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79700000011

第11章 先生们

1895年李叔同从常云庄家馆结束学业,考入设在天津城西西北角文昌宫的辅仁书院。辅仁书院之前的教学方法相对传统,即分别钻研、互相问答、集众讲演、定期会客。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的需求,校方对固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指导学生各自研习儒家经典,每月举行两次考试(即初二、十六两日),由官方和学校共同命题习作制文,阅卷评定等级,发给奖银,促进竞争意识,目的是为学生应付科举考试提前做准备。

李叔同每次考试都是文思泉涌,名列前茅,获得奖银。学生作文,每人一张纸,逐字写在格子内。李叔同觉得写得不过瘾,别出心裁地在一个格子内写两个字,被校方戏称为“双行李文涛”。

在辅仁书院学习期间,李叔同还请人教授自己外语,下半年在二嫂姚氏引荐下,进入姚氏家馆学习。在此学习期间,他遇到两位名师,一位是赵元礼,另一位是唐静岩。赵在姚氏家馆任教,唐则在别处。

赵元礼(1868—1939),天津人,又名赵幼梅,天津名士,清光绪年拔贡。与严范孙、孟广慧、华世奎合称津门四大书法家。赵元礼书法一流,毕生致力于研究古典诗词,功力深厚,著有《藏斋随笔》《藏斋诗话》。赵元礼教李叔同时年仅27岁,可以想象其也是天资学养异于常人的奇才。

赵元礼书法创作的核心理念是“求其平整,字与人同”。他说:“孙过庭云,学分布,但求平整,便追险绝,既能险绝,但归平整,此真书法之金科玉律也。今人写字,当未臻平整境界,便作奇邪狂怪一派,不但终生不能入门,且贻后生以无穷之害,此大缪也。”又说:“看字之方式,与看人之方式相同,甲乙两人来求事,甲则言语清晰,行动整肃,乙则言语杂乱,行动懈弛,予欲用人,必取甲而绌乙也明矣。字之点画不苟,犹人之言语清晰也,字之结构不散,犹人之行动整肃也。不研究写字则已,若研究写字,圣人复起,不易吾言。”

赵元礼的教诲,被潜心钻研书法的李叔同铭记在心,更是付诸行动中去。1937年,57岁的弘一大师在厦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演《最后一言——谈写字的方法》时总结道,“要以字传人,不要以人传字。”写字不能随随便便。每个字的地位要正,要不偏左不偏右,不上不下,要有一定的标准……写字时,写这个字,眼睛专看这个字,其余的就不管,这也是不对的。因为上面的字,与下面的字都有关系的,即全部的字,不论上下左右都须连贯才可以,这一点很要紧,须十分注意。不可只管写一个字,其余的一切不去管它。因为写字要使全体都能够配合,不能单就每个字去看的。

弘一大师的这段话,追根溯源,还是要归到赵元礼名下。李叔同跟赵元礼学习诗词文章两年。初学辞赋八股,后学填词。赵元礼推崇苏东坡,所以也向李叔同着重传授苏东坡的诗词心得。李叔同自幼熟读唐诗、五代词,经赵师以苏诗(宋诗)贯通,诗艺大进。苏诗好以禅语入诗,多豪迈清雅之语,直接影响了李叔同对诗词的认识。这从李叔同词作《初梦》《满江红·民国肇造志感》《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以及由他选曲配词的《祖国歌》,所呈现出的外柔内刚的格调中可找到源头。此时,李叔同也迷上了李商隐的诗,其中这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为其最爱。李叔同的“晚晴山房”、“晚晴集”皆出于此。

赵元礼博闻强识,诗文俱佳,唯联语欠佳,引为终生遗憾。赵在《藏斋诗话》中说道:“诗文于我,虽然还未入门,但也算小有所成,唯独写不好联语,只好以集句搪塞了。”

他的学生李叔同在联语方面造诣颇高,其作《华严集联三百》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均达到较高境界。《华严集联三百》由弘一大师编选并书写,内容精选自晋、唐译全本华严及普贤行愿品。全书句句皆为《华严经》中精美偈语,皆是“菩提心、菩萨行”的展现与开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了却了老师的遗愿,恩师赵元礼应感欣慰。

1901年1月,八国联军入侵京津,义和团奋起反抗,清政府帮着侵略者镇压义和团,义和团运动失败。为了消除天津的对外防御能力,清政府下令拆除天津的城墙并永远不得重建。城墙是城市最后一道防御工事,没有城墙的保护,城市就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之下,很容易被攻破。清政府等于帮八国联军,等于扒下天津一层“皮”。天津街道房屋毁坏,路有死伤,曾经显赫的桐达李家也在这场浩劫中遭遇小创,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这年三月,客居上海的李叔同回津探望亲友,其中就包括恩师赵元礼。李叔同此行的目的是,打探津门战乱实况,顺道看望举家避难河南的二哥李文熙。

春天的北方,风是冷的,夹杂着海风,让人寒彻心扉。轮船抵达大沽口,李叔同站在船头眺望前方,天津已不是昨日之天津,战火纷飞,残垣断壁,就连冰冷的海水也在低沉呜咽。眼前之景触动了李叔同诗人的神经,他写下一首诗作《夜泊塘沽》:

杜宁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外无芳草。

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

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燐燐树影遮。

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

此时的李叔同心情复杂,愁绪满腹,他“听”到:坟场上传来新鬼旧鬼的喧闹。其中这句“新鬼故鬼鸣喧哗”的意象,出自杜甫的《兵车行》。杜甫所处的时代,朝廷无法控制各地割据的军阀,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萧条,城市破败、田地荒芜,苛捐杂税繁重,路有冻死骨的场景随处可见。

杜甫亲眼所见凄惨景象,提笔写下这首诗作。尤其是结尾两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说的是:自古以来那青海边,遍地白骨无人掩埋。旧鬼在啼哭,新鬼在诉冤,每当天阴雨湿,哭声啾啾,真是凄惨!此情此景与李叔同所面对的,是何等相似。想必李叔同熟读杜诗,对这首《兵车行》也是深有体会,故信手拈来,恰如其分。

李叔同又“看”到:树影阴暗中鬼火闪烁。又想到:月亮好像也理解我心中的离别之苦,将圆月清光减为细细的一钩斜挂在天边。李叔同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他预想到,赔款和割地将随之而来,人民的悲惨生活无疑雪上加霜。

在天津待了将近一个月,李叔同多次拜访恩师赵元礼。赵元礼已辞去姚氏家馆教师之职,执教于天津某育婴堂(注:幼儿园)。劫后重逢,师生见面自是一番畅谈。其时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已是名扬天下的才子。赵元礼替学生高兴,并对李叔同提出更高的期望。

在津逗留期间,李叔同所到之处一派战乱景象,昔日繁华热闹的天津变成一座“废城”。迫于战乱之因,李叔同取消了去河南看望二哥的计划,于1901年4月返回上海。山河破碎,光景殊非,给李叔同的天津之行蒙上厚厚的阴影。

塘沽登船返沪,船停靠在大沽口码头,李叔同极目远望,看到落日大如箕斗,风卷着旗帜,军队在行进……不禁感慨,山河大地沧桑巨变,忍不住两眼垂泪,在船上写下这首《日夕登轮》:

感慨沧桑变,天边极目时。

晚帆轻似箭,落日大如箕。

风卷旌旗走,野平车马驰。

河山悲故国,不禁泪双垂。

1901年七八月间,李叔同将天津之行所作诗词编辑出版,书名为《辛丑北征泪墨》。卷首刊载赵元礼题诗,记录了二人在战火中的天津重逢的场景。

神鞭鞭日驹轮驰,昨犹绿发今日须。

景光爱惜恒欷散,矧值红羊遭劫时。

与子期年常别离,乱后握手心神恰。

又从邮筒寄此词,是泪是墨何淋漓。

雨窗展诵涕泗垂,檐滴声声如唱随。

“注:红羊劫指国难。古人以为,丙午、丁未是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份。丙午为火,色红;未属羊,故称红羊。历数战国时期至明清,历次国家变乱、劫难发生在丙午、丁未年的较多。此处特指八国联军进津烧杀抢掠。”

李叔同1918年出家时,曾寄给赵元礼小联一幅,款题“幼梅旧师”。1937年,弘一大师58岁,赵元礼70岁,这对师生均已进入老年。两年后赵元礼去世,五年后弘一大师去世,师生之间的尘世往来,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年(1937年)农历11月,在厦门的弘一大师以佛偈书联寄赠赵元礼,偈语云:“悉灭众生烦恼闇(读àn),恒涂净戒真实香”,上款为“旧师幼梅居士供奉”,也就是说,在晚年他们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

作为老师的赵元礼也没有忘记这位学生。他在天津出版的《语美画刊》上设有“藏斋随笔”和“藏斋存印”两个专栏。李叔同为其篆刻的“元礼”和“幼梅八法”两方印章,曾在“藏斋存印”刊载。

赵元礼写道:“弘一曾经在我门下,学习骈文和诗词,为我写过扇面,篆刻过印章,扇面不知道放哪儿了,名章篆刻不俗。”来自于老师的评价,自是客观真实的了,由此可见二人在艺术上的互相认同。

跟随赵元礼学习期间,李叔同还跟随另一位名师唐静岩学习书法篆书及刻石。唐静岩(生卒年待考),天津人,书印名家,原籍浙江,久居天津,以行医为业,著有《颐寿堂印谱》。唐静岩篆艺得书法相助,刀法犹见功力,被业界公认为有秦汉遗风。

李叔同跟随唐师学艺两年,得到真传,技艺突飞猛进。为谢师恩,李叔同于1896年夏天,出示素册24帧,恭请唐静岩手书钟鼎篆隶八分各体。唐静岩摹写完工,李叔同以篆书题签册名《唐静岩司马真迹》,下署“当湖李成蹊”。册后还有“叔同过目”的篆字印章。并出资印刷出版,以示对老师的崇敬。

1942年初秋(弘一大师于当年10月去世),弘一大师允请南闽金石家许晦庐题书篆额时,在信中谈起当年在天津跟随唐静岩学习书法时感慨道:“十四五岁时,常学篆书,弱冠以后,兹事遂废。”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李明传

    李明传

    本书以平实的笔触,翔实的资料,记述了李明院士在新中国航空工业领域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历程。讲述了李明如何从一名解放军战士,到全军最高学府的大学生,再到航空工业领域的院士的不懈追求与奋斗的一生。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影响中国历史的38位传奇女性

    本书讲述了女娲、西施、钟无盐、窦太后、王昭君、蔡文姬、花木兰、长孙皇后、文成公主、黄道婆、孝庄文皇后等中国历史上38位传奇女性的故事与经历。
  •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探索宇宙奥秘的思想家霍金

    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
热门推荐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荒宇寻佛传

    荒宇寻佛传

    异世少年,开启寻佛之旅,踏上无尽探索之路,面对宇宙的无限神秘、重重危机,看他们尽显强者风采!
  • 记忆如风之无路可退

    记忆如风之无路可退

    每颗心都有值得期待的成份,每个人都有爱上另一个人的可能,要爱就不能害怕会有伤痕,爱情是一条走上去很难停下来的路,全心全意的付出没有退路。世间很奇怪,让你我有了爱,却又玩笑般的让你我分开,当爱情寂寞的收场时,我们只有把时间在心里倒退,留住在一起的美好的瞬间,把那段爱永远的珍藏在心底。
  • 至尊女相

    至尊女相

    她是大凤尊贵的公主,身边男子或儒雅翩翩,或冷眉铁戈。她却独愿与卑微戏子执手三生!然他的身份竟是敌国奸细!究竟怎样的深情带她穿越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遗憾叫她题词绝壁之上,与他只做永诀!若知三千弱水,一瓢洗白头。半生轻狂客,半生泉下相侯。若千年之后,我再踏月弄歌而来,谁还愿,与我飞花共满袖?
  • 医本无道

    医本无道

    华夏传承五千年,经过先代们的努力与积累,才有了如今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医术为例,就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医道圣手。医本无道,从无到有,以无道为有道,化一道为万道。医者的心,医道的传承,这是治病救人的事情,不能墨守成规。柳无道,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灵魂,他的医术,他的性格,注定不容于这个世界.但他要向世人证明“我有我的道,我行我的医,这是救人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我要以医术开创属于我的时代,,,”
  • 时光尽头遇见你

    时光尽头遇见你

    林亦晚身为一名随叫随到的出租车司机,秉承着职业操守把醉酒耍流氓的顾逸铭送回了家,但是却在顾逸铭遗漏的钱包内,发现了那个肇事逃逸的女人,林亦晚决心接近顾逸铭成为一个专职司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心诀

    修心诀

    他从一个一无是处的人,在一系列经历中,慢慢成长为一代名家,其间多次险些命丧阴谋家手中,但刚毅的他没有放弃,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最终杀死了杀死父亲的仇人,并且揭发了东皇的巨大阴谋,成为唯一一个御封的掌门人。
  • 总裁的首席萌妻:诱拐七日

    总裁的首席萌妻:诱拐七日

    “易先生,要怎样形容你和荏苒小姐的关系?”易世微笑看着摄像机:“我的一世繁华只为她的一生荏苒。”
  • 上古世纪之精灵之殇

    上古世纪之精灵之殇

    公元前2000年,有上古卷轴至地狱而来散落在源大陆各地。尘封的史前记忆再度公布于世,诸神与英雄之间掀起了一场席卷整座大陆的战争,源大陆被毁。数年之后,一个本与这个世界无关的少年“伯希”莫名登临这座大陆,一场关于找寻源大陆征程由此开启。
  • 只手破天

    只手破天

    魔族入侵,妖族狰狞,天道无义,大道无情。飞升之后的他,看到的并不是浩瀚繁华的天界,而是一幅残败山河之景!面对苍凉的天界大地,张风决定修武掌命,打碎这无情无义的天地大道!破开这无休无止的天机命运!武道至极,吾为武道!只为……只手破天。