要重重复复地向根生打听:“今朝阿元叔是几级?”根生的回答,总归是叫人又嫉妒又开心。根生回答后,总时常听到别队的社员,用善意的语调笑骂一句:“今朝,又让这个老家伙抢去了我们的状元。”根生也开心地笑了,他觉得人家骂的有理:阿元叔是个茶状元。是个别人抢不走的茶状元。

阿元叔能每天炒出好茶,也亏得有两个好搭档,一个是好采手兰娣,一个是会烧火的桔英。

烧茶叶灶和烧饭灶不同。烧饭灶,只要把劈柴架空、烧旺,就不必那么勤照管。烧茶叶灶的人,一刹也不能离开灶膛口,要专心一意地和炒手配合好掌握火候。平常,一个人只能烧两眼灶,桔英一个人倒烧了六眼灶。桔英烧的茶叶灶,是六眼连成一排的联灶。炒手们在灶前焙茶,桔英在灶后烧火,炒手们和桔英之间隔开一层烟囱墙,互相都望不见。桔英在灶后,只听见灶前的人在喊:“喏,我这一镬子要炀一点。”同时,另一个炒手也隔层墙在喊:“桔英,这我一镬子要停脱。”隔开一层墙,看不见说话人的面孔,六个人又都是用“我”来称呼自己,往往又是两三个人同时在喊,但各人的要求又如此各不相同:有的要炀,有的要文,有的要烧,有的要停。桔英必须在这复杂的情况下,无误地满足各个人这些各不相同的要求。桔英瘦小灵巧的身材,十分灵活地从这个灶膛口跳到那个灶膛口,来来往往,像舞龙灯一样。有时在这个灶膛里,塞进两棵结满松球的松桠,把火势烧得哄哄响;但在另一个灶膛里,只轻轻地撒进几根温和的松针。

从黄昏到深更,在碧螺春茶汛的那些春夜里,个个村子的炒茶灶间,都是夜夜闪亮着灯光。新焙茶叶的清香跟夜雾溶和在一道,从茶灶间飞出来,弥漫了全村。香气环绕着湖湾飞飘,一个村连一个村,一个山坞连一个山坞,茶香永没尽头。一行夜行的人,茶汛期间在我们这个湖岛上走夜路,一走几十里,几十里路都闻的是清奇的碧螺春幽香。难怪碧螺春最古老的名字,就叫做清香“吓煞人”。

采茶采到谷雨后,茶树的嫩梢已有旗无枪,到立夏,叶片便平展开了。于是,从春分到立夏的一个半月的茶汛结束了,心灵手巧的采茶姑娘们,又结伴转到蚕室里去了。

茶叶灶在准备迎接新的茶汛,准备茶树嫩梢暴新时,做夏季绿茶——梅尖。

同类推荐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读与行的风景

    读与行的风景

    本书是著名作家贾宏图的散文随笔集。书中包括《背影如山》《将军泪》《爱情是跨越苦难的桥梁》等篇目。每篇文章均是作者读书、写作、与文友的交往中,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真情、真感,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仔细阅读的佳作。
  •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成语一看通: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

    《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中华成语,是历史事迹的缩影,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前人经验的积累,无不闪烁着祖先丰富智慧的光芒。《影响中国的300则成语故事:成语一看通》精选300则耳熟能详的成语,对大家知晓成语出处、充分了解其原意有相当大的帮助。
  • 云岳诗选

    云岳诗选

    本书是作者的韵体诗作品集,作品有:拐杖吟、读《史记》随感、赞玄奘大师、读散文杂感、惦念、长征颂、咏松、庆澳门回归等。
  •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女性形象研究

    唐代妇女形象的研究涉及唐几百年间生活在辽阔的土地上的众多女性,她们随着空间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唐文人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当时妇女实际生活的集中反映,就其社会角色和社会阶层而言,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有皇族、贵族、官僚、农妇、商妇、侠女、征妇、女尼、女道士、妓妾等,其中还包括大量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精灵鬼怪。本文不可能一一论述,兹以唐代的诗歌小说和墓志为主要线索,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类别形象进行分析,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背景下阐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其文化内涵,并论述唐代妇女的社会角色及其变化,以深化我们对古代女性生活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冷面危情

    冷面危情

    她从小没有母亲,一个中年男人收养了她,这个男人一直在从小给她灌输着要强大和报仇,为自己的母亲报仇,可是这一切只不过一个阴谋,他只是为了要杀死那个他心爱女人最爱的男人,杀死情敌的人居然就是他自己的女儿,一切的恩怨在阴谋中实施,她能认自己的父亲吗?
  • 凌云乱

    凌云乱

    她是国安局的王牌特工,暗夜之王。却被自己最相信的哥哥用百虫活活穿肠而过。天不亡她,黄泉路上煞气逃跑,异世涅槃重生,千转百回,历经重重冒险。他本该永远被驱逐在家族之外,却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他的处境,一次次相遇,情根深种,只愿与她携手浪迹天涯……
  • 仙陵记

    仙陵记

    天途路上仙飘渺,八荒问仙葬仙途!九龙封天,名曰葬仙封,当两万年匆匆而过,沧海桑田,岁月悠悠,试问天下,谁主浮沉!紫发少年从仙封中走去,看他如何屹立仙道巅峰!天途尽头,有一座万古岁月前建立起来的陵园,翻阅诸天万域史册,没有人知道是谁修建的陵墓园,神话传说中,陵园葬着成仙者、各族至尊,每一世的天骄……陵墓园被称之为:仙陵!一部浩瀚长卷从葬区开始谱写……
  • 泪尽天下美人殇

    泪尽天下美人殇

    本文有两对情侣,会切换女主的视角写,第一次写文不会写简介,看内容么么哒,有虐也有宠哦
  • 一念成婚:头条新妻

    一念成婚:头条新妻

    闪婚?我未婚夫才出轨,这位老总你挖墙脚也太快了一点吧!“我有钱有权,你跟我闪婚可以气死他。”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好吧,嫁就嫁了,居然还要给他履行夫妻义务?等等,他们婚前什么时候说过这是事实婚姻的?不答应,他难道还要霸王硬上弓?温溪初闹情绪不从,抗议要跟他离婚!男人却只是淡笑:好,在那之前,先让我睡够本!一夜之间,不仅民政局的系统瘫痪了,就连温溪初,也给这男人累得瘫痪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黑,别讲诡故事

    天黑,别讲诡故事

    游走在繁华都市与乡野荒村的古怪魅影,渗透进字里行间的惊悚传奇。听乡下姥姥讲那早已经被人遗忘的鬼怪故事,揭开平静生活外衣下潜藏的汹涌杀机……看疯魔君惊悚怪异短故事集,每天为你带来一个精彩又好看的诡异小故事。天黑之后,活人勿近!现在,请你锁好门窗,拉上窗帘,吹熄蜡烛,嘘~~一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正在发生,听我给你娓娓道来…………
  • 误入豪门:老婆,乖乖让我爱

    误入豪门:老婆,乖乖让我爱

    她是小妈带过来的女儿,和这个家从来都是格格不入。他嗤之以鼻。她凄凉一笑。…………分割线…………宝宝①:“大5,为什么他是我爸爸?”小5撅着小嘴,哀怨的看着身边高大的男子。大5无奈的耸肩。宝宝②:“报告大5,爸爸回来了。衬衫上有口红印,还有女人的头发。”对自告奋勇充当特务的小5,大5无奈中。
  • 伴敌飞仙

    伴敌飞仙

    成神也癫狂,无奈亲友殇:飞仙不逍遥,只因仇敌笑。生死大敌也许可以成为生死之交,若是仇敌、情敌、与生俱来的宿命之敌汇聚于一人之身时,不死不休,恨入骨髓,几成梦魇,接近疯狂!
  • 甜蜜99圈:逃跑猫妃拐回家

    甜蜜99圈:逃跑猫妃拐回家

    她被人背叛,不小心穿越成了一只猫精,还是一只狐猫!变成人后竟然还是侯府的废柴二小姐!这算什么!万恶的世界,武术家变成一只猫!真是陨落天才!但是,为什么神龙见了我躲得远远的?喂,我是一只猫啊,不要那么鸡冻!还有那个妖孽王爷,他竟然变态地说喜欢压、猫!我是不是该学学压、你了?!某爷:压,使劲压,我就躺着给你压。某猫:……说好的不近女色、洁癖性超端呢!!那这个倒贴过来黏在她身上的算什么?
  • 空中楼阁

    空中楼阁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